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金融業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中產全球配置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金融業
關注
IMF:低利率正在鼓勵金融冒險
IMF警告,持續低利率正在鼓勵投資者危險地承擔高風險以尋求維持財務回報,將進一步危及當前不溫不火的全球經濟。
2019年10月17日
盯梢醜聞拖累瑞信CEO譚天忠
譚天忠是瑞士金融界少有的黑皮膚外國人,他的名譽最近因為一個離奇的個人陰謀故事而受損。他能在瑞信生存下去嗎?
2019年10月16日
數據有助於揭示現代金融的真相
邰蒂:金融穩定委員會和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揭示出銀行與非銀行實體間的資金流動狀況,但這種努力還需加強。
2019年10月14日
中日啟動ETF互通機制
此舉將讓中日投資者更容易高效和低成本地投資對方股市,將促進中日兩國資本市場互聯,進一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
2019年10月9日
對沖基金與前員工死磕的鬧劇
蕭氏企業與其前明星基金經理米哈洛之間的糾紛遠遠超出專業範疇,雙方都看不到其他出路,只能死磕到底,不惜代價保護自己的聲譽。
2019年10月9日
央行該不該發行數位貨幣?
卡敏斯卡:央行發行數位貨幣存在競爭和隱私問題,他們應該聚焦於最擅長的事情:管理穩定性。
2019年9月25日
20世紀監管規則已不適應數字金融時代
潘迪特:央行支持的數位貨幣日益得到擁護,這或許能催生21世紀的監管架構,最終為金融科技行業的變革鋪平道路。
2019年9月25日
知情人士:香港交易所的收購要約將遭拒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對政治風險和交易結構存在疑慮的背景下,香港交易所競購倫敦證交所的提議面臨被拒命運。
2019年9月12日
港交所提議320億英鎊收購倫敦證交所
香港交易所表示,此舉旨在「使亞洲和歐洲兩地規模最大和最舉足輕重的金融中心強強聯合」。
2019年9月12日
港交所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構想尚未實現
香港交易所於7年前斥資14億英鎊收購了倫敦金屬交易所,旨在將其打造為西方與中國之間的橋樑,但目前為止其構想尚未實現。
2019年9月12日
Lex專欄:別逗了,港交所
香港的動蕩局勢意味著港交所看起來更像個逃難者,而非快速成長的亞洲的守門人。從目前的形勢看,其對倫敦證交所的收購要約沒有吸引力。
2019年9月12日
交易大廳文化仍在阻礙女交易員
男性主導的交易大廳文化,以及外匯交易行業男女薪資的巨大差異,導致很少有女性擔任高級交易職位。
2019年8月14日
金改11條:「資產管理」是「甜點」
周浩:中國的新金融開放舉措,會擊中潛在的市場機會和需求,但外資金融機構也清楚,想象落實在紙面上並不容易。
2019年7月23日
加密貨幣不會終結法定貨幣體系
《數字現金》一書講述了在加密貨幣之前試圖打破法定貨幣體系的各種嘗試,它們都以失敗告終。Libra也不會例外。
2019年7月16日
銀行家為什麼愛跑步?
科技將金融業推向轉型時代,幾乎所有崗位都面臨潛在威脅。人類參與相對於機器更有優勢的活動,就變得再合理不過。
2019年7月12日
FT大視野:Facebook向金融業發起正面攻擊
Facebook發行新虛擬貨幣的計劃引發了許多負面反應,但該計劃獲得的重量級企業背書說明了其蘊含的前景。
2019年6月27日
「豬門」事件令瑞銀在華業務受挫
多家大型中國國企因「豬門」事件與瑞銀斷交,隨著貿易戰讓中國與西方脫鉤,跨國公司以後還可能面臨嚴峻得多的局面。
2019年6月20日
投資者對6月「特習會」焦慮加劇
隨著快速結束貿易爭端的希望破滅,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為應對市場進一步動蕩,投資者正通過衍生品市場安排各自頭寸。
2019年5月31日
貿易戰影響波及金融業
基金服務集團富信稱,隨著美中貿易戰形勢惡化,它在過去6個月處理的中國相關私募股權和風投基金的發行數量大幅下滑。
2019年5月31日
摩根士丹利增持在華合資企業股份
這家美國投行在淘寶網上以2500萬元人民幣買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公司5.5%股份,從而成為後者的最大股東。
2019年4月11日
上海租界的歷史啟示:金融中心與政治權力
馬德斌:公共租界的運作模型,就是一個以納稅人為股東的有限公司,成為追求低稅與高效的小政府。
2019年4月11日
品鈦魏偉:金融科技為何轉向2B?
品鈦CEO魏偉接受FT中文網專訪表示,金融這個賽道絕大多數體量還是會被傳統金融機構所佔據。科技型公司參與金融產業應以2B服務為主流。
2019年4月10日
中國債市離「受歡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被納入彭博指數將為中國債券吸引來大量外國投資,但要使中國債市真正對外資具有吸引力,中國還需要克服多重障礙。
2019年4月3日
中國央行報警 要求追查假新聞
一些社交媒體用戶發布貌似新華社報導的截圖,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但中國央行很快闢謠,並請警方調查這則編造的報導。
2019年4月3日
想看溫網?那就買債券吧
每份8萬英鎊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債券既是穩健投資,又能讓持有人在五年期間年年拿到中心球場的最佳座位。
2019年4月2日
普惠金融的光明面與陰暗面
邱慈觀:金融普及性與穩定性間存在抵讓,過快、滿溢的普惠金融蘊含不穩定因子,故如何在兩者間求取平衡,是普惠金融未來努力的方向。
2019年3月20日
高盛人靠衣裝?
曼斯:高盛宣布員工不必再時時穿正裝。但如果高盛男員工需要老闆允許才敢摘下領帶,那高盛比我們想象得還糟。
2019年3月13日
安達獲準持有華泰人壽多數股權
中國有關部門為美國安達保險集團控股在華壽險合資企業清障,這標誌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進入新階段。
2019年3月5日
台灣保險公司借道ETF投資美元債券
通過購買所謂的「福爾摩莎ETF」,台灣保險商既可以獲得更高回報,又能規避金管會對海外風險押注的限制。
2019年2月18日
全球貨幣體系將要崩潰?
納皮爾:當投資者還在為商業周期煩惱時,全球貨幣體系正在崩潰,其衝擊力將不亞於布列敦森林體系或金本位制度的終結。
2019年1月16日
金融醜聞何時了
邰蒂:金融醜聞的數量在增加嗎?很多人這麼認為,而研究也顯示,美英報導金融欺詐的頻度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出現反彈。
2019年1月16日
熱門文章
1.
中美如何突破僵局,簽訂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
2.
華為輿論風暴的小天氣與大氣候
3.
華為因「251事件」受到國內輿論批評
4.
如何拯救資本主義
5.
文在寅緣何失去了朝核外交的主角地位?
6.
2020年:中國經濟需要「保6」嗎?
7.
格力股改:走完國企改制的「最後一公里」
8.
中國企業海外誤判的教訓
9.
世行前行長佐利克批評特朗普對華政策
10.
豬瘟疫情推高世界食品價格
1
2
3
4
5
6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