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全球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中產全球配置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全球經濟
關注
FT社評:美聯儲新主席應保持政策連續性
鮑威爾應當維持美聯儲基本明智的路線,只能逐步退出過去十年為支撐美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的非常規貨幣措施。
2017年11月3日
動蕩卻必然的政策換擋
程實、錢智俊:2018年全球復甦在增長端「換擋提速」,在風險端多維變形,受此驅動,全球宏觀經濟政策亦將因時而變,在三重換擋中順勢前行。
2017年10月31日
實現金融穩定,央行獨力難支
沃爾夫:金融系統存在風險,政府對此的監管卻並不到位。央行恪盡職守。不幸的是,其他人幾乎都沒完成自己的職責。
2017年10月26日
IMF:當前經濟形勢掩蓋較長期風險
上調全球增長預測僅一天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警告,良性經濟形勢表面之下的脆弱性正在增加,這可能破壞全球復甦。
2017年10月12日
美國該如何應對中國產業新政?
「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產業。這一政策為順應國家目標的公司放開了貸款和審批,但也具有令人不安的一面。
2017年10月11日
IMF上調全球增長預測
IMF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中罕見表示樂觀,認為2017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6%,而2018年有望增長3.7%。
2017年10月11日
生產率增長低迷拖慢全球復甦步伐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FT的指標,全球經濟正經歷5年多來最廣泛、最強勁的復甦,但這種勢頭受到生產率增長低迷的阻礙。
2017年10月9日
全球增長新引擎何在?
鮑爾:由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和東印度群島組成的三印度地區,最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
2017年9月25日
經合組織:全球經濟正在改善
中國在2017和2018年的預期增速均被上調0.2個百分點,至6.8%和6.6%。只有深陷退歐談判的英國的前景在惡化。
2017年9月21日
國際清算銀行:加息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復甦
在各大央行準備加息之際,BIS稱,在廉價信貸時代大量借款的企業可能在償債方面遇到困難,進而影響整體經濟。
2017年9月18日
面對朝鮮危機全球市場為何鎮定自若?
面對朝鮮核威脅,世界各地的股市、匯市表現鎮定,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在持續走強,這將繼續為投資者帶來好消息。
2017年9月15日
2017年國際貿易領域還會發生哪些事?
中美貿易戰是最大擔憂,此外還有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圍繞亞太區貿易協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的博弈。
2017年9月13日
美歐IPO市場顯著復甦
今年剩餘時間將是首次公開發行的繁忙季節,輪胎製造商倍耐力、阿里巴巴支持的百世物流和視頻流媒體平台Roku都將上市。
2017年9月11日
FT社評:特朗普荒唐的貿易政策給歐盟帶來機會
美國威脅退出諸多國際協定,意味著將世界貿易體系領導者的頭銜拱手讓與歐盟。歐盟已計劃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新協議。
2017年9月7日
金融危機十周年:沒有市場大出清,何來全球新周期?
張明:全球市場至今尚未實現危機後的市場出清,競爭力尚未真正恢復,也尚未找到新增長引擎,復甦趨勢很可能中斷。
2017年8月29日
與FT共進午餐: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
在50多年職業生涯里,費希爾致力於維護自由經濟秩序。如今他擔心,隨著美國不再願意出頭,該秩序有瓦解的危險。
2017年8月28日
本輪全球股市牛市何時終結?
本輪牛市持續時間很長,意味著股票估值早就比1987年「黑色星期一」來襲時貴。終極挑戰是,如何為衝擊做好準備。
2017年8月21日
分析:美中若爆發貿易戰中國損失更大
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的報告稱,從數據看,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經濟似乎不是重大威脅,但它對兩國的間接傷害將相當大。
2017年8月21日
十年QE使各大央行持有五分之一政府債務
美聯儲、歐洲央行及日本、英國、瑞士、瑞典的央行共計持有逾9兆美元政府債券,突顯它們撤出刺激措施的難度。
2017年8月16日
短線觀點:別看扁價值股
雖然價值型股票表現滯後(今年以來上漲4.6%,遠低於增長型股票的16%),但轉折點可能就在眼前。
2017年7月28日
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的博弈
加布耶夫:特朗普與普京會面廣受關注,但真正重要的是中俄合作。中俄兩國合作將產生長遠的地緣戰略影響。
2017年7月26日
FT社評:政策不確定性仍是全球復甦大敵
雖然已經不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唯一引擎,但若美國在國際貿易中開啟一場重大衝突,仍有可能導致整個增長驟停。
2017年7月25日
IMF:中日歐增長超預期 抵消美放緩的影響
IMF預計明年中國經濟的放緩將不太嚴重。IMF於上月把對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2.3%和2.5%都下調到了2.1%。
2017年7月24日
德國擴大政府否決外資收購權力
部長級官員獲準調查「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交易。此舉背景是柏林方面對中國在德國高科技產業領域併購交易的規模越發擔憂。
2017年7月13日
美國不再做主,全球貿易格局將如何變化?
領導地位擁有特權,放棄則需付出代價。歐盟和日本達成貿易協定後,應該對更多將美國排除在外的自貿協定有所預期。
2017年7月13日
全球經濟復甦仍然面臨多重風險
沃爾夫:世界經濟復甦所面對的最大風險並非貨幣政策收緊過快,也不是總需求再度疲軟,而是全球合作的崩潰。
2017年7月7日
民粹主義興起的經濟學根源
沃爾夫:文化變遷和工人階級經濟地位下降加劇了人們的不滿。金融危機則為民粹主義者的人氣飆升打開了大門。
2017年7月6日
IMF:全球經濟復甦基礎薄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將告誡G20領導人,經濟前景正在改善,但若缺少更多合作,復甦局面將面臨風險。
2017年7月6日
歐盟與日本自貿協定簽署在即
這項經過四年談判達成的協定,將取消歐盟與日本貿易中99%的商品關稅。歐洲農場主將獲得進入日本市場的良機。
2017年7月6日
FT社評:歐日自貿協定證明全球化未死
美英建立了全球自由貿易秩序,此後卻背棄了關鍵的貿易夥伴。日本和歐盟將證明:民粹主義對自由貿易的厭惡未成主流。
2017年7月6日
中國才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勝利者
中國曾是亞洲金融風暴最勤奮的學生,此後中國嚴格按照自己的條件接納國際資本,讓「索羅斯們」無能為力。
2017年7月5日
熱門文章
1.
美中「脫鉤」已成現實
2.
孟晚舟事件一周年:從「996」到「251」
3.
特朗普:考慮在明年大選後與中國簽署協議
4.
2020年全球展望:「收官年」與「大選年」
5.
負利率究竟意味著什麼?
6.
FT社評:美國盟友必須準備迎接貿易衝擊
7.
香港新任區議員面臨民生問題挑戰
8.
企業如何應對香港員工的焦慮?
9.
FT社評:中國民營部門對其經濟至關重要
10.
美國眾議院彈劾調查報告出爐
|‹
上一頁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