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房地產週期拐點是否已到來?

康水躍:無論是從房企的信託、債權、銀行貸款三種融資管道看,還是從房地產開工、施工、竣工三個階段看,房地產週期的拐點似乎真的到來了。
2019年7月31日

從政治局會議看下半年政策走勢

沈建光:擴內需穩外貿是「六穩」的重要抓手。制度性改革與擴大開放是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這對短期有一些挑戰,長期來看是重要的發展機遇。
2019年7月31日

中國經濟成長承壓的種種跡象

中國M2貨幣供應量與外匯儲備的比率,顯示出中國面對衝擊日益增加的脆弱性,以及信貸驅動的刺激措施的危險。
2019年7月31日

「中美脫鉤「論折射了什麼?

邢予青:無論是經濟脫鉤論還是技術脫鉤論,根源是重商主義思維者的失落感;只要中國敞開大門,中美經濟就無法脫鉤。
2019年7月30日

兩率並軌仍任重道遠

胡月曉:只有統一的金融大市場,纔能有完善的利率傳導機制,纔會有完善的利率體系。進而實施兩率並軌,實現最終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
2019年7月29日

中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鄒至莊:中美兩國貨幣政策制定執行有何不同?關於制定貨幣政策的方法,經濟學界有兩派不同的意見。這兩派被稱爲規律派與酌處權派。
2019年7月29日

中國科技創業熱潮爲何風光不再?

資本源源不斷湧入的日子已經宣告結束,很多最初閃耀著創新光芒的公司也逐漸歸於黯淡。
2019年7月25日

科創板能否成爲中國的那斯達克?

伍治堅:監管層放寬上市條件,引入同股不同權機制,目的是鼓勵更多創新企業在國內上市,但改革措施能否顯現效果,尚需時間檢驗。
2019年7月24日

科創板開閘:偉大不是一天建成的

徐瑾:高規格的科創板,火速上馬,背後有何意義?首批公司走勢如何?投資者如何尋找明星公司?科創板對中國經濟轉型意味著什麼?
2019年7月22日

分析:中國依靠消費者抵禦貿易戰影響

在中美兩國比拼誰更能抵禦貿易戰的衝擊之際,中國政府正在尋求依靠國內消費者保持經濟的活力。
2019年7月19日

中國需求推升鎳價至一年高位

這種用於生產不鏽鋼和電動汽車電池組的金屬價格從月初開始上漲,迄今漲幅已超過五分之一,跑贏其他工業金屬。
2019年7月19日

IMF:中國與貿易伙伴的經濟關係趨向平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削弱了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經濟政策的一再抨擊。IMF稱,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已接近於零。
2019年7月18日

穩定中美關係,需要超越經貿

廖崢嶸:中美穩定關係,需要超越經貿尋找策略。中國國內利益平衡下,政府有較大自由度追求貿易政策最優效果,不妨大膽嘗試單邊開放。
2019年7月16日

中國經濟走出低谷了嗎?

沈建光:如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改善企業中長期預期,對於現階段的中國經濟至關重要。下半年貨幣政策將延續結構性寬鬆。
2019年7月16日

非洲豬瘟殃及中國小型養豬戶

非洲豬瘟導致的大規模撲殺,加速了中國1280億美元豬肉產業轉向由企業集團經營大型工業化農場的的格局。
2019年7月16日

矛盾資訊揭示經濟的另一面真相

周浩:從市場研究的角度來看,我們更需要關注主流觀點的反面。一個無情的事實是,事情的另一面往往對金融市場有更大的影響。
2019年7月16日

中國經濟放緩難掩其規模和韌性

FT社評:中美貿易戰的確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但也不應忽略來自國內的結構性問題對經濟成長的拖累。
2019年7月16日

分析:「歐亞經濟圈」面臨挑戰

除了建設基礎設施之外,中國推動歐亞大陸經濟圈的戰略,還面臨各國協調政策、改革關稅以及促進一體化等挑戰。
2019年7月15日

分析:6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3%

繼5月小幅成長後,6月疲軟數據表明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正在顯現。中國海關發言人稱中美經貿摩擦給外貿帶來一定壓力。
2019年7月15日

中國第二季度GDP成長6.2%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創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最低值,原因是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打擊了投資者情緒。
2019年7月15日

分析:中國第二季度經濟成長數據的五個看點

在中美貿易戰暫時休戰、雙方重新踏上艱難談判路的背景下,將於下週一公佈的中國最新經濟成長數據有哪些看點?
2019年7月12日

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光環漸褪

在經歷一波資本熱潮之後,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如今吸引到的投資大幅減少,人才短缺問題也日益嚴峻。
2019年7月11日

中國汽車銷量可能連續第二年下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2019年前6個月,包括商用車在內的整體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2.4%。但分析師稱,下滑趨勢或已觸底。
2019年7月11日

從薩伊到熊彼特:再談供給側

邵宇、陳達飛:高質量發展一定是供給側的,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是創新驅動的。但若需求才是經濟的短板,那供給只有在反作用於需求的時候,纔是有效的。
2019年7月10日
|‹上一頁‹‹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