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漪琳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首屆上海氣候周發佈2024年十大最值得關注技術

氣候技術的推出契合了時下中國企業的三大挑戰:轉型升級、ESG披露和出海的外部壓力。
2024年5月8日

世界水日:「旱澇保收」增加水利投資壓力

專家稱,全球變暖導致的水循環加速儘管增加了降水量,卻難以形成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資源。
2024年3月22日

小學老師,給「雙減」託底的人

少子化加劇,師生比上升,「小班課」是否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否緩解家長對教育質量的焦慮?
2024年2月6日

機器真的會取代人類嗎?專訪中國人民大學王小偉

人與技術的關係來到了需要被重新審視的時刻。技術哲學如何回應這些問題:技術是中立的工具嗎?跟機器比,人的存在何以有意義?
2023年12月26日

鄉村再無「做題家」,童年何以平等?

劉鵬:過度行政化、高利害關係是導致教師精力流失、教育淪爲篩選、無法育人的兩大障礙,而至少目前這兩大障礙仍看不到鬆動的痕跡。
2023年12月10日

專訪巴黎HEC高等商學院Eloïc Peyrache:商學院應該努力確保中歐之間的競爭保持在商業層面

Eloïc Peyrache: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的競爭有利於創新,商學院可以在制定和協調這些規則中發揮作用。
2023年11月24日

多鄰國力推生成式AI定製在線考試

中國留學英語考試需求維持成長,疫情後線上考試對考生而言仍有吸引力;國內留學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3年11月8日

專訪多鄰國:遊戲化模式能夠實現高效學習嗎?

多鄰國亞太地區市場總監向海納:讓用戶獲得不同於其他平臺的學習體驗,在遊戲化的過程中高效地學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讓用戶去持續選擇多鄰國。
2023年10月27日

當世界變得更熱,一羣年輕人決定用教育拯救自己

氣候變化涉及全球治理,對於個人來說確實「有點不落地」「很高大上」,但它是一個能讓更多的青年人參與國際交流,去理解國際社會的一個機會。
2023年9月27日

「光伏海」成爲青藏高原上的另一種風光

面對氣候變化下的「不確定性」,能源替代已經成爲一個確定的大方向。青海省的新能源雄心如何探索太陽能的多種開發方法?
2023年9月20日

專家:中國需警惕「退煤」增加甲烷減排成本

《煤礦甲烷減排監管路線圖和工具包》旨在幫助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加強對煤礦甲烷排放的監管,以及制定切實有力的支援政策。
2023年8月2日

芭比,刺破父權

袁漪琳:看到《芭比》,我們終於可以說,我們確實行將至遠。畢竟「成爲女性」這件事本身實在太讓人著迷了。這就是這抹芭比粉的閃耀能如此經久不衰的原因。
2023年7月28日

當內耗成爲必然,到底是誰的問題?專訪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孟慶延

孟慶延認爲,人的觀念被解放了,但人在現實社會狀態後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多可能。這不是今天中國社會的問題,而是所有現代性都會遇到的問題。
2023年7月12日

航空業在綠色轉型、數位化、出口合規方面求賢若渴

專家認爲,IT行業需要人才具備多項技能,這些技能並不都能從大學和培訓機構中獲得,因此國家不僅要爲IT行業規劃好人才路線,還要與時俱進地改革課程。
2023年6月28日

對話安哥拉青年:年輕人急需大量技能培訓,中企是關鍵來源

Oscar告訴我,「中企和安哥拉的政府間在大學等教育領域開展合作。安哥拉的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政府正在推動年輕人接受教育。各方面的技能,我們都很需要。」
2023年6月28日

轉向再生農業是全球趨勢,需要全價值鏈合力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樊勝根表示,保住「耕地紅線」,讓小農透過使用有機化肥等方式從再生農業中獲益,是中國農業和土地面臨的挑戰。
2023年6月27日

專家:對海洋的認知與藍色金融投資仍遠遠不夠

中科院院士戴民漢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目前最先進的資訊和製造科技仍對海洋有顯著的認知不足,金融槓桿也沒有投入到海洋領域。
2023年6月27日

爲什麼AIGC會加速「他者的消失」?

智慧創作時代,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生產和傳播者,比如最典型的紙媒,是會加速消亡,還是能迎來更多的可能性?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