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退出會丟失進度,確定嗎
兼併與收購
兼併與收購是一種重要而有趣的經濟現象,這一課程討論的就是作爲一種商業戰略的併購活動。
我們會分析併購的利弊,討論在何種情況下併購是有利於本公司利益的妙招、何種情況下是毀滅公司價值的糟糕決策。
公司決定收購另一家公司,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收購是爲了發展壯大,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整合資源、供應商和銷售管道等,從而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有些收購是爲了進入一個新市場,在一個陌生的市場,收購一家已經在本地立足,並熟悉當地情況的公司,是值得考慮的。
也有些收購是爲了獲得目標公司的某種產品的經營。
當然還有別的理由促使收購行爲的發生。比如一家公司會收購其上游的供應商,以控制其所需的原材料。
也有公司發現另一家公司的某種新技術很好,或其人才團隊很出色,就把對方整個公司收購,以便能使用這項新技術。比如Google收購Youtube。
有時,收購決策可能是出於複雜的多重考慮,因此,並沒有統一而普適的模板來整合新收購的公司。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在過去五年中掀起了熱潮,總投資金額從2008年的103億美元發展到2012年的652億美元,五年間增加五倍有餘。 這一趨勢呼應了全球跨境併購市場近年來出現的新動態——新興市場企業對成熟市場的投資規模超過了傳統的成熟市場向新興市場的投資。
收購能夠創造價值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收購價格,包括所謂的收購溢價,另一個是合併後的新公司產生的額外利潤。
公司在收購時,往往要支付比合理價值更高的價格。例如,如果目標公司的股價爲100元,實際的收購價格很可能會漲到150元。
這就意味著被收購的公司至少要創造出原來的1.5倍的價值。這就要求公司的經營需要有大幅的改善。收購產生的最終價值取決於收購溢價和額外利潤的差額。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的管理層過於想達成收購的交易,他們往往會付出過高的代價,這樣,收購行爲就很難爲公司創造任何價值。
相對於價值創造,更多的收購產生的是價值破壞(Value Destruction)。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支付了過高的價格,一個是收購後的公司並沒有創造出足夠的價值/利潤。
收購交易的達成並不意味著成功,收購後產生價值纔是判斷收購是否成功的標準。很多經理人爲了拿到豐厚的獎金,或者爲自己的履歷增添光彩,不惜代價達成收購交易,造成股東價值的損失。
奇異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在擔任CEO之前,曾經一度致力於收購Cox公司,但由於Cox不斷提高報價,令韋爾奇果斷地放棄了努力一年的收購工作。微軟也放棄了收購Yahoo的計劃。從這個意義上說,能果斷地終止一項註定失敗的收購,也算是一種成功。
收購分爲很多階段。第一步是確定目標。很多大公司持續尋找收購的對象,因此他們可能會跟蹤一家公司多年。另外,投資銀行可能也會向公司提出收購建議。公司的合作伙伴或者競爭對手,也可能正好想把自己賣掉。
接下來,收購方會檢查目標公司的帳本,這就叫做盡職調查(due dilligence)。下一步是完成交易。交易完成後,就是整合的階段。在整合的過程中,兩家公司可能會發生文化衝突和權力爭奪。如果整合的過程順利完成,就爲將來新公司的運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後一個階段,新組建的公司就要開始成長了。
併購是難度非常的業務,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公司在併購方面會越來越強。
在一開始的時候,公司的併購成功率會隨著併購項目的增多而下降。這是因爲他們對每個新公司的注意力分散了,並且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每家新公司,而不考慮他們的特點。
接下來,公司會開始逐漸學會如何更好地進行併購。但是,有些公司似乎永遠也學不會。併購的成功有兩個關鍵:一是每次的併購要有固定的步驟,但是要尊重每家新公司的不同之處;其二,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來負責併購的事宜。
讀者評論
提示
現在退出會丟失進度,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