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全球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全球經濟
關注
利率上漲為新興市場牛市澆冷水
不斷上漲的美國利率喚起了人們對2013年「縮減恐慌」的記憶,同時發達市場借款成本大幅上升開始波及新興市場。
1天前
美國國債在周四遭大舉拋售後企穩
在周四經歷了去年3月以來最嚴重拋售後,周五美國國債在歐洲交易中價格回升。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和其他央行會收緊貨幣政策。
1天前
債券投資者遭遇2015年來「最慘」開年表現
全球債券收益率上漲反映出,經濟刺激計劃和疫苗接種將造成嚴重的通脹壓力。
4天前
遠程學習的巨大代價
哈福德:居家學習讓學生父母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還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最讓我擔憂的還是無法在校學習的長期成本。
6天前
為什麼經濟學家總是制定錯誤的政策?
斯蒂芬斯:一直守護「財政審慎」原則的IMF,現在卻在警告各國政府不要削減開支。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基於信仰的學科。
2021年2月19日
讓全世界都能接種上疫苗
沃爾夫:與為疫情付出的成本相比,為使所有人都能打上疫苗所需花費的資金是微不足道的。這也是徹底結束疫情的唯一方法。
2021年2月10日
2021年FT全球MBA排行榜出爐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倫敦商學院位列榜單前兩位,但美國商學院在榜單中仍佔據主要地位。MBA市場在疫情期間依然活躍。
2021年2月8日
K型增長與O型投資
程實:新冠疫情的綜合效應將進一步強化K型增長的基礎,進而引致O型投資的延續,唯有新冠疫情的根本性控制,才能帶來KO結構的趨勢性逆轉。
2021年2月7日
GDP仍是衡量社會進步的良好標準
賈爾斯:且不說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衡量標準,許多人批評GDP作為衡量標準不完美的證據也不堪一擊。
2021年2月5日
歐元區經濟陷入雙底收縮
歐元區經濟去年第四季度環比萎縮0.7%,但好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預計歐元區要到明年年中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產出水平。
2021年2月3日
展望2021:疫情之下,走向修復?
周浩:展望2021年,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再通脹、疫苗、中美關係以及漸次復甦。它們不僅關係全球宏觀局勢,也對各類金融資產價格有著直接影響。
2021年1月28日
IMF:美中將是復甦最強勁的國家
IMF預計,美國和中國在引領各自的經濟熬過疫情方面將是最成功的兩個經濟體,把歐洲和其他新興市場遠遠甩在後面。
2021年1月27日
疫情未了,市場是否過於樂觀了?
程實:日前IMF更新了全球經濟展望,雖然預期上修令人鼓舞,但結合新冠疫情發展和實體經濟基本面,目前市場情緒似乎又偏向過於樂觀了一些。
2021年1月27日
去年11月全球貿易已恢復疫情前水平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數據顯示,去年11月,全球商品貿易額出現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工業產出也高於一年前水平。
2021年1月26日
對沖基金警告新冠病毒新變種將重創經濟
對沖基金Element Capital警告稱,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尚未認識到新變種將對歐洲經濟造成多大損害,他們現在應當降低增長預期。
2021年1月25日
窮國無法及時獲得疫苗將威脅富國經濟復甦
世衛組織研究顯示,若發展中國家按目前速度接種疫苗,那麼由於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的中斷,發達經濟體今年將面臨高達2.4兆美元的產出損失。
2021年1月25日
專訪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2021年將是局部、不均衡復甦之年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復甦正在來臨,但復甦將是局部且不均衡的,若要取得成功,各方必須共同行動,進行疫苗合作和維持經濟支持政策。
2021年1月21日
中歐航運成本增長逾三倍導致供應承壓
2020年下半年,西方國家對亞洲製造商品的需求出現反彈,航運公司競相爭奪空集裝箱,使得運費飆升至歷史新高。
2021年1月19日
中國12月CPI超預期,同比上漲0.2%
2020年12月中國CPI受食品價格上漲推動,同比漲幅回升至正值,但核心CPI同比漲幅降至0.4%,為2010年初以來最低水平。
2021年1月11日
新冠病毒新變種將加大全球經濟壓力
埃里安:新冠病毒新變種既加劇了當前的經濟衝擊,又推遲了隨後的復甦,短期問題更有可能變成結構性問題,因此更難解決。
2021年1月7日
世行:延誤疫苗接種或使全球經濟增速減半
世行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但如果疫苗接種因物流問題和人們的抗拒情緒而延遲,那麼2021年全球GDP可能僅增長1.6%。
2021年1月6日
2020年全球貨幣政策回顧與影響
趙翔:新冠疫情下全球主要央行運用的貨幣政策可歸為利率調整、資產購買、信貸寬鬆三類,那麼這些手段是否達成了設計目標?有何潛在影響?
2021年1月6日
把2020年GDP數據扔進垃圾箱
米格:把不同人群在2020年各不相同的遭遇匯總在一起的GDP數據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些數據無助於理解當前困境和規劃未來道路。
2021年1月5日
年度詞彙:*型復甦
在這歷史性的一年,出現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字母代號。這些字母代號描述著市場與經濟可能呈現的反彈形態。
2021年1月4日
未來世界:中國繼續崛起
原田亮介:在西方國家在疫情面前苦苦掙扎之際,中國遏制住了疫情,走在了前面。未來5年,中國的雄心和技術進步將決定世界格局。
2020年12月29日
未來世界:塑造後疫情時代的五大力量
沃爾夫:在一個民粹主義和大國衝突的時代,維持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經濟、維護和平、管理全球公域,將更加困難。
2020年12月25日
股市不存在泡沫
沃爾夫:美歐股市是否處在一個必將破裂的泡沫中?只要企業盈利強勁,而利率超低,當前股價看上去是合理的。
2020年12月21日
零利率的經濟學
劉勁、陳宏亞:可以預計,未來世界主要經濟體會增加稅收,增加轉移支付,小心提高通脹率,用以解決40年來緩慢積累的經濟極端不平衡。
2020年12月11日
拜登擬提名戴琦任美國貿易代表
戴琦受到民主黨各意識形態議員的普遍尊重,預計她將成為首位擔任美國貿易代表這一內閣職務的亞裔女性。
2020年12月10日
每周數讀:OECD預估全球經濟在明年年底前恢復疫前水平
本周值得關注的數據有:OECD最新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印度三季度陷入經濟衰退、中國跨境數據流動增長迅猛等。
2020年12月3日
OECD:疫苗帶來全球經濟復甦希望
經合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從今年的歷史性衰退強勁反彈,中國經濟規模到明年底將比2019年底大10%。
2020年12月2日
熱門文章
1.
拜登審查關鍵供應鏈意味著什麼?
2.
美國企業購買比特幣的真正動機
3.
中國股市趨勢:機構投資者地位增強,散戶影響力減弱
4.
「18億畝紅線」不能掣肘中國鄉村現代化
5.
大選之後重新審視中美大棋局(下)
6.
利率上漲為新興市場牛市澆冷水
7.
價值投資者如何在牛市中生存?
8.
韓國:朝鮮可能出現人道主義危機
9.
地緣政治角力日益依賴晶片
10.
美國國債在周四遭大舉拋售後企穩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