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重提「崇洋媚外」 命令企業改名

海南一位民政官員稱,「國家現在要文化自信嘛,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在中國的領土上叫這些洋地名合適不?這不是傷民族的感情嗎?」
2019年6月20日

「豬門」事件令瑞銀在華業務受挫

多家大型中國國企因「豬門」事件與瑞銀斷交,隨著貿易戰讓中國與西方脫鉤,跨國公司以後還可能面臨嚴峻得多的局面。
2019年6月20日

打黑擴大化背後的懶政思維

劉遠舉:除了「幼稚園打黑」這種形式主義笑話之外,打黑也正在被用在處理一些行業矛盾上面。
2019年6月19日

《人生七年》的啓示

魏城:中國高考日前夕,英國播放了《人生七年》的最新一集。這套歷時半個多世紀的系列紀錄片能給中國考生提供什麼啓示呢?
2019年6月9日

中國段子手戲說中美貿易戰

在中國社群媒體上,中美貿易和科技戰成爲網友們調侃的話題,這種黑色幽默與官媒近來頻頻發佈的民族主義言論形成鮮明對比。
2019年5月28日

中國會出現新的「上山下鄉」?No!

鄧聿文:時代不同,時勢已變,只要社會仍處於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條件和環境下,國家就沒有能力動員大中學生上山下鄉。
2019年5月22日

宮廷劇讓中國觀衆著迷

學者稱清宮劇的成功祕訣有兩點:一是勾心鬥角的故事與當今職場生活存在共鳴;二是它們重現了中國文化的輝煌之處。
2019年5月15日

人口外流下中國東北的「萎縮城市」

困擾東北地區的種種問題,反映了中國在試圖從中等收入國家發展爲發達國家的過程中,將要面臨的更廣泛挑戰。
2019年5月14日

醫生「去職業化」帶來的信任危機

邵鵬:「去職業化」導致中國社會中醫生羣體處境尷尬並且面臨整體信任危機,此弊端已經凸顯,恐怕貽害無窮。
2019年4月30日

「銬走醫生」事件:沒有真相就沒有真正的和解

陶之衝:唯有基於對事件的充分曝光和審查,纔有可能達致真正的和解,一是醫者與警察在法與情上的和解,二是公衆對於是否過度執法的真正釋然。
2019年4月29日

資訊基礎設施與後精準扶貧階段的減貧

劉守英:中國現階段扶貧工作應重點關注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短影片、電商等連通訊息的平臺能挖掘鄉村獨特之處,幫助挽救沉沒的鄉村價值。
2019年4月18日

丈母孃看信用報告,靠譜嗎?

劉新海:婚戀市場需要徵信等相關的資訊服務,例如婚戀誠信認證。丈母孃看央行信個人用報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019年4月17日

誰是弱勢羣體?

楊麗君:在法律失去公正性、政府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在權力和資本面前,任何一個社會羣體都會成爲弱勢羣體。
2019年4月17日

胡耀邦與中國未竟的現代性轉型

王明遠:像胡耀邦這種能夠看清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並能主動推動歷史發展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長久爲人懷念。
2019年4月16日

威權協商:中國政治發展的協商轉向(三)

何包鋼、沃倫:儘管協商主導的民主化是一種更爲長期的可能性,但短期內協商威權主義會佔據上風。
2019年4月16日

威權協商:中國政治發展的協商轉向(二)

何包鋼、沃倫:協商的鮮明特徵——對理由、討論的回應和注意別人的意見——這在中國政治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根源。
2019年4月15日

威權協商:中國政治發展的協商轉向(一)

何包鋼、沃倫:中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政治參與和協商實踐,通常集中於特定治理問題,這種現象可稱爲威權協商。
2019年4月12日

最大的「灰犀牛」會來自哪裏?

鄧聿文:現實中的「灰犀牛」常被人們忽略,等到由小麻煩變成大風險時,解決起來就要付出更多代價。
2019年4月11日

爲什麼跟父母談論理想那麼難?

劉韻瑩:很多事情無關原則,我們與父母的劍拔弩張恰恰源於對這段親情關係的無力感。
2019年4月8日

流浪大師沈巍:一個矛盾的投影

Afra Wang:沈巍被其他人賦予的「清醒感」,是觀衆願望的投射。沈巍是上海地鐵裏匆匆上班族的反面,他也是許多中國邏輯的反面。
2019年3月29日

廢除一胎化政策未能阻止中國生育率下降

去年中國新生兒數量減少了200萬,是2015年廢除一胎化政策後連續第二年下降。育兒成本高被指爲一大原因。
2019年3月28日

響水爆炸:中國地方政府治理失敗的樣本

鄧聿文:壞的監管和治理,總是政府單向壟斷公共權力,政府是唯一的治理主體,或者其他主體只是政府的附庸。
2019年3月26日

「花生日記」與傳銷合法性的新思考

陳歆磊、李嘉怡:傳銷應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對商業環境造成危害的傳銷應堅決打擊,但促進合理交易的傳銷是否應該被賦予相應的生存空間同樣值得思考。
2019年3月22日

風起青萍之末:從李宇春、楊超越到空難女孩

劉遠舉:如果人們認爲貧富鴻溝不能靠努力跨越,那麼,超越階層的同情就會變少,因階層而產生的憤怒就會更大。
2019年3月15日
|‹上一頁‹‹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