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專欄 TikTok

川普勝選後TikTok在美走勢預判

王英良:未來美國政府的極限施壓可能會讓TikTok疲於應付。打擊和削弱TikTok可能成爲川普向中國直接投資和中國政府發出的新信號。

由於拜登簽署了對TikTok的禁令,一般而言,總統行政令有完全的法律意義與權威。從目前算起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到2025年1月19日,如果聯邦政府的禁令沒有被司法推翻,TikTok將會面臨新一輪的存續危機。2025年1月20日是川普總統就職典禮日。所以大機率,TikTok的處理許可權會由川普政府接管和控制。就職之初,川普顯然無法迴避TikTok議題。先前大部分國會議員以及拜登均對TikTok表達了強硬立場。在TikTok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這個議題上,美國政治精英整體上是持肯定說的。但美國法律具有相對的權威性,這是TikTok可以依賴並使用的唯一手段。2024年5月8日 ,媒體稱TikTok美國業務的運營公司和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已向華盛頓的聯邦上訴法院提起訴訟。TikTok的運營方在起訴書中主張 「禁止TikTok明顯違憲」,但實際效果待觀察。

美國面臨深刻的國際秩序轉變,這同樣會反映在國內政治秩序的調整上。美國過往以「自由主義」爲核心的內外政策,目前正突顯變化,包括強有力的聯邦政府角色和政府影響下的產業政策,而這種調整也帶來美國國內政治制度與社會經濟、立法和司法等的深刻變革。一個主線是美國的政治與司法更趨向於保守,傾向於迴歸到 「國家安全」和「本土產業利益」爲中心,更傾向於實用主義並服務於強勢領導人,並不絕對遵從傳統的「憲政」精神與憲法權威。川普需要聚合聯邦與州政府的力量,共同應對美國所謂的「競爭對手」,而透過個體權威和黨內骨幹,較易於貫徹川普的個人意志。另外,當前美國國內掀起對巨型跨國公司的反壟斷和拆分潮,總體局面對跨國公司並不友好,TikTok再以司法手段力圖對沖拜登的行政令,可能會面臨與過往完全不同的司法環境與結果。

川普新的獲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政治精英甚至整個美國出現了政治激進主義甚至「民粹主義」的偏向。歷史的「巧合」正將TikTok推到中美關係的前沿。川普政府會如何看待中國在美的存量資產?比如涉及軍工的中航工業、涉及人工智慧技術(數據)與大衆娛樂的TikTok、涉金融產業的中國銀行?作爲中國直接投資,這些實體將首先承受川普對中國政策的轉變以及政治壓力。

中美正默契地推動相對「脫鉤」,而且兩國均在構造自主可控的經濟體系,審查並排除對方在軍民兩用和數據領域參與和融合可能帶來的一切國家安全風險。中美關係的重置預計會在川普新的四年任期內基本完成。一個在關鍵技術領域走向弱依賴,而在生活消費品上保持溝通與要素流動的中美商業關係,正在經由高關稅和投資安全化而塑造。對TikTok而言,司法起訴可能面臨不可靠前景,或者說其邊際效應不足以媲美過往訴訟,尤其是2020年8月起訴聯邦政府那種類似的結果可能很難再現。相應地,直面美國政府的極限施壓,訴訟失利或陷入僵局,甚至是新的天價罰款,可能會讓TikTok疲於應付,儘管其用戶可能不會減少,但這種高壓的安全化和「淘汰」壓力是巨大的,單一的TikTok難以承受的。

對川普而言,打擊和削弱TikTok可能成爲其向中國直接投資和中國政府發出的新信號,藉助制裁和排擠TikTok進而全面升級美國的外資安全審查規範,或存大機率。對TikTok而言,無論是妥協還是抗爭,這一次的「機會視窗」並不多,畢竟過往可行的路徑均已嘗試,但依然迴歸到原點。TikTok不得不以極大的代價應對美國政府可以以極低成本否決其合法性的做法。幸運能否再次降臨?總體看比較難。這與TikTok擁有的海量美元財富和在美國龐大的律師和政治遊說團隊關係不大,而與中美關係的大勢、戰略競爭以及美國政府爲匹配中美關係出現歷史性轉變而採取國內政治、產業和安全動員的關係更爲緊密。

客觀講,一場由頭部跨國公司子公司與美國政府參與的政商關係博弈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美國司法體系和聯邦政府如何應對TikTok?中國政府如何再次介入?這或成爲中美關係即將到來的最具標誌性意義的「風向標」。當然,一切拭目以待。

王英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評論與研究主筆,主要研究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與國家安全、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事務對接微信號:porsche910114。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Thrive Capital:多樣化是給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準備的

喬什•庫許納旗下的這家年輕的創投公司以大手筆投資OpenAI而聞名,顛覆了傳統的風險投資模式。它能得到真正的收益嗎?

誰要買Chrome?

關於儲蓄的思考。

將谷歌和Chrome瀏覽器分開是好辦法嗎?

呼籲這家搜尋巨擘剝離Chrome瀏覽器,會給用戶帶來他們顯然不想要的東西。

高成長並不能說明美國經濟的全貌

令人印象深刻的頭條數字對民主黨沒有幫助。

沒有學位也沒問題:美國僱主不再侷限於大學文憑

IBM、通用汽車和沃爾瑪等公司正專注於申請人的技能,而不是教育。

阿達尼醜聞將動搖印度股市替代中國的努力

就在幾個月前,印度股票被視爲全球投資者投資組合中中國股票的可行替代,但此次事件使人們重新關注當地股票的風險和高昂估值。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