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美國政治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美國政治
關注
美國參議院修改「阻礙議事程序」
這讓奧巴馬在提名內閣成員和法官上擁有更大的權力
2013年11月22日
美債大限即至 談判仍陷僵局
眾議院共和黨人仍拒絕接受參議院兩黨議員的妥協方案
2013年10月16日
債務之爭非美國首要之務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圍繞政府重新開張和提高債務上限的僵局已讓華盛頓精疲力盡。但令悲劇雪上加霜的是,當前危機中,人們爭論的多數話題與美國面臨的真正挑戰並無太大關係。
2013年10月15日
報告:美國政治「內耗」成本巨大
研究顯示,自2010年以來,美國兩黨衝突已令美國經濟增長損失一個百分點
2013年10月15日
奧巴馬將成「跛腳鴨」?
《外交政策》雜誌CEO羅特科普夫:最近幾個月發生的事件削弱了奧巴馬,暴露了他的弱點和美國政治體系的深層缺陷。當然,他依然擁有權力。
2013年9月23日
FT社評:美國會應恢復「快車道」授權
費羅曼出任美國下一任貿易代表得到通過,但更重要的是要說服國會給予他在貿易談判中的「快車道」授權,民主黨人也要改掉把美國中產階級困境歸咎於全球化的習慣。
2013年6月21日
科技進步改變美國政治生態
《旗幟周刊》高級編輯克里斯托弗•考德威爾:就美國政治而言,與就業市場的劇變相比,意識形態和少數族裔的改變微不足道。
2013年4月22日
奧巴馬踏上危險道路
FT專欄作家盧斯:曾負責奧巴馬競選活動的「行動組織」,如今化身為白宮事實上的籌款部門。支持者稱,為對付槍支行業等特殊利益,有必要這麼做。
2013年3月22日
從國情咨文演講看美國民主制度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鄒至莊:美國兩黨政治使爭議事項很難獲得通過,但也避免了政府嚴重濫用權力現象。那麼,應該如何評估美、中、台三地的行政效率呢?
2013年3月1日
美國治理危機考驗中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賈爾斯•錢斯:美國大選及減赤爭議表明,美國社會正在分裂,這將讓它經歷一場認同危機、信任危機。那麼,中國應向哪個方向下注?
2013年1月30日
美國仍在遙遠的山巔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羅天昊:美國衰落論甚囂塵上,中國取代美國的聲音日益高漲,但展望未來,卻會發現美國仍站立在高山之顛,這得益於它強大的內部自我革新能力。
2013年1月21日
誰敢與美國茶黨博弈?
FT專欄作家盧斯:茶黨已被一筆勾銷,就像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這些戴著三角帽的激進分子似乎註定被人淡忘,但先別急著宣告他們的湮滅。
2013年1月15日
新聞人物:埃里克•坎特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埃里克•坎特與兩位本黨同事共同推動了共和黨這幾年的右轉,這位自稱「年輕槍手」的人士聲稱打定了主意要削減開支。
2013年1月14日
奧巴馬不是「帝王總統」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希望奧巴馬能成為決定歷史的偉人。而在現實世界中,奧巴馬是受困於種種客觀條件的「囚徒」。
2013年1月11日
與約瑟夫•奈「爭論」美國衰落
中國媒體人王文:與福山相比,約瑟夫•奈更喜歡以「將來時」的心態預測國際關係。當所有人都在闡述美國衰弱時,他或許是全世界最堅決地拒絕承認這一點的人。
2012年12月14日
FT社評:財政懸崖陰影未散
美國國會兩黨領袖似乎有可能協力避免財政懸崖,但現在還不到鬆口氣的時候,因為美國經濟復甦勢頭依然不明朗,而且妥協協議可能涉及奧巴馬對富人增稅的計劃。
2012年11月23日
奧巴馬如何打造「積極政府」?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奧巴馬還沒有形成支撐其「積極政府」構想的經濟戰略,他應當成為改革總指揮,為各領域投資掃清障礙。
2012年11月13日
奧巴馬第二任期何去何從?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奧巴馬贏得選舉是一場重大勝利,也面對重大機遇。如果他不能解決國內國際問題,那將是美國的遺憾,也是全世界的遺憾。
2012年11月12日
FT社評:奧巴馬外交姿態趨務實
奧巴馬在聯大會議上坦言,美國無法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這是務實的態度。如果連任,他最好能與中東世界繼續保持外交接觸,同時以「大棒」作為「終極」威脅。
2012年9月27日
FT社評:奧巴馬對華應保持克制
奧巴馬向WTO申訴中國向汽車零件行業提供補貼,顯然意在爭取俄亥俄州選民,如民調錶現不佳,他甚至可能效仿羅姆尼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他必需抵制這種誘惑。
2012年9月18日
FT社評:國會失靈損害美國經濟政策
上周美國國會議員開始休假時,農業法案、與俄羅斯貿易關係正常化這兩項要事依然懸而未決,再次證明國會分裂和失靈導致美國難以規劃一套連貫的經濟政策。
2012年8月14日
FT社評:瑞安讓美國大選直面主題
羅姆尼選擇瑞安為自己的競選搭檔,是否增加了他在大選中擊敗奧巴馬的可能性?這個問題將由美國民眾來決定。但這個選擇將使競選活動集中於一些美國選民必須辯論的問題上。
2012年8月13日
保守主義須重視政府作用
美國日裔學者福山:在左翼陣營日趨沒落的情況下,如果新保守主義能夠挫掉華爾街的傲氣,那麼它在對付左翼的公共部門工會和其它利益集團時,可信度就會大得多。
2012年8月7日
FT社評:伯南克與美國大選
如果奧巴馬曾希望美聯儲在最後關頭助他一臂之力,那麼伯南克的發言或許已斷了他的這種念想。在美國大選前,美國經濟既不太可能進一步惡化,也不可能突然好轉。
2012年7月23日
美國的新角色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金融危機和其它一些嚴重錯誤令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模式失去了以往所享有的聲望,導致美國的影響力下降。今後,美國將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2012年6月5日
羅姆尼以對華強硬態度爭取勞工選民
羅姆尼試圖利用美國人對自由貿易的疑慮心理,批評奧巴馬違背與中國對抗的承諾。他表示,一旦上任就會馬上「迫使中國按規則辦事」。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
2012年6月1日
美軍新戰略遭強烈批評
隨著美國竭力在對華關係中把握競爭與合作的恰當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旨在反制中國軍事挑戰的美國新版軍事方針正在美國國內外受到強烈批評,有人(甚至包括美國軍方內部的某些人)警告稱,這種新的軍事學說將會毫無必要地激怒中國。
2012年6月1日
美國政治僵局是結構性悲劇
FT專欄作家邰蒂:美國社會現在似乎變得更加兩極分化,強大的利益集團正利用手裡的財富來推進自己的訴求,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分化。
2012年6月1日
Lex專欄:算算美國的實際國防預算
2012年財年,美國為基礎國防預算劃撥5310億美元,為海外作戰撥款1150億美元,若算上各項國土安全支出,美國國防支出總額將達到9600億美元,佔GDP和聯邦支出的比例都將大幅上升。
2012年5月29日
Facebook和奧巴馬同病相憐
FT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Facebook要支撐高股價,就得把自己發展成一個綜合平台。奧巴馬若想獲得連任,就必須掙脫自縛手腳的行銷世界觀。
2012年5月23日
FT社評:骯髒的美國選戰
美國選戰中從來都不乏人身攻擊,但有兩個原因會令這次總統大選比以往更骯髒。奧巴馬和羅姆尼應該站出來,公開呼籲支持者關注政策議題,而不是對手的品格。
2012年5月22日
熱門文章
1.
谷歌同澳大利亞政府的對決
2.
拜登時代的中美關係展望
3.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拜登就職後給中國演示的第一個動作
4.
華爾街擔心拜登就任後美中緊張持續下去
5.
展望2021:人民幣能「破6」嗎?
6.
達沃斯人的預測有多麼不靠譜?
7.
Lex專欄:疫情下的中國食品股
8.
對沖基金警告新冠病毒新變種將重創經濟
9.
亞洲科技股大漲
10.
松下借冷藏箱進軍220億美元的疫苗儲存設備競賽
|‹
上一頁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