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報告--商業
在這個自然年度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看到一條無精打采的新聞:「車王」舒馬赫滑雪受傷,被直升飛機送入醫院。
舒馬赫仍然是「車王」。但難道現在「車王」這個頭銜不應該歸屬於維特爾?維特爾在2013年繼續打破著各種紀錄,繼續重新整理著各種曾經專屬於舒馬赫的存在感,可當媒體在轉述這條新聞時,「車王」的頭銜放在舒馬赫身上,依舊是那樣的順理成章。
這條並非來自真正競技場的新聞,何嘗不是對這一年體壇的縮寫和備註。
奧林匹克是以體育爲載體的社會活動。2013年,這一定義可以擴展爲:體育是折射一個時代的社會活動。
從各種中外媒體列舉的2013「世界十大新聞」看,這一年的無精打采、乏善可陳,體現在世界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停滯上。翻看《時代週刊》的十大新聞、《光明日報》的十大新聞,中東動盪、敘利亞埃及和伊朗核試驗,都是重要內容;北韓半島和中日關係,地區衝突遍佈亞洲。斯諾登當然是年度人物。世界經濟依舊蕭條。中國媒體注重「中美元首莊園會晤」,美國媒體提及「羅馬天主教教皇弗朗西斯一世繼位」以及「印度強姦案頻發」和「超級颱風『海燕』」這樣的自然災害。翻來數去,看不到一條振奮人心的新聞,看到的只有衰退、災害、戰爭和醜聞。
體育同樣不能免俗。這一年的體育面孔,我的第一反應,仍然是「環法七冠王」蘭斯•阿姆斯特朗。
嚴格意義上,壯哥的崩潰不屬於2013年的新聞,不過他自己正式承認服藥,發生在2013。誰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定程度上,我甚至希望壯哥能頑抗到底,因爲在我們的認知裏,實在無法承受「阿姆斯特朗是個騙子」,並且「他已經欺騙了這個世界20年」這樣的事實。
他本是體育世界裏最大的勵志偶像,一個本該被供奉在聖壇上,讓所有人頂膜禮拜的英雄。即便在此時此刻,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戴著象徵他黃色領騎衫的黃色手環。印刻著「LIVESTRONG」的黃手環已經成爲一種「正能量」的社會風尚,一種積極向上的慈善標識,可是這一年剛開始,壯哥親口告訴這個世界,原來他是個騙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將黃色手環摘掉,扔進垃圾堆。這充滿著反諷:黃色手環所代表的與命運鬥爭的勇敢精神,值得人類社會遵循,可一切的起源,卻是他在虛榮心和利益驅動下的欺騙,這讓追隨者們情何以堪?壯哥還沒有羽化登仙,就摔得稀里嘩啦,我們如果再佩戴黃手環,豈不是繼續一種自欺欺人的遊戲?
壯哥音猶在耳,「刀鋒戰士」皮斯托留斯對他的美豔情人舉起了手槍。情人節的槍聲,和競技場無關,但讓另一個體育偶像破碎。這是一個個體殘酷的悲劇,是人性紊亂的災難,是體育無法拯救的靈魂。體育很偉大,但在阿姆斯特朗和皮斯托留斯這樣的面孔面前,也很無助。
偶像破碎,掏空的是我們的體育情感;偶像隱退,新的英雄又無從尋覓,留下的真空更讓人無所適從。
這一個夏天,弗格森和貝克漢姆先後結束了自己的足球職業生涯。貝克漢姆的退休其實五年前就開始了,而曼聯傳奇主教練弗格森從場邊消失,改變了足球的形象。這是一個最爲強悍的足球鬥士,一個控制力超羣的勝負師。貝克漢姆退休,只是時尚偶像轉換到了另一個戰場,弗格森在71歲高齡退休,結束的是一段歷史。職業體育時代,最後一位君王式的霸權者激流勇退。他一點都不現代,可他的古典,何嘗不是一個時代體育的濃縮。足球世界在弗格森之後,或許將更快地步向大同,只是這種改變抹去的痕跡,會多麼讓我們留戀。
美麗的「撐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也在這一年離去,洗淨鉛華。她選擇退役,是要去結婚生子,迴歸普通人的生活。精靈或女妖,最終還是歸於平淡。
英雄無覓,無論國內國際。納達爾回來了,費德勒卻快要走了;博爾特還能飛,哪怕他的牙買加戰友都步上了壯哥後塵。邁阿密熱火繼續稱霸,拜仁慕尼黑取代了巴塞隆納的「宇宙無敵」。孫楊能在泳池裏繼續強勢,也同樣能在泳池外繼續摔倒。娜姐仍然是中國體育唯一的國際代表。這都不是新鮮的故事,都沒有樹立起新鮮的偶像。
廣州恆大掀起了中國足球的一股旋風,與其同時,是多名恆大國腳上場的中國國家隊,在主場被泰國青年隊羞辱。市場化的成功,並沒有帶來體制內的進步。
反倒是波士頓馬拉松上的爆炸案,讓體育在飽受恐怖主義困擾上,保持著和這個世界的同步。巴赫接過了羅格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職位,體育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依舊以歐洲爲中心,一如教廷雖然迎來了一個出生於阿根廷的教宗,中心舞臺依舊是歐洲的梵蒂岡。歐洲在停滯,世界也在停滯,體育同樣在停滯。
古老的大陸在期盼新機時,體育開始遠眺東方。東京獲得2020夏季奧運會主辦權,會很容易被加上「東方欲曉」的寓意。只是體育的運行機制沒有任何改變,興奮劑懲處力度在加大,但只是壯哥們摔碎之後的餘波。象徵性的事件,還有索契冬奧會的火炬在太空的漫遊。坦白說,我真不知道這種裝飾性新聞應該納入到哪一類新聞——索契冬奧會最吸引眼球的訊息,是比預算高出五倍的成本,以及俄羅斯政府的反同性戀態度,這不是在太空高舉著火炬,就能修補的形象。
這一年臨近結尾,說出「體育具備改變世界的力量」那位偉人——曼德拉辭世。體育具備改變世界的力量,但很多時候,體育也會和蒼白的2013年一樣平庸無趣。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王昉 fang.wang@ftchinese.com)
當前,沃克爾規則正在把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帶給華爾街的「緊箍咒」進一步落實,歐盟正在透過限制大銀行自營和金融交易稅來遏制系統性風險,發達經濟體對於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的清算開始加碼。在復甦趨勢和信心不斷增強之後,各國監管者都希望傳統金融「巨鱷」能夠在外部約束和自我反省之下,進入新的「安靜繁榮」階段。
在多數市場經濟國家,以銀行業爲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都面臨宏觀監管與調控的嚴厲挑戰。與此同時,在尚未受到全球危機嚴重影響的中國,卻上演了一場來自投資者、類金融機構、民間資本、媒體與公衆所營造的網路金融「大戲」,使得傳統金融機構似乎面臨一種截然不同的威脅,當然銀行業對於這種威脅的迎合仍然值得質疑。
網路金融的熱浪彷佛一夜之間湧來,相關的話題無處不在,2013年也被許多人冠以「網路金融元年」的稱號。實際上,早在本世紀初以來,關於「網路金融」的研究就已經初具規模,但更多停留在電子銀行等技術性分析,雖然在許多院校成爲專門課程,但並沒有產生廣泛的市場影響力。2011年隨著對於金融體系改革與創新加快、民間資本啟用等的關注,網路金融開始在人們眼前晃動,直到2013年終於發酵成一場「狂歡」。
人們在談論網路金融時在談論什麼?
雖然人們對網路金融有著令人眼花繚亂的解釋和定義,每個參與者腦海中也都有一個自己認知的網路金融,但要真正認清其背後的創新價值和風險特徵,必須從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著手加以分析。
與金融要素研究相關的學科體系,可以大致分爲貨幣經濟學與金融經濟學,前者研究的是貨幣的功能、形式、貨幣制度、貨幣供給與需求,後者則研究經濟主體的跨期資源配置,金融資產特性、金融資產的供給與需求等。隨著現代金融業的縱深發展,在組織機構、產品等方面的創新不斷突破,但背後總是依託於一種或幾種金融功能或要素。只看表面,往往使人看不清觀察對象的實質,無法把握其內在的金融特性。
由此,在談到網路金融的時候,首先應當根據金融研究的對象要素,進行適當的對號入座,才能更好地把握主線,使得大家在口若懸河地探討網路金融之時,能夠儘量調試到同一「頻段」之上。
就貨幣經濟學角度來看,網路金融關注的其實是虛擬貨幣,也就是電子貨幣的較高發展階段。電子貨幣的出現是與技術演變密切相關的,但在實質上,電子貨幣尚未明顯改變傳統的貨幣發行機制,央行依然具有壟斷性的貨幣發行權,同時也基本壟斷著主要電子貨幣的發行權。而虛擬貨幣的出現,則使得這一格局有所鬆動。例如,比特幣及其各類山寨模仿者,雖然在現實中遇到多國監管者的「狙擊」,並且淪爲投機者獵食炒作的對象,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體現了虛擬時代的貨幣「去央行化」嘗試。就此來看,2013年中國網路金融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就是比特幣造富狂熱在國人中的蔓延,以及被央行突然嚴格叫停而「黯然離場」的戲劇性。
就金融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網路金融主要關注的是,資金與金融資源配置、支付清算、風險管理和資訊發掘這些金融體系基礎性功能,在網路技術的衝擊下有何新的突破。必須指出的是,這些領域的變化並非一蹴而就。自從上世紀末資訊革命的突飛猛進式發展,對於經濟社會結構產生巨大影響,金融運行、金融組織、金融產品更加緊密地與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無論是電子銀行的發展,還是資本市場的高頻交易,都是網路金融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2013年的中國網路金融帶有「元年」特色
有鑑於此,我們對照來看2013年中國的網路金融活動,可以分門別類地有所觀察。
其一,與資金及金融資源配置相關的網路金融,是公衆最爲關注的,也是最爲活躍、潛在問題最多的。其中,各式各樣的P2P網路借貸是聚焦的熱點。當然,作爲多年前源於歐美的舶來品,中國的P2P網貸企業已經衍生出五花八門的模式,大部分與網路金融精神與實質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屬於披上網路金融「馬甲」的本土模式。無論是P2P網貸還是衆籌,其本質都是試圖運用網路的管道與資訊對接,實現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脫媒」,由資金供給和需求者直接進行資金轉移。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主要是債權交易,強調「點對點」,通常需要有網貸平臺來梳理和甄別資訊,後者則是股權交易,強調「一對多」,由創業者透過網路來發布籌資資訊。從本質上看,源於歐美的這些模式,都屬於充分運用市場自發動力的新型直接融資模式。
反過來看中國的情況。首先,大多數的P2P網貸平臺都不是作爲資訊中介,而是或多或少介入到資金供求的債權債務關係之中,體現出間接融資的特點。除了早期刻意模仿歐美模式的企業,後期有大量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私募基金和民間融資組織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其中,甚至還有許多基於非法集資、乃至詐騙的組織也來趟渾水。在「魚龍混雜」的行業生態中,顯現出劣幣驅逐良幣的格局。當P2P網貸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時,當各種各樣的口號蠱惑人心時,如果去除了網路金融的光鮮外衣,許多這類企業還能剩下什麼呢?
其次,中國的衆籌融資發展,也遇到制度方面的障礙。如按照證券法,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或者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都屬於公開發行,都需要經過證券監管部門的核準纔可。在監管把握中,很多衆籌平臺都刻意規避紅線約束,而平臺項目的回報內容不能是股權、債券、分紅、利息形式等。雖然有少數衆籌項目仍然試圖突破股權融資的障礙,但是多數卻由於政策不明朗,越來越像是推廣平臺。當然隨著歐美的制度突破借鑑,以及中國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帶來的證券法修改可能,這類模式的前景依然可期。
此外,除了上述兩種典型基於網路的資金配置模式,其餘多數是原有的資金配置模式的進一步延伸。例如,如同阿里巴巴的餘額寶,本質上是把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與網路支付有效結合起來,並且運用了支付寶的「備付金」賬戶的結算功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貨幣市場基金的銷售管道和功能內涵。實際上,多數其它各類金融產品與網路企業的結合模式,都屬於管道的網路化,加上服務功能的整合、投資者門檻的降低,並實現了商業服務與金融服務功能的融合。然而,就提供高回報的投資收益率來說,其可持續性令人質疑。
其二,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現代支付清算體系的效率不斷提高,以非金融機構支付爲代表的零售支付融入人們的生活。透過研究發現,支付體系的變化與GDP和CPI之間有密切的相關性,而且能夠透過大額資金流動,對於區域經濟與金融格局產生影響,還可以對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等有所影響,成爲央行追求金融穩定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要素。
當然,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還是零售支付的環節。第三方支付企業及其支付產品的發展,使得居民在支付環節能夠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務,甚至與更復雜的金融服務打包體驗。隨著技術的演進,零售支付的變化會進一步突破網路的傳統範疇,而向移動終端、移動網路支付進行靠攏,這也使得零售支付更加轉向客戶需求導向創新的時代。同時,在大額資金支付方面,技術發展在於推動整體支付清算體系的統一性和順暢性,並且能夠服務於貨幣政策操作與金融國際化的要求。
其三,網路使得金融風險管理面臨新的挑戰。一是,對於系統性風險控制來說,網路時代產生了更多不確定性,尤其是資本市場的高頻交易融資帶來風險的迅速爆發,這在包括「光大烏龍指事件」在內的各種股市烏龍背後,就可以得到印證。二是,從個別金融產品交易的視角來看,網路雖然使得風險對沖需求下降,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各類資金配置型金融活動的風險要素,只是重組了風險與收益的結構特點。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很多網路金融創新反而是以承受更高的風險,來換取服務便利、資金的可得性。三是,網路還沒有改變現有保險、擔保等風險分散機制的內在特質,只是增加了新的管道、產品、資訊組織或業務組織形式。
其四,網路時代的資訊管理出現重大變革。網路環境下的電子商務、社交網路等,能夠發掘和集聚全新的資訊資訊,而在搜索引擎和雲端計算的保障下,又可以低成本地建設金融交易資訊基礎。實際上,基於網路數據挖掘而產生的徵信手段創新,能夠培育新的信貸客戶。從此意義上講,網路有助於以資訊支撐新型信用體系的建設。例如,網路金融企業之所以能夠做好小微企業貸款,是因爲對於小企業來說,由於缺乏信用評估和抵押物,往往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支援,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透過網路的數據發掘,可以充分展現小企業的「虛擬」行爲軌跡,從中找出評估其信用的基礎數據及模式,由此爲小微企業信用融資創造條件。同時也要注意的是,網路的大數據資訊,短期內無法突破社會制度「軟」環境的約束,如果普遍產生的都是存在虛假質疑的數據,那麼「大數據」只能帶來更大的信用風險扭曲。對此,除了長期內推動信用體系建設,短期內推動資訊「公開透明」,是唯一可選的辦法。
網路對傳統金融的顛覆仍還是夢想
面對日益火爆、乃至出現「審美疲勞」的網路金融,可能很多人都心存疑問,究竟爲什麼出現這種狀況?歸根結底,有幾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視。
首先,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不滿,對於網路金融的熱情起到支撐作用。雖然近年來中國金融體系發展迅速,但無論是商業銀行難以放下的傲慢心態,還是股市的「賭場」效應,都使得許多實體部門主體懷有怨言。一方面,多數資金供給者,難以找到有效的投資產品、財富管理管道、資產配置模式;另一方面,大量的資金需求者,包括小微企業和居民,仍然難以得到有效的資金支援。在這種金融供給與需求嚴重失衡的前提下,網路金融的「橫空出世」與鋪天蓋地的宣傳,激發了國人對於傳統金融體系脫離實體的不滿,也爲滿足其迫切的金融需求既提供了可行的模式,又「畫了新的大餅」。
其次,民間資本的積累與投資熱點缺乏,共同爲網路金融推波助瀾。近年來中國民間財富的積累迅速,而各種各樣的資金也流入到「民間資本」的大範疇裏,共同形成擁有短期逐利性的「熱錢」。同時,實體部門的生產效率下降、邊際資本收益率成長乏力,以及金融投資市場的容納力有限,都使得大量「飢渴」的資金期望尋找新的「藍海」。可以說,網路金融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處於金融活動的「邊緣地帶」、擁有監管部門相對「友好」的觀望態度、概念模糊到能夠融合衆多業態與商業模式、能夠抓住具有創新和探索心態的新一代金融消費者等,這些元素都使得網路金融成爲資本追逐的「寵兒」。在日益浮現的泡沫中,正如2000年的網路熱潮一樣,所有投資者都相信自己比別人更聰明,不會成爲退潮後的「裸泳者」。
最後,實體部門的金融熱情不斷提升,傳統金融部門的邊界在變得模糊。與西方產生於「大樹下」的草根金融,逐漸演變爲「高富帥」有所不同,中國的金融體系一開始就是在「頂層設計」下完成的,是自上而下推動發展的,長期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心態。然而,各國金融發展更多是根源於實體部門的內生性特徵,如信用卡的發行、證券化的創新等,在許多國家最早都是實體企業自發推動的。網路的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的飛躍、服務業結構的變化、產業結構的提升等,由此使得各類具有產業鏈集中性特徵的新型企業出現,並且有可能、高效率、風險可控地自發提供或發掘金融資源,不再必須完全依靠傳統金融機構或資本市場。這種根植於實體部門需求的網路金融創新,往往是相對健康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需要注意的是,發展網路金融的口號之一是使得傳統銀行爲代表的金融業「走下神壇」,但要同時避免製造新的「金融神話」。一方面,金融業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涉足的領域,金融產品也不是人人都能賣的「大白菜」,它需要有特定的專業技術、行業積累與監管環境。另一方面,迄今爲止,在全球金融發展中,我們腦海中定義的網路金融模式,並未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替代傳統金融的體系架構,只是出現了一些新的金融功能實現形式、一些新的金融組織與產品模式。
雖然中國的網路金融炒得火爆,但是借鑑國外經驗方面的相關素材卻非常乏善可陳。無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歐美P2P網路借貸企業,還是在美國日益興盛的衆籌融資,以及讓人捉摸不透的比特幣,還是曇花一現的直銷銀行、PAYPAL版「餘額寶」等,都只是金融發展中的朵朵「浪花」,而未呈現出所謂的浪潮。恐怕對於多數歐美金融從業者或研究者來說,對於網路金融的概念還是「一頭霧水」,更多是從中國的媒體纔看到。可以說,在多數金融發展與競爭相對完全的經濟體,所謂的網路金融模式,或者早就是傳統金融體系的一種演變,如金融電子化,或者只是多元化金融體系中一點補充或新意,如P2P網貸等。可以預期,網路對金融體系的顛覆性改變,還只是一個夢想。當然,我們不否認將來的可能性,但其前提是整個經濟與社會組織模式的進一步虛擬化、網路化,以及政府及央行地位的普遍削弱。
中國網路金融的未來在何方
上世紀末以來,曾經有諸多喧囂一時的經濟熱點概念,迎來多個「元年」,但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展望2014年乃至更長遠的將來,網路金融要避免這一命運,就需要從短期的浮躁中跳出來,關注更加根本性的問題。
就現有混亂的概念體系來說,無助於明確認識網路金融的真正內涵及特徵,瞭解其發展的潛力及存在價值。就這點,仍需從理論著手,以不同金融功能爲主線,系統梳理在相應的金融功能實現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新的組織、產品、規則等,然後再分析不同的金融運行機理及產品風險收益特徵,最後剖析特定的監管原則及制度變化前景。應該說,現代金融的基本功能自形成以來沒有太大變化,技術改變的只是組織、手段和管道。正如1855年電報的發明大幅改變了股市交易的效率,同樣也是那個時代令人震撼的「網路金融」。如果只是基於行銷層面的各種表象,炒作於各類產品、組織等,則只能使網路金融的熱潮變得「沉渣泛起」,直到銷聲匿跡帶來「一地雞毛」,短期內無助於金融體系的環境完善與服務創新,成爲將來真正金融變革的「前車之鑑」。
網路金融需要有效定位服務對象。對於傳統金融體系來說,被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更注重資金需求者,尤其是大的資金需求者,而對中小需求者,以及資金供給者的服務嚴重缺失。網路金融活動則走向不同的側面,一方面,無論從各類模式及產品設計,還是宣傳方面,各方焦點都更注重服務資金供給者,尤其是爲居民提供高回報的理財和財富管理產品等,另一方面,對於小微企業融資的真實作用,以及與包括小貸在內的非網路模式的實質性區別,實際上研究和關注還非常不足,而對於居民消費金融支援等方面更是關注的空白。由此來看,網路金融在避免傳統弊端同時,也要有效實現服務資金供給與需求者的平衡,找出真正符合商業原則、可持續且能實現普惠金融目標的路徑。
必須認清的是,現有的很多所謂網路金融模式,包括P2P網貸等,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大的發展空間,除了政策寬容之外,更是因爲目前利率市場化尚未真正完成,資金價格的「多軌制」仍存在。就此意義上講,現有許多網路金融模式所謂的「革傳統金融體系的命」,實際上也在革自己的命,一旦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金融要素流動壁壘不斷消除,結構性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改變,則現有許多模式的生命力也就走到了盡頭。正如在美國,P2P網貸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資金需求者多數都能從現有體系中獲得滿足,以至於網貸平臺出現了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對於資金需求者的激烈競爭。因此,無論是網路金融的踐行者、投資者、受益者還是關注者,都需要從整體上、從長遠來認識其模式的可持續性所在,把握中長期發展軌跡。
網路金融創新的生命力源泉,在於推動實體部門的金融創新,加速傳統金融「脫媒」。隨著金融創新的演變和信息技術的騰飛,原有依靠銀行或資本市場的資金配置方式,實際上一直在被「脫媒」,只不過,近年來伴隨「虛擬一代」生活方式的演變,這種衝擊更加突出。對於實體部門,尤其是服務業部門來說,可以跳出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依賴,自發地推動相應的金融服務功能實現。當然這有賴於監管部門的寬容,但是卻符合了金融迴歸實體的主流,應該說,與電子商務相聯繫的供應鏈金融、產業鏈金融創新都是其中的代表。
那麼金融業怎麼面對網路金融的挑戰?在中國,以商業銀行爲代表的傳統金融業,其面臨的挑戰並非僅來自於網路金融,而是在經濟產業結構變遷、市場化改革推進、國際化挑戰加劇、政府父愛主義弱化、消費者主權增強等多種因素影響下,所面臨的二次改革壓力的總體現。網路金融藉助幾十年信息技術革命撲面而來的活力,只是爲這些危機和壓力提供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引領主題。
人們喜歡談及的是,比爾•蓋茲在1994年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將銀行比作恐龍,認爲銀行客戶將在未來流失到其它高科技金融服務提供商。我們想強調的,一方面是傳統金融機構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或者非要去趕時髦搞電商平臺或P2P網貸,或者誇大其詞來繼續尋求政府父愛,而是應積極穩妥地推進和修正已經實施的網路技術創新策略;另一方面,透過網路金融的表象,要認清中國金融業面臨的真正危機與挑戰——可能與全球同步的下一個經濟衰退週期;準備適應市場化和國際化帶來的競爭加劇;面對金融消費者主權時代的來臨,更強調客戶導向,而非神壇之上的「供給創造需求」;新的產融結合時代,金融與非金融部門的邊界進一步模糊,創新型合作模式不斷出現等。
清醒地認識正在發生的網路金融大戲,積極、理性地參與其中,是監管者、業界、學界、消費者的合理選擇。透過網路金融的熱流,更要看到背後的經濟、社會挑戰纔是主線索,由此才能推動網路金融成爲歷史潮流的部分,而非轉眼即逝的浪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任編輯郵箱: tao.feng@ftchinese.com)
網吧一度是中國二十幾歲年輕人的社交中心。而對於中國政府來說,網吧還是監控中國公民網上所作所爲的方便途徑。但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設備的使用不斷普及,網吧正成爲網民爭奪戰的間接犧牲品。
劉先生(他拒絕透露全名)在北京市中心的朝陽門商圈經營著一家網吧,該網吧通風良好,配置了大約30臺電腦。劉先生說:「幾年前我們一天的收入能有幾萬元(人民幣),但如今每天只能賺到幾千塊錢。」
中國廉價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已令劉先生等網吧老闆開始深感憂慮,他們擔心對於多數中國人來說,網吧日益變得無關緊要,就像錄影帶出租店在歐美的遭遇一樣。
根據中國社交網路及遊戲企業騰訊(Tencent)的研究,中國網吧的數量在2011年到2012年間有所減少,先前自2004年以來網吧數量始終在上升。去年,中國有大約1萬家網吧關門大吉,剩餘的註冊網吧數目爲13.6萬家。目前,2013年的相關數據還未公佈。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伴隨這一趨勢而來的是,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人羣所佔比例較2012年的20%提高一倍以上,到達到將近一半的水準。而根據經紀公司里昂證券(CLSA)的研究,去年中國家庭寬頻用戶也成長到了1.91億,是先前五年的三倍。
儘管這對網吧老闆是個壞訊息,網路用戶卻十分歡迎這一變化,因爲網吧被中國官方頻繁地用做監控網路活動的途徑。
有社會運動團體指出,網吧需要檢查和登記使用者的身份證件號碼,而衆所周知警方還向部分網吧施加壓力,迫使它們記錄用戶訪問的站點或安裝監控攝影機。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分部研究員阿蓮(Maya Wang)表示:「當局在手機的網路程式中植入了監控機制,但巨大的資訊量以及智慧型手機剛出現不久的事實,使得在手機上實現同樣有效的監控系統十分困難。而對於這些網吧,官方則已投資建設過此類基礎設施。」
不過,比起異見人士不去網吧上網的因素,網吧的衰落與技術變革的關係更大。
仍在使用網吧的有兩類人,一類是窮得買不起手機的人,另一類是想尋找同伴一起玩網絡遊戲的人,這種遊戲極受歡迎——尤其是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一位長期在溫州市中心附近一家網吧工作的員工表示,他們網吧和同區其他網吧的生意一年前開始走下坡路。該市生意依然不錯的網吧全部位於工業區,那些網吧的常客是相對更貧窮的外來務工人員。
市場上出現價格低於1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之後,更多人能夠買得起手機了,然而這些手機並不是全都能連上高速3G網路。里昂證券估計,儘管2011年到2012年間中國3G用戶將近翻了一番,在這個13億人的國度中,3G用戶人數仍然只有2.33億。
不過,前述溫州網吧員工表示,儘管在網吧會受到非常密切的監控,但他懷疑移動網路用戶是否會有大得多的自由度。
他說:「政府對使用網路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
Kiki Zhao北京、Shan Cheng-Yu臺北補充報導
譯者/何黎
在華東城市杭州的黃龍體育館,16000人有節奏地反覆喊著「阿里,阿里巴巴」。接著,《獅子王》的主題曲在音響系統中響起,一個瘦小的身影從舞臺中升了起來。
馬雲(Jack Ma)身穿皮衣,戴著一頂巨大而有尖頂的莫西乾式假髮,塗着黑色脣膏並穿了一個鼻環。他拉開嗓門,有點走調地向崇拜他的員工們演唱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的《今夜你能感覺到愛嗎》(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這是馬雲創立阿里巴巴10週年紀念會,這家網路公司使他成爲了億萬富翁,這是一個慶祝的時刻。不久,另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又將到來:阿里巴巴這家全球最成功的電子商務公司正準備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預計其市值將遠超1000億美元。
多年來,馬雲在中國一直是受人崇拜的偶像人物。但在今年,隨著市場對阿里巴巴即將進行的IPO越來越感興趣,他也吸引了世界的關注。上市將讓投資者有機會在全球成長最快的網路市場持有股份。
阿里巴巴的銷售額如今超過了eBay和亞馬遜(Amazon)之和,佔到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2%。中國所有的快遞包裹中約有70%來自於阿里巴巴的銷售。中國的電商交易中大約有80%是透過阿里巴巴的網站進行的。而這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因爲仍有一半以上的中國人不上網。鑑於中國網民人數已經達到6億,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國將在不久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
身爲中國鬥志旺盛的企業家精神「教父」的馬雲,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爲2013年度人物,因爲他是中國網路的化身——體現了中國網路的全部潛力和矛盾。
在中國,創業成功大多依賴於借鑑海外發展起來的商業理念,但馬雲是一位真正的創新者。與他同時代的人,大多複製成熟的商業模式,創立「中國的谷歌(Google)」,「中國的亞馬遜(Amazon)」以及「中國的推特(Twitter)」。但當馬雲1999年在自己的公寓裏創立阿里巴巴時,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商務網站還不存在。
馬雲現已將目光投向新的目標:撼動中國的金融業。這在古板的、公有制爲主體的中國金融行業激起了軒然大波,並表明馬雲的雄心遠遠超出了在線零售業。
但將馬雲評爲今年的年度人物還有另一個原因:今年5月,他決定在年屆48歲之際卸任阿里巴巴首席執行長職務,轉而投身於應對中國一些最大的問題——尤其是中國日益迫近的環境災難。
馬雲仍是阿里巴巴的執行董事長,但他決定將更少的精力用於盲目追求財富,而將更多精力用於改善世介面貌,這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深刻轉變——網路的崛起正使這種轉型變得更加容易。在經歷了30年的兩位數經濟成長後,中國不斷壯大且越來越願意表達自身訴求的中產階層不再滿足於短視地關注於GDP成長率。
馬雲上週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在中國,因爲水源、空氣質量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10至20年後我們將面臨大量健康問題,例如癌症發病率上升。因此我將在這個領域投入我的資金和時間。我的第二大關注領域是民衆的文化和教育——如果我們無所作爲,中國的年輕人將成長爲富裕但淺薄的一代。」
馬雲的活力和樂觀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個聖人。一些前同事和密友表示,馬雲驚人的成功以及由此帶來的過度美譽,使他對自己改變世界的能力過於自信。
他會在幾乎同一句話裏表示,網路將使中國變得更加開放透明,而他將繼續向當局提供任何敢於批評威權的共產黨的網民的資訊。
馬雲自己的專斷傾向,以及他有時令人眩暈的商業戰略逆轉,使阿里巴巴的少數人產生反感。但他近乎偶像人物的光環意味著,即便是心懷不滿的前員工也不敢公開批評他。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員工表示:「任何未來想在中國科技行業中做點什麼的人,在談到馬雲時都必須慎言,因爲他的影響力太過強大。」
「但即便像我這種不喫他的個人崇拜那一套的人也承認,他是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代表,一個背景很窮的人透過堅持不懈和籠絡人才成長爲巨擘。」
馬雲1964年出生於杭州,他從父母那裏繼承了表演的天賦。馬雲的父母靠表演評彈(一種傳統曲藝形式)爲生。
馬雲的早年生活肯定不容易:評彈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禁,這場由毛澤東在1966年發動的災難性政治運動持續了整整十年,其間數百萬人受到迫害、被殺死或下放到中國的偏遠地區。
馬雲小時候數學較差,但他對英語很有興趣。隨著中國漸漸撫平毛時代的創傷,開始向世界開放,他決定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
有整整九年時間,他每天都早早起牀,騎上他的自行車奔向杭州大酒店(Hangzhou Hotel),他在那裏和外國遊客交上朋友,免費充當導遊,以練習自己的英語。
在參加高考兩次落第之後,他最終進入了杭州師範學院,並於1988年畢業。
此後他在杭州當地的一所高校擔任英語老師,每月的工資相當於12美元。但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翻譯公司,這使他有機會去美國出差,在那裏接觸到了網路。那時中國的官方媒體甚至不能提及網路的存在。
在創辦中國黃頁(China Yellow Pages)失敗之後,馬雲進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工作。有一天,他被指派陪同一位美國遊客遊覽長城。
這位遊客就是Yahoo(Yahoo)的聯合創辦人楊致遠(Jerry Yang)。事實證明,這次的見面將成爲兩人事業生涯的轉折點。
1999年初,馬雲聯合17位朋友在他位於杭州的公寓裏成立了阿里巴巴。他發表了勵志演講,展示了自己的雄心、願景和戰鬥精神。
馬雲在這段被錄製下來的演講中向他的戰友們表示:「中國人的大腦和美國人一樣聰明,這正是我們敢於和他們競爭的原因。如果我們是一個優秀的團隊,而且我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那麼我們就能以一當十。」
阿里巴巴的模式非常簡單: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找到原本只能在交易會上見到的全球買家。這種模式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2003年,阿里巴巴首次實現了小額盈利,同時爲了與美國電子商務集團eBay競爭而成立了淘寶網,當時eBay在中國佔據主導地位,擁有大約80%的市場份額。
在接受全球媒體的一系列採訪時,馬雲宣佈與eBay「開戰」。當時,這種宣戰顯得有些可笑,因爲雙方實力懸殊。
到2007年,eBay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降至不足8%,實際上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淘寶的市場份額飆升至84%,這讓馬雲成爲了無可匹敵的中國電商之王。
2005年,他與自己的老朋友楊致遠達成了里程碑式的協議:Yahoo支付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40%的股權,並將其中國業務交給馬雲運營。
阿里巴巴接管Yahoo中國(Yahoo China)的同時也繼承了一樁醜聞,這將爲馬雲在西方的形象帶來陰影,但鞏固了其在中國政府眼裏辦事可靠的形象。
先前,Yahoo將私人郵件資訊移交給中國相關部門的決定,導致了至少兩名中國記者和民主人士因顛覆罪被捕入獄。
當時有記者問馬雲,既然你現在負責Yahoo中國業務,你將如何處理這種局面,他的回答相當乾脆。
馬雲向記者表示:「我們爲股東創造價值,股東不希望我們與政府作對,走上破產之路。無論(政府官員)說什麼,我們都會配合。」
在上週採訪中被問及與中國政府打交道的種種挑戰時,馬雲指出,中國(或許全世界)從來沒有阿里巴巴這麼大的企業。阿里巴巴號稱有6億多註冊賬戶,每天有大約1億人透過其平臺購物。
馬雲說道:「起初我以爲政府會感到不安。(但)我們致力於商業和創造就業。政府現在似乎放心多了。」
在公司內部,他經常對員工表示,阿里巴巴應該「跟政府談戀愛但不要嫁給他們」。多年來,他一再拒絕了與政府建立合資企業的提議。
除了中國政府以外,馬雲似乎願意與幾乎所有人公開作對。
這包括Yahoo等阿里巴巴投資者,最近還有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香港交易所今年拒絕爲了配合阿里巴巴希望採用的股權結構而修改上市規則。
在阿里巴巴內部,這種戰鬥精神不斷得到讚揚,而員工們(他們被稱爲「阿里人」)幾乎都有一個來自馬雲年輕時非常喜歡閱讀的武俠小說的化名。
對馬雲來說,這不只是一種噱頭。馬雲自己的綽號是「風清揚」,它來自一個隱居山中的劍俠角色,行事不可預測而且非常好鬥。
馬雲以前的一位密友表示:「人們沒有意識到武術和武俠小說對馬雲及其企業戰略的影響有多大。它們還幫助塑造了馬雲的理想主義,因爲它們的要義都是弘揚正義。」
在執政的共產黨以外,在當今中國很難找到另一個人像馬雲一樣,對普通人的生活影響如此之大。
他決定應對中國一些最大的問題,這表明他的雄心遠不止改變人們的購物方式。在今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他闡述了自己的願景。
馬雲寫道:「就像網路正在改寫零售業那樣,在阿里巴巴,我們相信它最終也將轉變那些根本上由資訊驅動的行業,比如金融、教育和醫療。一旦發生這種變化,一旦我們全面實現互聯互通,我相信,網路核心的平等與透明精神,將讓中國社會有可能在發展更強大的制度和社會基礎設施方面實現飛躍。」
但他也提出了警告:「現在我們的水不能喝了,食物不能喫了,牛奶有毒,最糟糕的是,我們的城市空氣汙染如此嚴重,以至於我們經常看不到太陽。20年前,中國人只想著經濟生存。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對未來有更遠大的夢想。但如果我們看不到太陽,這些夢想將是空洞的。」
譯者/何黎
(【編者按】:英國《金融時報》推出2013年度女性專題,介紹全球各行各業的傑出女性,本文是「2013年FT年度女性」專題的文章之一。)
儘管孫瑋(Wei Christianson)是亞洲投行界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但她進入這一行卻有一點兒偶然。
孫瑋曾在香港參加過一個派對,五年後她成爲了一名銀行家。在那場派對上,她與旁邊的人聊天時,對方突然說:「你真是上天派來幫我的。」
「幫你做什麼事?」
對方回答說:「讓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
此人是香港市場監管機構——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的一名高官,因爲當時該機構已開始籌備第一批中國企業赴香港海外上市的工作,所以正在物色有孫瑋那樣技能的人加入其企業融資部。當時的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
常駐北京、現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國區首席執行長的孫瑋說:「我認爲,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女性受到的對待與美國和歐洲沒有太大的不同。現在銀行業務只是我職責的一部分。我花很多時間專心監督我們所有業務平臺,並建設我們的管理團隊。」
她的職責是雙重的。她要在全球爲摩根士丹利贏得交易,並作爲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和中國區業務的代表。與此同時,孫瑋必須掌管摩根士丹利全部中國業務的發展,既涉及一系列合資企業,又涵蓋從資產管理到證券和信託的各個領域——外國投行在這些業務中只能持有少數股。
她說:「限制外資持股令人遺憾。所幸我們有著很好的合作伙伴。希望限制不久就能放開。對此我持謹慎樂觀態度。」
孫瑋在中國長大,她成年的時候,鄧小平正在鞏固權力、帶來長期政治穩定和經濟成長。於是,她有了機會去美國讀大學——就讀於馬薩諸塞州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之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學習法律,然後在紐約擔任一家公司的律師。
1992年,同爲公司律師的美國丈夫因爲工作關係要去香港,孫瑋便和丈夫一起到了香港。與此同時,她也在考慮改變職業。「在生下(第一個)孩子之後,我意識到我不能出差,但在香港當公司律師就少不了出差,」她說,「我想再要幾個孩子,把家庭照顧好,所以我必須換個工作,但當時我不知道該做什麼。」
這個時候她遇到了新的鄰居。孫瑋精通法律和證券業務,漢語和英語都很流利。她回憶說:「鄰居說,『你被僱用了。』我回答說,『等一下,我想知道你們支付多少工資,我還要養活家庭呢。』第二天我來到他們的辦公室,於是就得到了這份工作。」
然而,孫瑋的丈夫認爲她當「偷獵者」比當「獵場看守人」更有前途。「他說我當監管者沒有前途,」她說,「他建議我當一名銀行家。我很好奇,但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她加入了摩根士丹利的投行部——除了2002年到2005年期間先是負責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中國業務,然後加入花旗集團(Citigroup)——她一直是穩步上升。今年,孫瑋的中國投行團隊爲雙匯國際(Shuanghui International)以71億美元成功收購美國最大豬肉製造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提供了諮詢。這是中國集團對美國公司完成的規模最大的一宗收購案。
對於她這代人來說,中國歷史的深刻印記從來都沒有遠去。她母親是一名醫生,1939年參加共產主義革命,後來成爲一名醫院管理人員。她父親是軍人。
她說:「我在文革時期長大,當時人們沒有太多的選擇。但有時候隧道盡頭還是有一線光明的,你必須非常努力、堅持不懈,才能看到那束光。那時我已記事,但還做不了什麼事。我沒有參加紅衛兵,但我也記得其他一些事。」她謹慎地停下來,不想透露太多。但話題開始轉移。她突然補充說:「回想起一切曾經是那麼地可怕,讓我感到喫驚。一切都那麼悲劇,但人們那種絕處逢生的強烈願望,卻閃耀出樂觀的火花。我不想說具體故事,但我可以告訴你一件事:我從父母那學到的就是人類精神的堅韌。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打倒你。」
湯姆•米切爾(Tom Mitchell)是英國《金融時報》駐北京記者
譯者/王慧玲
螢幕上的梁宏滿臉鬍渣,穿著藍灰條紋T恤衫,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但今年7月他所做的供述卻是爆炸性的。中國電視臺播出了這段內容。梁宏是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中國副總裁,他向兩名警察講述了自己是如何透過一家國內旅行社行賄的。
同一天,在一次罕見的面向外國記者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經濟犯罪偵查部門的警官高峯將這家英國製藥公司比作「犯罪組織」的「老大」,向官員、醫生行賄高達30億元人民幣(合5億美元)。他說,GSK透過700餘家旅行社行賄,而其中一些旅行社向GSK高階主管提供現金和「性賄賂」以獲得業務。
GSK首席執行長安偉傑爵士(Sir Andrew Witty)最近公佈了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改革措施,旨在廢除一些鼓勵過度行銷的銷售激勵措施、增加透明度,並削減爲醫生提供的經費。在這些舉措出臺之前,GSK不僅在中國醜聞曝光,去年還被美國監管機構處以30億美元的創紀錄罰款。
儘管安偉傑在美國發起改革以解決前任遺留問題,並在全球範圍推行新措施,但中國曝出的醜聞讓他處境尷尬,因爲它們大多發生在2008年安偉傑出任GSK首席執行長之後。他之所以能夠坐上這個位置,一定程度上歸因於他曾在新加坡擔任高階主管,對亞洲市場頗爲了解。
賄賂指控導致GSK在中國市場銷售額下降61%,同時也引起了其他跨國藥企的不安。安偉傑匆忙尋找解決辦法。本月他進一步採取行動,自醜聞爆發以來首次訪問中國。安偉傑跟隨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的代表團訪問中國,但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自己的私人會晤。
道德層面的擔憂:行業慣例引起關注
從宏觀層面來說,該案件引發了人們對企業在新興市場運營所面臨的困難以及製藥行業道德規範的擔憂。從微觀層面來說,它還導致人們不信任GSK產品以及該公司高級管理層的責任心。
如果中國相關部門一心要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而不是像一些觀察人士認爲的那樣,主要是迫於政治壓力或醫藥行業成本削減壓力而採取調查行動的,它們就必須裁定,該公司串通行爲的嚴重程度,以及該公司是否合規政策存在缺陷,還是該公司本身就是某種不明的複雜欺詐活動的受害者。
儘管GSK案迄今還沒有做出任何指控或定罪,但這起風波發生時,世界各地都在擔憂醫藥公司開展業務的手段。就在上月,嬌生(Johnson & Johnson)在美國同意支付22億美元罰款以了結如下指控:爲藥店提供激勵,讓它們多開嬌生的藥,付費給醫生讓他們說嬌生藥品的好話,以及將棒棒糖與藥品打包在一起以鼓勵兒童使用。
僅僅在美國一個國家,醫藥公司在過去三年裏因遭到公訴而接受的罰款總額就超過130億美元。在從西歐到中亞和拉美等其他地區,當地監管機構一直在加大對類似行爲的審查,這些審查類似於美國和英國進行的調查。
據當地媒體報導,中國相關部門拘留了GSK的4位中國高階主管,並對另外40人(不僅僅是該公司內部人士)進行了訊問。該公司駐上海的英籍財務總監被禁止離境,中國總裁馬克銳(Mark Reilly)在指控前曾經離境,但返回後同樣被禁止離境。
安偉傑表示相關腐敗指控「令人羞恥」,他在公司內部展開了調查,派遣高階主管去上海,並找人接替馬克銳。
GSK案件在整個行業產生了廣泛影響。在GSK遭到調查之後,中國媒體報導稱,賽諾菲(Sanofi)、諾華(Novartis)、禮來(Eli Lilly)和拜耳(Bayer)等多家外國製藥公司也被舉報存在賄賂行爲。業內人士稱,中國本土製藥公司也遭到調查,而且也有員工被拘,不過沒有公開宣佈指控。
土生土長的腐敗:中國藥企的「回扣」
近幾個月來,中國媒體不再集中火力抨擊製藥公司,危機氛圍似乎有所緩和。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醫藥工作組負責人布魯諾•根斯布格爾(Bruno Gensburger)表示,情況正在「恢復正常」。
他說:「我的感覺是,這件事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衝擊……在GSK案件之後,許多公司加強了合規措施,但我們已經有了嚴格的合規措施,因此我真的不知道我們還能做什麼。」
看來醫藥行業好像是處於守勢,但在整個醫療界,從醫生到醫院管理人員,再到本土藥企的銷售代表,業界普遍認爲,外國製藥集團並非是中國醫療行業腐敗的罪魁禍首。
本土藥企在向醫生支付所謂的「回扣」上要肆無忌憚得多,因爲它們不像外國公司那樣受到全球反賄賂法的規範。
上海一家大醫院的一名醫學生表示:「我們科室的主任醫師一個上午要看80個病人,開出10萬元的藥。她肯定從藥商拿回扣了,但這隻影響她在兩種類似藥物中選擇開哪一種。」
行業分析師表示,當兩家公司都是本土普藥公司的時候,通常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國,外國製藥公司是最乖的孩子,但父母首先打得就是他們。」這和中國醫生們通常的感受一致。中國醫生們說,外國醫藥公司爲教育活動支付費用,而中國其他公司不會這麼做。
醫藥行業獨立諮詢顧問喬治•巴德(George Baeder)表示:「與藥品和醫療設備有關的資金流動(無論合法與否)或許爲醫院60%-80%的成本提供了融資。如果沒有這種資金,當前的體系將會崩潰。」
許多醫藥分析師認爲回扣是結構性現象,很難根除:中央和省級政府無法爲醫生支付合理工資,許多病人負擔不起實際的治療成本。迄今爲止,北京方面對醫藥公司想方設法爲醫生薪資提供補貼和承擔醫學教育費用視而不見。
腐敗是中國醫療體系中存在的核心問題,政府行政命令不可能根除腐敗,但行業分析師們表示,對GSK罰款並將其部分員工判刑將會傳遞出重要信號。
在中國新一屆政府在全社會發起反腐運動之際,醫藥行業的一些慣例已經開始改變。一位中國顧問表示,醫藥公司經常邀請她去公立醫院演講。
她說:「過去我走到哪裏都有一羣人陪同,宴請不斷。自從GSK事件發生以來,外國公司取消了邀請,來自本土公司的邀請也非常少。現在我自己乘坐飛機,到機場後,也只有一個人來接我。」
價格壓力:中國將繼續限制成本
儘管發生了上述變化,但大多數外國製藥公司的銷售情況只受到了很小的影響。中國醫生們表示,他們經常別無選擇,只能使用外國藥品。進口藥價格貴很多,儘管大多是非專利藥。本土公司生產許多種普藥,但醫生和病人並不信任它們的質量。
北京方面決心壓低此類藥品的成本,整合藥品分銷管道,對國內生產商出臺新的質量控制措施,並改革醫院融資體制。樂誠鐸(Franck Le Deu)表示:「中國政府提出了爲期十二年的醫療改革計劃,即到2020年向全國13億人提供民衆負擔得起的優質醫療服務,而現在才第5個年頭。目前仍然是初期階段。」樂誠鐸是麥肯錫(McKinsey)最近發表的一份關於中國醫藥公司的報告的作者。
麥肯錫報告稱,到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零售總額可能突破3100億美元,這將讓它成爲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但目前在十大外國製藥公司的全球營收中,中國市場的貢獻只有3.8%。銷售一直在迅速成長,但現在它們正承受著日益成長的價格壓力,這導致了商業上的不確定性,同時人們也對GSK案件久拖不決感到擔憂。
有關GSK具體調查的結果,中國國內風聲四起。人們普遍認爲,該公司將不會遭到起訴,但4名中國高階主管很可能會被判刑,而外國高階主管則不會受到任何懲罰。GSK可能面臨經濟上的處罰。行業人士警告稱,鑑於中國司法體系內在的不透明性,以及GSK在該問題上幾乎完全保持緘默,要判斷案件最終結果與其說是一種科學,還不如說是一門藝術。
如果事情真相確實如中國當局所言,調查機構和投資者必須要問,GSK內部制度是否完善,或者說,該公司在銷售成長時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無論真相如何,GSK和其他製藥公司都得面對藥價下降,而且有必要在新興市場和更爲工業化的市場多加謹慎行事。
張嫣補充報導
譯者/鄒策
過去幾年來,雖然金融危機席捲美國,主權債務危機拖累歐洲經濟成長,世界各大奢侈品集團卻創下了至少是近十年來最好的業績表現。原因何在?答案是中國。
在2010年至2012年期間,從相對小衆而高階的愛馬仕(Hermès)到奢華大氣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諸多品牌都見證了中國人尤其是新興富人階層對奢侈品的熱愛是如何讓整個奢侈品行業大賺特賺的——而這段時期幾乎是所有人記憶中最艱難的時刻。
但這臺動力強勁的中國引擎正在逐漸放緩——至少按照其自身高速運轉的標準來說——此外中國新一屆政府也在大力打擊官員私下裏的過度消費和送禮行爲。
受此影響,年銷售額達2170億歐元的奢侈品行業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令人不安、但又無法逃避的問題:兩位數成長的時代是否已經結束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奢侈品集團的品牌戰略有重大意義,不論是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還是在其他市場。它還將直接影響到投資者對奢侈品板塊的估值溢價。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部(Exane BNP Paribas)行業分析師盧卡•索爾卡(Luca Solca)表示:「幾年前,中國消費增速放緩幾乎不會在奢侈品行業激起漣漪。而現在,中國有潛力引發一股浪潮。」
由義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和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三年中,按歐元計算,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年均成長率超過了11%,主要受大中華區推動;2012年大中華區奢侈品銷售額增幅高達19%。但今年大中華區的增速預計將降至4%,並將奢侈品行業的整體增速下拉至僅2%。
中國奢侈品銷售成長放緩,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成長減速以及中國政府打擊送禮的舉措。總部位於巴黎的烈酒和利口酒集團人頭馬君度(Rémy Cointreau)將其稱爲「反對鋪張浪費的措施」。中國市場放緩的幅度極爲顯著,以至於今年美洲超越亞洲成爲了奢侈品行業的主要成長引擎。
生產全球最昂貴、最引人嚮往的手錶、珠寶、時裝以及手袋的各大品牌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中國終於對奢侈品行業具有重要影響。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大中華區爲路易威登貢獻了四分之一的銷售額,佔到了卡地亞(Cartier)銷售額的35%,在歐米茄(Omega)銷售額中所佔比重高達45%。
愛馬仕近期估計,未來幾年其全球銷售額中超過二分之一的部分將來自中國消費者。愛馬仕以鉑金(Birkin)和凱利(Kelly)系列手袋而聞名。
在華銷售成長放緩的影響開始傳導到了奢侈品集團總部。人頭馬君度近日對投資者發出警告稱,今年營業利潤相比2012年將下滑至少20%,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業績的顯著下降」。人頭馬君度生產3000美元一瓶的路易十三干邑白蘭地。
路威銘軒(LVMH)時裝和皮製品部門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小幅下滑。低於預期的業績結果導致路威酩軒股價下跌了6%,市值隨之縮水了40億歐元。路威酩軒是路易威登的母公司,按銷售額計算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團。
人頭馬君度新任首席執行長弗雷德裏克•弗朗茨(Frédéric Pflanz)堅信,中國市場銷售成長放緩只是暫時現象。他說:「市場需求將會回暖,而回暖發生的時候,我們不會錯過。」弗朗茨的名片是雙面印刷的,一面印著英文,一面印著中文。
其他奢侈品集團指出,即使在中國的銷售額成長日漸放緩,中國遊客仍然會在境外購物。義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和貝恩公司估計,雖然大中華區在全球奢侈品銷售額中僅佔13%左右,但有29%購買奢侈品的顧客都是中國人。而2005年中國人所佔比例還不到5%。
不過,奢侈品集團當前股價相對於2014年預期利潤的市盈率大約爲18.5倍,較歐洲斯托克600指數(Stoxx 600)大約高出了50%。這或許符合奢侈品行業的歷史估值,但也反映出自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以來奢侈品行業估值的大幅上升。雷曼破產時,奢侈品行業和斯托克600指數的市盈率都在7倍左右。
巴黎奧多證券(Oddo Securities)的分析師利奧波德•奧蒂耶(Léopold Authié)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提問道:「鑑於奢侈品行業成長狀況的吸引力下降,市場是否還應按照與過去一樣的估值水準爲奢侈品股定價?」
奢侈品公司正在採取多種辦法應對在華銷售放緩問題。
辦法之一是透過向高階市場轉移,提升產品單價。古馳(Gucci)開始更多地運用蟒蛇皮等珍奇皮料來生產手袋。古馳的母公司是總部位於巴黎的開雲集團(Kering)。路威酩軒旗下的路易威登也在計劃提高產品價位。
其他公司則反其道而行之,由此可見,在中國反對奢侈品送禮的新風潮中,要形成一個有效的品牌戰略有多困難。
作爲中國最高階的白酒品牌之一,水井坊目前有半數產品定價在每瓶500元人民幣(合82美元)以下,先前該公司沒有一款產品低於這個價位。白酒是中共官員最喜歡的酒品。
分析師指出,奢侈品集團還需要在其他方面尋找業績成長點。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部的索爾卡認爲,增加直營門店數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電子商務。他指出,奢侈品集團在制定有效的電子商務戰略方面動作遲緩。
索爾卡表示,就目前而言有一件事是明確的:「輕鬆摘取果實的時代已經基本結束。」
譯者/馬拉
【編者按】2013年,比特幣以前所未有的衝擊度走進普通人的視野,成爲當下最值錢、也是漲速最快的「貨幣」。國內外投資者對其追逐也幾近「瘋狂」,各國監管部門也開始對此給予關注。那麼,比特幣到底是不是貨幣?投資「盛宴」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它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隨著比特幣的傳播範圍漸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目光投向比特幣。世界首臺比特幣自動提款機在加拿大啓用,更使人感到其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2009年比特幣問世,用任何一臺電腦「挖礦」很容易就能獲得50個比特幣,1美元大約可以購買1300個比特幣。但是到了今年4月份,比特幣價格從13美元飆升至250美元。在美國參議院11月下旬就比特幣召開專門聽證會並將宣佈將其納入監管後,比特幣更是突破1000美元大關,在11月29日Mt.Gox平臺上一個比特幣甚至一度上漲至1242美元,創下歷史最高價位。
今年以來,比特幣在中國也呈現井噴式發展。據統計,11月份中國國內最到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比特幣中國的成交量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其日最高交易量接近9萬比特幣,成交價格逾6000元人民幣。
短短几年間比特幣的身價如坐火箭般扶搖直上,這一虛擬貨幣到底有何魅力吸引著投資者?
比特幣不是虛擬貨幣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也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絡遊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同時比特幣總數量非常有限,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比特幣的出現,是一種草根服務創新,適應了網路時代的貨幣需求。不過,如果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並積累了系統性風險,那麼自然會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12月5日中國央行等五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作爲比特幣主要交易平臺的比特幣網路站應依法在電信管理機構備案。
儘管比特幣被定義爲具有虛擬貨幣支付流通功能,且先前有人討論比特幣代表未來貨幣的可能性,但是此次「通知」明確了其性質,即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這說明,無論是現在還是可預見的遙遠將來,比特幣沒有能力撼動現代貨幣發行體系。
隨著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電子貨幣逐漸演變出虛擬貨幣形式,進而深刻影響貨幣的概念及流通。顯然比特幣僅是電子貨幣高級形態的萌芽或者嘗試,遠沒有達到虛擬貨幣的階段,更談不上影響央行的貨幣發行權。
另外,貨幣的發行由政府權威支撐,如果缺乏發行主體、沒有背後的政府權威,一種貨幣就會遇到問題。在現實中,歐元由於缺少了統一的財政權威支撐,往往在危機中容易受到衝擊;而無論是IMF的特別提款權,還是前兩年流行的「超主權儲備貨幣」,都只能成爲「鏡花水月」。
比特幣爲什麼會異軍突起
爲什麼比特幣會如此瘋狂?這需要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入手分析。一方面,在數學理念框架下,比特幣的總量不會增加,使其與現實貨幣經常陷入通貨膨脹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如果比特幣能夠長期地存在,在其需求成長的情況下,那麼其價格則會持續上升,這正是比特幣陷入瘋狂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從需求角度來看,必須承認一部分是貨幣需求的作用,因爲隨著對比特幣「去中心化」的膜拜,越來越多的社區與網友開始接受比特幣,他們認爲比特幣是傳統貨幣有效替代品,是挑戰舊的貨幣體系的重大革新,因此熱衷於運用比特幣進行貨幣功能的試驗。但是,更多的需求者卻是基於投資或投機的需要,只是把比特幣看作是某種可快速升值的資產。實際上,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比特幣持有者,其心理都是爲了在將來賣出比特幣,獲取更多的現實貨幣。
比特幣在中國似乎更加受歡迎,原因一是,中國人的投機性要遠高於西方人,這在股市、房市、大宗商品、農產品乃至藝術品的炒作案例中可見一斑。面對比特幣的誘惑,自然會有更多的投機者奔赴其中,所有的人都相信,自己不會是「擊鼓傳花」的最後一環。二是,近年來國內的民間資本與財富迅速積累,與此同時,可投資的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有限,股市和房市的現狀,使得個人財富可配置資產更加可憐。比特幣爲民間投資提供了一個跨國界的交易對象,因此也吸收了大量的民間資本追逐。比特幣泡沫風險日益明顯。
比特幣的風險已經顯現
比特幣的出現,也伴隨著特定風險。例如,2013年6月,美國在線支付服務Liberty Reserve因涉嫌從事大規模在線洗錢交易而被關閉,這引發了比特幣可能會被犯罪分子當作洗錢工具的擔憂。當然,由於規模有限、而且幣值不穩定,這種潛在的洗錢風險還是相對有限。
此外,據報道,維持比特幣系統的所有聯網電腦總效能,遠遠超過了全球500大超級電腦的處理效能之和。一方面,隨著比特幣的飛速發展,未來對於電腦硬體和軟體提出了重大挑戰,除非高水準的電腦硬體設施進一步普及,否則比特幣更容易被少數「超級電腦」所操縱;另一方面,犯罪團伙利用投資者求「幣」心切的心理,透過截留購買者已付款的「挖礦機」自行「挖礦」,直至硬體設備遭淘汰後再發貨給購買者。
對於比特幣來說,最大的風險是其看似瘋狂的需求背後,仍然存在巨大泡沫。不可否認的是,曾經寄託着提升網路時代交易中介便利性的比特幣,已經成爲瘋狂的投機炒作對象。其具有虛擬貨幣的特質已經成爲投機者的「皇帝新衣」,在這種狂熱的概念追逐之下,其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自身價值,陷入「龐氏騙局」的遊戲是必然的。
比特幣顯現出網路時代新貨幣形態的萌芽,並不意味著其一定能夠成功。實際上,無論是紙幣還是電子貨幣,都屬於信用貨幣的範疇,與金屬貨幣不同的是,其自身並沒有使用價值。這些貨幣的背後,依託的是特定的社會組織關係與政權組織形式支撐。只要國家的邊界沒有消失、還需政府的權威支撐社會交易、「最後貸款人」的央行仍然存在,則真正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就不可能佔據主流地位。充其量只能成爲某個網路「飛地」或「烏托邦」式的實驗品,更有可能成爲投機者的最愛。
總而言之,比特幣的出現是對傳統貨幣金融體系的重大挑戰,當比特幣成爲網路技術狂熱者、投機分子以及無政府主義狂歡的對象時,它卻距離內在的貨幣屬性越來越遠。在2140年最後一個比特幣被開採出來之時,或許它早已被其他虛擬貨幣所替代了。在未來難以想像的社會結構變遷中,隨著網路、機器及電子設備可能根本上改變人類經濟社會組織形式,或許在無所不在的虛擬貨幣環境中,人們能夠回想起比特幣曾經掀起的浪花,以及對其蝴蝶效應的感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任編輯郵箱: tao.feng@ftchinese.com)
中國證監會關於改進新股發行體制檔案在上週六就公佈了,直到現在市場仍然在熱議中。畢竟,這次新股發行體制的變革力度是遠遠超出預期的,從優先股制度到市值配售;從存量發行到大股東所持破發新股的流動性限制;從券商的自主配售到詢價中去除報價最高的10%部分;從延長覈准後的發行週期到違規發行必須回購所發行的新股;從借殼上市視同IPO到規定不同類型公司的派息率指標……變革幾乎涉及到了新股發行的各個方面,由此所引發的震動無疑非常巨大,有人將其稱之爲具有「顛覆性」的色彩,看來也不算爲過。
儘管這次變革內容龐雜,但主題還是很鮮明的,就是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同步出臺的四個相關檔案,基本上都是圍繞這這個主題在做文章。聯繫前不久結束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在談到證券市場時還具體提到要推進新股發行走向註冊制。正是有了這樣的大背景,纔會有這次大力度的變革。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新股發行制度是歷來爭議最多,變化也最快,修改更是最頻繁的。遠的不說,從2006年開始按全流通模式發行新股以後,相關制度就調整了四次,期間還導致了幾次新股發行的暫停,最近的這一次居然是暫停了13個月多。應該說,每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都是強調要堅持市場化發行的原則,並且也設計了不少看似是有利於市場化的實施細則,以期達到抑制效果高價發行的目的。但此後的實踐證明,效果往往並不理想。譬如實行以機構爲主的詢價方式確定新股發行價以後,實際執行下來卻是新股發行價越來越高,以致釀成飽受市場詬病的「三高」現象。
究其原因,恐怕主要還是與當時實行的核準制有關。因爲在覈準制下,投資者更容易想到的是新股是管理層覈准發行的,盈利自然不成問題,成長性也有保證。在這樣的思維下,難免認爲「新股不敗」,據此不稀高價申購新股。現在,儘管從法律上還沒有實現註冊制,但改革後的新股發行制度,已經包含了很多註冊制的元素,包括明確證監會只是對公司所申報的上市申請材料做合法性和合規性審覈,並不對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成長性背書。這樣一來,客觀上就把發行的主動權交給了市場,某個股票好不好,值多少錢,這些都讓投資者自己來決定。從理論上來說,這樣做就是爲了充分發揮市場本身的作用,讓市場來約束新股的發行價。
人們注意到,在海外成熟市場,新股發行的確是這樣做的,監管層對擬發行股票公司的「聆訊」,更多是著眼與其資訊披露的完整性與準確性,規範性。至於股票怎麼發,何時發,則都是有市場來決定。不少公司在路演時因爲得不到投資者的認同,結果發行失敗。有的雖然獲得了申購,但上市時還是跌破了發行價。這種局面出現在證券市場上,應該說是正常的。而我們過去那種新股高價發行且無一失敗,在上市後或者股價暴漲,或者大面積破發的極端局面,則是市場被扭曲的產物。
現在,管理層透過制度變革,強化以資訊披露爲核心的新股審覈,並且逐步推動向註冊制的過渡,的確是抓住了問題的根本,有望成根本上解決新股發行中的「三高」現象,還市場一個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這次改進新股體制的檔案出臺後,在投資者中得到了廣泛的好評,也說明這個變革是符合人心的。
當然,人們也都看到,作爲一項力度很大的變革,特別是對過去的很多習慣做法進行調整,肯定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在具體的規則設計方面也會存在多種選擇,而不同的選擇勢必會引發複雜的反響,其實施效果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舉例來說,爲了抑制詢價過程中機構盲目抬高價格,現在規定了在定價時剔除前10%的報價,也就是說如果誰報價最高,那麼就一定會成爲無效申報。這樣安排的初衷無疑是爲了控制新股定價,但無形中卻違反了商品交易中「價高者得」的基本原則,同樣可能導致新股定價的不準確,這就很難被認爲是市場化的做法。
再譬如,爲了解決因爲新股高價發行所帶來的資金超募問題,這次引入了存量發行制度,規定凡是募集資金超過《招股說明書》中的計劃,那麼就要相應縮減新股發行規模,改爲由大股東出讓所持有的老股,即實行存量發行。這樣做當然會使得資金超募現象不再出現,但是反過來老股東卻意外地獲得了提前套現的機會,而這又是與要求老股東對穩定股價負起責任的目標並不完全一致的。
問題還在於,從市場化的角度來說,行政部門是無權要求老股東在公司上市前出讓其所持有的股票的,但是如果在實施細則中對此不加以強制性的規定,那麼在實踐中存量發行就難以作爲一種制度被執行。還有像對分紅比例的約定,要求成長型公司每年的派息率不低於20%,成熟型企業不低於80%,儘管其出發點是爲了督促上市公司多分紅以回報投資者,但到底什麼樣的企業算是成長型,什麼樣的算是成熟型的呢?這裏不可能有一個統一標準。像一個煉新型特殊鋼的鋼鐵企業是什麼型的企業?進一步說,上市公司每年分紅多少,這是公司自己的事情,應該由作爲公司最高權力機構的股東大會來決定,透過制度安排來明確分紅比例,也不能算是充分市場化背景下應該出現的事情。
正因爲一方面這次新股發行體制變革的大方向得到了普遍認同,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具體細節上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市場對新政策的反映相對比較複雜。大盤曾經以暴跌來表達某些不安,但很快又以穩健的上漲顯示了對改革的期盼。也許,只有到制度得到實踐,新股大規模發行並上市以後,人們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更好地來評判這一切。而在看到這結果之前,股市的表現應該是謹慎的,短期的大起大落之後,還是會重新迴歸到箱體整理的狀態之中。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責任編輯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打響了新一輪改革錦標賽的發令槍,中國證監會率先衝了出去,中國央行也不甘人後,在12月2日週一市場的大幅波動中,擇機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實際上在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於9月28-29日分別發佈了《銀監會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行業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會支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資本市場支援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若干政策措施》三個檔案以來,自貿區未來伸展的全部空間幾乎都寄希望在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人民銀行的總綱領上,終於,市場等到了一次足夠當量的金融大爆炸。
全文分爲7部分共計30條,在「金十條」的基礎上對自貿區金改進一步細化,自貿區披上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甲,手持離岸金融中心的利劍,即刻出發。我們對其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分賬是前提,滲透是目的,准入有清單,監管會優化,風險可控制。
在央行沒有提出自貿區賬戶體系設置之前,三會檔案中所提出的有關貿易、投資、融資等各項政策措施是無法落地的,賬戶的性質界定是一切交易行爲的基礎和前提。同時設立自由貿易帳戶是在自貿區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必要條件,將賬戶分爲區內、區外;居民、非居民;境內、境外,從而使資金在自貿區內以及向境外形成自由流動,如意見中提到「居民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境內區外的非居民賬戶、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以及其他居民自由貿易賬戶之間的資金可自由劃轉(爲此服務的金融機構則相應成立分賬覈算單元)。」儘管相對「在岸離岸賬戶」的劃分,這種「自由貿易賬戶」的創新相當的纏夾,但這對於國內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新,同時明確了在自貿區內率先發展離岸金融中心業務的戰略定位。在這一點上,應該是借鑑了美國「國際銀行設施」(IBF)的經驗,IBF的交易嚴格限於會員機構與非居民之間,會員機構的資格主要包括美國銀行和美國境內的外國銀行的分行。存放在該設施帳戶上的美元與國內美元帳戶嚴格分開,視同境外美元。紐約「國際銀行設施」屬於嚴格的內外分離型,該設施的交易享受離岸金融的各種優待,包括不受利率上限的限制、免交存款準備金、存款保險和利息預扣稅等。這種內外分離型的離岸金融中心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資金大量進出的風險,又可以利用離岸金融的優勢,促進資金流動。
圖1:在岸、離岸與境外賬戶的資金流動
資料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分離僅僅是開始,滲透纔是方向
從自貿區的賬戶設置和投融資匯兌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改革中的相關內容來看,自貿區同時具備分離滲透型離岸金融中心的某些特徵。無論是嚴格分離型還是分離滲透型離岸金融中心,其與境外市場均是完全開放的,從上圖資金流動中可以看出自貿區的離岸市場與境外市場是完全開放的。目前自貿區與境內區外之間的流動仍然受到較多管制,如居民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內區外居民賬戶之間的資金流動仍視同跨境業務管理。但意見中充分仍預留了一些未來在岸、離岸可能滲透的管道,如在企業端「同一非金融機構主體的居民自由貿易賬戶與其他銀行結算賬戶之間因經常項下業務、償還貸款、實業投資以及其他符合規定的跨境交易需要可辦理資金劃轉」中「其他符合規定的跨境交易」有待於細則解讀,是不是就是資本項下亟待開放的那15%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沒有出現額度管理的概念,因此給市場留下的一定的想像空間。估計後續還是會有些管控,但無論如何這就意味著,只要在自貿區拿到FTA,則非自貿區的資金可以相當靈活地調度到自貿區,並從自貿區出海,反之亦然。又如在銀行端,試驗區分賬覈算單元因向區內或境外機構提供本外幣自由匯兌產生的敞口頭寸,應在區內或境外市場上進行平盤對沖;又提出了經批准,試驗區分賬覈算單元可在一定額度內進入境內銀行間市場開展拆借或回購交易,這也使得爲自貿區服務的金融機構也獲取了從離岸到在岸的一個有限額度的管道,這個管道的促銷可能最終將決定自貿區資金來往的總量級和淨頭寸,這也將有利於離岸和在岸之間的資金價格的傳導並最終形成一系列的基礎價格和收益率曲線。本質上說,這就是全文含金量最高的乾貨,其核心可以概括爲分賬管理、離岸自由、雙向互通、有限滲透。至此依稀可見,中國資本賬戶即將門戶大開。
准入有清單
准入主要包括機構准入和業務准入兩個方面。機構准入在前此的三會檔案中都有明確表述,總體思路就是寬鬆和放鬆。銀行業機構准入主要包括:支援中資銀行入區發展、支援區內設立非銀行金融公司、支援外資銀行入區經營、支援民間資本進入區內銀行業;在業務准入方面主要包括:爲符合條件的區內主體開立自由貿易賬戶、鼓勵開展跨境投融資服務、支援區內開展離岸業務、直接辦理經常項下、直接投資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爲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從境外借用人民幣資金、在區內實現大額可轉讓存單發行的先行先試、將直接投資項下外匯登記及變更登記下放銀行辦理、支援銀行開展面向境內客戶的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櫃檯交易。保險業機構准入主要包括:支援在自貿區內試點設立外資專業健康保險機構、支援保險公司在自貿區內設立分支機構;業務准入主要包括: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支援上海研究探索巨災保險機制、支援自貿區保險機構開展境外投資試點、支援國際著名的專業性保險中介機構等服務機構以及從事再保險業務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在自貿區開展相關業務、支援上海開展航運保險。資本市場機構准入主要包括:上海期貨交易所在自貿區內籌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支援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區內註冊成立專業子公司;業務准入主要包括:支援自貿區內符合一定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雙向投資於境內外證券期貨市場、區內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可按規定在境內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區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面向境內客戶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櫃檯交易。
具體業務來看,分爲對外對內兩個類別,總體印象是大力鼓勵企業走出去,特別是用人民幣走出去,例如試驗區企業跨境直接投資,可與前置覈准脫鉤,實行備案制,涉及到的資金收付和兌換,將可到銀行直接辦理。也鼓勵個人跨境投資,在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可按規定開展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類境外投資。這裏說的個人,應該是中國國籍的個人,首先要在自貿區就業,還要「符合條件」,具體的條件,預計將在細則中公佈。這樣就實現了過去所說的類似「港股直通車」、中國老百姓參與海外證券投資等功能,進行全球配置資產。此外區內個體工商戶可根據業務需要向其在境外經營主體提供跨境貸款,個人在區內獲得的合法所得亦可在完稅後向外支付,區內工作人士一下子就顯得高階和洋氣了。預計未來這也可能複製和推廣到更多的居民主體上。
如果使用的是人民幣那就更好了,例如第13條,僅需憑收付款指令,即可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而且不僅是經常項目,還包括直接投資。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以前一般都要憑交易合同、海關單據、完稅憑證、資金覈銷單等,銀行才能收付款。現在則大大簡化了。同時第14條上海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可與區內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許可業務範圍包括網路支付的支付機構合作,按照支付機構有關管理政策,爲跨境電子商務(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這有利於第三方支付行業、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第16條區內企業可根據自身經營需要,開展集團內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爲其境內外關聯企業提供經常項下集中收付業務。關於資金池,還有一處是第21條,即擴大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企業範圍,進一步簡化外幣資金池管理。兩者都是指企業集團可以建立內外兩個資金池,分別歸集境內和境外關聯企業的資金,實現資金集中收付、集中運營。兩條合起來看,顯然資金池裏既可以放人民幣,也可以放外匯。內外兩個資金池可以實現雙向互通,當然不排除初期會有額度管理。
至於海外資金進入方面,則提供了上海各種在岸金融市場的介面。這也是上海的核心優勢,即有一個足夠廣度和一定深度的金融市場體系。首先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按規定進入上海地區的證券和期貨交易場所進行投資和交易。這一條想像空間也很大。關鍵是其FTA賬戶中的資金,可參與度到底有多大。因爲FTA賬戶可以從海外或自貿區內的非居民FTA賬戶獲得融資。但後面的第15條明確,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從境外借用人民幣資金,但不得用於投資有價證券、衍生品。言下之意,自有資金或利潤所得,可以參與證券期貨投資,但不能有槓桿或者說短期投資的槓桿是被限制住的,這對對沖基金類的投資機構構成了總槓桿率的約束。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可能很難區別借入資金還是自有資金。比如透過自貿區企業的境外關聯企業借入資金,然後以資金池的形式放入自貿區FTA賬戶,這部分資金較難甄別,有可能也會流入在岸資本市場。
此外,區內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可按國家有關法規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注意這是「熊貓債券」而不是「點心債券」。更加給力的是這一條——根據市場需求,探索在區內開展國際金融資產交易等。這句話表述比較含糊,因爲話題比較敏感。自貿區總體方案中也曾提及,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臺。比如最近宣佈的主攻石油期貨產品的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今後是否還有類似平臺或市場推出,還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承受程度和需求程度。大方向是形成一個人民幣標價的龐大離岸資產池,其中會出現債券(點心債券)、股票(國際板)或者其他類似的金融工具,這一方面可能有助於形成一個境外人民幣的迴流閉環、緩衝帶和蓄水池,也會對其他境外離岸人民幣中心製造出鯰魚式的競爭效應。
至於個人投資者,在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境外個人可按規定在區內金融機構開立非居民個人境內投資專戶,按規定開展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類境內投資。這裏說的境外個人,也是要在自貿區就業並「符合條件」,可以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操作。是否就是個人版QFII?即QFII2,境外合格個人投資者。他們能否將持有的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還是隻能將其經營所得、工資所得人民幣,用於A股投資。這些還有待明確。但結合對個人境外證券投資的放鬆,市場大致聞到DFII、QDII這些傳統額度控制投資方式散發出的過氣的味道。
在促進對外融資便利化方面,根據經營需要,註冊在試驗區內的中外資企業、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簡稱區內機構)可按規定從境外融入本外幣資金,完善全口徑外債的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範外債風險。
注意到,現行的外資企業還是按照「投注差」的模式來限制借入外債總額也就是槓桿率。結合第15條對人民幣槓桿的限制來看,應當明確的是,央行鼓勵的仍然是促進實體經濟,這些資金完全可以對接區域內外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衆多需求,注意到這也是「金十條」和上海配套的金融「42條」裏面的重要內容,例如可以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支援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和資訊消費、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綠色環保等領域;滿足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的合理資金需求,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設;以及支援居民對大宗耐用消費品、新型消費品以及教育、旅遊等服務消費領域的合理信貸融資需求等。
當然上述大量的基礎金融交易都需要衍生品方面的多樣化風險對沖手段來輔助。因此區內機構可基於真實的幣種匹配及期限匹配管理需要在區內或境外開展風險對沖管理。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按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和境外衍生品投資業務。而對於銀行的試驗區分賬覈算單元則基於自身風險管理需要,可參與國際金融市場衍生工具交易。可以看到他們可同時享有利用境外、境內兩種市場的便利,這是管理風險的需要,當然也給銀行提供了新的業務機會。
監管正在優化
例如第21條提出擴大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企業範圍,進一步簡化外幣資金池管理,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外匯管理試點,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這兩項政策,在自貿區批准設立前即已推出,它對於上海打造真正的跨國公司、集團企業的資金中心,意義十分重大。現在應該是從名單制管理實現常態化運作的時機了。特別是以前對於資金池和結算中心賬戶可供投資的管道十分有限,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收益和積極性,以後這些資金就可以從事跨境融資和資本市場運作,從而獲得合理回報。此外還有一系列的簡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取消金融類租賃公司境外租賃等境外債權業務的逐筆審批,實行登記管理。取消區內機構向境外支付擔保費的核準,支援銀行開展面向境內客戶的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櫃檯交易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應當看到,在自貿區逐步邁向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時,由於離岸市場和境外市場的全面互通,高度市場化和混業經營格局使目前的多頭監管體制遇到極大挑戰。
風險可以控制嗎?
魔鬼都在細節中,央行這份檔案即便是專業人士也得琢磨好久,才能發掘其中的玄機,但擔心也隨之而來,風險可以控制嗎?會不會犯系統性或者顛覆性錯誤呢?我們看到的解決之道是,數據監測、槓桿控制、緊急制動一應俱全。首先建立兩個監管平臺,一是垂直體系內由金融監管部門負責,對區內金融機構和特定非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及相關業務資訊進行監測,重點是關注跨境異常資金流動;二是屬地的由試驗區管理部門主導的綜合資訊監管平臺,對區內非金融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按年度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實施分類管理。這隱含著未來「好人舉手」原則的使用。
也不用避諱,金融監管歷來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貓鼠遊戲,精明的機構很快會找到一些規避管制的方法,其實很多重大金融創新都是從規避監管開始的,例如著名的歐洲美元。金錢不眠,廣義套息來來去去都很正常,真正的危險在於晴雨表式機構引發的「羊羣效應」,實際上目前IMF和各主要經濟體都不反對對短期資本進出附加有某種形式的臨時管制措施(包括託賓稅)。因此意見中明確指出:「人民銀行可根據形勢判斷,加強對試驗區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的監管,直至採取臨時性管制措施」。這意味著「水龍頭」的開關還是放在央行,雖然開了很多口子,允許境內外資金在一定條件下互聯互通,但必要時可以徹底關死「水龍頭」。顯然管理層對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形成的衝擊仍保持相當謹慎的態度,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的進程仍將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穩步推進。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也不需要動用非市場的方法,因爲那會打斷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節奏和信心,其中的關鍵仍舊是保持中國實體經濟的穩定成長和成長預期。而且我們也得有一些心理準備,自貿區絕不是一個溫室,而是一個貨幣競爭的真正的學習班和競技場。暴風雨可能來得會比較猛烈一些,但沒必要因噎廢食。
至於市場覺得會略低於預期的部分,一是在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兌換方面,仍然有所遲疑,例如第6條中,提到條件成熟時,賬戶內本外幣資金可自由兌換。這句「條件成熟時」,也就是說自由兌換還需時間。但實際操作上,可能會被繞過,例如自貿區企業可以利用FTA賬戶將人民幣資金調度到境外,並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兌換外匯,然後再將外匯調回自貿區。外匯兌換人民幣,也可以同樣操作,不過多一道手續。這就迂迴實現了貨幣自由兌換。
此外是利率市場化方面,央行並沒有明確放開存款利率,不過允許將區內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納入優先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機構範圍,在區內實現大額可轉讓存單發行的先行先試。這一點其實是利率市場化的熱身,央行比較謹慎的原因可能是擔心,一旦全面放開會瞬間形成資金需求融資成本的窪地和資金供應存款價格的高地,從而引發資金虹吸效應,
總體而言,我們非常積極的看待央行宣誓的信心、決心和良苦用心。正如筆者在《上海自貿區的使命》一文中明確指出的:金融的國際化纔是自貿區的真正內涵,其終極目的就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過的一關是放開資本項目管制。預期在未來三年中自貿區內,投資和貿易相關的資金可以自由兌換,利率、匯率都是市場決定的,會形成高效便捷的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會得到重大進展,人民幣會廣泛應用於國際貿易、投資、保險等領域。預期未來自貿區金融方面的發展空間巨大,首先是初步實現香港、新加坡、澳門、瑞士、開曼、維京羣島等具備的自由貿易和離岸金融等功能(對於主要收入來源於離岸業務的機構目前仍然不排除獲得稅收方面的優勢待遇),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從事離岸業務;同時考慮藉助類似紐約的國際銀行便利設施(IBF)、東京的JOM等的設計,培育在岸離岸分離型的金融中心,例如可以設立現有各金融(要素)市場的自貿區版或者說「國際板」,建立起天文量級的人民幣「資產池」以容納海外人民幣和國際貨幣的投資(投機)需求,再透過建立適當的通道和管道(可以是額度、地域、賬戶類型、交易類別或者產品等),部分打通離岸和在岸市場,實現有限的互聯互通,允許資金在一定的範圍或者限額內相互滲透,建立分離滲透型(先單向再雙向)金融市場。在風險可控和效率提升的前提下,全面放開資本賬戶管制,最終形成類似倫敦的,全面滲透型和內外一體化的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這也是上海的新使命。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本文作者爲牛津大學John Swire學者,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兼職教授,近期著有《危機三部曲:全球宏觀經濟、金融、地緣政治大圖景》、《穿越鍍金時代》。)
本文責任編輯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編者按:外資公司在華營運殊非易事,始終面臨法律、制度、文化等領域諸多協調及應對。今年以來,外資乳品企業價格壟斷以及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調查也令人們再度反思,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戰略是否應該重新定位?外資的紅地毯是否已經收起?中國營商環境有什麼變化?FT中文網對於這一話題保持關注,相關文章可以參見此處。
戰略管理諮詢顧問、博斯公司大中華區前董事長謝祖墀博士認爲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伴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中國的對外開放也進入的全新的時代。與此同時,他強調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將會以漸進式的方法繼續執行,這樣的對外開放政策將從產品市場和所有權兩個維度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成熟和多元化。
近來不時傳出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遇見前所未有的麻煩,先是外資乳品企業因價格壟斷被開出天價罰單,緊接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調查不斷發酵,一個又一個外資藥廠陷入醜聞。密集曝出的跨國公司在華經營的負面新聞讓外界不禁質疑,這到底是中國經濟發展、市場規則建設走向制度化,學習國際經濟運行規則過程中克服過往積弊的正常過程,還是一次利用法律武器和監管手段,對跨國資本實施的針對性懲治。對此,我的觀點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將會以漸進式的方法繼續執行,這樣的對外開放政策將從產品市場和所有權兩個維度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成熟和多元化。
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騰飛與對外開放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這樣的對外開放又分爲幾個階段: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四大經濟特區的建立,中國的對外開放與對內改革一樣,都走上了一條摸著石頭過河的路。由於對跨國公司資本、技術和經驗的渴求,使得無論從法律上、行政管理上、甚至社會輿論上,跨國公司從進入中國市場的初期起就一直享受著「超國民待遇」;到2001年,加入WTO加速了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伴隨著行業和區域的逐步開放,幾乎所有的全球500強都來到這片生機勃勃的市場。期間雖然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除了一些高度控制的行業之外,跨國企業的足跡幾乎踏遍了中國的各行各業和各個區域。曾經被廣爲擔憂的「與狼共舞」雖然不同行業的狀況不太一樣,但整體來說,並沒有毀滅掉中國的民族工業,反而因爲持續的開放,讓衆多的中國本土企業從技術、經營和市場上全面地成長起來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市場在規模和發展速度上的巨大吸引力,各個商業領域內的跨國巨擘們紛至沓來,與中國衆多快速成長的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一起,在那些開放和半開放的市場裏,把中國變成了市場上競爭最爲激烈的市場;幾十年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市場基數的擴大、商業生態的成熟和產業集羣的形成,在這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也讓中國政府不再把「超國民待遇」作爲招商引資的最大砝碼,到2010年底,最後兩項針對外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壽終正寢標誌着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稅收上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而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伴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中國的對外開放也進入的全新的時代,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從沿海地區出逃,甚至進一步離開中國市場,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而與此同時,技術要求較高的生產,因中國過去20年建立的集羣格局,並未有大量的削弱,只是一部分從沿海地區遷徙到內陸。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也讓長期以來依靠投資拉動、粗放型的經濟發展的弊端逐步顯現,在此問題上,跨國企業並不能獨善其身。先前出事的奶業和藥業企業,所處的都是發展快速、積弊較深的行業。
經過經年累月地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爲世界上比較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儘管一些行業還是不完全開放,但從吸引外資總量上來說,中國處於世界第二位,累積吸引外資已經過兆,年吸引外資過千億,幾乎所有的世界級公司在中國都有分支機構。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而外資企業進出口佔到了45%的比例。即使對比發達國家,如中國的近鄰日韓來說,經濟上的保護主義傾向都相較爲小。同時,看起來中國政府對於開放的態度還沒有改變。新一屆政府已經擬定了「穩中求進,調結構,促改革」的經濟發展思路,李克強總理最近在不同場合的表態也釋放出清晰的信號:減少行政審批,向市場放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對於能源、電信、金融、市政等領域,向多種所有制企業開放,爲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各類企業創造公平環境;進行新的開放實踐,包括建立與瑞士、冰島的自貿協定,中國-東盟自貿區,以及上海自貿區的設立。而其中減少行政審批更多地發揮市場的功能,以及打破行業准入的「玻璃門」發展混合所有制這兩大政策方向已經初現端倪。
當然,一如既往地開放並不意味著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必然成功。「超國民待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對於跨國公司來說,面對著這一系列從政策到監管再到市場競爭的變化,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思維模式。必須重新理解中國市場,把它從全球戰略的一個邊沿性的組成部分提升到「中國戰略就是全球戰略最核心的戰略」高度來看待,進行鍼對性的和適用於中國市場的企業能力建設。在中國要取得成功,關鍵要調整思維,不能將全球模式機械式硬放到中國來,必須要充分理解中國格局,建立適合當地環境的戰略、組織和業務模式,否則這些跨國公司會發現,自己始終處於與全球性的競爭對手和迅速成長的本土企業的包圍之中,失敗而不知其所以然。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責任編輯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私家調查員泰德•卡沃拉斯(Ted Kavowras)的辦公室位於香港某繁華商業街的一座高層寫字樓中。此刻他正坐在狹小的辦公室內,講述有關中國造假工廠的故事,身後擺放著一排化裝道具。
卡沃拉斯以前是紐約市的一名警察,如今在香港專門代表外國公司調查造假問題。他領導一個由外籍人員組成的團隊,他們化裝成買家,走訪被懷疑侵犯了客戶智慧財產的工廠。
卡沃拉斯用假鬍子,還有幌子公司來隱藏自己的身份,他在調查中發現了一些極不尋常的東西,包括一種專利仿生陰莖的仿製品,其內部可以盛放尿液,用以在藥檢中作弊。
中國作爲一個主要造假中心早已名聲在外。來自世界海關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sation)的數據顯示,2006至2010年間,全球範圍內查獲的假貨有75%產自中國。
2012年來自美國的海關數據顯示,84%被收繳的假冒產品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
卡沃拉斯和其他調查員以及律師們表示,中國的司法系統——特別是民事法庭——在強制執行商標權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線上銷售網路、與時俱進的造假者以及刑事訴訟機制的缺位仍然成問題。
假冒產品的生產規模仍不輸以往,主要集中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造假生產與合法的地方工業聯繫緊密——有時甚至發生在同一工廠中,這些工廠允許造假者使用和正品一樣的原材料供應鏈。
專長處理智慧財產問題的香港律師道格•克拉克(Doug Clark)表示:「執法力度年年都在加強,但專業造假者卻越來越多。」
隨著執法力度的提高,造假者對外人的防備也越來越強。克拉克表示,一部分人不再把產品就地存放,並拒絕與他們不認識的人做生意。他們不會向潛在買家發放免費樣品,爲此調查員不得不扮成商業夥伴,花大價錢購買他們的產品以獲取證據。
卡沃拉斯表示,過去五年中他透過聘請公證人陪同他探訪工廠獲得了成功。他把自己扮成一位外向愛交際的商人,在被偷來的鑄模與假冒商品前與工廠員工擺姿勢合照。如果經由至少兩位公證人證明,由此拍得的照片以及轉手的貨物,就變成了中國法庭可以採信的證據,並可用於提起民事甚至刑事訴訟。
克拉克表示,對此一些工廠採取的對策是,拒絕在洽談交易時會見兩個以上的人,這意味著一名調查員和兩位公證人不能同時與造假者處在同一房間。
銷售活動向線上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加大了執法難度。造假者透過快遞將少量貨品送到國內或國外的單個買家手中,而無需藉助中間人和可追蹤的集裝箱貨運。
雖然目前尚無關於網路侵權問題嚴重程度的調查,但中國網路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表示,去年其從旗下的網路交易平臺淘寶(Taobao)上撤除了8700萬種「涉嫌侵犯智慧財產」的商品。
專攻網路侵權問題的達拉斯調查員羅布•霍爾姆斯(Rob Holmes)表示:「過去,我們會在洛杉磯、達拉斯、邁阿密或紐約突擊檢查一間裝滿假貨的倉庫;如今,由於中國出境物流已經如此發達,造假者每次只寄送一件假貨。」
這種假貨運輸的分散化使得造假者更加難以追蹤。由此導致的必然結果是,反造假的工作變得更加安全了,至少對美國的律師來說。
紐約律師布賴恩•布羅卡特(Brian Brokate)回憶道:「過去,堅尼街和唐人街簡直就像是狂野西部。當你去到那裏進行收繳時,黑幫會聚集起來。你總是會擔心,有人會突然拔出一支槍。」
他繼續說到:「我記得曾有人引爆過一枚威力不大的炸彈。有一名律師倒下了:他其實是被刀刺傷的。」
專家們指出,打擊中國造假問題時遇到的最難以克服的阻礙或許是,中國對行政強制執行方式的依賴,以及在追究刑事責任方面高得令人卻步的門檻。
國際反假聯盟(IACC)發佈的一份報告稱,除非警方能夠證明假貨的銷售或者庫存金額超過了一定數目——對生產者是人民幣5萬元,對經銷商是人民幣15萬元——對侵權人的處罰將僅限於罰款,而不適用監禁。
由於證明一個造假者達到了刑事處罰門檻將佔用寶貴的調查資源,此類涉案金額要求有時會促使警方轉而尋求其他懲處途徑。沒有了監禁的威脅,造假者即便被罰了款,也很有可能重操舊業。克拉克表示,如果不加強刑事執法力度,造假行業很可能仍將根深蒂固地存在下去。
德克薩斯的調查員霍爾姆斯表示,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即對假貨的大部分需求來自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
他說:「中國不會生產我們不需要的東西。」霍爾姆斯介紹稱,在達拉斯郊區的社區聚會上,「足球媽媽」們會藉機銷售在網上購買的冒牌手袋。「我所說的是我稱爲絕望主婦的那類人。他們是現代犯罪的新面孔。」
譯者/馬拉
從依靠赤腳醫生和草藥,到形成醫院和現代藥品體系,中國的醫療體系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據估算,中國醫藥市場的年均成長率超過20%,這使得許多國際製藥企業把中國視爲一個「務必要拿下」的市場。
不過,中國醫療行業也受到種種問題的困擾,比如如何在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提供覆蓋全國的基本醫療服務,再比如猖獗的腐敗行爲。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受到的行賄指控,引起了國際社會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從獲取藥品的難易程度、藥品的價格和質量來衡量,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十年前,中國從零起步,如今,該國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已達95%。雖然這一數字令人讚歎,但醫療設備的缺乏意味著,病患的治療得不到保障。
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是仿製藥的價格高,而生產這類藥已成爲大型跨國公司輕鬆獲取利潤的途徑。在中國,名牌仿製藥一直維持著高價,原因在於醫院和藥商透過強行銷售它們所謂質量更高的藥品賺取超額利潤。這裏的質量更高是相對其他藥商生產的較爲便宜的同類藥品而言。
專注亞洲市場的藥商ASLAN Pharmaceuticals的創辦人和首席執行長卡爾•弗思博士(Dr Carl Firth)說:「中國老一代藥品的價格比其他任何工業化國家的同類藥品都要高出好多,這真是有點奇怪。
「中國政府在不斷壓低老一代藥品的價格,但定價壓力不像在西方國家那樣大。」
另一個問題是在醫院系統之外缺乏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質量不穩定和患者不信任困擾著診所和社區醫療服務站,因此90%的住院和門診服務都得由醫院來提供,而在醫院看病的話開銷又很高。
醫院和醫療機構爲了盈利,必須對藥品和其他未受監管的服務——例如X光片或掃描——收取更高的費用,或是給患者開多餘的藥、進行不必要的診斷或外科手術。
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的《中國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 in China)報告,中國人均擁有的核磁共振掃描儀數量,是該國現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水準下應該擁有的數量的2.5倍。
由此可得出一種結論:推動這項技術迅速普及的,可能是利潤方面的刺激,而不是對患者診斷效果的追求。諷刺的是,這種刺激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認爲,那些用得起核磁共振的人能得到更好的診治。在中國醫療體系中,輔助性治療費用可以是天價。
藥價要受到《中國國家處方集》(The National Formulary)所列藥品名錄的限制。不過,入選處方集保證了藥品的銷量。而對銷量較低的藥品來說,避免進入處方集可使它們獲得更高的定價。
2009年,中國政府出臺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Essential Drug List),規定了500種藥品的價格上限。但據巴克萊(Barclays)的分析,由於執行的重點放在了降價、而非擴大供應上,醫院從中得不到什麼好處,因此,在基層醫療機構中降低基本藥物獲取難度的美夢到頭來變成了一場噩夢。
鑽中國醫藥體系「空子」的吸引力實在太大,就連那些在人們眼中有道德操守的西方藥企也難以自持。此外,從事賄賂的不僅僅是製藥企業,整個醫療市場同樣值得懷疑。
達能(Danone)旗下的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Dumex Baby Food)啓動了對自己嬰幼兒配方奶粉行銷活動的調查。先前,官方的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宣稱,多美滋賄賂醫院工作人員,給剛出生的嬰兒餵食多美滋奶粉,以促進銷售。
不過,促銷活動與賄賂客戶之間的界限很微妙。
身家億萬的投資者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說:「賄賂可有多種定義;我敢說,製藥企業在中國做的事,它們在西方也做。它們給醫生好處,給他們送禮、請他們喫飯。現階段,你需要特別小心,因爲中國新一屆政府正在努力整頓國家的賄賂風氣。」
在接受賄賂調查後,葛蘭素史克報告稱,其在中國的收入下降了61%。
花旗集團(Citigroup)表示,其他跨國企業也受到影響,部分企業的銷售額自6月份以來下滑了多達30%,醫生在接觸醫藥代表的事情上也更加謹慎了。一個結果是,政府現在擁有了更多的有利條件來推動降低藥價。
在這項調查中,境況最不利的是葛蘭素史克的中國高階主管,這很可能是一種信號,表明中國政府是顧及指控外國企業或外籍人士的後果的。
我們不應低估中國徹底改善其醫療體系的能力。根據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從1952年到1982年,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到了68歲,而這是在人均醫療支出僅爲5美元的基礎上實現的。
在上述那段時期,「鐵飯碗」工作附帶的公費醫療覆蓋了許多中國人,但預期壽命的提高靠的是預防在前、治療在後的方針——反觀今天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病患越來越多的局面,那時能有這種方針是令人羨慕的。隨著經濟改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站穩腳跟,公費醫療的覆蓋範圍逐漸縮小,專業醫護人員與其他勞動者一道遷入了城市。
譯者/沈希
如果有人對中國市場到底能給外資保險公司帶來多少財富心裏沒底,那麼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的例子應該會給他們喫顆定心丸。
蘇黎世保險是首批與中國本土保險公司展開合作的國際企業之一。本世紀初,它以略低於5億元人民幣(當時合600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新華保險(New China Life) 20%的股權,後來又向後者注資4億多美元,來避免自己的股權被攤薄。
蘇黎世保險在中國的押注不僅僅是收回了本——其投資的價值幾乎成長了三倍。
然而,蘇黎世保險的例子並非普遍情況。對多數外資保險公司來說,打入中國市場的難度一直大於在這個市場賺到錢的可能性。投資者遇到種種障礙,包括在申請建立分支機構不能及時得到批准,不能及時拿到經營牌照和新產品許可,另外還有持股比例上限問題。
外資保險公司只控制中國市場不到5%的份額。就連蘇黎世保險也遭遇到了挑戰——美國的一樁訴訟指控蘇黎世保險在一筆祕密交易中,透過給予商界人士好處,確保自己獲得了新華保險的股權,由此才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功。蘇黎世保險否認了上述指控。
但有跡象表明,中國已開始加大對外資保險公司的開放程度,這爲其他外資保險公司複製蘇黎世保險的成功點燃了希望。
中國相關部門出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規,或許預示著外資保險公司將迎來屬於它們自己的新紀元。對於想從這個世界發展最快的保險市場分一杯羹的潛在投資者,這些法規給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準入機會。
潛在的收益是巨大的。世界最大再保險企業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今年10月的一份報告稱,到2020年,亞太地區的保費收入有望翻一番,中國保費收入的成長將位居世界首位。
此外,據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 SE)的研究估算,世界保險業務的四分之一將來自中國。
安盛亞洲(Axa Asia)地區首席財務長弗朗索瓦-瓦萊裏•勒孔特(François-Valéry Lecomte)說:「過去兩年,(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巨大的提速。我認爲關鍵的變化是去年中國對外資保險公司開放了第三者責任險業務。
「在中國,車險佔據(財險)市場的四分之三。在此之前,進入車險市場很困難,或者說根本不可能。」
2012年5月,中國向外資保險公司完全開放了其價值320億美元的車險市場。有車一族人數的快速成長,是驅動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兩大人口變化之一。不過,儘管成長潛力巨大,外資保險公司在這一市場的份額卻少得可憐(典型地反映了這些公司在其他市場的份額狀況):據普華永道(PwC) 2011年12月發佈的調查,外資保險公司的份額只有1.1%,是亞洲各地市場中最低的。
安盛透過與中國工商銀行(ICBC)合作(後者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擁有3億多客戶和2萬個營業處),僅用了不到一年,就從中國排名第12位的外資壽險公司躍升爲排名第1位的外資壽險公司(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排名)。
驅動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第二個因素是老齡人口的快速增加。
到2035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數量將超過美國的人口總數。面對如此多的獨生子女家庭和如此有限的公共養老服務,照顧老年人已成爲中國政府亟待解決一個問題。
安聯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亞洲業務部負責人烏韋•蜜雪兒(Uwe Michel)說:「對中國人來說,提供醫療保險、醫生、醫院和藥品是絕對有必要的;提供醫療保險是(中國)政府的一個明確目標。我們認爲保險公司的作用將會大大增強。」
今年1月,安聯與壽險提供商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China Pacific Insurance Group)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
中國進一步放松管制的決定來得更加悄無聲息。今年6月,中國國務院公佈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首次允許外資保險公司使用人民幣作爲註冊資本。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保險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勒孔特和蜜雪兒認爲,答案是肯定的。儘管中國本土大型保險公司仍占主導地位,但外國合資企業正開始縮小與它們的差距。
但部分投資者認爲,競爭環境遠稱不上公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小本土合資保險公司的董事說:「我們在獲得自己的經營牌照方面遭遇了很大的困難。」
他補充道:「你被人家揩油,被條條框框捆住手腳,被不當做法和賄賂文化壓榨,被市場定價排擠,並在必要時被妖魔化。」
看來,儘管中國市場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但它同時也依然是個挑戰。一些國際集團正開始找到成功之路,不過,這句話中最重要的詞是「開始」。
譯者/沈希
中國第一大搜索引擎公司百度(Baidu,見上圖)10月底時突然出招,成爲了威脅中國銀行業的最新力量。
百度與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合作,發行目標收益率爲8%的理財產品,計劃募集資金10億元人民幣(合1.6億美元)。在短短四個小時之內,百度就吸引到了超過12萬名投資者,並實現了募資1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
與中國銀行業高達105兆元人民幣的儲蓄規模比起來,百度的基金就像是「滄海一粟」。但這只是近期一系列變化之一——從線上基金產品到利率自由化——這些變化正在開始改變中國銀行業的面貌。爭奪現金儲蓄的競爭日益白熱化,銀行業往日的經營確定性正在被顛覆。
過去十年中,中國的儲戶們除了銀行之外幾乎別無選擇;基金管理行業規模太小,行情如過山車一般的股票市場風險太大,而跨境資本管制則過於嚴格。
無處可逃的大量資金使銀行的日子異常輕鬆。它們只需提供很低的存款利率(通常低於通貨膨脹率),而以高出近一倍的利率將資金貸出。這種輕而易舉得來的利差收益在銀行利潤總額中的佔比高達90%。
但中國前任總理溫家寶在他最後一次公開講話中表示,這種局面不會長期持續。溫家寶稱:「坦率地說,我們的銀行賺錢太容易。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打破它們的壟斷。」
目前銀行在多個方面均受到挑戰。政府將允許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承諾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中金公司(CIC)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中國政府希望形成一個「由多元化金融機構組成的競爭性金融體系。」
監管機構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企業申請銀行牌照,市場對銀行牌照的需求非常強烈。申請企業包括電器零售商蘇寧(Suning)以及空調生產企業格力(Gree)。目前政府尚未頒發新的銀行牌照,但當牌照真正發放之時,這批新的非國有銀行可能撼動整個銀行業。
至少就目前而言,更值得關注的是科技企業正在不需要銀行牌照的業務領域發力,試圖藉此擠進金融行業。
畢馬威(KPMG)金融服務亞洲地區主管李世民(Simon Gleave)表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區,成立新銀行都很困難,市場準入門檻仍然偏高。因此我認爲,中國不會倉促放開銀行准入。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政府允許企業在支付等領域從事金融業務,而先前這些領域的主導力量都是國有機構。這種程度的創新應該得到鼓勵。這是我認爲有可能發生最大變化的領域。」
百度追隨了電商巨擘阿里巴巴(Alibaba)和騰訊(Tencent)的腳步。騰訊開發了大受歡迎的聊天應用微信(WeChat)。阿里巴巴在金融領域的發展最爲成功,該公司允許用戶以在線支付賬戶中的多餘資金投資貨幣市場基金。
在成立以來的6個月裏,阿里巴巴的基金共吸引了1600萬名用戶。此類線上基金與全能型銀行尚有很大差距,但它們正在緩慢侵蝕銀行的存款基礎,而這是銀行最重要的資金來源。
不過,當前銀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在於非金融行業出現了新的競爭對手,而在於其他銀行的競爭。
爲爭奪儲蓄存款,銀行大量發行所謂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是類似於儲蓄存款的投資工具,它向儲戶承諾一個預期收益率,作爲將儲戶資金鎖定一段較短時間(通常是一個月)的補償。
但和普通銀行存款不同的是,理財產品所承諾的收益率沒有監管上限——其運作就如同銀行業中一個領域實現了利率自由化——其收益率通常較銀行儲蓄利率高出100至150個基點。因此,理財產品的成長如此迅猛也就不足爲奇了。三年前理財產品的規模幾乎爲零,而今日其佔存款規模的比重在大銀行達到了約10%,在規模較小的銀行達到了15%。
中等規模銀行中的領頭羊——中國招商銀行(CMB)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花旗(Citi)分析師指出,今年第三季度該行的存款規模僅成長了0.3%,而其理財產品餘額較上年同期成長了40%。但隨著銀行越來越依賴理財產品,它們的資金成本也在增加。
對資金的追逐還促使銀行進入風險更高的領域。最令人擔憂的趨勢是銀行間借貸(即銀行之間互相拆借短期資金)的增速。此類資金被監管機構視作無風險資金。銀行則將其重新打包變成長期貸款。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師麥克•沃納(Mike Werner)指出,自2008年以來,中等規模銀行的同業拆借規模成長超過兩倍,現已佔到了其資產總額的21%。他表示,這「已導致了更高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以及監管風險」。
今年6月,當中國央行在長達兩週的時間裏拒絕向貨幣市場注入預期資金時,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央行此舉導致了銀行間拆借利率驟然升至兩位數的水準,中等規模的銀行報稱資金喫緊。
當央行承諾緊急注入流動性以後,市場的恐慌情緒逐漸消減。但由此傳達出的信號非常明確。中國銀行業長期以來在穩定利率環境下養尊處優,現在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躺著就能把錢賺了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譯者/馬拉
北京和上海就好像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紐約和芝加哥:容易興奮,喧鬧,還有一點點瘋狂。財富被創造出來又迅速失去。地方政府官員深入參與地產以及商業活動。獲得成功的家族以及企業成爲了新的貴族階層。
歐洲人曾經在觀察新興的美國時,認爲它有那麼一點粗俗。他們不喜歡美國將藝術和商業混在一起的做法。我懷疑很多人對中國有同樣的感覺。他們覺得中國創意這個詞是一種矛盾說法。他們認爲中國缺乏西方大膽嘗試的勇氣和冒險精神。他們輕蔑地把中國看作一個抄襲大國。
但在街道上走走,或者檢視一下產出數據,你會發現中國的創造力正在提升。中國曾一度依賴低成本的製造業,現在則因藝術、設計、數字媒體以及時尚產業而引起世人關注。
我估計,去年在上海新開業的時尚商店數量是紐約的十倍以上。江蘇省無錫市的女裝品牌店BK Design可以在布魯克林站穩腳跟。去年在倫敦開業的造價最貴的時尚商店屬於中國品牌波司登(Bosideng),波司登倫敦店的總造價高達3000萬英鎊。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網路三巨擘之一騰訊(Tencent)非常善於迎合中國6億網民的需求——中國的網民人數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馬雲(Jack Ma)創立的網路零售平臺阿里巴巴(Alibaba)的銷售額超過了亞馬遜(Amazon)和eBay的總和。馬雲計劃讓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該公司的估值很可能將超過Facebook,部分原因在於阿里巴巴提供的移動服務範圍更廣。
關於中國創意產業一個令人喫驚的現象是,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是如此之高。上文提到的時尚商店都屬私人所有。中國絕大多數創意新創企業獲得的政府支援比西方的同行們少。
有關中國是一個抄襲大國的抱怨並不完全符合事實。事實上中國人是令人驚歎的模仿者。他們模仿的動因和技巧與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以及美國人在實現工業化時一樣。模仿通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二十世紀,歐洲和美國開始產出最偉大的藝術、文學和設計作品,而中國在本世紀內很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成就。
但如果有人用過騰訊的微信(WeChat),或者參觀過由王澍設計、獲得了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的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新校區,卻仍然聲稱中國的一切都來自抄襲,那麼這些人根本就沒有用心去看。確實,中國人的模仿傾向超過了西方人認爲禮貌或合法的程度。一家重慶公司被指抄襲了出自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一整座大樓設計。這種做法應當受到譴責——但西方也不應忘記自己的歷史。從倫敦到華盛頓的建築師都興高采烈地抄襲過帕拉弟奧(Palladio)的設計。
據我所知,雖然中國政府在某些領域施行了限制措施,但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高度重視創意和創新。而西方的懷疑主義態度意味著機會被白白錯失。中國政府明白,必須引入新的思路以管理好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建設熱潮。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的城市管理模式將決定民衆的生活質量以及經濟的生命力。中國需要規劃大師、城市交通專家、「智慧城市」設計師、景觀建築師、節能工程師以及市內裝飾設計師。而西方在這些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但令人失望的是,上個月由李克強總理與歐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主持的創意城市會議上,歐洲人沒能拿出有新意的構想。
在電影行業也是一樣。運用動作捕捉技術拍出了影片《阿凡達》(Avatar)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正在天津市一座新建的大型攝影棚中製作自己的下一部電影。我曾問過數家西方動作捕捉技術公司,對中國有沒有興趣;但到目前爲止尚無一家公司在中國市場上有所動作。
那些成功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有以下四項特點。他們將精力集中在自身擁有明確優勢的領域。他們在中國設立辦公室——規模大一點比較好,因爲中國人以大爲美。他們知道如何將自身技術與中國當地人才結合起來。
他們還儘可能多地造訪中國,因爲中國的商務往來是以人際關係爲基礎的,就像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那樣。當前中國正在個人自由、政府角色、風險本質、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類型方面做著試驗,這也和美國一樣。這是一場值得進行的對話,而在創意產業展開合作是一個完美的出發點。
注:本文作者著有《創意經濟》(The Creative Economy)一書。
譯者/馬拉
接近年底,中國發改委日前再發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60元和155元,再度引來中國公衆對高能源價格的怨聲。人們直言道:委內瑞拉的汽油價「比礦泉水便宜」,杜拜的汽油幾乎相當於「白送」,爲何中國的油價要高於實際收入水準?而作爲與中國一樣同屬石油對外依存度高的國家,近期日本汽油價格爲每升152.60日元,約合人民幣11.51元,而日本人均GDP爲4.2萬多美元,世界排名第14位,中國人均GDP僅爲日本的十分之一。
從全球來看,中國目前也已經榮升爲世界油價第85高的國家。美國的國民收入比中國高,人均收入遠遠高於中國,其平均油價也只有6.40元/升,中國消費者承擔的成本已經是美國的五、六倍。這不禁要引發人們深思:已經成爲能源消費大國的中國能源價格能否有合理地降低?
目前,石油定價基本由美國掌控;天然氣定價權爭奪已由北非與美、歐的區域性爭奪,進而擴展到俄羅斯參與的全球性爭奪。中國雖然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二,石油進口已增至第一,但是還未進入到與「世界大佬」們爭奪能源定價的遊戲之中,被動接受國際價格與在國內「疊加式」攤銷成本,已經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種無奈的、常態性選擇。
未來國際油價將長期處於上升通道
而未來的國際油價也將長期處於上升通道。長期需求旺盛是主要拉動因素。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石油需求將繼續保持成長,這將使國際石油需求維持長期的供需緊張關係;透過美元貶值增加出口已經成爲美國推動其經濟復甦的基本國策。據歐佩克計算,美元每貶值1%,國際石油每桶價格就上漲4美元。因此,這必將「綁架」國際油價長期處於上升通道內。而歐美等經濟體共同延續寬鬆貨幣政策,提高市場流動性,這將加大投機基金炒作油價的空間。加上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推動油價上行的危險因素依然不確定性很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稱,若伊朗全面停止出口石油,將導致油價飆漲多達30%。這意味著油價將飆升至每桶160美元左右。
雖然伊朗核危機暫緩,但在中東動盪局勢和歐美債務危機交織之中,國際石油市場「冰火」因素長期存在,這將對國際油價形成長期而有力的上行支撐。
國際能源價格的決定因素並非僅限供需
筆者認爲,國際能源價格運行有其內在的規律,它一直沿著通道型曲線運行,其通道下線爲國民購買力承受性上限值曲線,其通道上線爲國際能源價格控制性釋放值曲線,兩條曲線基本處於由通道上線曲線拉動下線曲線呈傾角向上的平行而有振幅的通道型運行狀態,我們將兩條「平行而有振幅的通道型曲線」稱之爲「國際能源價格走廊」,將「國際能源價格走廊」內的「通道曲線」,定義爲「國際能源價格槓桿曲線」。
因爲國際能源定價基本採取指數式期貨價格方式,這在客觀上將定價機制建立在價格的「單邊向上」的趨勢性結構上。現實社會中能源價格已經嚴重偏離能源自身的價值曲線。雖然作爲各國政府的戰略庫存、稅收和政策補貼等手段都會起到階段性影響價格迴歸的作用,但是地緣政治事件等偶發性因素,還會不斷的「修復」這種在結構上已然建立起的趨勢向上的傾角。
目前,國際社會處於「資本虛高不下」的狀況,資本與實體之比9:1。在此情況之下,中國始終一味強調發展實體經濟,決策層面意圖明確,固執堅持壓縮虛擬資本,欲將目前國內資本與實體之比由3:1強行調整爲2:1,這雖然有利於國內資產處於對比相對合理區間,但是,這卻無法改變中國成爲國際資本的「洩洪區」,更無法遏制在國際資本的狂瀉之下推高國際能源價格,以致造成國內始終處於在「稀釋和攤薄國際能源價格」的被動位置。中國能源消費的痛苦歷史已經反覆證明,能源供需只是在短期波動上起到價格的影響作用,能源價格上漲的趨勢,只要是構成價格的結構不改變,其價格上漲的趨勢就不會改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爲何國際能源價格下降,中國能源價格反升?就是這個道理。
從歷史趨勢上看,能源價格的運行趨勢線恰好與「國際能源價格槓桿曲線」一致。這就會迫使參與「能源價格博弈」的各方,都非理性的投入到定價權的爭奪戰中。以天然氣爲例,天然氣定價權爭奪已經造成其成本連續上升,其中中東和北非動盪所造成的能源「溢位」成本,最終都要攤銷到消費者身上,而這恰好印證其符合「國際能源價格槓桿曲線」的運行邏輯。
目前的能源體系實則就是依靠這一邏輯而建立的,很顯然,中國是這一體系規則的被動接受方。
全球能源市場體系將提供新的機會
保持全球能源資源市場穩定,建立全球能源市場體系,無論對於出產國還是消費國,對於一國還是世界,都有積極的意義。
全球能源市場體系能全球範圍內使能源的生產、輸送、監管、定價等功能做到統一,促進全球「能源流」的暢通,讓能源「流」盡其用,以實現全球人共同享受「同質同價」的能源文明與利益。
目前,在發達國家中,北美「洲際級」能源網已經建立,歐洲的能源生產供應體系,已經完成初步分工。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國家級」能源網體系,正在藉助智慧化技術快速實現全疆域的統一。
全球能源市場體系將具有「四位一體」的基本功能,即:能源生產、能源輸送、能源監管、能源定價等基本功能。能源生產與能源輸送是能源市場體系的基礎性功能,能源監管與能源定價是能源市場體系的支撐性功能。
而能源體系中的消費也將更爲市場化。全球能源市場體系將建立「複式」型「二級體系」,即:國家級能源網爲支撐、洲際級能源網爲補充。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推動「能源流」競價性「溢位」。具有價格優勢的「能源流」,透過洲際級能源網輸送到有需求的國家或地區,不僅能夠滿足區域能源的需求,還對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能源的生產方產生鼓勵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防止「能源流」惡意性「斷流」。處於弱勢方的國家或區域,極易因爲自身「能源流」競爭力的弱勢而被動接受能源的輸入。所以,建立和保持所在國的國家級能源網,不僅有利於保持其自身能源供給的獨立性,還對國家經濟安全起到屏障作用。
必須指出,能源定價向來都打上「金融烙印」,這是因爲世界主要貨幣是以能源爲「標的物」來體現其自身價值。所以,在建立國際能源市場體系過程中,努力爭取打掉過去不合理的定價機制,建立起公平、有序、合理的新型國際定價機制,這一定要國際社會經歷一場具有特殊性質的戰鬥才能夠實現。
當今國際社會正在從戰略層面加速第一、二大國際產業佈局。藉助金融危機的發生,美國正在加速對歐美金融產業進行整合,打造新一代「國際貨幣體系」的戰略意圖正在顯現。與此同時,美國正在加大對日本及其所屬東亞產業整合,以藉此實現新一代「國際生產體系」的構建。這兩大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升級與確立,必將深刻影響未來世界格局的發展。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全球資源與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以空前的速度在進行自由配置,處於弱勢狀態下的國家或區域,自然成爲國際能源市場體系在配置過程中的被「平衡方」。這一趨勢必然使原有的「國際能源價格槓桿曲線」這一霸王制度得以繼續併發揚光大。如何以新的定價原則來重朔國際能源定價體系即世界第三大國際分工體系的建立,這自然成爲繼國際貨幣與生產兩大國際分工體系建立後所面臨艱鉅任務。
「以建立全球能源市場爲標誌」的世界第三大國際分工體系的構建,正在引發更高階的全球產業結構的加速升級。目前,歐美國家正在加速其金融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其新型產業結構明顯出現換代特徵。以能源技術爲特徵的新一代工業體系的建立,正在從工藝到制度體系進行前所未有的快速推進。能否有能力參與世界第三大國際分工體系的構建,這對新型經濟體是巨大的考驗。
從對未來的趨勢性分析可以得出預測性推論:由「預測曲線」所構成的第三大國際分工體系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加快構建;該體系的建立將對「國際貨幣與生產」這兩大國際分工體系「同時」產生直接的反作用力。分析表明,這一反作用力衝擊的結果,在客觀上是對現存「國際貨幣與生產」兩大體系進行洗牌,即重構「兩大國際分工體系」。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5報導,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與中方達成協議:兩家中國國有企業將購入規劃中的薩默塞特郡(Somerset)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電廠30%至40%股權。報導稱「這鞏固了英國給外界的一種印象,即它是對中國投資者最開放的西方經濟體。」同時證明,中國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在「能源輸出洲際平臺」上切入的「節點」。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樞紐點」。
這只是中英因政治遇冷而產生的「交換性」機遇。但是,隨著人類在開發能源的認知水準和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獲得各國能源開發和能源基礎性工作的推進並取得有力保障之後,全球能源市場的制度性建設必將由此獲得全面推進。能否有機會實質性全面參與構建世界第三大國際分工體系中來——這也興許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能夠迎頭剛上發達國家的最後機會。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系資源戰略專家。著有《資源空間學》和《國家土地銀行》。本文責編 mojing.huo@ftchinese.com)
2013年電子商務行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淘寶天貓「雙十一」單日350.19億元的交易數據,令行業內外爲之側目。巨大交易額數據的背後,是網路創新驅動下的產業革命。同時,手機端支付功能的開啓,也顯示了含有「社交」概念的移動網路的高成長潛力。
相比2012年一家獨大的阿里系,今年電商行業呈現「三國鼎立」局面。微信、小米的強勢崛起,令阿里系地位受到嚴峻挑戰,標誌着電商行業重新洗牌的開始。傳統電商行業的遊戲規則已經發生改變,過往「得管道者,得天下」的定律將被徹底顛覆。
2013年中國電商行業的兩件大事
之所以將2013年定義爲電商行業的洗牌之年,是因爲今年該行業發生了很多非正常事件。其中有兩件最具代表性:一是,淘寶面臨巨大的危機感。如果問,誰可以挑戰甚至顛覆淘寶,答案肯定不是另一個淘寶,而很可能是微信。
自從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以來,淘寶和微信之間圍繞網購平臺的「戰爭」就在不斷升級。阿里巴巴和騰訊旗下產品互相封殺日趨白熱化,三大網路巨擘的競爭力強弱排序也由原來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逐漸轉換爲TAB。究其原因,移動網路時代,騰訊依託「微信支付」,將電子商務業務導入,使得微信成爲首個閉環交易電商平臺的可能性大增,而此塊業務本是屬於阿里巴巴勢力版圖的。
二是,小米成爲中國按營業收入額計算的第三大電商網站。事實上,小米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商,但它的逆襲告訴大家:這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故事,而是一個新的生存法則,一個用網路思維改造傳統企業的全新玩法。簡單說,小米透過100%在網上銷售自有品牌,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場小革命,核心是用戶體驗、粉絲經濟、扁平化管理。
筆者曾和雷軍探討過小米商業模式的本質。雷軍表示,小米首先採用電子商務直銷的模式,去除了傳統銷售模式中的管道成本和銷售成本;其次透過新媒體和自媒體行銷的方式去除了行銷成本。小米因此開創了網路手機的商業模式,其核心,一是硬體的微利和規模化,依靠電商直銷、新媒體行銷;二是「喫軟飯」能力,靠周邊的配件和軟體來掙錢;三是粉絲大規模參與產品創新。
除了小米手機外,小米電視也是小米重點發力的一個產品線,這也揭露了小米的真正野心,即要做消費電子,因爲「消費電子已經進入到了個性化的時代。」
電商核心不再是管道,而是產品
網路時代發展至今,傳統的商業遊戲規則正在被顛覆:不再相信明星尖叫,而是相信用戶尖叫;不再相信管道尖叫,而是產品尖叫;不再相信廣告尖叫,而是相信社交尖叫。過去電商拼管道,未來電商必須拼產品,更準確地說,是拼「產品經理」的思維。
企業家的領導力已經過時,「產品家」來了。企業要想生存,管理者必須變成好的產品經理。管理、品牌、管道、行銷、技術不再是企業的護城河。假如一個公司的老闆不懂產品,那麼這個公司的未來堪憂。
諾基亞曾是全球手機的王者,但在四年間,市值蒸發了千億。諾基亞本身是特別重視設計、特別重視用戶的公司,但爲什麼會被蘋果、小米手機超越,甚至在短時間沒落?是因爲諾基亞只是做到了理解用戶,而沒有做到深度理解用戶。什麼叫深度理解用戶?這需要產品鑑定。以手機爲例,當下中國最活躍的手機品牌是蘋果、三星以及小米,產品經理在設計手機過程中,不僅要明白「擁有女性用戶等於擁有大部分用戶」的道理,同時,還需要深度理解女性用戶,她們爲什麼大都選擇三星手機,原因很簡單、也很「荒謬」,即三星手機能讓女性用戶顯得臉小,這顯然和手機效能無關。可見,如果產品經理對用戶需求理解不夠深,就無法設計出對應產品。
另外,前段時間的一個調查顯示,諾基亞自從裝了Windows Phone系統後,在三四線城市,好多店員不願意推薦諾基亞,因爲店員自己不會操作。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爲也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他們在線下只是爲了體驗,如果在產品體驗過程中無法讓用戶尖叫,又怎麼能讓他們在線上實現購買行爲。
今年以來,生鮮電商悄然升溫,正在成爲電商平臺間新一輪的競爭熱點。不過被稱爲電商最後一塊「藍海」的生鮮業務,筆者對其前景抱有疑問。網路革命不再是得管道者得天下,無論是以淘寶爲代表的平臺系電商,還是以生鮮業務爲代表的垂直系電商,如果仍只重點關注管道和流量,而忽略用戶體驗和產品品質,它們最終都將被淘汰。生鮮電商的核心目標就是爲客戶提供最好的購物體驗和安全優質的食品,這也決定了它們未來應該走中高階,不和遍地的菜市場、水果店搶市場纔是上策,畢竟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願意爲高品質的生鮮產品埋單。因此,未來電商行業的盈利點,一定不是管道型,而是產品型,讓產品體驗直擊用戶痛點,纔是未來電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顯然,傳統管道類電商企業將遇到很大挑戰,未來更看好的是品牌類、直接面對客戶的電商企業。
O2O給傳統企業帶來自我救贖的機會
O2O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意指透過網路提供商家的銷售資訊,聚集有效的購買羣體,在線上支付費用,再憑各種形式的憑據,從線下的供應商獲得產品,完成消費。
隨著網路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資訊和實物之間、線上和線下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愈加緊密。O2O給很多傳統企業,比如百貨商店,提供了一個自我拯救的機會。
O2O正在改變很多人的購物方式,而其盈利模式也相對清晰。O2O經營者不能僅僅鎖定低價路線,而是應當藉助自身優勢,幫助傳統企業更好地與用戶進行深層次溝通,深度瞭解用戶需求。如小米就對用戶需求有著深度理解,甚至讓用戶和粉絲參與到產品研發中。如此一來,用戶在網上消費並不僅僅是買產品,還有感情;而商家賣的也不光是產品,還有用戶的參與感。以攜程爲代表的旅遊業,以大衆點評、團購網爲代表的基礎消費業,都是O2O模式較爲成功的案例。
移動電商取代傳統電商
移動網路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身處的世界,手機已經成爲手的延伸。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65億元,同比增135%,預計到2013年這一數字有望達1300億元。同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顯示,100%的電商企業認爲,在各類社交APP應用中,微信最能讓顧客、賣家以及社會羣體間產生互動,也是最受青睞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微博,有86.7%的企業這樣認爲。第三位的是各類社交導購網站。
傳統電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商業形態,但沒有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實質性影響,因爲它的滲透深度不夠,無法隨時隨地影響人們的生活。但移動網路卻在全面深入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我們幾乎已經可以用手機找到任何我們所需的服務。顯然,移動電商終將取代傳統電商。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金錯刀,是網路商業評論人。微創新提出者,微創新研究中心、創新派網創辦人。本文系FT中文網編輯馮濤就「回顧和總結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歷程及大事記」話題,對金錯刀採訪後的整理稿,並經作者審覈。責任編輯郵箱:tao.feng@ftchinese.com)
金價將出現13年來的首次自然年內下跌。與此同時,由24種原材料組成的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Standard & Poor's GSCI Spot Index)有可能迎來2008年來的首次下跌。
全球頭號大宗商品進口國——中國的製造業數據轉好,這或許在最近幾個月幫助提高了大宗商品價格,但仍不足以抵消今年上半年的下跌。
隨著這個過去10年內成長最快的經濟體調整經濟模式,人們疑問:大宗商品價格和依賴對華出口的國家將受到什麼影響?
資深投資者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2007年從紐約前往新加坡,以更加接近中國。他認爲大宗商品超級週期不會因爲中國成長放緩而終結。澳洲的歐文•赫加蒂(Owen Hegarty)也持有相同觀點。赫加蒂1995年成立Oxiana,歷時十載將這家小小的勘探公司打造爲規模50億美元的賤金屬和貴金屬生產商。
「1982至1999年大宗商品出現牛市,期間人們數次認爲牛市即將告終,」羅傑斯表示,「我估計這只是正常的調整。即使中國成長放緩,市場上也沒有足量的供應來終結牛市。」
他認爲,今年的價格走弱不能只歸咎於中國,因爲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放緩也導致消費降低。
擔任澳洲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商Fortescue Metals董事的赫加蒂表示,與他有關聯的幾家公司都認爲,世界「對大宗商品有長期、持續數十年、良性、強勁的需求。」他預計,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可持續成長的所謂「新常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城鎮化」將促進大宗商品需求。
「從人均冰箱數量、家庭平均空調數量等金屬消費密集度指標來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赫加蒂表示。赫加蒂曾在力拓(Rio Tinto)任職25年,目前還擔任香港上市黃金生產商國際資源集團(G Resources)的副董事長。
新際集團(Newedge)亞洲大宗商品交易主管Richard Fu表示,中國政府將本十年的年均成長目標定在7%,低於過去十年10.5%的年均增速,因此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可能下滑,但絕對的消費數字應能繼續成長。
他補充道,作爲中國改革的一部分,在上海設立自貿區將加快自貿區內建立石油交易所的步伐,該交易所將成爲全球石油市場的一項重要基準。
但關於全球大宗商品供應量,各人看法不同。赫加蒂表示供應在追趕市場需求,而Richard Fu等人認爲過去的高價格鼓勵生產商投資於資源勘探,從而導致產量增加。分析師稱,大多數大宗商品明年起將出現供應過剩。
英國銀行集團巴克萊(Barclays)估計,明年全球銅供應量將出現19.3萬噸過剩,而2013年銅供應缺口6.3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庫存目前達到6月以來最低值,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庫存爲9個月以來的最低。中國2012年進口了465萬噸銅。高盛(Goldman Sachs)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機構的分析師預測,鐵礦石市場最早將在明年二季度出現供應過剩。鐵礦石銷售是力拓、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淡水河谷(Vale)的最大收入來源。
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經濟學家詹姆斯•格倫(James Glenn)表示:「我們對這些因素的分析是,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平衡可能將趨於寬鬆,但基本需求仍然足夠旺盛,足以支撐住部分大宗商品的高價格——只是不如近年來的歷史紀錄水準那樣高而已。」
金價的前景撲朔迷離。英國Banc De Binary的交易平臺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9月期間,黃金交易中有51%爲看漲期權,49%爲看跌期權。10月份,這家二元期權平臺上55%的交易是看漲期權,45%是看跌期權。這表明投資者對金價的樂觀情緒略有上升。
「交易者認爲,在金融環境趨好的背景下,今年金價已經跌得足夠低了。不過,他們仍然對大環境和持續的經濟困難心存警惕,」Banc De Binary首席執行長奧倫•勞倫特(Oren Laurent)表示。
但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交易量在下降,上海金價相對國際金價的溢價也在收縮。荷蘭國際集團投資管理公司(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表示,印度在重大節日前的黃金購買量似乎也低於預期。
Richard Fu表示,隨著競爭日趨激烈,各公司應當提高效率,改進它們的業務流程。
羅傑斯建議投資者更關注全域性:「不論中國發生了什麼,世界更依賴於美國、日本和歐洲發生了什麼……畢竟它們的經濟規模加起來是中國的10倍。」
譯者/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