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電子郵件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特别策劃 - 換腦Rewired
全球生物製藥彈性指數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電子郵件
關注
經濟學家教你玩轉電子郵件
哈福德:在電子郵件誕生50年之際,我們是否應該解決一下這個最討厭的辦公工具?
5天前
微軟電郵漏洞致美國大量機構遭黑客攻擊
微軟上周早些時候披露其電郵應用存在四個漏洞,並指責一個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組織利用這些漏洞發動了黑客攻擊。
2021年3月8日
工作郵件之患遠超人們所想
紐波特的新書《沒有電子郵件的世界》表明了這個問題之嚴重。電子郵件已經嚴重降低職場生產率。
2021年3月5日
電子郵件的自動回復感情泛濫
格林:電子郵件自動回復的用語似乎總是感情過於充沛,感嘆號泛濫,這似乎在悄然改變人們的用語習慣。
2020年9月24日
掃描電子郵件探尋員工壓力
得克薩斯大學的彭尼貝克開發的技術,能搜索企業電子郵件、Slack聊天記錄等,尋找壓力、疲勞及其他更隱秘心理問題的跡象。
2019年11月14日
一場選舉鏖戰留下的困惑
斯泰納姆:希拉里如何從美國人最敬佩的女性落到如今田地?特朗普又如何從笑柄變成有切實可能性當選的候選人?
2016年11月9日
希拉里電郵門醜聞並未畫上句號
夏皮羅:電郵門醜聞並未結束,因為醜聞細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被不斷炒熱以強化希拉里不值得信任的說法。
2016年7月8日
電郵:被動攻擊型同事的武器
FT專欄作家凱拉韋:電郵是被動表明敵意、且不會被抓住把柄的絕佳方式。第一個訣竅是沉默。若做不到,次佳的訣竅是極度簡潔,讓人心神不寧。
2016年3月18日
「電子郵件之父」湯姆林森去世
他想出了使用@符號來隔開收信人姓名和主機名的主意,創建了如今仍在使用的標準
2016年3月7日
「不在辦公室」留言指南
FT記者莉薩•波拉克:我們擁有可以像狗一樣行走的機器人,有可以自動駕駛的汽車,但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智慧的方法來管理休假的時間呢?
2015年8月7日
希拉里備選路上遭遇「電郵門」
爆料稱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在任內只用個人郵箱處理公務,引發安全擔憂的批評
2015年3月4日
不回郵件需要新借口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技術進步使人們過去不回郵件的種種借口都逐漸變得不再適用。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話實說。你不必撒謊,別人無法反駁,也不會再次問你。
2014年5月9日
你為處理電子郵件發愁?
FT專欄作家凱拉韋:不必費勁「清零」電子郵箱,也不用建立什麼「電子郵件救生筏」,我安裝了一個屏蔽系統,把絕大部分郵件都過濾掉了。
2013年6月13日
如何讓郵件回復率大增?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把你的意思直接表達出來;行文簡練;告訴收信者該做什麼;如果沒有迴音就繼續跟進。
2013年4月26日
怎樣挖出違規員工
語言分析軟體通過對企業員工之間的往來郵件、短信或即時通訊記錄進行監控,可分離出指向潛在違規行為的訊息,避免潛在的巨大損失。
2013年1月8日
大眾汽車助員工擺脫黑莓「騷擾」
由工會推動的一項新規規定,員工下班30分鐘之後就不能向其推送郵件
2011年12月23日
不要成為郵件控
FT專欄作家凱拉韋:TED大會策展人安德森提出制定電子郵件憲章,這個設想從根上就是錯誤的。不應要求發信人自願改變,而應把絕對否決權交到收信人手上。
2011年7月5日
電子郵件未過時
過去10年里,媒體無數次為電子郵件寫下了訃告。可電子郵件這個互聯網最原始的產品,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不斷吸收新元素,重新煥發了生機。
2011年4月14日
谷歌稱Gmail服務在中國遭到干擾
近期中國境內一些Gmail用戶有時不能發送、搜索或打開郵件
2011年3月22日
Facebook開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
新系統將整合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和短信,將挑戰微軟、雅虎等傳統電郵提供商
2010年11月16日
Email不是好東西
FT專欄作家約翰遜:我時常犯這樣的錯誤:發出的郵件令對方火冒三丈,讓人惱怒的程度遠勝過一通艱難的電話。Email收件人既聽不到發件人語氣,也察覺不到發件人的表情與心思。
2009年7月3日
熱門文章
1.
從錢幣歷史看比特幣的估值和未來
2.
後疫情外交:世界棋局中的中美歐俄複合三角關係
3.
為何99歲菲利普親王拒絕國葬?
4.
美國將多家中國超算實體列入出口黑名單
5.
菲利普親王去世,享年99歲
6.
金正恩提醒朝鮮要再次迎接「艱難行軍」
7.
拜登應拿出勇氣逆轉特朗普對華政策
8.
菲律賓指責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蔑視國際法
9.
伊朗釋放韓國油輪
10.
FT社評:全球最低公司稅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