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經濟學家 - FT中文網
臥底經濟學家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紅燈區」裏的經濟學

FT專欄作家哈福德: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全國大會分別在丹佛和明尼阿波利斯召開期間,發生了一個巧合:當地性服務市場似乎出現大幅成長。這其中有什麼經濟道理嗎?
2011年9月9日

馴服「專利魔鬼」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專利魔鬼」並非不可馴服。隨著更合情理的專利制度的建立,即使是魔鬼也可能變成有用的社會一份子。
2011年8月25日

經濟「天氣預報」?

FT專欄作家哈福德:我們也許可以期待有一天,透過電腦的實時收集,真實的經濟數據能夠變得像財經頻道上的圖表一樣易於收集和傳播。
2011年8月19日

「嘲諷經濟學」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哈福德:「跨國成長迴歸」頗受某些發展經濟學家鍾愛,人們用這種研究方法證明了大量統計學關係,不少甚至相互矛盾,直到一位博士生用這種方法得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
2011年8月18日

衡量祕魯的商業規則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建立一個一站式新公司註冊網站,是最便宜、最沒有爭議的一種方式,能夠優化流程,提高在世界銀行調查中的排名。
2011年8月3日

媒體競爭不可少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在競爭的傳媒市場中,消費者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而非對他們有益的東西。我們希望聽到什麼話,傳媒大亨就說什麼給我們聽。
2011年7月29日

社交網路行銷難?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Twitter上90%的貼文都從未被轉發過,而剩下的那10%中,大部分也僅僅是被直接關注者轉發,而不會被關注者的關注者再轉發。
2011年7月25日

世間再無達芬奇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如今的科學家們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纔能有所建樹。像達芬奇那樣,僅憑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豐富的想像力就能取得如此多科學發現,已無可能。
2011年7月22日

銀行股本越高風險越低

FT專欄作家哈福德:降低未來銀行業風險最簡便的方式是迫使銀行增加股本。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增加股本讓銀行更安全,因爲提供股本的股東不會要求銀行支付資金。
2011年7月6日

救助銀行是賺是虧?

我收到了一些電子郵件和Twitter留言,問我財政赤字中有多大部分是由於救助銀行的行動造成的。其實,答案很簡單:財政赤字根本和救助銀行沒有絲毫聯繫。
2011年6月21日

iPhone是中國製造的嗎?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iPhone是中國製造的嗎?回答這個問題比你想像的難。全球化越普遍,我們就越難透過貿易統計數字來了解它。
2011年6月2日

「摸著石頭過河」的模範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容小覷,它的成長祕方是什麼?我覺得是「試錯法」,也就是所謂的「摸著石頭過河」。
2011年5月19日

經濟學家應以醫生爲師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在醫學界,行醫與醫學證據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經濟學家應該從二者之間的共生關係中有所收穫。
2011年5月17日

憑什麼如此自信?

FT專欄作家哈福德:過度的確定性有一個嚴重後果。如果分析家或學者給出的數字或結論太過精確,就不再需要收集證據。那還搞什麼試點,做什麼研究呢?
2011年5月4日

從嬰兒睡覺說起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兒科權威在1948年建議讓嬰兒趴著睡覺,這條未經隨機試驗鑑定的建議導致6萬嬰兒猝死。當今許多社會政策也面臨同樣的不幸。
2011年4月8日

財經記者不「內行」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經濟學家們的聲譽時好時壞,沒必要過於在意。但在新聞界,經濟新聞報導者的確面臨挑戰,應提升記者們經濟學基本功。
2011年3月31日

散財的提款機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最近,澳洲聯邦銀行的一些顧客交了好運,一些搗蛋的提款機由於軟體出了問題,開始向顧客慷慨散財。
2011年3月29日

金融盲無法生存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金融產品的複雜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消費者的「複雜程度」卻沒跟上。如果你是金融盲,你就沒有辦法在社會中生存。
2011年3月4日

給老闆打分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雷南提出了「老闆經濟學」的概念,意思是管理質量可以被衡量,而且它的確關係到一國的經濟表現。
2011年2月24日

經濟學能解釋我的行爲嗎?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行爲經濟學從未像現在這般炙手可熱。但如今有學者指出,行爲經濟學根本沒有解釋我們如何做出決定。
2011年2月17日

好賺的錢一去不返

FT專欄作家哈福德: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收入差距拉大存在兩種解釋,一是美國人對收入過高者過於寬容,二是「容易摘取的果實」已被摘光。
2011年2月16日

今天的7美元價值幾何?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幾乎可以說,無論以哪種合理指標衡量,過去110年來的通貨膨脹都是巨大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今天的7美元比1900年的7美元更有價值。
2011年1月19日

虛擬血汗工廠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中國和印度有成千上萬遊戲玩家靠「打金」謀生,替西方玩家練級、或向他們出售遊戲幣。「虛擬血汗工廠」也應運而生。
2011年1月14日

一次只做一件事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研究發現,人類在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時,雖然當時看起來似乎很能幹,但可能並沒有從自己的經歷中汲取到多少東西。
2011年1月13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