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文革的制度起源:壓制不同聲音和「大躍進」

許成鋼:「大躍進」是產生文化大革命的制度基礎的重要部分,是文革的前奏,影響極其深刻,一直影響到今天。
2017年8月9日

川普把CNN「掀翻在地」

美國總統發佈一段經過處理的摔跤比賽影片,顯示他把「CNN」掀翻在地,此舉標誌着他與美國新聞界的恩怨升級。
2017年7月3日

哈佛扼殺社群媒體言論自由?

劉裘蒂:因爲在社群媒體發佈不當言論,美國哈佛大學開除了十名新生。社群媒體言論自由的邊界在哪裏?
2017年6月14日

科技公司不能拿網路自由作擋箭牌

斯蒂芬斯:科技公司一直嫺熟地掌握著自己的定位。即便成了全球巨無霸,它們仍將自己定位爲無權者的守護人。
2017年6月12日

中國關閉八卦社群媒體賬號引網民不滿

中國政府正依照新的網路安全法,收緊對網上新聞媒體的控制,但關閉知名八卦社群媒體賬號之舉引發了這些賬號粉絲的不滿。
2017年6月12日

Facebook網帖審覈政策曝光

Facebook正因其內容審覈政策而再次受到關注。政界人士及社運人士向該公司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要其爲網站上的內容負責。
2017年5月23日

美國校園爭議:言論自由的邊界在哪裏?

張鐵志:近來美國的校園爭議帶來一個古老的難題,言論自由的邊界該如何被決定?它包含仇恨言論嗎?
2017年5月3日

中國對國內批評毛澤東的人士採取行動

中共正發起一場反對以「虛無主義」解讀毛澤東的運動。經濟學家茅於軾的社群媒體賬戶被刪除,其創立的研究所的網站被關閉。
2017年1月23日

蘋果中國應用商店下架《紐約時報》應用

蘋果發言人表示蘋果被告知《紐約時報》應用違反了中國「當地法規」,但未透露具體違反了哪些法規。
2017年1月5日

《曉松奇談》停播引發中國網友緬懷

《曉松奇談》主持人高曉松並未提及停播原因。先前,這檔節目曾多次遭遇審查壓力,令高曉松日益不滿。
2016年12月30日

學者爲何穿上學袍?

毛壽龍:思想和思想家都是危險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許我們應該希望學者穿上學袍,爲學術贏得一片天地。
2016年9月2日

香港證監會打壓負面研究引發擔憂

香港證監會對唱淡沽空中國內地在港上市企業的機構和個人採取執法行動,此舉引發了對香港言論自由的擔憂。
2016年8月31日

李光耀之女罕見公開批評新加坡政府

李瑋玲稱她兄長領導的新加坡政府爲「威權」政府。一項新法案規定懲處各種藐視法庭行爲,被認爲可能壓制言論自由。
2016年8月15日

愛國之辯,也需溫和表達

讀者丁力:思想交流並非一錘子買賣,是不斷補充、持續完善的過程。確保言論自由不受侵害的有效方式,是溫和表達。
2016年8月2日

中國一些門戶網站原創新聞欄目遭關停

北京市網信辦關停了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的部分新聞欄目,理由是它們違反了禁止登載自行採編的新聞資訊的規定。
2016年7月25日

中國自由派雜誌《炎黃春秋》停刊

中國官方要對《炎黃春秋》雜誌社管理層洗牌,但該雜誌社社委會未服從這一要求,而是一致決定立即停刊。
2016年7月20日

言論自由,才能還原歷史真實

張千帆:洪振快努力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但一審判決選擇扼殺他的言論。封殺歷史研究自由空間,恰好爲虛無主義提供避難所。
2016年7月1日

必須管住公權力的嘴

笑蜀:在正常社會,公民有言論自由,但官員沒有言論自由,必須剋制,輕易不能發言,否則類似王衛星「單身女性原罪論」一類的引來軒然大波的言論在所難免。
2016年5月27日

中國網信辦批評《環球時報》炒作

該報曾推出民調詢問讀者最好何時武力收復臺灣,並打著批評的幌子報導一些禁忌話題
2016年5月17日

聯合國官員:安倍政府威脅日本新聞自由

聯合國言論自由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警告,日本媒體的獨立性「十分令人擔憂」
2016年4月21日

新加坡第一家庭上演「內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妹妹李瑋玲在Facebook上發文,指責他濫用手中政治權力爲父親李光耀逝世一週年舉行紀念活動,並稱他企圖建立「政治王朝」。李顯龍則反駁妹妹的指控「完全有違事實」。
2016年4月12日

從一則舊聞看美國新聞出版自由的意義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龔刃韌:《紐約時報》經歷的兩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憲法訴訟說明,在遏制總統及政府濫用權力上,新聞出版自由和司法獨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8年2月9日

香港證監會訴香櫞案開始聽證

此案辯論焦點已從做空行爲的價值轉向了言論自由,香櫞負責人的辯護律師甚至在聽證中拿蜘蛛俠作類比
2016年2月24日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