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在「貿易拉鋸戰」中,美國必須採取更多行動

福魯哈爾:關稅轉移了人們對真正的貿易拉鋸戰的注意力。美國在製藥、軟體等領域保持強勁,但在其他領域「疲軟且正在下降」。
2022年6月13日

家中的自然教育:從園藝開始重建生命的日常

秦軒:夏令營、親子戶外的培養本質上是脫離日常的時空,在讓孩子和自然連接的同時,也在切斷孩子與日常生活的連接。
2022年6月13日

傳統與變革:單一家族辦公室如何平衡?

陳楚凡:單一家族辦公室如何調整其戰略性角色?如何在傳統和變革中找到適當的平衡?應採取哪些行動助力家辦的利益相關方應對挑戰?
2022年6月13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俄關系與西方傳言不符

曹辛:俄烏戰爭,導致普丁已經無力經營中亞,這給了中國實現自己中亞目標的難得機遇。中俄關系起碼目前並非「上不封頂」。
2022年6月13日

八屆五中全會:重壓之下金正恩艱難調整

葉勝舟:由於嚴重乾旱、嚴重疫情、嚴厲制裁的疊加衝擊,北韓2022年糧食缺口不會少於2021年,2023年糧食缺口不會少於2022年。
2022年6月13日

出生率困局將迫使富國重新思考移民問題

布希:如果富裕國家不能提高本國的出生率,那麼生育問題其實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案:富裕國家可以吸引其他國家的人口。
2022年6月12日

我們爲何工作得如此辛苦?

奧康納:我們並未像凱恩斯以爲的那樣每週只工作15小時,反而工作強度越來越大,而這似乎並沒有讓我們更加富有,倒是更不健康了。
2022年6月12日

《爲發展搏一把》:經濟奇蹟是如何造就的?

皮林:爲了讓國家走上成長和發展的道路,精英階層必須冒險去嘗試做大經濟蛋糕,而不是瓜分已有的蛋糕。
2022年6月10日

藝術家如何描繪「憤怒」?

藝術家們嘗試過不少以憤怒爲主題的創作,透過觀看這些作品,我們或許可以進一步瞭解這一難以掌控,卻又無法擺脫的情緒。
2022年6月10日

警惕薪資-價格螺旋引致的第二輪通膨

程實、張弘頊:中長期來看,當前全球經濟金融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高通膨會否延續且進入自我強化的第二階段?答案取決於薪資-價格螺旋。
2022年6月10日

走過疫情的家居生活:重新認識「必需品」與「斷捨離」

鄭靜:經歷了疫情期間長久的「靜默」生活之後,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過,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2022年6月10日

美國「奶粉荒」難以長期提振乳業公司

美國嬰兒配方奶粉嚴重短缺,迫使當局批准進口。但來自美國的需求不會持續太久,也不足以幫助生產商應對亞太地區的結構性供需失衡。
2022年6月10日

「非必要不出市」背後的民意分歧

李瀚明:如果各地社會不能找到重構互信的方法,「非必要不出市、不出省」恐怕會成爲大多數省份的常態。
2022年6月10日

進一步優化成都營商環境的幾點思考

王英良、田雯傑:成都營商環境的構建不僅需要充足的法律要素準備,還需要經營好內外兩種循環,要抓住各類的新經濟業態吸引投資。
2022年6月10日

俄烏戰爭對中國的衝擊波

葉勝舟:中美關係不會好轉,未來20年中國必然承受美國巨壓,這是必須的考驗、必要的代價。中國扛不住,就自認倒楣;扛得住,就柳暗花明。
2022年6月10日

拜登應結束對華貿易戰以抗擊通膨

漢德爾瓦爾:取消川普加徵的關稅,將降低美國消費者支付的價格。如果拜登想減輕美國消費者的負擔,這就是最有效的辦法。
2022年6月9日

分析:歐洲面臨一段「緊日子」

未來幾個月,歐洲的家庭收入將受到擠壓,經濟很可能陷入衰退,而利率需要上升。這一切都是爲了擺脫俄羅斯能源而必須做出的調整。
2022年6月9日

美股熊市還遠未結束

夏爾馬:我的觀點是,美國股市最近的止跌只是中場休息,接下來會繼續下跌。我們正在目睹的是一輪熊市的中場休息階段。
2022年6月8日

FT社評:強森的「勝利」有名無實

儘管首相名義上在一次信任投票中過關,但保守黨議員對他的反感之強烈,對他本人、保守黨以及國家來說都是壞訊息。
2022年6月8日

加息是美國國債不可承受之重

沈建光:後MMT時期債務壓力抬升將成爲美國經濟的主要風險之一,不僅有礙美國自身成長,對其他國家的外溢效應也不容小覷,應引起高度警惕。
2022年6月8日

公共債務預測的可靠性亟需改善

奧斯特里:隨著主權違約風險蔓延,對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公共債務的系統性樂觀預測成爲了一個嚴重問題。
2022年6月8日

頓巴斯戰役是俄烏之間的會戰嗎?

孫興傑:在俄軍將主攻方向收縮到頓巴斯地區之後,俄烏之間的戰場形勢在發生逆轉,頓巴斯地區的戰事似乎變成了俄烏之間的主力會戰。
2022年6月8日

疫情下的北上廣深財政:涼熱不同

羅志恆、徐凱舟:受國內疫情反彈和國際政治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多地財政壓力明顯加大。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財政形勢,有何不同?
2022年6月6日

電動汽車讓中國加速崛起爲汽車出口大國

中國正迅速崛起爲汽車出口國,這可能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給歐洲帶來新一波去工業化浪潮,引發堪比上世紀80年代的貿易緊張。
2022年6月2日

加息會帶來美國經濟硬著陸?

李海濤、林錫:美國通膨是否會失控?經濟是否會因爲美聯準加息而硬著陸?加息是否會刺破泡沫帶來金融危機?美聯準加息對中國有何影響?
2022年6月1日

《全球對話》第五期:對話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伯恩特•朗閣議員

伯恩特•朗閣議員:中歐是競爭對手。我們有類似的生產線,都面對全球市場,這與中歐貿易關係有關。我們當然也是系統性對手,因爲我們有不同的政治制度。
2022年6月1日

疫情經濟衝擊需用改革解決

李永寧: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完成經濟發展?即使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也缺少應對供給衝擊的制度安排。如何完善現有的市場經濟制度?
2022年5月31日

越南的崛起爲什麼讓大家感到焦慮?

李瀚明:網路的普及讓大量出口加工業勞動者成爲網民,在他們看來,中國出口加工業發展模式完全有可能在越南複製,這可能會讓他們失去工作。
2022年5月29日

中國央行:「平衡木」不易走

朱寧:大規模放寬貨幣政策可能會實現提振短期成長的目標,但也可能導致股市和樓市泡沫膨脹。
2022年5月27日

海南發展的阻力與新維度

符棋鋒,王英良:海南擁有一流的「空港經濟圈」優勢,但它能否承接這一波產業轉移,將之作爲經濟新發展的契機?這值得海南相應機構進行研究。
2022年5月22日

越南不是中國製造業的威脅

李瀚明:將越南稱之爲中國製造業的威脅,忽略了中越兩國在產業發展階段和動力上的根本不同。
2022年5月15日
|‹上一頁‹‹89789889990090190290390490590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