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失地農民
被打亂的生活
1. 失去的土地
在緬甸,獨裁統治的結束引發了圍繞土地的爭鬥。
在緬甸西部城鎮皎漂(Kyaukphyu)附近,如今建起了一座天然氣終端。走在經過那些彎彎曲曲的白色管道的那條路上時,拉翁梅(Hla Ohn May)仍會落淚。這位46歲的農婦有5個孩子,在這片面向孟加拉灣藍色海水的綠地上,她曾經擁有一塊自己的田地。
後來她和其他村民的土地被一家財團買下,財團成員包括中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和南韓大宇(Daewoo)。皎漂現在是中國政府投資的兩條巨大跨境能源管道的起點,這讓這些荒野海濱成爲某些人口中「中國的西海岸」。
快速開放中的緬甸正努力利用其所處的亞洲戰略要衝位置,上述事態是這種努力的很大一部分。拉翁梅和其他農民曾經用來種植大米和豆類的肥沃土地,現在只不過是工業園裏的景觀,被籬笆圍起來,由身著橘黃色連體褲的公司員工精心修剪。拉翁梅拿到了278萬緬元(按當前匯率計算合2250美元),但她覺得自己被便宜打發了,因爲她放棄的是自己擁有過的唯一生產性資產。
說到那個天然氣終端的影響時,她說:「因爲我們不再擁有那些土地,我們成了不得不爲其他人打工的窮人。我每天看到那些建築物都會哭。」
對那些潛在投資者和緬甸新政府的真正改革家來說,土地糾紛是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著他們的計劃。2012年,緬甸議會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調查自1988年以來所謂的強佔土地問題。該委員會在去年11月表示,它接到了大約1.7萬宗投訴。社運人士表示,這只是實際糾紛數量的一小部分。在據估計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直接或者間接依賴農業的緬甸,據稱被強佔土地的受害者大多是農民。
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簡稱:全民盟)在去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土地糾紛爲這種勝利蒙上了陰影。翁山蘇姬推出的首批舉措之一是發起撿垃圾行動,這是讓一個被長期忽視的國家變得清潔起來的象徵性舉措。但對全民盟以及勢力仍然不可小覷的舊軍方精英來說,更艱鉅的任務是應對圍繞土地的「舊恨」,並設法避免製造「新仇」。緬甸受到國際讚譽但脆弱的轉型能否持續,可能有賴於此。
緬甸的土地糾紛也讓投資躊躇不前,而緬甸恰恰需要更多的投資。土地糾紛成爲前來投資的企業確認的最明顯風險之一。這包括了過去政府強佔土地的遺留糾紛。投資者擔心所有權爭議帶來的麻煩,以及由此而來的法律影響、罰款以及可能的負面輿論。
土地糾紛也是在緬甸之外可引起廣泛共鳴的話題。緬甸的困難可能比較極端,但困擾它的問題——投機、大公司和當地社區之間的緊張關係、祖祖輩輩一直從事的生計的喪失——具有普遍性。
在一個以農業爲主、有許多偏遠地區和不受政府控制的區域的貧窮國家裏,土地既是一種無價的實物資產,又是一種情感寄託,構成人們自我認同的一部分。它是社會中的主線,圍繞土地的衝突有可能導致騷亂。
致力於維護緬甸小農戶土地權利的非政府組織Land Core Group負責人瑞登(Shwe Thein)表示:「土地不只是一個地圖或地區的問題。土地權利是保證這個國家中民衆生計和食品安全的基本條件。土地權利對他們的文化、傳統習俗以及社會凝聚力非常重要。土地是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