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債市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中產全球配置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債市
關注
2020年全球展望:「收官年」與「大選年」
周茂華:2020年全球經濟逆風不減,中、美分別面臨「收官年」與「大選年」考驗,主要經濟體政策如何應對,經濟走勢如何及其對市場的影響?
3天前
高評級政府債務價格下跌
有關中國製造業的樂觀數據提振市場情緒,促使投資者轉向風險較高的資產,相信全球增長放緩不會演變為衰退。
4天前
2020年全球投資展望:從存量博弈到升維競爭
程實、王宇哲、高欣弘:方興未艾的金融開放進程、漸成趨勢的機構化特徵有望引領消費、醫療等板塊和指數投資新一輪的繁榮。
2019年11月29日
全球資本流動可能重創債市
卡爾:跡象表明,債券價格的大幅上漲可能即將迎來轉折點,原因在於美中之間資本流動正在經歷一輪重大、長期的再平衡。
2019年11月20日
兆美元認購突顯中國可轉債市場火爆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月發行的一隻可轉換債券吸引逾1兆美元認購,突顯這類與股票掛鉤的金融工具在中國發行量激增。
2019年11月14日
債市觀察:央行降息軌道開啟了嗎?
蔡浩:貨幣政策施展的空間越來越有限,降息軌道即便打開,也將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目的的資產端降息,而並非金融市場所期待的負債端降息。
2019年11月13日
市場能否重現2016-18年繁榮?
戴維斯:經濟可能正在開始復甦。即使2020年全球增長出現反彈,可能也很難複製2016年至2018年的強勁勢頭。
2019年11月12日
中國發行的歐元計價債券受到追捧
中國15年來首支以歐元計價的政府債券獲歐洲養老基金等渴望收益的投資者踴躍認購。數據顯示,投資者下了近200億歐元的訂單。
2019年11月7日
中國時隔15年再次發行歐元債券
知情人士稱,此次發行將於下周定價,最高籌集40億歐元。在中美貿易緊張背景下,北京方面尋求利用低利率降低對美元債務依賴度。
2019年11月1日
上海浦發可轉債籌資創紀錄
該行的500億元人民幣可轉債被超額認購330倍。隨著監管機構遏製表外融資,可換債成為中資企業熱門籌資方式。
2019年10月30日
投資中的「火雞問題」
伍治堅:「火雞問題」的本質是我們強行從本沒有規律的事件中尋找規律,或基於有限的小樣本去總結規律。這種行為在金融投資中隨處可見。
2019年10月30日
歐洲央行會將新購債計劃變成「無限QE」嗎?
隨著歐洲央行準備重啟債券購買計劃,投資者將面對一個問題:在歐洲央行買完所有可買的債券之前,這一購買計劃能進行多久?
2019年10月24日
債市觀察:從「兩個預期」看債市走勢
蔡浩:促發展、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當前宏觀政策施策第一要務,這也促成了「兩個預期」的形成,短期和長期均對債市形成利空。
2019年10月21日
股市大跌怎麼辦?
伍治堅:基於多元分散的投資原則,建立一個涵蓋不同資產的全球性投資組合,可以有效應對高度不確定的股市大跌。
2019年10月17日
持有現金也可能代價高昂
陳敏蘭:非常規貨幣政策已顛覆許多傳統金融理論。最新一例或許是:現金本來是波動性最小的資產,但也可能成為風險最高的資產。
2019年10月14日
美國金融市場對美中重啟貿易談判做出積極反應
美國投資者周四從相對安全的政府債券轉回股票,此前傳出美中將重啟貿易談判的消息,而美國發布比較強勁的經濟數據。
2019年9月6日
收益率曲線倒掛:是否應賣股票買債券?
伍治堅:現實中的真實世界,是否會按照「收益率曲線倒掛--經濟或衰退--股市下跌、債券上漲」的邏輯和規律運行?
2019年9月6日
主動投資者戰勝市場難度更大
伍治堅:雖然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購買被動型指數基金,但是主動型基金要戰勝市場,反而變得更難,原因在於主動投資的參與者更強,市場更有效。
2019年8月20日
「降息潮」來襲,影響幾何?
周茂華:近期多個經濟體加入降息隊伍,全球央行是否會重啟寬鬆周期?這對中國的政策和市場又有何影響?
2019年7月24日
「犀牛」債券開創保護融資新途徑
正在籌備的五年期「犀牛」債券是世界上第一件致力於保護物種的金融工具,有望以一種新的方式讓私營部門參與物種保護。
2019年7月17日
矛盾訊息揭示經濟的另一面真相
周浩:從市場研究的角度來看,我們更需要關注主流觀點的反面。一個無情的事實是,事情的另一面往往對金融市場有更大的影響。
2019年7月16日
債市看好拉加德獲歐洲央行行長提名
市場認為,從拉加德之前支持德拉吉推出創新貨幣政策看,她應該屬於鴿派陣營,將延續歐元區超寬鬆貨幣政策時代。
2019年7月4日
把握特朗普時代的金融資產新秩序
普倫德:重商主義的貓已跳出口袋。世界可能會分化為區域貿易集團,最明顯的是美國、歐盟和中國。股市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這點?
2019年6月6日
流動性危機風險困擾中國債市發展
分析師表示,超級複雜的監管框架和不穩定的交易量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債券市場危機——就在中國政府對外開放債券市場之際。
2019年5月30日
美國國債收益率降至2017年以來低點
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26%的20個月低點,美中貿易緊張升級和對全球經濟放緩擔憂加劇,促使投資者轉投安全資產。
2019年5月29日
美債倒掛,這次不一樣?
吳金鐸:美債倒掛成為市場的「驚嚇先生」。美債為何會倒掛?美債倒掛究竟是否會引起美國經濟衰退?美債倒掛有什麼後果?
2019年5月27日
中國將允許國內銀行開展債券期貨交易
為國內銀行推出的新對沖工具預計將提高流動性,並有助於整個中國債市的價格發現,為外國投資者的參與營造更有吸引力的環境。
2019年5月23日
債券投資者需注意中國東西部差異
在投資中國地方政府債券之前,國際投資者可能需要好好查一下地圖,因為省級財政收支缺口的地區差異正在擴大。
2019年4月30日
彭博將中國債券納入其旗艦指數
彭博將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預計最終會為中國境內債市帶來約2兆美元資金流入。
2019年4月1日
調查報告:債券投資者最擔心全球經濟衰退
美銀美林的客戶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最擔心全球衰退風險。市場波動和經濟數據疲弱影響了投資者情緒。
2019年2月21日
中國開展企業債券違約風險排查
去年中國債券違約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最近幾周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違約事件更是動搖了市場信心。
2019年2月13日
熱門文章
1.
中美如何突破僵局,簽訂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
2.
華為輿論風暴的小天氣與大氣候
3.
華為因「251事件」受到國內輿論批評
4.
如何拯救資本主義
5.
文在寅緣何失去了朝核外交的主角地位?
6.
格力股改:走完國企改制的「最後一公里」
7.
中國企業海外誤判的教訓
8.
豬瘟疫情推高世界食品價格
9.
Lex專欄:海航該不該支撐香港航空?
10.
美國反對世界銀行為中國提供貸款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