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全球最大太陽能公司警告西方不要切斷中國供應商的供應

隆基的一位高階主管表示,成本將翻倍,就業機會將流失,綠色目標將無法實現。
2024年2月16日

習近平同普丁通電話,反對美國「干涉」並承諾加強產業合作

中俄領導人在通話中承諾「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習近平表示雙方要「培育兩國合作新動能」。
2024年2月9日

美國國會委員會指責在華投資的創投公司

美國衆議院中國問題委員會公佈了一項調查結果,稱5家風險投資公司向支援中國軍隊的中國企業投資了逾30億美元。
2024年2月9日

白宮決定讓「印太事務協調員」一職空缺

庫爾特•坎貝爾被任命爲副國務卿,白宮不打算任命他的印太事務協調員一職的接替者,這讓美國一些盟友緊張。
2024年2月7日

對中美產業競爭走勢的分析

王英良:中美產業競爭已到新階段,即保持增量型關係建設,但美對中在美存量性資產進行嚴格安全審查,安全與不信任等非經濟要素權重攀升。
2024年2月6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關係和臺灣議題仍是不定因素

曹辛:沙利文有關中美關係的演講帶有對本屆政府任內的中美關係進行回顧、同時對未來進行展望的特點,具有明顯的爲當前總統大選服務的性質。
2024年2月5日

聯想最大風險:修昔底德陷阱

詠竹坊:《新聞週刊》一篇文章直指中國製造的電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建議要禁止使用。
2024年2月8日

中國美國商會警惕產能過剩問題

針對在華美國企業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美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的樂觀情緒與上年相比有一定改善,但仍然擔憂雙邊緊張關係。
2024年2月1日

沙利文:美中計劃安排兩國領導人通電話

這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還表示,他與中國外長王毅進行了實質性的談話,向其表達了中國有「責任」制止青年運動叛軍襲擊紅海商船。
2024年1月31日

美中官員就打擊芬太尼原料舉行會談

雙方官員將在北京討論打擊芬太尼原料從中國出口的事宜,以落實拜登和習近平去年會晤時達成的一項協議。
2024年1月30日

中國擴建晶片產能 西方需有應對過剩之策

克里斯•米勒:美國、歐洲和日本都在討論應對中國晶片產能過剩的潛在對策,但在各種選項之間,他們面臨複雜的取捨。
2024年1月30日

捨棄中國戰略的困境

全球投資巨擘在亞洲建立獨立業務時,面臨著高風險的平衡行爲。
2024年2月7日

中美關係的五個階段(下)

鞠建東、侯江槐:基於中美歐三足鼎立的全球經濟基礎,或催生人民幣、美元和歐元三足鼎立的國際金融體系及三足鼎立的全球治理體系。
2024年1月29日

美國促請中國幫助勸說伊朗管束胡賽武裝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泰國舉行閉門會晤,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的海軍在紅海對胡賽武裝加大反擊。
2024年1月29日

王毅將與沙利文會晤

據兩位熟悉該計劃的人士透露,沙利文將在泰國與王毅會晤。這是兩人自去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來的首次會面。
2024年1月26日

白宮首席科學顧問:美中將就AI安全性展開合作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表示,儘管中美在AI領域存在貿易緊張,但兩國將合作減輕AI的風險並評估其潛在能力。
2024年1月25日

美國敦促中國向伊朗施壓,阻攔青年運動武裝襲擊紅海

美國官員一再施加外交壓力,要求中國向伊朗轉達警告,以遏制青年運動武裝在紅海襲擊商船的行爲,但此舉尚未收到效果。
2024年1月24日

中美氣候特使雙雙卸任

解振華和克里的退休標誌着中美氣候談判新時代的開始,以及中美之間一段不尋常的外交篇章畫上句號。
2024年1月22日

中國爲何在談「信心」和「開放」?

張冬方:中國面臨的挑戰不僅僅來自科技脫鉤、保護主義或去風險路線。
2024年1月21日

臺海無戰事新證:裴洛西訪臺形成的軟約束

葉勝舟:維持現狀是目前各方最優選項,誰主動改變誰喫虧;如有單方改變現狀,對利益受損方的回應或報復更寬容;中美皆無意在臺海直接衝突。
2024年1月19日

刺激科技冷戰不可取

陳功:忽視科技政策的尺度問題,搞隨意泛化,動不動就提戰爭,大搞陰謀論,這是聳人聽聞的作法,邏輯上也是主次顛倒,因果倒置。
2024年1月19日

李強:中國和愛爾蘭是合作共贏典範

分析人士稱,訪問都柏林讓中國總理得以鼓勵愛爾蘭同中國保持密切關係,尤其是在歐盟大國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之際保持晶片銷售暢通。
2024年1月18日

美中經濟工作組將在北京舉行會議

美中經濟工作組本週將首次在北京舉行會議,再次體現出拜登和習近平去年11月會晤後兩國展開了更密切的接觸。
2024年1月18日

美國代表團在賴清德勝選後抵達臺北

分析人士稱,美國總統拜登派出的兩名前官員除了表達對臺灣民主制度的支援外,另一個目的可能是瞭解賴清德的下一步計劃。
2024年1月15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