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閱讀最新一期的英國《金融時報》加密金融通訊。本週,我們來看看Coinbase在行業新批准的比特幣ETF中扮演的角色。
在誕生兩週後,我們對美國股市湧現的一系列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有了一些瞭解。
規模最大的灰度比特幣投資信託基金(Grayscale Bitcoin Investment Trust)正在經歷鉅額資產外流。監管機構的批准爲更多投資者接觸比特幣打開了大門,也可能是你離開不滿意的服務,或者乾脆完全退出市場的途徑。
我們也知道,有時候在路上比到達目的地更好。自現貨比特幣ETF批准得到確認以來,比特幣價格下跌了約15%。
但到目前爲止,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作爲ETF基礎的比特幣的安全性。
從法律上講,ETF發起人,如貝萊德(BlackRock)、灰度(Grayscale)、方舟(Ark)等以信託形式持有比特幣;實際上,資產由代表信託的託管人持有。11個贊助商中有8個選擇了Coinbase作爲他們的託管人。富達使用自己的數位資產託管業務。
這令人側目,原因有二:首先,該交易所正被美國證交會(SEC)起訴,理由包括據稱未能註冊爲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
從狹義的法律意義上講,這起訴訟「只關注」Coinbase是否填寫了正確的表格。它不會對Coinbase的能力或商業實踐做出判斷。即使SEC勝訴,這起訴訟也不一定會妨礙Coinbase向客戶提供託管服務的能力。
其次,更重要的是——只要「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加密的同義詞,我就會強調這一矛盾——Coinbase在託管市場的主導地位是這個新行業的一個主要命門。
任何關注過加密貨幣的人,哪怕只是五分鐘,都知道這個市場在持有和保護他人資產方面一直存在的問題。
在2014年駭客攻擊導致臭名昭著的Mt. Gox交易所倒閉後,其客戶至今沒能拿回自己的資產。Celsius的投資者,當然還有FTX的投資者,仍在努力取回自己的錢。
Coinbase是一個不同的實體,並表示它在其業務之間保持著非常嚴格的隔離。其交易所和託管業務不應受到市場波動的風險。
不過,想像一下——當然是假設——Coinbase被駭客攻擊,或者像之前許多加密貨幣公司那樣突然倒閉。然後會怎麼樣?
Vedder Price律師事務所的傑里米•森德羅維奇(Jeremy Senderowicz)表示:「託管機構倒閉的風險總是存在的,而且我認爲,當你談論一個不太成熟的市場時,比如加密貨幣,風險就會增加。」
我聯繫了透過Coinbase託管比特幣的八家公司,詢問他們的備用計劃是什麼。只有兩家回應了。WisdomTree和Grayscale都表示,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更換託管人。
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加密公司的快速崩潰:ETF發行商會足夠快地做出反應嗎?如果沒有,被困的資產怎麼辦?
以貝萊德的招股說明書爲例,說明得相當清楚。
「存在一種風險,即客戶的資產——包括信託的資產——可能被視爲破產繼承人的財產……比特幣託管人和客戶(包括信託)可能面臨被視爲此類實體的一般無擔保債權人的風險,並面臨此類資產價值全部損失或減記的風險。」
Grayscale的風險陳述同樣直截了當:「在破產程式中,客戶對第三方託管人(如託管人)代表他們持有的數位資產的合法權利目前尚不確定。」
天哪。如果保管人被駭客攻擊,情況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貝萊德(BlackRock)表示,其比特幣託管人擁有「高達3.2億美元的保險,覆蓋其代表客戶託管的數位資產的損失」。對於其管理的20億美元資產來說,這並不算多。
公平地說,Coinbase認識到自己的獨特地位。「我們致力於分享和成立透明的行業標準,以發展行業同行的安全能力,並歡迎未來託管業務的多樣化,」該交易所首席安全官菲利普•馬丁(Philip Martin)告訴我。
託管業務的競爭似乎正在進行中。安克雷奇數字銀行——它持有美國貨幣監理署頒發的銀行執照——也對這一市場有所計劃。
「我們是ETF發行者的天然多元化合作夥伴,」首席執行長內森•麥考利(Nathan McCauley)週三告訴我。「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努力來確保我們能抓住這一機會。」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分散投資總是很方便的。但如果出現一個加密貨幣行業的威利•薩頓(Willie Sutton,美國20世紀早期著名銀行大盜),大大小小的ETF投資者就會像加密貨幣的購買者一樣,只擁有最低限度的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