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會員專享
台灣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展望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台灣
關注
台灣復興航空客機失事 至少31人罹難
機上載有58人,包括31名大陸乘客,一部分機上人員獲救
2015年2月5日
台灣復興航空客機墜河
搭載的5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目前已有19人死亡,16人獲救
2015年2月4日
陳水扁獲準保外就醫
因貪污被判20年徒刑的台灣前總統已服刑5年,他在保外就醫期間仍受到一些限制
2015年1月6日
澳門,「一國兩制」的典範?
澳門大學社會學教授郝志東:在台灣和香港問題頻頻時,澳門似乎讓北京有所安慰。但澳門經濟早與大陸一體,政治上難說「兩制」,社會民主更在退化,這是一國兩制的成功還是相反?
2014年12月22日
不再「大陸化」才有中國化
台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笑蜀: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港台「大陸化」加深,港台核心價值受到威脅。「大陸化」本意是儘可能控制和同化港台,卻最終為分離主義火上澆油。
2014年12月22日
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依據美國商務部裁定,將對中國大陸產太陽能電池板開徵最高78.42%的關稅
2014年12月18日
台灣要直面崛起的中國
台灣撰稿人林正修:柯文哲推倒這堵藍營的高牆壁壘,是台灣社會面對自己的開始。沒有「親中」的馬英九可罵,此後台灣人再無卸責的借口,就該自己直面崛起的中國。
2014年12月9日
北京對台政策應「去選舉化」
台灣媒體人楊艾俐:此次台灣選舉是內地觀察台灣的新起點,台灣的社會結構已改變,中間選民更為務實,大陸對台政策應避免跟著藍綠兩陣營選情起舞,扭曲政策思維。
2014年12月4日
再說《新華字典》對文化傳統的閹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看到台灣三民書局出版的《學典》,對比《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內心更為悲哀。把漢語強行分成古代和現代二部分,本身就是奇蹟。
2014年12月4日
國民黨任命吳敦義為代理黨主席
馬英九辭去黨主席職務,但將繼續擔任總統至2016年任期屆滿
2014年12月3日
馬英九將辭去國民黨主席職務
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慘敗,總統任期還剩一年多的馬英九表示「不會迴避任何責任」
2014年12月2日
台北選戰對兩岸關係的啟示
讀者韋彬:台灣選民結構的變化、擺脫藍綠政黨影響的公民社會運動以及由此而導致個人價值觀上的轉向,是柯文哲勝選的重要原因,也是當下兩岸關係必須關注的變化。
2014年12月2日
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
連勝文、胡志強承認敗選,「六都」中民進黨拿下四市,行政院長江宜樺辭職
2014年11月29日
「張王會」與台海關係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卜睿哲:張志軍與王郁琦最近在北京的會談,反映了台海兩岸關係的發展模式:雙方在短期內取得互信,同時擴大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領域。
2014年11月20日
台灣不再受人關注?
FT亞洲版主編皮林:無論規模還是重要性,台灣「太陽花」運動均超過香港「佔中」,但西方几乎對此沒有關注,有人因此認為台灣問題已不再重要。這種態度是錯誤的。
2014年11月10日
觀察香港問題的十個認識誤區(下)
澳門大學教授郝志東:通過民主、平等與自由的(而非利益團體操控的)選舉產生的政治問責制是社會秩序基石。澄清誤區,港、澳、台及大陸問題才可能得到真正解決。
2014年10月13日
台灣空軍攔截大陸軍機
中國國防部稱,其飛機只是在有關空域例行飛行,「沒有發生異常情況」
2014年8月28日
台海兩岸關係中的人權議程
紐約大學孔傑榮、陳玉潔:台灣海峽兩岸應以互設「辦事處」為契機,制定等同於領事協定的法律文件,而在諸多議程中,對「被拘禁人」的人權和司法保護尤其應當得到重視。
2014年8月26日
康師傅東家控股台灣最大有線電視台
魏氏家族斥資24億美元,從韓國私募機構MBK Partners買入中嘉網路60%的股份
2014年8月25日
7月台灣失業率降至6年低點
二季度GDP增長3.74%,為2012年以來最快增速,顯示出口活力
2014年8月22日
張岱、丘吉爾與香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他和《主場新聞》的困境,正是香港的縮影——香港不斷要試圖建立起一個獨立的政治與知識的人格,但卻只能依附於新的中國秩序。
2014年8月14日
台灣高雄地下管道爆炸逾20人喪生
爆炸據信是丙烯泄漏造成的,導致至少24人喪生、271人受傷
2014年8月1日
台灣客機澎湖失事 至少47人喪生
台灣總統馬英九說:「今天是台灣航空史上非常沉痛的一天」
2014年7月24日
台灣復興航空一架客機墜毀
GE222班機試圖在澎湖緊急迫降時失事,47人遇難,11人受傷
2014年7月23日
一名在港台灣學生的「佔中」觀察
港大學生張瀚元:來港三年我清楚感覺到,台港的距離,在「中國因素」(且不論爭議)的逼視下倏忽被拉近。「台灣香港化」、「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變得耳熟能詳。
2014年7月16日
媒體札記:張志軍這一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共對台事務操盤人65年首次訪台,被稱為兩岸關係一大步,央媒高規格報導著和諧的合作前景,但此次直言不諱的角色的卻是環球時報。
2014年6月26日
大陸應如何讀懂台灣?
台灣媒體人楊艾俐:以台灣觀點看,父母當年把小孩送給別人,時日遷移,小孩長大,獨立打拚,已經和當初風貌迥異,對親生父母已經疏離很久,感情一時難以培養。
2014年5月9日
迷失的香港和台灣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中國大陸,不論是當局,還是民眾和輿論,必須理解台灣、香港民眾內心的焦慮、迷茫,而致力於自身制度的改進、文化的重建。
2014年4月29日
一名台灣學生對反服貿事件的觀察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侯立藩:台灣目前只有一套民主的機制,民眾尚未學到民主的精髓。表達意見應循正當途徑,秉理性態度,而不是以違法的方式來進行抗爭,對服貿問題亦應如此。
2014年4月17日
中國人的民主「飢渴症」與「拒食症」
讀者丁一本:越早、越廣泛地討論烏克蘭衝突和台灣學生運動中的街頭政治等問題,培養民主思維的訓練,在未來的變化中,中國執政者和民眾所受到的衝擊就會越小。
2014年4月16日
台灣學運後兩岸關係不會倒退
台灣媒體人楊艾俐:兩岸逐漸融合是大趨勢。由服貿引發的學運之後,應是兩岸關係深化的樞紐,中國必須對台灣更有耐心,未來政策也需更雨露均沾,嘉惠中產階級。
2014年4月14日
熱門文章
1.
郭樹清兩會前發言:緊縮來臨?
2.
每周時事分析:也談中國人為何多不願打疫苗
3.
美國及其亞洲盟友計劃利用疫苗戰略抗衡中國影響力
4.
別樣春節之後,中國經濟走向何方
5.
TikTok如果撤離印度將意味著什麼?
6.
美厄「5G排華」協議令厄瓜多爾出口商陷入不安
7.
各國央行政策目標趨同的時代已經終結
8.
調查顯示澳大利亞華人對民主的支持率較低
9.
美國債再遭拋售,科技股受到重創
10.
恆大汽車為什麼能讓香港富豪大出手?
|‹
上一頁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