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文明

瑪麗•比爾德:羅馬皇帝們的奇葩晚宴

崔瑩:在英國古典學家瑪麗•比爾德看來,羅馬帝國君主們的晚宴,不僅是異想天開的奇觀,也是讓人不寒而慄的罪案現場。
2023年10月20日

從「文明四階段模型」看中國現狀

趙至江:在「文明四階段模型」中,中國處於啓蒙階段。接下來中國需要的,就是要拋棄「小農意識」,進行文明的復興,人性的啓蒙。
2022年9月1日

沒有自由,怎麼會有真實?

葉克飛:人類的現實危機,總伴隨著思想層面的困頓。在金觀濤看來,這背後是現代社會價值基礎的混亂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2022年6月22日

中西百年誤解——中國是國際秩序的受害者,還是受益者?

何越:在我的著作《揭開中西百年誤解》正式在亞馬遜發行之前,我先以中文形式簡要介紹這百年的中西誤解。
2021年10月15日

我的新年期許:迴歸古典文明

盛洪:古典文明原則是基礎且普適的人間規則,是人類文明的底線,人類近世的許多災難,乃因現代人在解讀經典時偷運私貨、偏離這些原則所致。
2019年2月19日

長趨勢:人類社會如何走出暴力陰影

徐瑾:人類聚集是爲了發展還是爲了風險?主要爲了規避暴力;一個國家進入開放秩序,跨越難度超過中等收入陷阱等流行語,有三個臨界條件。
2019年1月28日

金庸:域外的中華造夢者

徐瑾:無論評價高低,金庸小說事實上已是中國文化的域外傳薪者;其武俠世界,堪稱對中華文明最愜意的想像世界。爲什麼是香港,成就了金庸?
2018年10月31日

文明融合與文化更新:中國需要一場「新文化運動」

汪錚:中國的成就值得國民驕傲,但可持續的進步來自文化,來自體制,來自推廣優秀文化和培養合格公民的國民教育。
2018年9月25日

憤怒的選民是哪裏來的?

加普:在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時,以及不久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我都不禁想到了一座座被廢棄的工廠。
2016年11月24日

從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要把中國放在世界文明中,從文明的角度看中國的未來,把握住文明的方向,才能把握中國未來的方向。
2016年4月13日

網路文明時代何時來臨?

電腦科學與生物學教授夏皮羅:網路文明在20年間極大地發展起來,但它目前並不民主。網路上有無數大型社區,但掌握控制權的是社區「統治者」,而非社區成員。
2016年4月8日

西方爲何如此悲觀?

FT專欄作家盧斯:多項調查顯示,亞洲人、拉美人和非洲人都比西方人樂觀,中國人、印度人都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感到樂觀。相比之下,一種嚴重、罕見的憂鬱情緒,在同一時間籠罩了西方世界。
2015年1月19日

中國對日並非「黑船來航」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黑船來航」比喻19世紀美國對日本的衝擊,代表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影響。當今中國崛起的確讓日本感受到猛烈衝擊,但這與當初的美日互動不同,中國的影響基本是「規模」衝擊,而非「文明」衝擊。
2014年11月24日

中國新常態:走出GDP迷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經濟第一」會重複日本被「捧殺」的遭遇嗎?習近平的「新常態」應如何解讀?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本身就意味著對於經濟低成長的高容忍度,而東西文明最終的關係,或許是共生互補,而非你死我活。
2014年8月19日

英國該向中國取的經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政府對出國旅行的遊客發佈了文明旅遊公約。或許這種由政府爲國民的旅遊言行設置條條框框的做法會招致反感,但在我看來,英國政府倒應以中國爲榜樣。
2013年7月23日

重估文明:評莫里斯《文明的衡量》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文明的衡量》這本專論文明的書可以如何啓發中國?最重要的是要看到,中國軟實力仍相當落後,與西方的差距將維持較長時間。
2013年6月4日

網路推動進步之輪

自從網路進入商用以來,科學家最初透過將電腦連接起來分享資訊的想法幾乎拓展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商業、金融、教育,到購物、人際關係和娛樂。
2013年11月29日

公共場合的喫貨們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雲:一大早最鬱悶的事莫過於在巴士上遇到喫韭菜盒子的神人。然而乘客們對公共交通裏的喫貨,好像都沒什麼異議。
2013年5月7日

如何擺脫地理決定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美國教授戴蒙德在系列著作中指出,一個國家或一種文明的興亡,更多地取決於其自然環境及與自然之間的相互消長。
2012年7月2日

人是萬物之靈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戴蒙德在《第三種黑猩猩》中用科學證據證明:人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之外的第三種黑猩猩。
2012年6月25日

再談東西方「大趨同」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大趨同」是一個劃時代轉變。但如果我們不對隨之而來的資源壓力加以管理,結果可能會很悲慘;而如果我們不設法應對權力的轉移,結果可能會是戰爭。
2011年1月14日

呼喚人性的集體意識

美國作家裏夫金:這代人日趨用「生活品質」來衡量幸福,而生活品質只能集體實現,例如生活在清潔的環境和安全的社區。幸運的是,人類其實很容易產生共鳴。
2010年3月26日

小喬治的軟實力

Windsor|溫莎,目前的英國王室,家長即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其實際姓氏爲韋廷(Wettin),因其來自德國。一戰時,英王喬治五世爲表示與表兄弟德皇威廉二世堅決作戰的態度,將姓氏更改爲溫莎。 Tudor|都鐸王室,1485至1603年間統治英格蘭的王朝,其業績包括確立了對威爾士和愛爾蘭的統治,以及與天主教決裂等。都鐸王朝被認爲是英國君主專制的黃金時期。 Commonwealth|英聯邦 innings|局 trappings|服飾,禮服 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委員會 House of Lords|上議院 vestigial|[vɛ'stɪdʒɪəl]殘餘的 panacea|[,pænə'siə]靈丹妙藥 Joseph Nye|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和政治學教授,「軟實力」「巧實力」概念的提出者
2024年4月21日

天下之至柔

Club Med|世界著名的地中海俱樂部旅遊公司 expatriate|外派人員,流亡者 Muscovite|莫斯科人 Oxbridge|牛津和劍橋(的) whammy|打擊 al-Qaeda|基地組織 implicitly|含蓄地 encapsulate|壓縮,封入膠囊。capsule就是膠囊的意思。 whammy|打擊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