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會員限時福利
創新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商務互聯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創新
關注
諾貝爾獎與國家軟實力
王軍:諾獎是一國軟實力的結晶。如果一國常年顆粒無收或偶爾獲獎,它的科研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一定存在問題。
2017年10月30日
「中國需要培養更多喬布斯」
專家們表示,中國的僵化教育體制獎勵擅長應考的學生,而不適合造就中國經濟多元化所需的創造性思維者。
2017年9月25日
中美創新對比:如今誰在山寨誰?
中國正逐漸甩掉全世界最大科技山寨國的名聲,很多中國公司在全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上已經一馬當先。
2017年9月19日
當前中國社會的四個症狀
葛天任:改革開放將近40年來,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但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社會出現了很多問題。
2017年9月14日
誰是電動汽車革命的犧牲品?
克拉克:電動汽車興起會帶來一個重大的政經風險:它可能會成為就業殺手。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沒有花費太多時間研究這一問題。
2017年8月9日
被ATM改變的世界
50年前,自動提款機問世。這項發明不僅開創了「全天候在線」文化,還重塑了我們與現金、信用和風險的關係。
2017年6月30日
打造亞洲體育王國的哈佛畢業生
綜合格鬥賽事ONE冠軍賽的創始人差立•西尤堂曾經是個窮留學生,如今他有志打造亞洲最大、最有利可圖的體育賽事。
2017年6月21日
2017全球創新指數中的「創新特徵」
石澤:宏觀層面,全球投資增長率處於低點,除中國外的中等收入國家投資增長率降至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研發支出需要增強。
2017年6月19日
在華外企與本土初創公司的中國式創新答卷
在移動互聯、社交媒體和電商主導的時代,在華外企如何在中國市場調整策略?初創企業如何在創新中找到痛點?
2017年6月16日
創新緣何在矽谷,平台責任是關鍵
蔡雄山、曹建峰:矽谷的成功得益於監管鬆綁、對自由言論的鼓勵、合理的隱私保護和合理的網路版權制度。
2017年5月27日
在變革時代人們為何更安於現狀?
哈福德:我們處於一個不停變革的時代,可人們換工作和為工作搬遷的頻率都大幅降低,而這代表停滯,而非穩定。
2017年5月10日
中國製造業將如何轉型?
周浩:中國將更加強調製造業,內外部循環系統將被重置。製造業的發展,意味著房地產和服務業地位將相對下降。
2017年4月11日
金融科技領域的「好創新」與「壞創新」
創新人士自詡技術正在讓金融服務變得更便利,但應警惕,伴隨這些技術出現的數字金融犯罪也在增多。
2017年4月6日
中國數位經濟在全球引領風騷
桑希爾:如果你以為中國在科技上只會追趕西方,那你就錯了,有7億網民的中國發展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移動生態系統。
2017年4月1日
中國企業如何跨越「新常態」四大瓶頸
夷萍、黃敬義:近幾年來,我們已經能明顯感覺在新常態下中國整體經濟面臨來自國內外市場的多重挑戰。
2017年3月21日
中國有望兩年內領先國際專利申請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稱,中國去年專利申請量激增45%,有望在兩年內超越日本和美國成為國際專利制度最大用戶。
2017年3月16日
呼喚名副其實的「登月式」項目
桑希爾:數位經濟給消費者帶來福音,但也顛覆了研發模式,結果就是應用軟體扎堆,卻沒有太多真正的科技突破。
2017年2月4日
中國成專利申請首超100萬件的國家
數據顯示,中國專利局2015年受理了國內外申請者逾110萬件專利申請,佔全球總量近40%,超過美日韓總和。
2016年11月25日
從讚賞出版到IP轉化,出版可以有多少種新玩法?
從媒體人轉型的創業者陳序表示,只有大的平台才有資格把強內容和弱內容混在一起,對於創業者來講,只能去做強內容。
2016年10月7日
新能源車騙補,粗放的補貼和誤判的市場
閆曼:新能源車市場不可能因為財政補貼而提前迎來繁榮,卻有可能因為錯誤的補貼方式而被「揠苗助長」,提前透支生產力。
2016年9月18日
這些商業模式為何還不過時?
Facebook、推特、電子書、網站、應用軟體、電話、台式電腦這些產品都曾被宣告「已過時」,但顯然它們都還好好的。
2016年9月9日
和米資本谷懿:中國創業者不必對創新有執念
谷懿認為,中國創業者與其糾結於面面俱到的創新,不如想想如何把別人的想象力合法「拿來」,更好地為己所用。
2016年9月7日
創業公司的「期權糾紛」如何避免
王新銳:互聯網行業內的期權糾紛大多不是一方「處心積慮」的結果,而往往是企業與員工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博弈所致。
2016年9月7日
如何在資本寒冬中尋找價值窪地
閆曼:近幾年,創投領域的急速發展成了中國經濟的最大亮點,但對於投資人來說,快速前進的道路上也暗含危機。
2016年8月19日
2016投中-FT中國最佳投資人榜單出爐
FT中文網聯合投中訊息共同發布「2016投中-FT中國最佳投資人榜單」。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位列最佳領袖投資人榜單之首。
2016年8月15日
矽谷之謎與中國式創新的「反噬」
矽谷模式能否在中國複製?國外互聯網公司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生存?這些疑問懸於每個希望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的矽谷公司心頭。
2016年8月12日
投資者看好中國技術「超美」潛力
美國一直自視為科技領域的全球領袖,但中國在無人機、電動汽車、數據挖掘等諸多領域似乎正在逐漸縮小與之差距。
2016年8月4日
初創企業的「葬禮」
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葬禮,而是初創企業員工和未來企業家的集會,是他們從彼此的失敗和成功中交流經驗的聚會。
2016年7月28日
專訪以色列大使馬騰:以色列同中國不是競爭關係
來自中國的投資不僅給以色列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同中國市場接軌的機會。在2015年,中國對以色列的投資創歷史新高,僅次於美國。
2016年7月26日
太空經濟誰來管理?
地球經濟管理似乎有點糟。我們能否在太空領域表現得更出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這個問題向經濟學家們請教。
2016年7月21日
不要對經濟增長的未來盲目樂觀
馬丁•沃爾夫:經濟增長既非必然,也不會勻速。由於技術突破相對狹窄,我們正處於一個增長令人失望的時代。
2016年7月14日
熱門文章
1.
貨幣政策正常化會否提速?從通脹說起
2.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國際局勢要求中國重塑國際友好形象
3.
《我的姐姐》不該只有性別視角
4.
填補「一帶一路」投融資缺口的舊題新解
5.
丹•斯諾:世界上的國家來了又走,而中國一直在
6.
台積電在美中科技戰中面臨「站隊」壓力
7.
Oracle訴Google侵權案的高院終審判決:您關心的都在這裡
8.
逾半英國人認為應允許蘇格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
9.
海南免稅奢侈品銷售「火爆」
10.
美中在關係緊張背景下承諾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