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從唐山燒烤店事件看「還手算互毆」

劉遠舉:禁止公民任何程度上的保衛自己的權利,並不能導向更好的公平、正義,也不能導向更好的安全。
2022年6月15日

「豫賜紅碼」背後的健康碼濫用風險

閆曼:除了一羣倒楣的儲戶,似乎河南融創停工樓盤的維權業主們,也紛紛被紅碼「封印在原地」。
2022年6月15日

「非必要不出市」背後的民意分歧

李瀚明:如果各地社會不能找到重構互信的方法,「非必要不出市、不出省」恐怕會成爲大多數省份的常態。
2022年6月10日

中國新生代的「潤」學迷思

布萊恩•黃:「潤」學既是一種對社會現狀不滿的表述,也是一種在無奈與無助之間的消極心理,對此必須對症下藥。
2022年6月7日

爲什麼醫保的錢不能用在全員核酸上?

聶日明:回顧過往幾個月,如果每一項防控政策,都能符合法律規定,在政策技術細節上也能站的住腳,那麼疫情防控的悲劇就會大大降低。
2022年6月1日

核酸檢測不是新經濟

劉遠舉:如果核酸能成爲新經濟,那我不妨獻一計:挖出煤之後都用水洗一洗,再從內蒙、山西運到青藏高原曬一曬,一年憑空增加數萬億GDP。
2022年5月6日

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抗疫

何越:自從近日北京開始大規模核酸測試,西方對中國抗疫的報導突然增多,而且篇幅頗大。本文試圖彙總相關評論,提供另一種觀察角度。
2022年4月29日

隔離點設置背後的法律與科學問題

劉遠舉:在設立隔離點時,對於居民們的關切,應有合理的、科學的回應,需要拿出切實的措施,把風險降低到最小。
2022年4月19日

與新冠共存實爲「投鼠忌器」

李瀚明:政府當然可以宣佈與病毒共存,但展覽是否舉辦,勞工是否選擇逃離工廠,社會內外是否真的就此取得共識,這都是另外一回事了。
2022年4月6日

上海疫情何以至此

劉遠舉:上海的精準防控,也是有一個閾值的,一旦超過,就會控制不住,在此基礎上,上海比其他地區能做得更好的判斷,仍然是成立的。
2022年4月2日

柏林「三八國際婦女節」與江蘇「鐵鏈女」事件的啓示

呂恆君:當柏林女性大聲喊出自身訴求,人們也有理由相信:江蘇「鐵鏈女」也有權從「沉默的活的肉體機器」,贏回自己最基本的開口的權利。
2022年3月9日

香港防疫面臨著社會共識的利益困局

李瀚明:香港是座中西合璧的城市,既有中國式的地狹人稠,又有西方式對外來勞動力的依賴。這使得香港居民利益高度分化,難以建立防疫共識。
2022年2月22日

「豐縣八孩鐵鏈女」的六個警示

葉勝舟:我們清楚沒有完美的人性、社會和制度,但不妨礙我們追求公正與幸福,追求陽光照耀在每個公民身上、社會的每一角落。
2022年2月18日

強森派對門與徐州八孩母親事件——都在拖

何越:派對門在英國激起的民憤,類似中國自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徐州八孩母親事件。兩個事件現在都在走程式,但程式不清,道路不明,結果難斷。
2022年2月18日

作爲中國社會鏡像的八孩母事件及治理危機

鄧聿文:此事揭示出一個多面相的中國及隱藏其中、被表面繁榮有意遮蔽的嚴峻的社會問題,也凸顯了政府的治理危機。
2022年2月18日

豐縣「八孩女子」事件,不要模糊了焦點

周健:逃離社會惡性事件的公共討論陷阱,就應該去找到明確的、有路徑的、可實現的目標,推動法律制度和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建設。
2022年2月11日

豐縣女子生育八個孩子的根源在哪裏?

周健:楊某俠、楊改蘭這些農村女人的悲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情,在中國,給女性,特別是貧困女性提供最基本的社會福利保障有多重要。
2022年2月7日

鄭永年:中國需要構建長久開放的制度環境

鄭永年受訪表示,發展海洋經濟是整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是戰略問題,堅持更深度的開放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2022年2月7日

我在中國坐過的綠皮火車

乘坐慢悠悠的綠皮火車回家過年的傳統中國春運正在出現變化,一方面疫情導致許多人三年無法回家過年,另一方面是因爲高鐵的擴張。
2022年1月30日

未來30年,中國如何想像自己

鄧聿文:30餘年後的中國到底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面貌,現在很難說得清,但這不妨礙我們對它做出一個想像。
2022年1月24日

「國潮」帶動中國疫情期間的飾品銷售

中國年輕一代對中國風的喜愛,幫助中國最大珠寶零售商周大福在疫情期間業務蒸蒸日上,其計劃新開大量門店。
2022年1月19日

年齡歧視:中國有勞動力短缺嗎?

王丹:聯合國在2019年的政策簡報中指出,OECD國家中對55歲以上勞動者的歧視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而中國的工作年齡歧視劃定在35歲。
2022年1月16日

「新兩個輿論場」的挑戰與機會

劉遠舉:演算法帶來流量形成資訊繭房,由此形成暴虐的民間輿論,也指向平臺本身,因爲平臺是「資本的」,短視的商業精英成爲了自己的掘墓人。
2022年1月11日

防控疫情「暗箭」的關鍵在於放鬆而警惕的心態

李瀚明:有放鬆無警惕,疫情一來經濟必受影響;有警惕無放鬆,疫情還沒來經濟都會受影響。把握警惕和放鬆的平衡,實在是很重要的。
2022年1月9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