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彈性與效用
彈性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概念,生產者、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有必要了解商品和勞務的彈性。
一件物品的價格變動1%時,由此引起的購買量變動的百分點,就是需求彈性。彈性大於1,說明它對價格變化反應強烈,富有彈性;彈性小於1,說明它缺乏彈性。
思考一下,爲何糧、油、鹽等商品不熱衷於降價促銷呢?
相應的,供給彈性就是當價格變動一個百分點時,銷售量變動的百分點。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這裏討論的,仍然是「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暫時不討論壟斷的情況。
一個常用的領域,是分析政府在增加某項稅收或關稅的時候,最終是由誰來承擔這筆錢。比如對每升汽油增收1元的燃油稅,這1元錢是全部被石油公司承擔了呢,還是全部轉嫁給消費者?
是買者還是賣者最終承擔賦稅,取決於供給和需求的相對彈性。假設消費者的汽油需求彈性很小,即漲價很多也很少影響汽油消費;同時石油公司的供給彈性很大,即石油售價稍跌一些就明顯減產,那麼消費者將承擔這1元錢的大部分。
也就是說,如果相對於供給來說需求是缺乏彈性的,那末,賦稅就向前轉嫁給消費者;如果供給比需求缺乏彈性,那末,賦稅就向後轉嫁給生產者。
此時新形成的供需平衡點,相比於增稅之前的平衡點,將價格稍高、交易量稍小些。
我們每天都會面對不少如何配置稀缺的時間和金錢的選擇,比如,週末用來看電影還是旅行,舊車是修理還是還是買新的。對消費者來說,各種消費選擇背後的基礎,就是效用(utility)。消費者總是試圖最大化他的效用。
當一個人口渴的時候,第1杯水對他的效用非常高,但隨著他喝的水越多,每一杯水給他增加的效用——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 MU)——就沒那麼大了,也許第5杯水喝下後反而會覺得不適,這杯水的邊際效用就降低爲負值了。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告訴我們,怎麼做可以將效用最大化。假設一頓油條+豆漿早餐的二元模型,你已經喫了一些,如果再來一杯豆漿的價格是一根油條的兩倍,那麼一杯「邊際豆漿」的效用至少是一根「邊際油條」的兩倍才值得購買。那麼,在每一單元的豆漿和油條的效用,分別除以它們的價格,都相等的時候,效用就可以達到最大。在這樣的消費套餐中,每多花一塊錢買任何一項,帶來的效用都是一樣的。
用公式表達就是:MU(油條)/P(油條)=MU(豆漿)/P(豆漿)=MU3/P3=...=MU(任何商品)/P(任何商品)。
等邊際法則其實對高考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在複習的時候,要最大化總分,如果在現有時間安排下,複習歷史帶來的期望分數成長要大於化學,就應增加歷史複習時間,減少化學複習時間,直至兩者相等。也就是讓每一小時投入各科複習的「邊際分數」相等。
試著用邊際效用遞減來解釋爲什麼需求曲線向下。
如果蘋果漲價,一些消費者就會轉而消費其他水果比如柑橘。蘋果和柑橘就是互爲替代品(substitutes)的關係。 如果某地汽車的需求成長,那麼那裏對汽油的需求也會成長,因爲這兩者是互補品(complements)的關係。 另外還有一種「獨立品」(independent goods),就是一者的價格變化對另一者的需求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兩種商品,比如柑橘與車載音響。
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帶來對它的需求上升,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收入效應,二是替代效應。前者意味著,這種商品價格的下降帶來了消費者實際收入的提高,從而增加購買;後者意味著,消費者減少了對替代品的消費,增加對這種商品的購買。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提出一個「鑽石悖論」,即水非常有用,但卻非常便宜,而鑽石使用價值不大,卻價值昂貴。用「勞動價值論」無法解釋這一問題。 但用現代經濟學的知識則毫無問題:水的供給極其多,這意味著最後一杯水的「邊際效用」總是很低;鑽石的供給極少,每得到一單位的「邊際鑽石」都有著很高的效用。而邊際效用決定了它們的價格。同樣道理,空氣同樣非常有用,但是由於它的供給是如此的充足,以至於沒有人會花費成本購買「邊際空氣」,它的價格也就是零。
簡而言之就是「所得大於所付」。由於我們以商品最後一單位的效用,即邊際效用來支付價格,而邊際效用是遞減的,這就意味著前幾個單位的商品的效用大於我們支付的價格。
比如一瓶礦泉水售價1元,一名旅客在口渴時願意爲這瓶水花5元錢;在不那麼渴(已經喝完一瓶)的狀態時,他願意爲一瓶礦泉水花4元錢,以此類推。假設第五瓶水他願意花一元錢,但是對第六瓶水即使5角錢也不會再買了。
因此,這名旅客購買五瓶水花費5元錢,但是得到的效用卻是5+4+3+2+1=15元,也就是說得到了10元錢的「消費者剩餘」。
分享
讀者評論
提示
現在退出會丟失進度,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