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張圖展示中國經濟放緩
FT數據實驗室將中國經濟放在30年的維度,並與另幾個東亞「經濟奇蹟」比較來看。
從最近四年的季度GDP成長率來看,中國經濟成長從12%穩步下降到7.7%左右。這被普遍認爲是正常可期的現象。這個水準能維持多長時間是特別受到關注的。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奇蹟」,在亞洲有至少三個先例:二戰後的日本、南韓和中國臺灣都有20-30年的經濟高速成長。
從成長幅度來看,日本和臺灣略勝一籌,但是從持續時間來看,中國的高速成長已經持續了32年。
這四個東亞經濟奇蹟都離不開制度的變革,積極融入全球化也對它們的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衡量一個經濟體的投資與消費的指標是「終端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總額」。可以從這張表中看出2000年來中國經濟規模的迅速擴張,而消費/投資比例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經濟已經越來越遠離「出口拉動模式」了。金融危機前中國淨出口對GDP漲幅的貢獻最高達到2.5%左右,而近三年它已經接近0了。
社會融資總量,是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年度新增融資總量,既包括銀行體系的間接融資,又包括資本市場的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
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後社會融資總量的季節性波動顯著加大。
整體來看,中國經濟的波動性在進入90年代後顯著降低。 從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來看,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消費拉動型成長」的黃金時期。 投資的貢獻時大時小,直到進入21世紀才成爲穩定的成長來源。
關於中國經濟
「李克強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結構平衡
中國經濟放緩的背後
中國經濟放緩的全球影響
中國下個十年的幽靈
分享
讀者評論
提示
現在退出會丟失進度,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