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女權

德國女權主義外交政策面面觀

袁傑:德國外交政策正向女權主義轉型。但朝野諸黨尚未就此達成共識。德國「女權外交」的前景值得關注。
2023年3月16日

「羅訴韋德案」顛覆:美國自由派的危機還是契機?

劉波:當美國自由派爲該案的顛覆而嘆息時,他們也應當意識到,是爲美國女性墮胎權另闢一條新出路的時候了,那就是把墮胎確立爲基本人權。
2022年6月27日

專訪阿米婭•斯里尼瓦桑:墮胎權裁決「可能是美國女權主義的分水嶺」

37歲的斯里尼瓦桑是牛津大學哲學教授,她已成爲當今最具創新性的女權主義思想家之一。
2022年6月7日

美國女足取得里程碑式的同工同酬協議

這份勞工協議確保美國女足與男足待遇平等,結束了美國足協與女足世界盃衛冕冠軍之間的長期爭端。
2022年5月19日

女性主義有用嗎?——貝爾•胡克斯的思想對當下女性社會境遇的意義

馬麗、李晉:胡克斯提出,女性主義絕對不是「反對男性」,乃是審視人類被暴力支配的一種普遍不平等的狀況,而性別是非常重要的維度之一。
2024年3月29日

柏林「三八國際婦女節」與江蘇「鐵鏈女」事件的啓示

呂恆君:當柏林女性大聲喊出自身訴求,人們也有理由相信:江蘇「鐵鏈女」也有權從「沉默的活的肉體機器」,贏回自己最基本的開口的權利。
2022年3月9日

聯合國:阿富汗女性面臨「性別緊急情況」

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主任納西里稱,塔利班武裝分子正在抹殺女性的自由,削弱了塔利班關於女性將在其統治的阿富汗社會佔有一席之地的保證。
2021年8月24日

中國女權運動的「吳亦凡時刻」

劉波:從吳亦凡事件及其輿論反應中能看到中國女權運動的成果和一些新進展,一些共識正在形成,同時娛樂圈特定的性侵害場域問題得到關注。
2021年8月3日

《我的姐姐》不該只有性別視角

劉遠舉:個人獨立當然要,但不是朝著消滅家庭、或者透過消滅家庭來得到的。這是歷史的教訓。
2021年4月19日

馬金瑜事件、女權主義與社會反家暴機制

呂恆君: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需要基於反家暴機制所倡導的「科學」與「社會政治」角度,客觀深入地剖析馬金瑜事件及其交織折射的複雜現象。
2021年3月8日

印度女記者被免除誹謗罪 提振印度#MeToo運動

公開指控印度人民黨一名前政府部長行爲不當的女記者普里亞•拉馬尼得以免除刑事誹謗罪。密切關注此案的社運人士對此感到歡欣鼓舞。
2021年2月18日

Girlsonly: 對高考性別歧視發起的一次抗爭

今年高考季,一個名爲Girlsonly的志願解答組織在社群媒體上受到廣泛關注,她們試圖用更實際的行動推動女性意識的覺醒,消除性別不平等。
2020年9月17日

共識之下的分裂——高階主管涉嫌性侵養女案社群媒體觀察

李繼威:高階主管涉嫌性侵養女案的每一步進展都被置於輿論審視之下,個案正義的實現與否對公衆而言也是清晰可見的。
2020年4月24日

面對職場性騷擾,法律的作用何在?

董一夫:從許多國家的經驗來看,面對性騷擾,法律只是必要的第一步。說到底,只有改變環境才能解決性騷擾痼疾。
2019年7月24日

沃倫•法雷爾:男女兩性都需要擺脫過去的刻板形象

這位曾支援女權運動的男性意見領袖表示,我們需要的不是抨擊男性的女權運動,也不是抨擊女性的男權運動,而是一個讓兩性都能扮演更靈活角色的性別解放運動。
2019年6月24日

強迫婚姻現象是西方漠視女性權利的例證

凱文迪什:去年英國相關部門處理了1196起強迫婚姻案件,30%的受害者未滿18歲,大多是女性。而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2019年3月11日

要求俞敏洪道歉有錯嗎?

劉波:圍繞俞敏洪言論是不是應當受指責這個問題,依然存在相當大的意見分歧,這本身就是中國社會的巨大悲哀。
2018年11月29日

「他所擁有的權力,不過是權力的影子」——專訪「MeToo」運動當事人弦子、麥燒

「MeToo」運動的當事人面對公權力機構時有哪些遭遇?她們又如何看待公權力在「MeToo」運動中扮演的角色?FT中文網對「MeToo」運動當事人弦子與麥燒進行了專訪。
2019年12月12日

如何防止警察性騷擾?

張千帆:由於公權力未能得到有效約束,警察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其中對女性的侵犯性質尤其惡劣。
2018年10月9日

MeToo之後,爲什麼有必要在中國大談女權?

袁漪琳:不能認爲只要實現「人人平等」的夢想便可坐等歲月靜好,女權主義和女權運動有其獨立存在的正當性。
2018年8月21日

沙烏地拋售加拿大資產作爲報復

先前加拿大外長呼籲沙烏地釋放一位知名女權活動家。分析人士稱,此舉展現沙烏地強硬姿態,但也引發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不安。
2018年8月9日

播客節目強調婦女在氣候行動中的作用

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因其在氣候正義方面的政策和宣傳工作而聞名於世,但現在她決定在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開展鬥爭。
2018年8月7日

需要給Me Too設「紗窗」嗎?

劉波:假如出現惡意誹謗或誣告他人的情況,不能讓合法的Me Too承擔責任,這只是誹謗或誣告者自己犯下違法行爲。
2018年8月2日

性、謊言、名人之外的MeToo:權利與權力碰撞

徐瑾:MeToo衆聲喧譁,暴露社會理念分化。MeToo能走多遠,在於權力和權利真實的觸碰,這將考驗其成色。MeToo目前仍是小衆世界,如何避免窄化?
2019年12月12日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