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教育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凱歌香檳·HER POWER
中美貿易戰
創新經濟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圖輯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教育
教育
關注
中國要警惕「鋼琴大躍進」
鋼琴家肖荻:我問琴童:你喜歡這首曲子嗎?很多人答不上來,或從來沒考慮過。鋼琴教育重技術輕興趣怪圈的形成,和單一價值取向不無聯繫。
2014年3月12日
別被上海「超級學生」嚇倒
英國教育大臣前顧問弗里曼:「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最新結果顯示,東亞國家排名進一步提升,美國和西歐國家卻止步不前。教育與國家經濟實力並不確定相關,但與文化差異和政府政策密切聯繫。
2013年12月10日
上海學生在國際測試中奪冠
在最新的Pisa測試中成績居中的英國和美國則被質疑教學方法有問題
2013年12月4日
巴基斯坦女孩艱難的求學路
因倡導女孩受教育而險遭塔利班槍殺的巴基斯坦女學生馬拉拉•尤薩福扎伊錯失諾貝爾和平獎,但最大輸家仍是巴基斯坦的女孩們。
2013年10月14日
新一代教育初創企業
受紐約市政府鼓勵教育創新的影響,教育初創企業在紐約大量湧現。這一行業潛力巨大,對投資者來說是個機會。
2013年10月14日
英國「虎媽」的名校情結
為了讓孩子進入貴族學校,英國「虎媽」Laura可謂費盡心機:她約學校老師吃飯、裝成警察討好校長、還試圖接近當地名流,以獲得推薦。
2013年8月9日
老師沒教怎麼學習
專欄作家庫柏:老師整天都在向我們傳授知識,但從沒教給我們如何吸收知識。我把大腦吸收能力比較強的那些年都荒廢掉了。
2013年6月7日
中國家長送子女入讀英國名校
這些年來,中國富人爭相將子女送到英國頂尖寄宿學校就讀,但對於學校來說,國際學生和英國學生之間合適的人數比例關係,已經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2014年3月25日
中國職業教育不再是雞肋?
中國決策者釋放了讓職業教育重回舞台的政策信號,上千所學校將因此改變。在能夠短期解決就業的問題外,其是否考慮到了經濟學家古斯比提出的國家未來創新能力的問題?
2014年3月24日
可怕的「罪惡製造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幼兒園喂藥醜聞,是對這個貌似高亢勃發實則頹喪無能時代的絕妙嘲諷。我們或許能寬宥那些卑賤的作惡者,但別指望會與罪孽製造者達成和解。
2014年3月20日
一定要學上海孩子嗎?
英國教育學者薩爾格倫和勒格朗德:英國教育部組團去上海取經,希望找到當地學校在國際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經驗。但在英國教育界急於複製遠東高分國家的成功秘訣之際,他們可能得出錯誤結論。
2014年3月19日
社會地位由家族遺傳決定?
FT專欄作家邰蒂:如果精英地位可以延續很多代人,這與DNA關係不大,而是更多在於我們不經意間從父母那裡遺傳的微妙文化模式和認知地圖。
2014年3月17日
技能比成績重要得多
FT管理編輯希爾:一項針對國際學生成績排名的評估中,上海學生表現突出,這引發不少國家對於技能型人才儲備不足的擔憂,但如果因此抨擊是學校和政府導致「技能短缺」,未免太輕率。
2014年2月28日
打遊戲的教育意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如果孩子們個個都喜歡遊戲,不喜歡學習,如果google搜索引擎比老師們更了解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是互聯網的錯誤,還是老師們的恥辱?
2014年2月8日
中國民眾不認同本國教育體制
中國專家認為現行體制僅僅強調知識教育,沒有育人的部分……中國其實正在學習西方的教育體制。
2013年12月4日
牛津大學的變與不變
FT專欄作家庫柏:25年前的牛津大學是隔絕於現代世界之外的永恆象牙塔。如今的牛津更專業、更有錢,但或許失落了曾經的永恆性。
2013年11月8日
英語,傷了我30年
FT中文網撰稿人白云:拿著英語四六級證書,我甚至不能完整說一個句子。但不過四級就拿不到學歷,而且現在招個普通文員,也要求過四六級。
2013年11月6日
華人父母到哪兒都累
FT中文網撰稿人一多:中國父母在國內無奈地帶著孩子輾轉各種課外班,很累。在加拿大,面對孩子的「過度解放」,中國父母依然很累。
2013年11月1日
新學生守則還要背誦嗎?
FT中文網撰稿人艾若誠:中國要修訂中小學生守則,如果依然通過背誦來實現執行效果,無異於把驢子背的面口袋從普通粉變成精粉。
2013年10月29日
葉篤正生前訪談:中國教育思想的失敗
中國氣象學家葉篤正10月16日逝世。葉篤正在2011年接受中國媒體人馬國川專訪時表示:「現在的教育思想完全是失敗的。」中國教育體制不容易出大師原因就在教育思想。
2013年10月21日
教師節要「送禮」嗎?
FT中文網撰稿人戚德志:9月節日繁多,對於習慣以送禮來丈量人情距離的中國人來說,給不給老師送禮,變成令中國家長們頭大的難題。
2013年9月10日
芝加哥減支迫使小學生轉學
為應對預算缺口,該美國城市關閉了約50所小學,其他城市也有類似舉措
2013年8月26日
陪讀媽媽的迴流季
FT中文網撰稿人一多:當孩子進入大學,陪讀媽媽彷彿完成了使命。對已經融入當地生活的陪讀媽媽來說,回國還是留在當地就成了艱難選擇。
2013年8月14日
教育應面向未來
FT專欄作家約翰遜:我們不能再讓年輕人將時間浪費在無用的學位上,並在這個過程中揮霍社會資源。教育界必須面向未來,用市場運作來提升教育效果。
2013年8月7日
美國在線學習網站多語言擴張
包括Udemy和Coursera在內的多家在線教育網站推出多國語言,和當地跟風產品競爭
2013年8月5日
溫哥華的華人「爬藤族」
FT中文網撰稿人一多:「爬藤族」,就是卯足了勁兒上美國長春藤盟校的族群。翻開溫哥華當地各種華人報紙、期刊、小廣告,全是「藤」訊。
2013年7月17日
在美國當虎媽
FT中文網撰稿人艾若誠:大多數中國家長在美國實踐的嚴格教育並不比虎媽蔡美兒差多少。中國人到美國留學就業安家的,大多早早給孩子加壓。
2013年6月18日
中國大學教育的「圍城」
韓國媒體人李成賢: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舞台中心,卻總試圖建立一層安全膜,就像「圍城」一樣保護中國大學生,防止他們受到西方思維方式的影響,這很難理解。
2013年6月13日
溫哥華的陪讀媽媽
FT中文網撰稿人一多:為了孩子的教育,女人和孩子留在國外,男人回國內掙錢養家成為中國移民家庭的常態。其中甘苦外人很難理解。
2013年6月6日
教育不應與技能脫節
經合組織總幹事顧問施萊歇:教育需要從以學歷為中心的學習,轉變為以技能為導向的終身學習。如果學習和工作相結合,對技能的培養將更為有效。
2013年6月5日
實證式教育革命
FT專欄作家哈福德:「相信我,我是一名教師」不能作為不去尋找實證支撐的理由。教師處於構建一個基於實證的教育體系的有利地位。
2013年5月6日
熱門文章
1.
西方影評怎麼看《流浪地球》?
2.
危機與自負:周厲王的失敗改革
3.
軟預算約束新癥狀:驕傲的高鐵
4.
中國新貿易提議好過關稅戰
5.
王小帥:中國像猛獸一樣往前沖!
6.
任正非稱孟晚舟遭逮捕是出於「政治動機」
7.
滴滴的戰略懸崖
8.
克什米爾恐襲令印中關係再度緊張
9.
貿易談判積極跡象推高中國股市
10.
Lex專欄:貿易戰不會讓中國中車脫軌
|‹
上一頁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