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矽谷銀行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矽谷銀行
關注
改革銀行的四種方法
沃爾夫:銀行業是政府的一部分,卻僞裝成民營部門。必須徹底改革銀行,才能符合它們是公用事業這一現實。
1天前
英國央行稱其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已提醒過美國監管機構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在給英國議會委員會的信中爲其團隊的監督工作辯護。
1天前
美聯準將在銀行業動盪之際就加息作出關鍵決定
美聯準正在權衡,是繼續推進貨幣緊縮政策,還是暫停加息。
2天前
銀行業動盪使央行對通膨的關注複雜化
一些前貨幣政策制定者擔心,狹隘地關注抑制價格壓力可能會加劇恐慌。
2天前
美聯準處境將越來越難
羅格夫:即便在通膨減弱以後,各國央行在未來十年內也可能需要將利率保持在較高水準,以使通膨保持穩定。
4天前
「薛定諤」的全球銀行業
今天的銀行業就像薛定諤的貓:我們不知道過去一週的情況是例外的、可控的,還是一場銀行業危機的開始。它處於兩種狀態的疊加態。
4天前
矽谷銀行破產事件的外溢和影響
王英良:事件的深層原因是美國政府政策以及金融行業的積弊。每一輪金融危機都在淘汰特定的銀行和實體,全球商業實現殘酷的自我演進。
5天前
銀行生而會倒閉
沃爾夫:我們在一場又一場危機中,創造出一個理論上屬於民營、但實際上受國家保護的銀行業。它需要徹底變革。
5天前
一向厭惡監管的矽谷是如何愛上美國政府的?
在華盛頓對科技界最喜愛的銀行進行救援後,一些人擔心這將導致更嚴格的監管。
6天前
美國國債的過山車行情使債券市場承壓
矽谷銀行破產引發避險投資者蜂擁追捧美國國債,日交易量成長逾一倍。
6天前
格雷格·貝克爾:因利率環境轉變而黯然倒臺的矽谷銀行CEO
這家破產銀行的首席執行長在上週下課之前,一直是創投支援的科技繁榮的見證者和代言人。
6天前
從矽谷銀行的接管看ESG運動的挑戰
鄭志剛:從公開資訊看,矽谷銀行治理,尤其在近年來十分流行的ESG實踐方面可謂「可圈可點」。那麼,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有趣的啓發呢?
2023年3月17日
銀行倒閉爲何反覆出現?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有多大?
夏春:本文聚焦美國的監管成敗與銀行危機,過去20年,中國同樣經歷了金融監管的起伏轉折,經驗與教訓數不勝數。
2023年3月17日
Lex專欄:嘉信理財離破產還遠
這家美國最受歡迎的經紀商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短期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2023年3月16日
矽谷銀行倒閉暴露出美國銀行業改革的新分歧
兩黨議員互相指責對方對矽谷銀行倒閉負有責任,並在未來支援金融體系的立法問題上存在分歧。
2023年3月16日
華爾街大銀行市值本月蒸發近1650億美元
矽谷銀行倒閉後,銀行股投資者紛紛擔心利潤下降和監管收緊。
2023年3月16日
歐洲監管人士給矽谷銀行破產案的處理打「差評」
批評人士稱,美國當局對矽谷銀行破產的處理是一場「災難」,並表示華盛頓未能遵守全球規則。
2023年3月16日
「一家截然不同的銀行」:矽谷銀行的企業文化成爲焦點
內部人士稱,這家曾經排名前20的美國銀行更像它所服務的那些新創企業,而不是華爾街競爭對手。
2023年3月16日
從歷史來看矽谷銀行倒閉的後果
範斯蒂尼斯:銀行將對存款外逃的威脅更加敏感,併爲融資支付更高的費用,從而收緊金融狀況。
2023年3月15日
嘉信理財在矽谷銀行破產後倍感壓力
投資者對該經紀商在美國國債和MBS等資產上的浮虧感到擔憂,截至2022年底,該數字接近280億美元。
2023年3月15日
美聯準在加息問題上面臨兩難處境
美國央行必須在馴服價格壓力和穩定金融體系之間小心行事。
2023年3月15日
爲矽谷銀行儲戶兜底,美國監管機構創下危險先例
拜爾:監管機構認定兩家中型銀行具有「系統性」,這一事實本身就意味著他們認爲整個體系很脆弱。
2023年3月15日
矽谷銀行事件後,美聯準和市場怎麼走
鍾正生:矽谷銀行事件爆發後,美聯準會否爲平衡金融風險而改變緊縮路徑,儘快停止加息甚至降息?反通膨目標不會改變,政策路徑難以大幅調整。
2023年3月16日
矽谷銀行:投餵你的手可能擰斷你的脖子
陳志龍:全球流動性過剩下,矽谷銀行事件根源在哪裏?風險是否會擴散?這樣的風險事件當作一面鏡子,否則難免會重蹈別人的覆轍。
2023年3月16日
熱門文章
1.
數字經濟與中國就業市場的韌性
2.
中國在尖端半導體技術上猛追
3.
美聯準加息25BP的考量及影響?
4.
改革銀行的四種方法
5.
蹺蹺板博弈:外資股東在TikTok漩渦中的利益平衡
6.
170億美元瑞信債券價值歸零震懾債市
7.
星巴克準備在中國市場迎接價格戰
8.
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保持低調
9.
中國2023年機構改革的重點、亮點和難點
10.
第二次冷戰即將啓幕?
1
2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