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中美貿易戰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美貿易戰
關注
特朗普政府將小米和中海油列入黑名單
特朗普政府在最後幾天加緊行動,將中海油和小米等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還賦予美國商務部限制從中國進口技術的新權力。
5天前
「阻斷法」:中國政府開始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王英良:從商務部新年頒布的第一條法令可以看出,中國業已放棄對美國會「改弦更張」的期待,開始積極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6天前
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未上美投資黑名單
雖然美國財政部此次阻止住了阿里等企業被列入黑名單,但新的拜登政府將在國會面臨兩黨一致壓力,要求採取對華強硬立場。
6天前
特朗普摘牌中國企業將適得其反
弗里德:以行政令或法律強迫中國企業摘牌是糟糕的做法,主要作用是以犧牲美國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讓中國投資者發大財。
6天前
拜登的經濟團隊將如何制定中國政策?
劉裘蒂:拜登團隊會以務實態度對待中美關係。「中國挑戰」會取代「中國威脅」成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關鍵詞,「脫鉤」概念將淡出。
6天前
台灣企業「告別」中國大陸
由於營運成本不斷上升以及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加劇,台灣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大陸,回到台灣建廠。這標誌著台企格局發生了巨大轉變。
2021年1月11日
中國商務部出台新規保護中企免受外國制裁
中國商務部發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並立即生效,新規禁止中國企業和個人遵守外國政府要求執行的懲罰性措施。
2021年1月11日
MSCI關鍵指數將剔除中國三大電信企業
為遵守特朗普的行政令,本周五收盤後,MSCI將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港股從多個基準股指中剔除。
2021年1月8日
美國考慮將阿里巴巴、騰訊列入投資黑名單
此舉可能導致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嚴重升級,兩家中國科技集團的股價周四應聲下挫。
2021年1月8日
每周時事分析:拜登身邊有真正的中國問題專家嗎?
曹辛:拜登即將上任,這引發了一個問題:拜登身邊有中國問題專家嗎?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中國問題專家?
2021年1月7日
紐交所再變卦 又決定將中國三大電信企業摘牌
在遭到美國財政部長批評後,紐約證交所再次改變主意,收回了撤銷將中國移動等摘牌的決定。同時美國財政部對行政令做了新解釋。
2021年1月7日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禁用支付寶等中國應用
特朗普在臨近下台之際又採取一項加劇美中緊張的行動,下令禁止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和QQ錢包等8款中國應用程序進行交易。
2021年1月6日
Lex專欄:美國退市「清單」上的中概股
紐交所已啟動中國三大電信營運商的退市程序,金融、科技和能源行業的中企也都處於風口浪尖,未來還會有更多中企被摘牌。
2021年1月5日
越南: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受益者
跨國公司尋求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越南將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儘管其在勞動力、基礎設施和零件供應方面仍存在瓶頸。
2020年12月30日
美國針對中國涉軍企業的投資禁令將從嚴執行
特朗普上月簽署行政令,禁止美國投資疑似涉軍的中國企業。美國財政部昨日確認該禁令適用範圍包括這些企業的子公司。
2020年12月29日
非關第一:2021如何重新定義中美競爭
劉裘蒂:2021年是美中擺脫「爭第一」思維的契機。兩國應重新定義遊戲規則,讓兩國人民福祉成為良性競爭的受惠者。
2020年12月29日
盤點2020:影響中國的關鍵經濟事件
2020年一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移動,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衝突升溫,也牽動經濟格局。我們整理出六大關鍵事件,通過圖表回顧2020年的中國經濟。
2020年12月18日
緩和美中關係的三大優先事項
羅奇:始於貿易戰的美中摩擦已演變成科技戰,目前已陷入僵局。現在迫切需要一條新路徑。這條新路徑應包含三個主要方面。
2020年12月8日
華為投資中國新興晶片企業
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開始通過其設立的哈勃基金投資中國新興晶片企業,努力實現半導體領域的自給自足。
2020年12月7日
Lex專欄:美國的「中企黑名單」還在擴展
特朗普想阻止美國投資一切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中國企業。隨著定義不斷擴展,中國任何一個行業可能都有被「拉黑」的風險。
2020年12月1日
華為出售旗下「榮耀」手機業務
華為表示,此舉是為了讓榮耀管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榮耀的買家團體由30多家經銷商、投資公司以及深圳市政府組成。
2020年11月17日
拜登的貿易政策料將保持強硬
拜登在競選期間的立場表明,他不太可能大規模逆轉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但他可能採取更為多邊的方式向中國施壓。
2020年11月17日
大選後中美關係可爭取出現緩和
王輝耀:拜登上任後,將更加註重在意識形態上團結盟友、打壓中國,中國需要開展更加廣泛和有效的公共外交。
2020年11月10日
特朗普連任將使美國難以受益於中國經濟
普倫德:中國金融市場讓美歐養老基金可以獲得實際收入來履行其支付養老金的義務。但如果特朗普連任,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
2020年11月3日
中國經濟戰略轉向「內循環」
中共中央委員會在結束年度規劃會議時宣布優先擴大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內需,並提出「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2020年10月30日
分析:中美「脫鉤」被誇大了嗎?
儘管中美貿易關係惡化的證據顯而易見,但許多公司的對華業務卻在穩步發展。科技和金融領域也在見證,中美關係其實正變得更加緊密。
2020年10月29日
美國允許向華為銷售非5G用途晶片
美國正允許越來越多晶片公司向華為供貨,只要這些零件不會用於華為5G業務。這或許意味著,美國制裁對華為整體業務的威脅可能沒此前想得那麼嚴重。
2020年10月29日
中國與華爾街加強聯繫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加大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以加快國內市場改革,並使華爾街機構有更大動力遊說美國政府緩和兩國關係。
2020年10月27日
特朗普吸引農民選票
邰蒂:今年7月一項針對大型農場主的調查發現,75%的受訪者支持特朗普。引人注目的是,這個比例與2016年相比基本未變。
2020年10月26日
華為第三季度營收增長放緩
受美國制裁和疫情影響,華為今年頭9個月實現營收6713億元人民幣,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7%,增幅較去年同期下滑。
2020年10月23日
從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選綱領看未來美國對華政策
劉英:針對特朗普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拜登主張美國強勢回歸,但他們都會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
2020年10月23日
熱門文章
1.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中國為何不反駁「美國是印太國家」的說法?
2.
新消費的迷思:下一個「奶與蜜之地」在哪裡?
3.
譚德塞:全球疫苗分配面臨「災難性道德失敗」
4.
中國股市:焦灼的「分化」
5.
全球對中俄疫苗需求加大
6.
恆大的「造車」計劃進展緩慢
7.
壟斷的利與弊:市場經濟學的視角
8.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高於疫情爆發前水平
9.
「少數」與「多數」的轉換:美國民主制度還靈嗎?
10.
率先進入自動駕駛時代的無人機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