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谷歌與中國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展望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谷歌與中國
關注
澳大利亞通過媒體議價法案
此舉旨在迫使Facebook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為新聞內容向出版商付費,可能鼓勵其他國家通過類似的立法。
5天前
Facebook承諾未來三年為新聞內容支付10億美元
此舉旨在遏制這個社交平台在澳大利亞短暫屏蔽新聞所引發的衝擊波。去年穀歌也承諾要在三年期間為新聞內容支出10億美元。
5天前
Facebook將恢復展示澳大利亞新聞
Facebook與澳大利亞政府達成協議,同意為新聞付費,並將在未來幾天內為澳大利亞用戶恢復新聞展示。
2021年2月23日
微軟與歐洲出版商聯手
它們將為歐盟開發一套澳大利亞式仲裁製度,迫使大型科技公司為新聞付費。此舉將讓谷歌和Facebook面臨更大麻煩。
2021年2月23日
科技巨頭們為何仍是眾矢之的?
摩爾:在新冠疫情期間賺得盆滿缽滿的大型科技公司,並未在戰勝疫情方面發揮太大作用,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公眾對科技公司仍然反感。
2021年2月23日
谷歌之後,輪到Facebook和澳政府對撼
李軍:不管是新聞內容付費還是「數字稅」,本質上都是政府要求互聯網巨頭在全社會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承擔更多責任,只是著眼點和手段有所不同。
2021年2月22日
谷歌解僱AI倫理小組負責人
這是兩個月來該部門第二位高層領導離職,令外界關注谷歌對人工智慧敏感問題的管理,以及谷歌內部的種族和性別問題。
2021年2月20日
FT社評:澳大利亞與Facebook之爭沒有提供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案
澳大利亞的做法非但沒有提供一種重新平衡在線新聞盈利的模式,反而突顯出利用立法手段解決這一問題時可能遭遇的陷阱。
2021年2月20日
Lex專欄:百度應搜尋新領域
這家中國科技集團與其繼續大舉投資於視頻流媒體等競爭激烈的服務,不如以人工智慧和雲服務的成功為啟示,找到新的業務線。
2021年2月19日
Facebook屏蔽澳大利亞新聞引發嘩然
Facebook屏蔽來自澳大利亞出版商的新聞,使澳大利亞一些政府衛生和緊急服務的Facebook頁面一度無法訪問。
2021年2月18日
Facebook禁止分享澳大利亞出版商的新聞
為對抗澳大利亞政府讓大型科技公司為新聞付費的努力,Facebook將向全球所有用戶屏蔽來自澳大利亞出版商的新聞。
2021年2月18日
歐盟擬迫使谷歌等大型科技平台為新聞付費
負責起草歐洲新數字法規的歐洲議會議員希望效仿澳大利亞的改革,加強出版機構對抗谷歌和Facebook的力量。
2021年2月9日
谷歌因威脅退出澳大利亞遭微軟批評
谷歌因澳大利亞計劃出台《新聞媒體議價法案》威脅要退出該國,微軟則表示支持該法案,願意免費幫助小企業轉移至必應。
2021年2月3日
Facebook與蘋果的爭端升級
Facebook指責蘋果「經常」利用市場主導地位偏袒自己的產品,蘋果則對基於廣告的社交網路發起猛烈攻擊。
2021年1月29日
谷歌同澳大利亞政府的對決
李軍:在新聞內容引用付費的問題上,谷歌和Facebook最終選擇同澳大利亞政府正面對抗,因為後者缺乏美國的經濟實力,也不像法國一樣背靠歐盟。
2021年1月25日
疫情帶來的科技熱潮將重塑城市
正如20年前的科技泡沫留下了強大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新冠疫情帶來的電子商務熱潮正在建造惠及未來數十年的物流網路。
2021年1月12日
默克爾:Twitter封禁特朗普帳號「有問題」
德國總理通過其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應效仿德國,制定限制網路煽動的法律,而不是任由Twitter、Facebook等平台自行制定規則。
2021年1月12日
半自動駕駛汽車帶來新危險
加普:各種新型汽車配備必須由駕駛員監督的軟體輔助功能,而完全自動駕駛仍然遙遙無期,這種不上不下的境地很危險。
2021年1月12日
互聯網反壟斷的歐洲版本是怎麼樣的?
張冬方:來自美國的四大科技巨頭谷歌、蘋果、臉書和亞馬遜雷打不動地統領著歐洲大陸,無論稅收,數據保護,還是競爭生態,無不讓歐盟頭疼。
2021年1月4日
新興搜索引擎初創企業向谷歌發起挑戰
You.com和Mojeek這兩家打造新搜索引擎的企業希望,不斷加大的監管壓力最終會扭轉谷歌長達20年的市場主導地位。
2020年12月28日
年度詞彙:R值
新冠疫情讓流行病學術語進入大眾日常語彙。當權者最喜歡談論R值,而不是解釋為何有如此多的超額死亡人數。
2020年12月24日
谷歌被指控與Facebook違法合作
美國由共和黨領導的10個州就谷歌反壟斷訴訟開闢「新戰線」,指控其與Facebook串通,操縱在線廣告拍賣以瓜分利潤,相當於參與「內幕交易」。
2020年12月17日
歐盟警告可能拆分美國科技巨頭
《數字市場法案》草案警告,5年內被罰款三次的科技公司將面臨拆分。這表明歐盟承認現有的競爭法律不夠完善,未能遏制矽谷巨頭。
2020年12月16日
DeepMind宣布能夠預測蛋白質結構
這項突破有望加快新藥的開發過程。這家人工智慧公司稱,其AlphaFold系統能夠在數天內提供準確結果。
2020年12月1日
Lex專欄:新版Google Pay時機尷尬
谷歌擴展Google Pay應用的功能本無可厚非,但是此舉不會讓已經警惕這家科技巨頭影響力的監管機構放心。
2020年11月20日
蘋果告別英特爾說明什麼?
蘋果最新發布的Mac電腦配備定製M1晶片,結束其依賴英特爾晶片的時代。這突顯出定製晶片是科技巨頭獲得競爭優勢的最快途徑。
2020年11月19日
美國的新政治:陰謀和不實訊息
2016年,大多數試圖影響投票的虛假訊息來自俄羅斯。但到了2020年,傳播虛假訊息的是美國人自己,而且規模很大。
2020年11月18日
大型科技公司該如何對付陰謀論?
邰蒂:研究顯示,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頑固地相信陰謀論。區分陰謀論者的類型,或許是阻止陰謀論傳播的一個切入點。
2020年11月18日
矽谷應對拜登抱何種期待?
拜登的團隊也對扎克伯格和其他矽谷巨頭抱有反感,過去四年里,民主黨人對科技巨頭的厭惡一直在增加。
2020年11月10日
大眾掌舵人的轉型之戰
赫伯特•迪斯計劃投入330億歐元,讓未來的大眾成為能與特斯拉競爭的電動汽車業龍頭,但他需要先爭取工會和股東的支持。
2020年11月9日
蘋果加緊開發谷歌搜索替代品
由於谷歌為成為iPhone默認搜索引擎向蘋果付費面臨反壟斷審查,蘋果正加大努力開發自主搜索技術,這從iPhone主屏查詢功能的新變化可見一斑。
2020年10月29日
谷歌宣布停止在其中國搜索引擎上進行自我內容審查。這使得該公司可能不得不撤離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龐大的因特網市場,也使中國的網路和訊息政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熱門文章
1.
解碼美國「政-智旋轉門」:哪些智庫的對華研究最具影響力?(上)
2.
流量經濟,最終可能導致集體「不經濟」
3.
中國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進展緩慢
4.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世界核心經濟技術或將分化成「三個世界」格局
5.
吳國盛:中國科學史家肩負著沉重的社會責任
6.
解碼美國「政-智旋轉門」:哪些智庫的對華研究最具影響力?(下)
7.
澳大利亞收緊審查後中國對澳投資大幅下降
8.
巴菲特:債市投資者面臨「慘淡未來」
9.
華夏幸福違約突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壓力
10.
歐洲的阿斯利康疫苗嚴重積壓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