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經濟內外循環形成的歷史、現狀和政策轉向(上)

馬曉野:中國經濟循環情況是,內外循環在初期的設計是要相互隔絕;兩個循環基本上是分立的,鑄就這一狀況的政策法規歷經調整目前依然有效。
2020年9月28日

皮凱蒂介紹《21世紀資本論》紀錄片

曼斯:這位法國經濟學家的577頁暢銷書被改編成100分鐘紀錄片,以跨越幾個世紀的時間跨度講述資本積累的故事,書中的圖表被影視劇片段取代。
2020年9月28日

下一場金融危機可能很快到來

邰蒂:儘管這次的金融危機可能不會像2008年那樣忽然爆發,但長期壓力可能嚴重損害經濟,危險的意外事件很容易爆發。
2020年9月27日

現在是創造更好工作場所的良機

希爾:早在疫情爆發前我們的工作環境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次疫情迫使我們對工作場所和工作方式進行徹底反思。
2020年9月27日

FT社評:疫情過後企業需要靈活工作安排

新冠疫情促使許多員工想要調整工作/生活平衡,但是完全居家工作在技術上也許可行,卻不符合企業或社會的長期利益。
2020年9月25日

外資逆勢佈局中國,原因何在?

沈建光:去全球化背景下,外資爲何反而看好中國?外資逆勢流入中國的態勢又將持續多久?持續加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等仍然至關重要。
2020年9月25日

華爾街東進中國,下注背後的長期主義

徐瑾:在中美脫鉤情況下,中國金融開放卻有加速跡象。如果不是狼,外資能給投資者帶來什麼機會?對國內投資者而言,外資進入還是一件好事。
2020年9月24日

中國承諾「碳中和」對全球氣候行動意味著什麼?

中國宣佈力爭於2030年前碳排放達峯,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環境網站《中外對話》邀請各方專家解讀這一最新氣候承諾。
2020年9月24日

美中對抗的棋子:TikTok後可能是遊戲

朗:遊戲似乎是施展網路攻擊的絕好介面,因此它可能成爲美中下一場科技衝突的戰場,但「互惠區」的存在有利於緩和對抗。
2020年9月24日

赤字貨幣化:誰受損,誰受益?

廖謀華:赤字貨幣化作爲一種通貨膨脹稅,其稅基自然是存量貨幣。誰會在這過程中收益呢?爲什麼在央行資產負債表膨脹的情況下出現大通膨?
2020年9月23日

新冠疫情下零售業該如何生存?

福魯哈爾:美國運動服裝零售商American Giant在疫情中的做法可以爲其他品牌提供一些有趣的經驗。
2020年9月23日

美國的新飢餓時代

新冠疫情下,許多美國人有生以來第一次面臨喫不飽的問題。公益人士估計美國十年才能走出這場「食無保障」危機。
2020年9月23日

疫情之下,大律所如何維持運轉?

疫情爆發時,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正在進行15年來首次IT升級。這家英國「魔圈所」緊急關閉42個全球辦公室,並迅速轉向遠距辦公。
2020年9月23日

巴西的基本收入計劃

德博勒:疫情給在非正規經濟中謀生的廣大人羣帶來了極大困難。巴西基本收入計劃惠及該國四分之一人口,或許能爲發展中國家提供指南。
2020年9月23日

城市需要用好河流

庫柏:多數城市依河而建。爲了使21世紀的城市更加宜居,我們既需要讓這些河流恢復清潔,也需要再度利用它們的航運功能。
2020年9月23日

內外循環演進的順勢之道與制勝之基

程實、錢智俊:中國經濟在內外循環重塑中的制勝之基在哪裏?面對全球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經濟有望憑藉哪些獨特優勢加快「雙循環」新格局建設?
2020年9月23日

食品通膨威脅生命也威脅經濟復甦

黑爾:無論是在富國還是窮國,食品短缺都突顯新冠疫情後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以及供應鏈中斷和封鎖措施的後果。
2020年9月22日

新冠危機突顯中國相對實力

麥考密克:中國等東亞國家從良好的新冠疫情管理中獲得成長紅利,同時中國的國際收支保持韌性,與美國貿易逆差上升形成反差。
2020年9月21日

調查:疫情後歐美政治態度

庫柏:義大利人擔心政治不穩,法國人呼喚一位打破規則的強大領袖,波蘭變得更加分裂,而美國人對本國越來越感到失望、對政府的信任下降。
2020年9月21日

歐洲央行不應該趕時髦

明肖:歐洲央行官員需要保持專注。如果他們把時間浪費在討論價格水準目標制上,那將是危險的分心;因爲他們有更緊迫的事情要應對。
2020年9月21日

全球印鈔時代:錢,是如何印出來的?

徐瑾:印錢就是貨幣的擴張。法幣時代,錢更多不是央行印的,而是商業銀行創造的。按照貨幣內生觀點,不是存款創造貸款,而是貸款創造存款。
2020年9月18日

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麼?

胡月曉:在資本項目未完全放開前,人民幣作爲有管制貨幣的匯率運行特徵,不會改變。美元主導國際貨幣格局無可撼動,人民幣持續升值幾無可能。
2020年9月17日

香港對中國內地還有什麼貢獻?

梁海明、馮達旋、洪爲民:若香港不願因應世局的改變,創造性毀滅舊發展模式,其拖延不決將造成更可怕的長期成本,令最終解決問題的代價非常昂貴。
2020年9月17日

人民幣處在升值週期的什麼階段?

夏春:人民幣過去幾個月表現已好於預期,但影響匯率的因素太多。此時,我們需要思考:未來什麼情形下美元會逆勢走強?
2020年9月16日

「雙循環」格局下的內需倍增

程實、錢智俊:當前中國經濟加速走向真內需模式,「國內市場擴大→製造業加大投資」新鏈條正在形成,有望持續啟用消費、投資協同成長的長遠潛力。
2020年9月16日

FT社評:安謀易主考驗英國科技願景

美國公司輝達收購安謀的交易,不只關係到一家英國科技集團的未來。英國政府應仔細審查這筆交易,同時完善本國產業政策。
2020年9月16日

金融控股公司:從准入監管到合規治理

鄭志剛:中國央行日前印發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並於11月1日起施行。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評價該政策制定優點和制度設計不足呢?
2020年9月16日

逐利信條助長企業壟斷權力

馬爾:巨型企業的壟斷權力正在演變成經濟黑洞。打破壟斷、重塑競爭的使命僅靠企業的自願努力是不夠的。
2020年9月15日

融資失衡爲食品行業埋下隱患

福魯哈爾:新冠疫情引發三個明顯問題:糧食不安全、小企業倒閉和資產市場波動。由於一個意外的金融轉變,這些問題可能變得更糟。
2020年9月15日

如何利用你不知道的知識?

盛洪:我們稱之爲「天道」、「自然法」或「規則」的東西,都是衆多個體依據自己的「知識」長期互動形成的均衡。
2020年9月15日

書評:人,一切韌性的來源

張緣:《極端經濟》一書講述了「人」作爲經濟韌性來源的道理,同時又用各種失敗案例,告訴我們「計劃」與腐敗對強韌經濟構成的挑戰。
2020年9月15日
|‹上一頁‹‹7172737475767778798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