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數據規則:構建數字經濟之制度基石

蔡雄山:數據作爲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被納入《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是一個劃時代的決定。
2020年4月22日

歐洲央行爲何能救歐元區?

沃爾夫:現在歐洲央行又一次需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歐元。作爲全球接受度第二高的儲備貨幣的發行者,它有能力這樣做。
2020年4月23日

小小的流感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徐瑾:如果不是因爲新冠疫情,1918年大流感,可能早被遺忘在歷史角落。這場流感改變了世界,開啓了20世紀。最大的死亡是遺忘。歷史會重複麼?
2020年4月21日

誰會買美國政府將大規模發行的債券?

邰蒂:美國政府債務正在激增,這將促使人們關注誰在買美國國債的問題。投資者還應關注自己手中的美國國債會不會縮水。
2020年4月22日

疫情下債券市場的特別行動

邱慈觀、張旭華:面對此次新冠疫情,全球藉助社會債券等疫情主題債券,將資金導入到特定領域,有助於緩解弱勢人羣和受困企業的疫情衝擊。
2020年4月22日

特別提款權應在疫情中發揮作用

戴維斯:根據2009年的經驗,IMF增發特別提款權確實有助於幫助有需要的國家獲得流動性,但這一次IMF的分配應該更惠及新興經濟體。
2020年4月21日

新冠危機後美國將進入緊縮時代

福魯哈爾:美國人作爲世界「最後消費者」的局面即將改變。即使在我們告別新冠危機之後,當前的經濟後果也將帶來美國緊縮的時代。
2020年4月21日

提高貨幣積極性:「定向降準+反向降息」,是否可行?

胡月曉:維持貨幣中性前提下,入額降低融資成本?「定向降準+反向降息」組合模式,將能更有效提升貨幣乘數;未來6個月內,或許只有降息。
2020年4月21日

病毒疊加貿易戰,威脅中國全球價值鏈中心的地位

邢予青:全球價值鏈爲參與國際分工提供了捷徑,但也有風險。未來跨國公司把非中國市場產能搬回本土或者朝第三國分散,中國如何應對?
2020年4月21日

美日企業真的要撤出中國嗎?政治口號VS商業邏輯

周林林:外企爲利用中國製造優勢和貼近中國市場需求而進入中國是理性選擇,中國製造大國的地位無法從根本上撼動。
2020年4月20日

價格問題的輿論化不是市場經濟之福

劉遠舉:在疫情期間,希望點份外賣、打個車、超市買個雞蛋價格一點都不變化,這種期待不太現實。
2020年4月20日

從一季度GDP,看疫情下的經濟和政策

周浩:中國經濟第一季度GDP報告是全球第一份詳盡的新冠疫情經濟解析全景圖。市場如何反應?未來政策如何走?
2020年4月20日

疫情後,全球將迎來大蕭條還是大逆襲?(下)

夏春:疫情終將過去,喧囂會化爲沉思。中國應該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上積極主動變革。我們希望變革的並不僅限於中國,
2020年4月17日

疫後世界:全球化將提高「門檻」

高全喜:疫情徹底暴露出全球化」搭便車過多「的弊端。新一輪全球化需要提高「資格」審查標準,迴歸初心——一個自由國家和自由社會組成的經貿共同體。
2020年4月17日

後疫情時代:穿越全球化迷茫,尋找時代機會

周林林:此次全球範圍的大疫情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區域化,產業鏈結構的重組,也必將給中國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2020年4月17日

救助疫情引發「準經濟危機」的策略選擇

鄭志剛:這次由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準經濟危機」的根源是「經濟系統之外的衝擊」和「金融市場之外的恐慌」。
2020年4月17日

美聯準貨幣互換能夠平息「美元荒」嗎?

夏樂:G20再談美元貨幣互換,這能緩解美元荒,穩定全球金融市場麼?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無法與美聯準進行貨幣互換,這構成全球金融體系的隱患。
2020年4月16日

抗疫刺激宜緩不宜急

胡月曉:不同於以往供求失衡或需求下降,由於疫情帶來的衝擊使供求雙萎縮,大力度、快節奏出臺的各類激勵方案,其負面作用將遠超正面作用。
2020年4月16日

市場和經濟學家仍對疫情過於樂觀

伊爾艾朗:多年來市場習慣了追隨「超級行動派」美聯準甚至試圖搶在它前面,這是導致其低估疫情經濟衝擊的一個因素。
2020年4月16日

如何度過眼前這場危機?

沃爾夫:在大流行病中,沒有一個國家是一座孤島。我們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度過這場可怕的災難?
2020年4月16日

下一場歐元區危機將如何發生?

明肖:預計今年歐元區的GDP將下降近10%,其中德國的表現稍強於平均水準,義大利和西班牙的表現更差。義大利的償付能力可能遭到質疑。
2020年4月16日

疫情之下不應倉促推出數字金融措施

卡敏斯卡:爲了抗擊疫情,一些非常規做法被擺上檯面,央行數位幣值得探討,但未經充分試驗和評估,不能倉促推行。
2020年4月16日

疫情之下,供應鏈體系如何重構

鄧宇、王夢汐:中國必須抓住供應鏈重構的機會,穩定國內經濟宏觀基本面;吸引海外資本和投資者,爲國際供應鏈體系穩定提供持續動力。
2020年4月15日

從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反思當前疫情影響

沈建光:疫情之下,全球經濟是否會陷入「大蕭條」或「大衰退」,引發不少討論;情況果真如此悲觀嗎?2008年經驗有何啓發?
2020年4月15日

疫情期間,人們爲什麼容易相信「陰謀論」?

吳飛:我們思考問題應更多地從科學思維入手,理解邏輯合理和機率爲真的差異,面對海量資訊的時候,透過理性和經驗去篩選那些已驗證的內容。
2020年4月15日

大疫將加速超越民族國家的全球一體化

馬勇:疫情暴露了全球化的重大問題,即各民族國家給自己預留了各種用來逃避責任的「後門」。疫後的全球一體化必須堵上這些漏洞,建立更具強制力的協調機制。
2020年4月14日

中美經濟政策語境:市場的寓意

周浩:疫情威脅下,美聯準採取了「all in」的危機處理模式;未來中美經濟政策的演化會走向何方,存在怎樣的互動,帶來怎樣的影響?
2020年4月14日

疫情後,全球將迎來大蕭條還是大逆襲?(上)

夏春:新冠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正變得越來越廣,如果暫時不考慮疫情帶來的國家間關係的長期影響,我們會看到一場嚴重衰退,但未必比得上「大蕭條」。
2020年4月14日

疫情下的數字革命與歷史拐點

程實、高欣弘:新冠疫情造成供需雙弱的獨特蕭條場景,也加速了全球經濟艱難蛻變。數字經濟大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並催生多重歷史拐點的形成。
2020年4月14日

人工智慧,應該有道德麼?

徐瑾:科幻電影場景正在變爲現實,人類社會準備好了麼?從數據的私隱安全到個人的職業保障再到階層的重組,都在接近轉折點。我們並非手握答案,提出關鍵問題是第一步。
2019年6月26日

博鰲前瞻:迎接不確定性

閆曼:對中國來說,無論是周邊的地緣政治危機,還是國內宏觀經濟和匯率波動,都預示著一個高風險時代的來臨。
2017年3月23日
|‹上一頁‹‹8081828384858687888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