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會員限時福利
創新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商務互聯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創新
關注
創新應採取混合模式
英國學者歐文:大企業的風投部門可投資於研發相關技術的初創企業,從而在營運上既充分利用大企業的持久力,又不易患上官僚惰性。
2012年9月26日
天才與大師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寬鬆的環境是出天才和大師的條件,除非一個社會具備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氣度,否則,天才和大師是不大可能脫穎而出的。
2012年9月25日
科技創新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
如何將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成果應用到實踐中,是當前中國政府和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關鍵在於如何在科研機構、大學與企業之間建立快速通道。
2012年9月12日
美國專利制度無益於創新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馬拉貝:讓蘋果獲得三星巨額賠償的美國專利制度有許多不盡合理之處。它本應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支柱,如今的墮落卻顯露無遺。
2012年8月31日
中國山寨文化為何猖獗?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山寨盛行既是部分中國人喜歡變通的結果,也是一種缺乏創新意識的盲從,還是一個社會缺少權利保護的必然現象,阻礙了創新。
2012年8月28日
城市創新不是靠運氣
FT建築與設計評論員希思科特:城市註定是創新的場所、創意的孵化器,來自不同地方和社會階層的人在這裡互相碰撞,為創意和發明創造空間。
2012年7月16日
Lex專欄:創新融資推動技術創新
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請客戶貢獻研發資金,以加快極紫外光刻及450mm矽片技術的開發。ASML首先接洽三大客戶,其中英特爾已簽約參與。
2012年7月12日
調查:中國在技術創新上有望趕超美國
畢馬威調查顯示,30%的高管認為中國將在未來4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創新國家
2012年6月27日
中國民企為何偏愛多元化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博鰲論壇再度聚焦中國民企的多元化或專業化之爭。這看似企業的戰略選擇,卻還原出一個制度問題:高度不確定的社會裡,分散風險是必然之選。
2012年4月2日
中國創新難在哪?
中國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上一些最偉大發明的發源地。然而今天它更著名的身份,卻是全球造假大國和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主要避風港。
2011年12月13日
城市創新不是靠運氣
FT建築與設計評論員希思科特:城市註定是創新的場所、創意的孵化器,因為來自不同地方和社會階層的人在這裡互相碰撞,為創意和發明創造了空間。
2011年11月29日
抄襲是發明之母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抄襲是好事,如果沒有抄襲,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早已經滅絕了。比起我自己腹中那點可憐的存貨,抄襲能讓我接觸到無限豐富和多樣的想法。
2011年11月16日
喬布斯大吃創新蛋糕
FT專欄作家哈福德:企業家烤熟了蛋糕之後,自己只能保住薄薄一片。但喬布斯是個例外,他從創新者的蛋糕上分得了出奇大的一塊。
2011年10月25日
突破性創新已是過去時?
FT管理專欄作家希爾:在管理領域,人們很難找出過去十年有哪些突破性創新。儘管許多人會不予苟同,但今後很難再出現阿基米德高喊「我找到了」這種場景。
2011年10月17日
分析:中國領先但不創新?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一項調查,大部分受訪者預計,中國將在未來10年引領世界經濟,但中國的創新力仍遠遠落後於美國。
2011年9月21日
靠「試錯」推動創新
FT專欄作家約翰遜:投資者對創新似乎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看重。那麼,社會和產業界應怎樣做才能變得更善於創新?
2011年9月19日
無法衡量的創造力
FT管理編輯希爾:讓創新實用,是個永恆的挑戰。最偉大的創新,是沾了一種難以定義的「仙」光。你沒法把它放進表格里來研究投資回報率。
2011年6月14日
怎樣真正鼓勵藝術創作?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於保護活人的智慧財產權,而非用於不適當地延長死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期,因為藝術、音樂和文學的新思想只能來自活人,不會來自死人。
2011年4月6日
非常賭客
詹姆斯•穆倫成長於肯涅狄格州的一個天主教家庭,曾在一所人文學院學習藝術史和城市規劃,現在他卻在美國博彩業之都管理著美國第一大博彩業集團。
2011年3月28日
英國奢侈品牌為何聘美國高管?
對著眼全球擴張的英國奢侈品牌集團來說,美國時裝和奢侈品零售業公司的高管已成為他們極力爭搶的「香餑餑」。
2011年3月21日
在政界崛起的MBA
如今,有許多MBA畢業生從政。但人們對此舉看法不一。有人認為,MBA從政可提供技術專家的常識。也有人認為,MBA從政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好。
2011年3月14日
體育始終
FT《睿》雜誌撰稿人楊旺、杜若:和大多數人不同,在26歲時,李寧已經經歷了許多人生的起起伏伏。退役後,他通過創立和經營一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運動品牌來延續自己的體育人生。
2011年3月7日
傳統商學院的創新潮
雖說創業人數仍不多,但選擇自主創業的MBA畢業生比例正不斷上升。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2010屆MBA畢業生中,8.4%的學員選擇畢業後自己創業,這是迄今為止最高的比例。
2011年3月7日
未來「書」的模樣
安徽出版集團時代漫遊公司副總阮凌:iPad以及後續幾代兼顧訊息和娛樂功能的平板電腦,已經把出版行業帶上一條「好萊塢」之路。
2011年3月2日
喬布斯給中國CEO的三堂課
喬布斯正變得虛弱。這個隨時用「提醒自己快死了」作為判斷工具的商業奇才,為這個世界透支了生命。對於中國CEO而言,他和他的商業帝國提供了三點最重要的啟示。
2011年2月28日
培養未來的創新型領袖
倫敦城市大學創新中心主任羅傑•尼爾:無可否認,企業正經歷著既想創新、又不願意鼓勵創新的矛盾階段。但各行業必須更重視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2011年2月9日
在中國和印度創新
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不僅為企業提供了迅速增長的前景,還為企業開發新產品、服務、製造工藝和業務流程創造了機會。新興市場創新,早已不再是簡單的仿製。
2011年1月13日
獨闢蹊徑的百視通
專注於IP電視業務的上海公司百視通,在中國已擁有約400萬付費用戶。2009年,法國電信支付了100萬歐元專利使用費,獲得了在法國試推百視通機頂盒的權利。
2011年1月13日
用別人的腦子創新
寶潔在日用消費品創新領域是公認的行業領軍企業。不過,為了進一步擴大顧客群,寶潔決定更多採納外部合作夥伴的創意來實現更多創新。
2011年1月7日
創新來自外部競爭?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市場經濟的活力來自產品和工藝的創新,而產品和工藝的根本創新,通常來自現有市場結構的外部。至關重要的是全球競爭力,而非本土競爭。
2010年12月1日
創意階層在中國的崛起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我們正進入一個創意可以帶來一個產業、改變整個世界的創意時代,計算機、電子通訊、互聯網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將成為歷史。
2010年11月30日
熱門文章
1.
貨幣政策正常化會否提速?從通脹說起
2.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國際局勢要求中國重塑國際友好形象
3.
《我的姐姐》不該只有性別視角
4.
填補「一帶一路」投融資缺口的舊題新解
5.
丹•斯諾:世界上的國家來了又走,而中國一直在
6.
台積電在美中科技戰中面臨「站隊」壓力
7.
Oracle訴Google侵權案的高院終審判決:您關心的都在這裡
8.
逾半英國人認為應允許蘇格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
9.
海南免稅奢侈品銷售「火爆」
10.
美中在關係緊張背景下承諾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