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台灣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展望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台灣
關注
蔡英文當選為台灣總統
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承認敗選,並口頭請辭國民黨黨主席職務
2016年1月16日
台灣選舉的六重意義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蔡英文已經獲勝。她領導的新政府可能比馬英九政府更公開地高調宣示台灣在保障政治權利與公民權利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
2016年1月16日
捲土重來蔡英文:台灣的希望與挑戰
在周六舉行的台灣大選中,民進黨籍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已經當選。上任後,她將會推行全方位的重大改革,但也面臨在內政外交方面「走鋼絲繩」一樣的困難。
2016年1月15日
最後的中國國民黨人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蔣介石「反攻大陸、武裝統一中國夢」和馬英九「和平民主統一中國夢」都未做成。我們這些觀察者正目擊著最後的中國國民黨人作為一個整體,辭別「政治人間」。百年中國國民黨正在寶島逝去,留下一個地道的台灣國民黨。
2016年1月15日
台灣選舉:民進黨可能奠定「雙勝」局面
民調顯示蔡英文將贏得周六台灣總統大選,同時民進黨也將有機會首次贏得多數立委議席。蔡英文承諾會與大陸維持現狀,同時為兩岸關係帶來更多立法監督。
2016年1月14日
蔡英文的考驗
台灣中央研究院吳介民:公民力量或促成民進黨重新執政,但該黨如何滿足期望升高的公民社會,並處理好兩岸關係和美台關係,才是蔡英文的真正考驗。
2016年1月7日
2015年台灣紀事
台灣《新新聞》周刊總主筆顧爾德:2015年,台灣上上下下處在一種詭譎的氛圍中:不管好壞,大家都在等著這一年趕快過完。民眾心頭都很篤定,2016年台灣社會將走入一段與過去7、8年來完全不同的進程。
2015年12月28日
重溫習馬會:台海博弈新局
FT中文網撰稿人易昕:「習馬會」雖落幕,但標誌台海關係新階段、新狀態的大戲才剛剛啟幕,並攪動兩岸三方的利益格局。圍繞這次會晤,各方存在何樣的政治機遇和風險?本文在梳理「九二共識」基礎上對此做一分析。
2015年12月25日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大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移居北京多年的香港作家陳冠中09年出版政治寓言小說《盛世》,內容是:如果1949年的國共內戰是國民黨贏了呢?
2015年12月23日
紫光捲入台灣半導體行業收購大戰
在紫光宣布欲買下矽品24.9%的股份後,台灣日月光提出了對矽品的收購要約。在如何最好地管控中國大陸對高科技部門的巨額投資上,台灣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2015年12月15日
台灣晶片商的「開放」之爭
圍繞大陸投資島內半導體企業日益激烈的爭論,反映了台灣所面臨的更大困境。台灣與中國大陸仍陷於政治僵局,但台30%的貿易卻要依賴大陸。
2015年12月11日
「政問」:一個台灣公益政治節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台灣大多數人都厭倦了把政治淪為無意義的喧嘩與爭鬥,期待嚴肅政治節目的出現。一個各界義務參與的「政問」出爐了。
2015年12月2日
台灣擬向大陸開放半導體行業投資
台灣經濟部部長鄧振中承認,台灣難以與大陸雄心勃勃的產業發展規劃競爭
2015年11月23日
「習馬會」恐難以制約蔡英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笑蜀:台灣既有「太陽花世代」支撐的民意後盾,國際上更有美日默契,未來的蔡英文政府不缺好牌。指望「習馬會」制約它,可能太樂觀。
2015年11月18日
台灣官員抨擊中國大陸「不公平」競爭
儘管台海兩岸領導人剛舉行了歷史性的峰會,但兩岸仍存在著巨大鴻溝
2015年11月12日
「習馬會」後中國還應做什麼?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對中國政府來說,台灣和香港問題比南中國海和TPP等問題更加不可預測,也更危險。中國需要從實質上改變對待台灣和香港的方式。
2015年11月11日
一群在台灣與日本被遺忘的人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紀錄片《灣生回家》在台灣成為話題,它聚焦一群特别的移民台灣者:日本殖民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灣生」。
2015年11月11日
「習馬會」加大台海兩岸引力
習近平可能認為,台海兩岸更為密切的經濟往來與較為溫和的交流方式,最有可能成功說服台灣接受類似於香港的那種「一國兩制」安排。
2015年11月10日
「習馬會」後還應更進一步
FT記者王明:習近平與馬英九會談將開創重要先例,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要真正恢復兩岸友好關係,大陸方面還需要研究如何與有望在大選中勝出的民進黨打交道。
2015年11月6日
「習馬會」意味著什麼?
本周即將啟動的「習馬會」,風險和成果也許不會如重慶談判那麼顯著,但仍可能意義重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通過與馬英九的會面,展示自己是一個富有遠見的政治家,為了讓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找到新的立足點而敢於承擔風險。
2015年11月5日
「習馬會」將鞏固「九二共識」
FT中文網撰稿人曹正仁:為避免兩岸關係呈現螺旋衰退,也為民進黨考慮接受「九二共識」提供誘因,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會晤的決定值得高度肯定。
2015年11月4日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臨陣換將」
朱立倫接替洪秀柱成總統候選人,國民黨稱,換將緣於「本黨生存與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2015年10月19日
康熙走了:一個娛樂帝國的崩解年代
台灣媒體人黃哲斌:當年收看「康熙」首播的高中生,如今可能已身為父母,他們也是歷史的旁觀者,見證當康熙走了,台灣的綜藝節目進入一個王朝末年。
2015年10月19日
台灣輿論中的族群議題光譜
廈門大學教授鄒振東:「省籍議題」、「中國台議題」和「統獨議題」,構成了台灣輿論的三大主軸。但其實族群議題是個假議題。中台議題、統獨議題不過是為了選票。
2015年9月9日
中共「擁抱」國民黨抗戰老兵
二戰結束70年來,中共一直將自己描繪為抗日戰爭的主要軍事勝利者,並極力淡化國民黨的作用。為了拉攏台灣與中國大陸實現統一,北京方面採取了一些小舉措,以承認國民黨軍人在抗戰中作出的貢獻。
2015年9月1日
台灣投資前景難以令人興奮
如今台灣民眾大多富足,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遠遠好過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但綜合經濟基本面和地緣政治因素,未來台灣資產的最佳表現,可能也只會是中規中矩。
2015年7月8日
台灣走入「最後的中國人」時代
FT中文網撰稿人馬軍:馬英九和他的兩岸論述愈發被逼入歷史深處,國民黨參選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遭受的爭議,則已宣告兩岸議題上曾經的「中國人」認同,在台灣沒有市場了。
2015年6月25日
倫敦的高端「台灣料理」
倫敦的「包餐廳」(Bao London),提供「豬血糕」、肉包、牛奶花生米漿等台灣經典街頭小食。在倫敦人看來,雖然有些油膩,卻是最高級的美食。
2015年5月22日
台灣申請加入亞投行
已通過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提交申請,將考驗北京的政治考量是否會影響亞投行運作
2015年3月31日
阿里巴巴被勒令退出台灣
台灣經濟部指責它隱瞞自己的中國大陸企業身份,違反了台灣投資規則
2015年3月4日
被邊緣衝擊的「中國夢」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中國夢」里最難實現的部分,是中心北京和邊緣地區港台的良性互動。「中國夢」一定要有足夠開放的空間,容納馬克思站在世界歷史高度讚賞的那些普世主義價值,因為那是人類進步的大方向。
2015年3月2日
熱門文章
1.
郭樹清兩會前發言:緊縮來臨?
2.
每周時事分析:也談中國人為何多不願打疫苗
3.
美國及其亞洲盟友計劃利用疫苗戰略抗衡中國影響力
4.
別樣春節之後,中國經濟走向何方
5.
TikTok如果撤離印度將意味著什麼?
6.
美厄「5G排華」協議令厄瓜多爾出口商陷入不安
7.
各國央行政策目標趨同的時代已經終結
8.
調查顯示澳大利亞華人對民主的支持率較低
9.
美國債再遭拋售,科技股受到重創
10.
恆大汽車為什麼能讓香港富豪大出手?
|‹
上一頁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