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朝鮮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凱歌香檳·HER POWER
中美貿易戰
創新經濟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圖輯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朝鮮
朝鮮
關注
朝鮮宣布將重啟寧邊核反應堆
美國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朝鮮正通過大規模調動部隊來改變其軍事姿態
2013年4月3日
韓國總統責令嚴厲應對朝鮮挑釁
朴槿惠表示韓軍可先斬後奏,「不用考慮任何政治後果」
2013年4月2日
美國「嚴肅對待」朝鮮宣戰威脅
白宮國家安全委稱將與韓國保持密切聯絡,同時也表示朝鮮一貫虛張聲勢
2013年4月1日
美國B-2轟炸機飛臨朝鮮半島
展示其有能力從本土基地直接向朝鮮發起攻擊
2013年3月29日
軍事緊張未威脅朝鮮旅遊業
儘管朝鮮威脅發動戰爭,卻仍希望旅遊業能夠繁榮起來。因為受到制裁,朝鮮很難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所以海外遊客帶來的硬通貨頗受政府歡迎。
2013年3月18日
美中應聯合應對朝鮮核前景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面對朝鮮核問題的種種危險與死結,美國和中國需要共同思考最具威脅性的情況,兩國甚至可以聯合制定應變計劃,把金氏政權滅亡前使用核武器的危險減至最低。
2013年3月13日
韓美開始舉行軍事演習
朝鮮憤怒地回應說,對方的「武力恫嚇」可能會引發軍事對抗
2013年3月12日
中國對朝政策陷入兩難
北京擔心,對朝過於強硬,或將促使平壤更為好戰,或將導致金氏政權崩潰,這兩種情況都比現狀更加糟糕。
2013年3月11日
中國支持安理會制裁朝鮮新決議
顯示北京在朝鮮核試驗後對平壤態度轉為強硬
2013年3月8日
朝鮮向世界發出混雜訊息
該國年輕領導人金正恩展開「籃球外交」僅幾天後,便威脅撕毀停戰協定
2013年3月7日
中國不應再縱容朝鮮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朝鮮近幾年不斷挑釁,又以自身困境為要挾,迫使中國提供援助以維持其統治。因為平壤方面深知中國的底線:不惜代價保持穩定。
2013年2月21日
朝鮮為何堅持發展核武?
英國利茲大學名譽高級研究員卡特:十年前,小布什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國家。十年來,朝鮮目睹了同屬「邪惡軸心」的伊拉克與伊朗的遭遇。
2013年2月21日
FT社評:中美必須聯手遏制朝鮮
朝鮮最近的核試驗再一次震驚世界。中國掌握著迫使金正恩改弦更張的關鍵。中國需要拿出懲罰措施,並聯手美國,共同控制朝鮮的核威脅。
2013年2月14日
朝鮮核試驗挑戰中國
金正恩上台後,朝鮮在外交上給予其最大盟友一系列冷遇,此次違背中方意願進行核試驗,加劇了中國的內外壓力。分析人士稱,由於對朝經濟支持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政治回報,中國新領導層可能對朝鮮採取更強硬態度。
2013年2月13日
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
朝鮮證實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中國表示「堅決反對」,國際社會紛紛譴責
2013年2月12日
朝鮮威脅進行第三次核試
對聯合國制裁做出憤怒回應,表示試驗將針對「死敵」美國
2013年1月25日
把遊客帶到朝鮮去
賈費爾:1993年我去了趟朝鮮,那是我第一次去朝鮮旅遊。此後我便做出了一個決定:留在北京,創建一家帶其他西方遊客去朝鮮旅遊的公司。
2012年12月28日
FT社評:金正恩的危險野心
朝鮮發射火箭後,中國在評論中使用了強烈的措辭,這是一個可喜的跡象,但中國應明確表明,朝鮮此舉可能帶來進一步的後果。美國及其盟國也應採取更多行動,堵住朝鮮的境外資金管道。
2012年12月13日
FT社評:必須與朝鮮保持對話
與一個流氓國家打交道的確令人不悅,但保持交流是保證和平的唯一希望。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和韓國不得不放棄以朝鮮無核化作為重啟談判的先決條件。
2013年4月3日
中國應該重估中朝關係
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朝鮮第三次核試驗是中國重新評估與金氏王朝長期盟友關係的良好時機。中國應該拋棄朝鮮,並推動朝鮮半島重新統一。
2013年3月1日
亞洲「核事」紛擾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朝核、伊核問題之所以延宕不決,核心根源在於核武器的擴散是全球性難題,但卻依託於「地區性」的臨時框架進行探討與解決。
2013年3月1日
中國「縱容」朝鮮的後果
韓國媒體人李成賢:中國對朝政策有其內部的思路和邏輯,也有地區戰略的考慮,但是我還是想指出中國「縱容」朝鮮帶來的消極結果,包括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2013年2月27日
大國妥協助長朝鮮核爆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在國際社會對朝鮮邁向有核化已難以容忍的背景下,朝鮮啟動第三次核爆,以此回應反對與制裁,這是其馬基雅維利主義外交政策的延續,以強硬贏得「膽小鬼遊戲」。
2013年2月18日
聯合國擴大對朝制裁
制裁名單新增6家企業和4名個人,中國投贊成票,朝鮮表示將繼續發展核武
2013年1月23日
谷歌掌門人勸說朝鮮接受互聯網
施密特表示,未能融入互聯網時代將妨礙朝鮮經濟增長
2013年1月11日
中國終將「失去」朝鮮
讀者陳雪根:朝鮮衛星發射成功後,中國面臨美國在朝鮮問題上搞「越頂外交」的威脅。如果美國越過中國將朝鮮拉入其重返亞洲戰略,這對中國就意味著真正的夢魘。
2012年12月20日
衛星發射提升朝鮮談判實力
有些分析人士相信,朝鮮構成的核威脅日益增大(儘管切實威脅仍然很小),可能迫使美國恢復與朝鮮談判——儘管有人擔心這是對朝鮮的「惡行」予以獎勵。
2012年12月13日
韓媒:朝鮮今晨已發射火箭
日本方面稱,火箭已在菲律賓海域附近墜落
2012年12月12日
朝鮮證實推遲火箭發射
原因是發現「技術缺陷」,韓國仍未放棄阻止發射努力
2012年12月11日
中國對朝鮮發射衛星表示「關切」
美國、韓國和日本也譴責了朝鮮的這一計劃
2012年12月3日
韓國:朝鮮或準備發射衛星
韓國因技術問題再次中止本國衛星發射,同時表示有跡象表示朝鮮可能正計劃發射衛星
2012年11月30日
熱門文章
1.
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甚微
2.
中美在北京恢復貿易談判
3.
對中美經貿談判,中國需要一個雙贏協議
4.
當心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紅線」
5.
《流浪地球》:科幻大片有了中國視角
6.
1月份中國CPI、PPI雙雙表現不佳
7.
我的新年期許:用兩張「票子」取代兩根「杆子」
8.
沙特王儲面臨空前國際壓力
9.
英國防大臣對華言論引爭議
10.
調研:中國消費者對華為的偏好度提升
|‹
上一頁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