評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加州長灘港反映的供應鏈教訓

福魯哈爾:港口貨物積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以及各國復甦週期不同步,但它也暴露出全球經濟中的更大問題。
2021年10月21日

從思想上調解中美「戰略競爭」——評馬凱碩《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

田飛龍:在這個中美戰略互信的低谷、新冷戰的陰霾的深淵中,該書有著穿透歷史誤解與文明衝突重重迷障的思想光芒與實踐上的指南意義。
2021年10月20日

半島終戰宣言的各方盤算

鄧聿文:除非中美關係發生大的變化,否則在未來幾年裏,還看不到四國達成終戰宣言的可能性。文在寅怕是要帶著歷史的遺憾離開青瓦臺了。
2021年10月20日

鋼鐵市場走上化石燃料的老路

切弗利:能源短缺表明了減少化石燃料投資潛藏的後果,而鋼鐵行業也是一樣。要使世界脫碳,僅僅放棄「舊」工業是行不通的。
2021年10月20日

市場爲何陷入分歧?

周茂華:最新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指標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市場波動加大,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與政策走勢存分歧。那麼第四季度經濟和政策會怎麼走?
2021年10月20日

爲法家「正名」

張千帆:今天社會對法家的態度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聲討法家的種種「罪惡」,成了一個僞命題。這篇「正名」就是要把問題的源頭找出來。
2021年10月20日

Lex專欄:倚天晶片的意義有多大?

基於安謀架構的倚天710是阿里巴巴多年投資和研究的結果。然而,它不太可能提高阿里的業績,還可能會使其核心電腦系統暴露於政治爭端。
2021年10月20日

恆大不是雷曼

李楠、陳開宇:許家印的「恆大」之路走到今天,中國監管當局讓做出風險決策的人自擔風險,對規範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0月18日

減排低碳,香港責任須共擔

香港新方向組織:視速度和效率爲經濟第一要義的香港,在綠色低碳的行動上,卻似乎步履蹣跚,港府必須讓全社會意識到這一代的責任和承擔。
2021年10月19日

新冠疫情加劇貧富鴻溝、南北鴻溝和疫苗鴻溝

葉勝舟:窮國的第一輪兩針疫苗靠公益捐贈,已經困難重重。今後第一輪加強針和第二輪、第三輪接種怎麼辦?
2021年10月19日

從第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中看到了什麼?

王衍行:從未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有效實施,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持續顯效,企業預期有望趨於穩定。
2021年10月18日

宏觀經濟挑戰對發展中經濟體影響更大

不斷上升的通膨和供應鏈困境等宏觀經濟挑戰增加了原本就脆弱的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但它們卻沒有得到多少關注。
2021年10月19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疫情下,中國將「穩妥有序恢復」跨國人員往來

曹辛:開放國境是很快就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因此當務之急的問題是,中國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效能否經得起國門開放後國際人口自由流動的衝擊。
2021年10月18日

爲什麼說跳槽對經濟有利

奧康納:研究顯示,跳槽往往帶來更高的薪資漲幅,而且有助於提高生產率。難怪一些經濟學家認爲跳槽是經濟健康的驅動因素。
2021年10月15日

如何抑制女性創作:論藝術界對女性的偏見和制度壁壘

馬麗:事實上,人們會驚訝地發現,就連標榜著先鋒、提倡自由表達的藝術界,仍舊對於女性充滿著偏見和壓制。
2021年10月15日

實行全球碳價格勢在必行

奧孔喬-伊維拉:設定一個與《巴黎協定》相符的全球碳價格將有助於實現我們共同的氣候目標,併爲跨境企業帶來穩定和公平。
2021年10月15日

加密貨幣和分佈式賬本技術的發展

陳敏蘭:分佈式賬本技術帶來的好處遠不止於金融行業。具有成本效益且基於規則的 DLT 網路將爲新的交易類型、新的商業行爲和模式打開大門。
2021年10月15日

先買後付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伍治堅:先買後付和信用卡公司提供相類似業務,且風險差別很大,爲什麼風險更高的行業,其估值反而更高?其中關鍵的因素是成長率。
2021年10月15日

可能導致滯漲2.0的「順序陷阱」

羅奇:與1970年代一樣,現在的央行官員也鼓吹通膨是暫時的,但這是種拒絕面對現實的心態,在70年代已被證明會導致問題。
2021年10月14日

休閒時間爲什麼越來越少?

奧康納:工作時長不再減少,科技模糊了工作和休閒的界限,育兒時間增多,這讓我們能夠隨心所欲支配的時間變少了。
2021年10月14日

每週時事分析:對大陸來說,蔡英文變得更加精明和難纏了

曹辛:蔡英文的「雙十節」紀念講話不僅使民進黨就此獨家掌控了兩岸關係的詮釋權,在島內也變得主動,更可能使得兩岸從此再無「九二共識」。
2021年10月14日

對投資者而言中國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萊特:中國政府如何及何時回應恆大困境的市場傳染效應,如今要比領導層的原本整頓目標更重要,而且會決定中國還在多大程度上適合投資。
2021年10月14日

專訪尼古拉斯•博古睿:思想改變世界

黎蓉:對人類社會未來的思考令曾經華爾街金字塔頂端的金融家尼古拉斯回到少年時的激情:哲學。他從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中汲取靈感。
2021年10月14日

印證北韓半島分裂的承日橋

如今位於南韓境內的承日橋在上世紀40年代末由北韓開工建設,10年後在韓方手裏完工。它是北韓半島持續分裂的象徵。
2021年10月14日

呼喚全球人工智慧權利法案

阿胡賈:演算法決策的問題在於讓技術先做出決定,而盡職調查被當作事後纔想起來的事情。爲此,白宮科學顧問們提議《人工智慧權利法案》。
2021年10月14日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應如何構建自身的執政合法性?

黃鎣祺:塔利班應從改變國內施政開始,積極構建與國際社會的利益關聯,積極塑造自身正面的形象,推動在國內國際層面的和解。
2021年10月13日

減少甲烷排放:遏止氣候變化的關鍵

比羅爾: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上升的大約30%是由甲烷這種強效溫室氣體造成的。但我們有理由樂觀地認爲,我們可以在本10年減少甲烷排放。
2021年10月13日

央行數位幣如何從虛擬走向現實?

程實、高欣弘:CBDC除了在優化自身基礎效能之外,更需要注重三個方向演化,成爲一個可供選擇的、有所提升的以及無損害的新型貨幣解決方案。
2021年10月11日

中國經濟錨定合理區間

周茂華:三季度中國經濟趨緩,但仍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內政策總量保持穩定,透過結構性工具、加強部門協同,爲企業紓困,加快推動經濟恢復平衡。
2021年10月12日

「共同富裕」引發的思考,何爲中國「中產階級」?

卓睿:中國中產階級羣體的壯大以及影響力的提升,不僅會牽動經濟政策的走向,也會改變跨國企業的戰略決策。
2021年10月12日

氣候危機也是一場健康危機

海恩斯:在各國圍繞減排討價還價之際,人們很容易忽視氣候變化在日益損害人類健康,事實是,地球的健康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
2021年10月12日
|‹上一頁‹‹57257357457557657757857958058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