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市容、春聯與光刻機

劉遠舉:當演員要純潔、金融不能貪婪、企業家一定要爲製造業貢獻、讀書不能有個人功利動機的時候,創新的規模與水準實際上已經降低了。
2023年2月22日

《慈善法》如何更好地適應災難救助的需要?

周健:現代慈善公益的美好理念是公權力和私權利各自獨立,同時彼此配合。而《慈善法》實施這幾年的現狀,對這一美好理念提出了嚴峻挑戰。
2023年2月10日

《流浪地球2》離一流硬科幻差了什麼?

劉遠舉:中國科幻電影與世界頂級水準的真正差距,不在於製作工藝、劇本,以及這背後的導演、編劇,而是觀衆、市場。
2023年2月8日

新冠會影響2024年的新生兒數量嗎?

劉遠舉: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中,生育意願受到了不少影響,但相比2023年面臨的風險,可能就不算什麼了。
2023年2月3日

中國富人湧入新加坡

地緣政治緊張加大了新加坡的吸引力,但中國富人趨之若鶩的新加坡,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自己從「亞洲的瑞士」變成中國特色的瑞士?
2023年1月19日

從新冠疫情看中國面臨的六大危機

陳功:中國面臨的六大危機極爲明顯而現實,但長期以來,國內對這些重大危機缺少認真的思考、分析,也就難以理性應對。
2023年1月18日

中國新冠防控急轉彎後的統計數據爭議

葉勝舟:中國農村第一波疫情普遍過了,而且農村新冠重症患者的醫療條件遠不如城市,農村的老人已經聽天由命。
2023年1月17日

2022年中國人口總量減少

中國人口出現了60年來的首次下降,這一歷史性轉變預計將給中國和全球經濟帶來長期影響。
2023年1月17日

中國新冠患者面臨經濟負擔

中國一些地方停止提供新冠全額免費治療,給低收入患者帶來了相當大的經濟壓力。
2023年1月10日

中國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首日數萬人過境

恢復免隔離通關讓家人在分離近三年後團聚,並有望提振香港經濟。與此同時,全球旅遊業也在準備迎接中國遊客迴歸。
2023年1月9日

愛爾蘭「投資移民計劃」吸引中國富人

2022年來自中國的潛在投資者數量大增。這項以投資換居留權的計劃推出十年來,中國投資者佔成功申請者的90%以上。
2023年1月9日

劉鑫的募捐,合情嗎?合理嗎?違法嗎?

劉遠舉:當劉鑫以最基礎的個人權利,不借助任何平臺募捐的時候,劉鑫作爲一個「壞人」,有向公衆募捐的權利嗎?
2023年1月5日

中國抗疫向陽而生?

葉勝舟:少數人從容、多數人驚慌;少數人尊嚴,多數人卑微。這是我們希望持續的生活嗎?這個國度難道不能多善待勤勞純樸的民衆嗎?
2023年1月4日

2022年中國時政大事盤點

葉勝舟:新冠疫情既是試金石,也是照妖鏡。發生的都是歷史,歷史由不健忘的人書寫和銘記,因爲健忘的人不在乎歷史。
2022年12月28日

中國內地興起赴澳門「疫苗旅遊」

中國內地渴望接種mRNA疫苗的人們正湧向澳門,他們已將澳門唯一一家向遊客提供疫苗接種的醫院的疫苗預約一空。
2022年12月26日

養老金年度上漲,不應是老人的軟肋

劉遠舉:既然國家不會因爲老人喝酒、抽菸,而停止成長老人的養老金。那麼在疫苗上同樣沒必要這麼做。
2022年12月19日

中國防疫實質放棄「動態清零」

葉勝舟:近期狀況有如上世紀70年代末的農村包產到戶,多數地方和民衆不堪重負渴望放鬆。地方敢闖敢試,先上車再買票,倒逼推動中央前進。
2022年12月8日

當歷史學走到人類學、文學中去——專訪歷史學家王笛

政治權力的「內卷化」,「公共領域」的消亡史。
2022年12月7日

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不高阻礙中國退出「清零」

中國仍有約8500萬老年人沒有接種加強針。國際專家數月來一直警告稱,如果不提高疫苗接種率,中國可能會有數百萬人死於新冠。
2022年12月6日

每週時事分析:他是一個有文化、並讓中國真正走向了世界的總書記

曹辛:江澤民是改革開放以來,真正決定性地讓中國走向了世界的中國領導人。這其中首先包括中國加入WTO和中俄關系的正常化。
2022年12月2日

越來越多內地學生和年輕工作者赴香港尋求未來

香港更好的就業前景和中美外交關係緊張使得越來越多中國內地年輕人到香港求學和就業。
2022年12月1日

對中國退出「清零」的預期令呼吸機和製氧機熱銷

在國務院發出放鬆疫情防控政策的信號後,社群媒體上對相關醫療設備的搜尋量飆升,表明民衆對醫療系統承載能力缺乏信心。
2022年11月28日

公辦爲主是如何影響流動兒童教育的?

聶日明:中國的基礎教育體系需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保證隨時可以接納轉入的兒童,也可以滿足不同類型家庭的教育需求。
2022年11月17日

「斯人」還是「是人」,爲什麼很重要?

徐瑾:「斯人」還是「是人」,本身並不重要,背後的意義卻對於記憶的守護與取捨。大家討論熱情之高,其實也是捍衛對於這個字的個體記憶。
2022年11月1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