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軟銀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特别策劃 - 換腦Rewired
全球生物製藥彈性指數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軟銀
關注
軟銀28億美元入股倉庫機器人公司AutoStore
軟銀將以28億美元收購AutoStore40%股份,其投資重點已從人形機器人,轉向可改善電商物流的倉庫自動化技術。
5天前
美房地產經紀公司Compass上市首日上漲
軟銀投資的Compass上市首日上漲,打消了其IPO籌資規模低於預期引發的不安。
2021年4月2日
謀求借殼上市的WeWork告訴投資者:去年虧損32億美元
給潛在投資者看的「風車項目」文件顯示,WeWork計劃籌集10億美元,並通過與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并以公開上市。
2021年3月23日
25家全球領軍企業呼籲G7成立科技治理機構
萬事達、軟銀、IBM等公司呼籲成立「數據與技術論壇」,幫助協調成員國應對從人工智慧到網路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2021年3月23日
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上市首日大漲
軟銀支持的Coupang股價上市首日大漲40.7%,使其市值達到逾840億美元,為自阿里巴巴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外國公司IPO。
2021年3月12日
Lex專欄:軟銀籃子中的金蛋還沒孵化
軟銀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表現強勁,但這並不是得意忘形的理由。到目前為止,它的大部分收益都尚未變現。
2021年2月9日
軟銀願景基金創下2017年成立以來最佳季度表現
在截至去年12月的3個月里,兩隻願景基金的投資增值了130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其所持優步以及DoorDash的股份的增值。
2021年2月9日
安謀中國負責人獲利於投資客戶企業
正與安謀爭奪其合資公司安謀中國控制權的吳雄昂,被曝通過對安謀中國的客戶企業之一做出個人投資,獲利12億元人民幣。
2021年1月18日
Airspan從英國排除華為中看到機會
美國電信設備製造商Airspan謀求為英國提供5G網路設備,填補華為被排除後留下的空缺。該公司表示現在要積極擴張英國業務。
2021年1月12日
全球投行實現創紀錄費用收入
隨著企業競相籌集資金以求挺過新冠疫情,世界各地的投資銀行今年從為客戶承銷債券和股票發行賺取高額費用。
2020年12月30日
環球音樂買下鮑勃•迪倫歌曲目錄
這筆交易涵蓋六十年期間的熱門歌曲,包括《答案在風中飄》和《時代在變》,對迪倫歌曲目錄的估值達到數億美元。
2020年12月8日
軟銀旗下機構投資科技股虧損37億美元
軟銀為炒科技股成立的新部門SB Northstar迄今已累計虧損37億美元。本周三,軟銀首次披露該部門的負責人和決策機制。
2020年11月13日
英國前商務大臣呼籲審查安謀易主
彼得•曼德爾森稱,在英偉達和英特爾爭奪全球微晶片市場主導的競爭中,安謀會成為附帶損傷,中國、英國和歐洲監管機構需對交易進行最嚴格審查。
2020年10月10日
亞洲加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熱潮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熱潮正蔓延至亞洲。但在批評者眼裡,這是一場可能在眼淚中收場的狂熱,因為股東資金被浪費在定價過高的目標上。
2020年9月23日
KKR有意進軍亞洲早期投資
桑曉霓:這家美國私人股本公司能否在亞洲成功實現多元化,從大型私人股本交易轉向早期投資,就像它在美歐做到的那樣?
2020年9月18日
英偉達收購安謀給晶片業帶來衝擊波
英偉達若能利用這項收購鞏固其在數據中心伺服器市場的地位,並使自己成為AI領域的技術軸心,失去某個大客戶也不要緊。
2020年9月17日
FT社評:安謀易主考驗英國科技願景
美國公司英偉達收購安謀的交易,不只關係到一家英國科技集團的未來。英國政府應仔細審查這筆交易,同時完善本國產業政策。
2020年9月16日
英偉達以400億美元從軟銀手中收購安謀控股
根據雙方的協議,軟銀將成為英偉達的最大股東。英偉達還針對這筆交易,回應了英國監管層表達的擔憂。
2020年9月14日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安謀 英國政府擬設定嚴格條件
英國的大臣們準備對英偉達提出嚴格的條件,包括保留安謀在英國的工作崗位和總部,還可能對該交易進行廣泛審查。
2020年9月14日
軟銀高層重啟私有化討論
儘管執行了資產出售計劃,但與其持股公司的估值相比,軟銀1150億美元的股權估值仍存在折讓,這讓創始人孫正義等軟銀高管不滿。
2020年9月14日
軟銀被曝激進押注後股價跌7.2%
這家日本企業集團周一市值蒸發89億美元。此前曝出的消息稱,該集團就是近期把美國科技股推至創紀錄高度的神秘「巨鯨」。
2020年9月8日
軟銀激進押注美股期權獲40億美元帳面利潤
除了上周結束時股市大幅回落外,對美國股票衍生品的巨額押注奏效了,讓軟銀獲得巨額帳面利潤。然而美國股市持續下跌可能侵蝕軟銀的回報。
2020年9月7日
螞蟻集團提交招股文件
這家中國支付公司表示,希望通過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出售至少10%股份。此次IPO有望募得創紀錄的300億美元。
2020年8月26日
軟銀上季度實現盈利
軟銀扭轉了此前連續三個季度的虧損,在4月至6月的這個季度實現利潤120億美元,這得益於疫情期間全球科技股的反彈。
2020年8月11日
抖音創始人為出售美國業務辯護
字節跳動掌門人在發給員工的信中表示,他「別無選擇」,只能服從美國監管機構和白宮的要求,出售TikTok的美國業務。
2020年8月5日
安謀中國的控制權內鬥
安謀宣布罷免安謀中國CEO吳雄昂,但後者拒絕辭職。根據現行制度他依然掌握公司大權,軟銀和厚朴想要趕走他將面臨漫長的法律程序。
2020年6月29日
安謀中國傳出奪權大戰
在公司否認董事長兼CEO吳雄昂已被罷免後,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與安謀中國的大股東厚朴投資證實其確實被罷免。
2020年6月11日
孫正義跌落神壇?
孫正義承認了軟銀歷史上最大的虧損以及他最珍視的部分願景的破滅。但他表示,時間會顯示出其投資的真正價值。
2020年5月26日
軟銀披露創紀錄130億美元年度虧損
這家日本科技企業集團的掌門人孫正義在捍衛自己的投資策略時自比耶穌基督,稱當年耶穌也曾遭到誤解和批評。
2020年5月19日
馬雲卸任軟銀董事
馬雲將從任職13年的軟銀董事會卸任,這是這家正走向歷史性虧損的日本科技集團一連串備受矚目的離職事件中的最新一起。
2020年5月18日
WeWork聯合創始人諾伊曼把軟銀告上法庭
這標誌著諾依曼與軟銀老闆孫正義之間的關係正式破裂。諾依曼指責軟銀逃避執行向他和WeWork其他早期投資者購買30億美元股票的協議。
2020年5月6日
熱門文章
1.
從錢幣歷史看比特幣的估值和未來
2.
後疫情外交:世界棋局中的中美歐俄複合三角關係
3.
為何99歲菲利普親王拒絕國葬?
4.
美國將多家中國超算實體列入出口黑名單
5.
菲利普親王去世,享年99歲
6.
金正恩提醒朝鮮要再次迎接「艱難行軍」
7.
拜登應拿出勇氣逆轉特朗普對華政策
8.
菲律賓指責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蔑視國際法
9.
伊朗釋放韓國油輪
10.
FT社評:全球最低公司稅是個好主意
1
2
3
4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