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台灣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台灣
關注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從「更長的電報」到拜登的對華政策演說
曹辛:拜登對中國採取的政策是,明確劃定美國對華政策的底線並嚴厲捍衛,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下與中國合作。
2021年2月8日
每周時事分析:中美關係需實現綜合力量平衡方能穩定
曹辛:拜登上台以來的事態表明,中美都不認為兩國關係有穩定下來的迫切性。因此中美關係若沒有實現綜合力量的平衡,難以穩定下來。
2021年1月28日
中國譴責特朗普政府在卸任前夕提升美台關係
蓬佩奧宣布取消針對美台官員互動的「自我限制」後,中方表示「任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行徑都將遭到中方堅決回擊」。
2021年1月12日
台灣企業「告別」中國大陸
由於營運成本不斷上升以及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加劇,台灣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大陸,回到台灣建廠。這標誌著台企格局發生了巨大轉變。
2021年1月11日
台灣民眾抵制美國「萊豬」導致肉價大漲
蔡英文宣布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解禁後,由於消費者不願吃「萊豬」,台灣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反而急劇減少。
2021年1月11日
侯孝賢:亞洲電影的「父親」
Louis Hothothot:侯孝賢一生輾轉於多種文化之間,他用電影書寫「父親的缺席」,他也成為了諸多亞洲電影人的「父親」。
2020年11月24日
美國批準對台出售MQ-9B無人機
美國計劃向台灣出售的這些無人機總價高達6億美元,將大大增強台灣的海上偵察能力,幫助其監視中國大陸為發動攻擊所做的準備。
2020年11月4日
台灣老牌私企控制權之爭引發對大陸滲透擔憂
圍繞台灣大同公司的爭鬥,給台灣監管機構提出了一個難題,即如何在確保台灣商界的公司治理與阻止北京方面滲透台企董事會之間做出平衡。
2020年10月15日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大陸有必要與民進黨建立正常黨際交往管道和平台
曹辛:中國大陸應該改變對島內單一政黨交流的政策,把民進黨納入正常的黨際交流範圍,並建立日常管道和平台。
2020年10月12日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世界正開始走向各行其是,中國怎麼辦?
曹辛:世界貌似正在走向二戰前的世界,各國正開始走向各行其是,各行其是的世界導致了聯合國功能正逐步喪失。
2020年9月28日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美不會為台灣問題動武
曹辛:阿扎爾訪台後,台灣問題未來肯定將越來越成為中美間博弈與衝突的重大問題。但說要動武,那還不至於。
2020年9月21日
中國在台灣附近舉行意在警告美國的軍事演習
中國軍方表示,面對美國與台灣日益頻繁的外交交流,中國軍方在台灣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以「維護國家主權」。
2020年8月14日
美衛生部長訪台提及美台貿易協議可能性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表示,他訪台期間的會談提及一項「雙邊貿易安排」,但他沒有給出具體說明。
2020年8月12日
美國將派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台灣
阿扎爾將是1979年美國與台北方面斷絕外交關係以來訪台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台官方往來。
2020年8月5日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病逝
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李登輝,7月30日傍晚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於台北,享壽97歲。
2020年7月31日
卧薪嘗膽十餘年:台灣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背後的故事
劉毅強: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簡至潔女士和2017年釋憲案的代理律師許秀雯女士聊聊同性婚姻合法化背後的故事。
2020年7月3日
台灣尋求收緊對陸資的審查
台灣正在制定一份「清單」,列出大陸在台持有的股份,並計劃修改投資審查程序,防範大陸通過某些管道獲取台灣敏感數據和技術。
2020年6月30日
台灣將啟動「香港人道援助行動專案」
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台灣官方預計未來會有更多港人移居台灣,本周宣布將成立特別專案,協助香港庇護性移民。
2020年5月29日
台灣之於「陸生」:疏離之外,卻又想念
袁沐嫻:還沒畢業的陸生們最想知道的是,「下學期,我們還能繼續回去讀書嗎」,而大陸、台灣真正「走近」對方,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2020年5月21日
台灣與斯坦福大學聯合實驗為恢復國際旅行帶來希望
台灣將與斯坦福大學合作展開實驗,希望找出最短的安全隔離期,儘快恢復國際旅行。
2020年5月19日
台灣重返世衛組織之難
黃柏彰:台灣與世衛組織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彼此紛爭不斷。但這樣的口水戰,能否幫助台灣達成「進入世衛」的目標?
2020年5月18日
新加坡外籍工人宿舍發生群體性感染
新加坡新增病例周六達到942例,周日回落至596例,使病例總數達到6588例。周末90%以上新增病例是住在擁擠宿舍中的外籍工人。
2020年4月20日
台灣為什麼能迅速提高口罩產能?
吳明德:政府大規模干預市場,讓台灣的口罩產能快速增長,並有機會藉此推動「口罩外交」。
2020年4月10日
台灣19日起限制外籍人士入境
由於輸入型病例急增,台灣出現第二波新冠肺炎感染潮。台灣官方將從本周四起收緊邊境管制,且未宣布這一入境禁令將維持多久。
2020年3月18日
台灣將暫停飛往大陸的多數航班
面對新冠疫情的發展,台灣宣布將從2月10日起暫停兩岸部分直飛航線,只保留北京、上海、成都與廈門四個航點。
2020年2月7日
2020年台灣選舉里最美的「前總統」
呂恆君:一幅樸實無華,沒有任何特權與排場,甚至不吝以簡樸裝束遮掩個人風度的馬英九照片,令人感動。
2020年1月17日
台海兩岸關係需要新思維和新論述
汪錚:台灣民進黨未來四年執政的關鍵在於處理好兩岸關係。此次台灣選舉可以成為兩岸關係的新契機、新起點。
2020年1月14日
分析:民進黨勝選代表了什麼?
蔡英文在本周六的台灣大選大勝對手韓國瑜,民進黨在國會選舉中也繼續保持多數。選後的國民黨,勢必得面對路線調整的挑戰。
2020年1月12日
分析:台灣大選的四個看點
在當前兩岸僵局與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即將在本周六投票的台灣大選和立法委員選舉,有什麼關注焦點?
2020年1月9日
台灣在大選前通過《反滲透法》
該法被認為是針對中國大陸介入台灣的政治與選舉而制定,也引起外界對國安與民主價值的質疑與討論。
2019年12月31日
中美衝突與香港亂局下的台灣大選
顧爾德:台灣在2019年被中美、陸港這兩組關係嚴重影響,香港與華府兩股力量也將推著蔡英文往連任之路邁進。
2019年12月27日
熱門文章
1.
拜登審查關鍵供應鏈意味著什麼?
2.
美國企業購買比特幣的真正動機
3.
中國股市趨勢:機構投資者地位增強,散戶影響力減弱
4.
「18億畝紅線」不能掣肘中國鄉村現代化
5.
大選之後重新審視中美大棋局(下)
6.
利率上漲為新興市場牛市澆冷水
7.
價值投資者如何在牛市中生存?
8.
韓國:朝鮮可能出現人道主義危機
9.
地緣政治角力日益依賴晶片
10.
美國國債在周四遭大舉拋售後企穩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