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東盟

中國商飛把目光投向東南亞

中國商飛陸續在幾個東南亞國家進行C919客機的演示飛行,顯然把當地看作其最有希望打開銷路的海外市場。
2024年4月3日

美國希望幫助菲律賓壯大晶片產業

美國希望透過加大對菲律賓的投資,來對抗中國的經濟影響力。
2024年3月12日

習近平訪問越南,繼美國之後展開魅力攻勢

習近平讚揚了中越之間的安全和商業關係。越南已成爲一個關鍵的全球供應中心。美國總統拜登於9月訪問了越南。
2023年12月12日

產業鏈遷移,如何影響中國出口?

沈建光:短期看,歐美經濟陷入「滯漲」,是中國出口下行的主要原因。全球產業鏈呈現在地化、區域化、逆全球化,「去中國化」如何影響長期走勢?
2023年8月4日

新加坡加強與美防務合作,「左右逢源」態勢愈加微妙

這個城市國家吸引來自中國的人才和資本,但在地區安全方面卻指望華盛頓。
2023年4月30日

中國企業多元化努力助推新加坡新創企業

在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之下,來自中國的資金、人才和專業知識正湧入新加坡這個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門戶」。
2023年4月7日

新加坡的現實主義平衡外交

王英良:新加坡政治精英穩妥地把握住了中國政府對其在調停中美關係、定性中美關係中的獨特分量以及中國對其抱有的期待。
2023年4月4日

中美博弈或爲東盟帶來新發展機遇

王英良:美國所醞釀推行的印太聯盟、友岸外包等進一步夯實了與東盟的戰略協作,而中國則積極以構建新經濟相互依賴作爲突破。
2023年12月20日

西門子尋路東南亞以擺脫對華依賴

這家德國集團正考慮在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泰國增設工廠,以降低其供應鏈風險。
2023年3月14日

展望2023:如何應對出口下行?

沈建光:考慮到美歐經濟放緩、外部關係嚴峻、產業鏈外遷等因素,2023年中國出口前景確實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將東盟作爲主要發力點。
2023年3月1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東南亞爲何如此看中美?

曹辛:民調顯示,東盟國家對中美在域內日益激烈的博弈相當反感,如果被迫在中美間選邊佔,多數東盟國家更親近美國,尤其是高層人士。
2023年2月13日

東南亞值得投資者多關注

鄭阮:在外交和經貿上,東南亞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朋友。進入大國競爭時代,東盟受益於外來投資激增。
2022年11月14日

每週時事分析:中國高度重視與東盟外交

曹辛:歐洲對華關係正在搖擺,美國在戰略層面遏制中國的基本政策方向不會改變,東盟對中國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出。
2022年11月11日

馬哈蒂爾敦促東盟向中國靠攏

這位馬來西亞前總理接受FT採訪時表示,中國是馬來西亞和東南亞的一個「大市場」,保持這種經濟關係至關重要。
2022年8月30日

東盟離歐盟還有多遠?

王英良:未來東盟可能透過美國倡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實現新一輪的整合,但真正要實現東盟一體化,還需要謙遜地向歐盟學習。
2023年12月20日

亞行下調東南亞主要經濟體成長預期

亞洲開發銀行表示,新冠疫情捲土重來使東南亞主要經濟體復甦進程放緩,導致亞洲地區經濟分化加劇。
2021年9月22日

緬甸國內暴力衝突升級

在緬甸「民族團結政府」宣佈向緬甸軍政府發動人民防禦戰爭後,反政府游擊隊不斷升級對政府目標的襲擊。
2021年9月14日

每週時事分析:哈里斯東盟外交之旅命運多舛

曹辛:美國當前處理阿富汗的態度和行爲,不能證明美國在認真對待自己的「全球領導者」角色,尤其是美國未來能夠向東盟國家兌現「對加入印太地區的承諾」。
2021年8月27日

緬甸軍政府首腦出任「看守」政府總理

敏昂萊還承諾最遲在2023年解除緊急狀態並舉行選舉。反政變社運人士批評軍政府此舉意在給自己披上一層國際合法性外衣。
2021年8月2日

每週時事分析:美國運作東盟與中國對峙難以成功

曹辛:美國難以拉東盟與中國抗衡,根本上是當前美國自己的對華政策使然。美國難以成功的前提是中國自身在域內的行爲必須保持克制。
2021年7月30日

印尼期望拜登拿出更「專業」的對華戰略

在印尼宣佈國防戰略的重大轉變後,美國有理由拉攏這個在東南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遠離中國的懷抱。
2020年12月7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東盟國家對中國日益重要的意義

曹辛:在中美關係當前和未來態勢下,東盟國家對中國有日益重要的意義,但中國與當地國家關係的問題也不少。
2020年10月19日

東盟可以借疫情之機剷除腐敗

霍洛維茨:東盟國家可以利用此次新冠疫情,透過建立新的社會契約和提高透明度,爲清除腐敗掃平道路。
2020年5月12日

新加坡希望爲東盟基建項目安排融資

據估計,到2030年東盟國家將有逾9000萬人遷往城市地區,創造一個中等城市帶。新加坡希望將其金融專長應用於地區對新基礎設施的需求。
2019年8月16日
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