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銀行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渣打銀行一職員在中國被拘留

該銀行一名客戶涉嫌從中國一家國有銀行竊取資金
2012年3月16日

私人銀行在新興市場謀求新生

如果你問國際大型私人銀行未來幾年最強勁的成長機遇出現在哪裏,它們會越來越多地回答在「新興亞洲」。許多私人銀行正將目光轉向二線新興市場。
2012年1月5日

新興市場淘金不易

私人銀行發現進入亞洲市場的難度超出自己先前的預期,這裏的利潤率相對較低,競爭也十分激烈。未來的業務重點將是投身海外業務和追逐財富市場的低端人羣。
2011年12月22日

私人銀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全球金融危機和更嚴格的監管給私人銀行業帶來巨大挑戰,但頂尖富豪數量劇增也意味著機遇。私人銀行正調整戰略,向更高階的市場和新興市場轉移。
2011年12月8日

財富管理進入非核心服務時代

如今,富人客戶想要的不僅僅是傳統的銀行和財富管理服務。慈善、收藏品與房地產投資、財富保值和跨代規劃等非核心服務正在興起。
2011年12月1日

財富管理:爲中國富人管帳

從萬元能成戶到百萬元不成戶,三十年間中國民間財富積累的同時,也催生了財富管理的巨大需求。FT 2011年度中國高峯論壇聚焦爲富人「管錢」的機會與風險。
2011年11月17日

私人銀行業務推高瑞銀一季度業績

來自亞洲和新興市場的富有私人客戶投入瑞銀127億美元新資金
2011年4月27日

私人銀行業面臨亞洲成本壓力

亞洲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在金融危機之中及其後監管與客戶行爲方面發生的變化,加大了私人銀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
2011年11月23日

亞洲富人偏愛定製服務

BSI銀行亞洲CEO布倫納:亞洲文化的多樣性要求私人銀行業對每位客戶的需求給予獨特的回應,不管在新加坡、香港、印度或任何一個指定的市場。
2011年3月8日

滙豐考慮將私人銀行業務總管遷往香港

到2013年,亞洲預計將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財富集中地
2010年2月12日

瑞銀私人銀行業務流失嚴重

去年末季該部門資金淨流出額較前3個月翻番,達到310億美元
2010年2月10日

印度對瑞銀客戶賬戶遭到濫用啓動調查

其中兩個賬戶屬於印度商業大亨安巴尼旗下的兩家公司
2009年11月12日

失當交易曝光 瑞銀雪上加霜

在受到金融危機嚴重衝擊、在美國官司纏身之後,瑞銀又遇到了麻煩:其倫敦僱員從事未經授權的交易令客戶損失逾4200萬美元。
2009年11月6日

瑞士政府脫手瑞銀股票 獲利11億美元

瑞士政府從紓困行動中全身而退,還獲得「私人股本式」回報
2009年8月21日

瑞士同意披露瑞銀4450美國富人姓名

讓美國在瑞士聞名的銀行保密制度上打開一道缺口
2009年8月20日

瑞士銀行不再神祕

瑞銀與美國當局間的法律糾紛雖使瑞士銀行聲譽受損,但擺脫「保密」羈絆的瑞士銀行卻可專注管理客戶資產,而不必再以稅收和保密爲誘餌吸引投資。
2009年8月17日

瑞銀與美國就交出客戶資料達成和解

律師表示,協議會涉及瑞銀提供至少5000名美國離岸客戶姓名,並可能支付鉅額罰金
2009年8月13日

Lex專欄:瑞士私人銀行業

瑞銀將向美國稅務部門提供約5000個祕密賬戶持有人的詳細資訊,還將接受高額罰款。然而,比賬戶數量和罰款金額更重要的是,披露這些逃稅者資訊的依據。
2009年8月5日

瑞銀即將聘請前美林高階主管加盟

美國政府的逃稅調查令瑞銀客戶資金大量流失
2009年8月5日

Lex專欄:美國應考慮與瑞銀和解

美國國稅局強制瑞銀交出美國客戶資訊的舉動,讓瑞士這隻刺蝟再次亮出了尖刺
2009年7月13日

瑞士私人銀行家:瑞士「陷入一場經濟戰」

Mirabaud管理合夥人米拉博還表示,沒有什麼比在美國避稅更容易
2009年6月29日

瑞士私人銀行業保密制度面臨壓力

可能要求客戶提高稅務合規度,並鼓勵他們公開隱瞞的資產
2009年6月22日

新加坡富豪黃鴻年起訴花旗私人銀行

聲稱該部門涉嫌提供「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資訊,令他去年損失約6億多美元
2009年5月21日

Lex專欄:瑞士私人銀行出路何在?

牛市中輕鬆撈錢的瑞士私人銀行如今好景不再,其資產管理規模下降,同時受到了全球打擊避稅行動的衝擊。它們必須進行自我改造,提高服務水準,令自己卓而不羣。
2009年5月19日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