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找回密碼
免費註冊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英文版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18 She's 中國女性力量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2016年度好文推薦
全球地產
獨家
編輯精選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會員訊息中心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圖輯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
關注
鄒至莊:我如何成為經濟學家?
鄒至莊:1951年,芝加哥大學是唯一開辦「計量經濟學」的大學。弗里德曼說,好的經濟模型是一個簡單的模型。
2017年11月27日
中紀委助力鋼鐵煤炭去產能
中國去產能行動在今年取得重大成功,鋼鐵與煤炭行業減員目標接近完成,紀委通過「問責」黨員對此發揮了作用。
2017年11月24日
產業政策:世行遲來的反思?
夏俊傑:世行過去對產業政策一直持有保留態度甚至直接反對,但最新製造業報告中不再迴避產業政策,這是否標誌了世行態度的重要轉變?對中國有何啟示?
2017年11月24日
調查:中國存款資金流向金融科技產品
FT《投資參考》調研顯示,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新服務正在撼動銀行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比儲蓄收益還高的理財選擇。
2017年11月24日
滬深300指數出現17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在經歷今年以來的強勁漲勢後,投資者開始縮減股票敞口,原因包括債券收益率上升以及當局出台針對公司債務的嚴厲新規。
2017年11月24日
中國對外房地產投資降至四年低點
最新報告稱,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境外房地產投資僅為25億美元,降至2013年末季以來最低水平,突顯資本管制奏效。
2017年11月23日
工廠使用學生工折射出中國勞動力缺口
蘋果的供應商富士康承認學生在其iPhone製造工廠違法加班,表明中國企業正在藉助學校去填補該國的勞動力缺口。
2017年11月23日
中國暫停審批網絡貸款公司
《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使中國金融科技行業感受到一股寒意,在境外上市的一些業內公司股價下跌。
2017年11月23日
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八大「底氣」
鍾正生、張璐: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基調和方向或許都很難發生重大轉變;面對一系列尚未完全塵埃落定之事,央行與其「無端搶跑」,不如「靜觀其變」。
2017年11月22日
中國應核算真實GDP增長率
佩蒂斯:中國增長奇蹟已然後勁不足,允許債務激增,才能滿足GDP增長。政府強調更有切實意義的經濟目標,原因也在於此。
2017年11月21日
2018年:五因素有望催化A股向上
李海濤:中國展開新一輪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預計未來將不斷有政策落地,而新的制度紅利有望帶動資本市場風險偏好的進一步回升。
2017年11月21日
國債市場近期為何顯著下跌?
張明:10月份以來國債收益率顯著上升,與經濟基本面的溫和走弱形成鮮明反差,可以從需求、供給、通脹預期與交易行為等層面解釋這一現象。
2017年11月21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四大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令外界有諸多的遐想,但除了制度阻隔外,該地區還將面對四大挑戰。
2017年11月20日
中國新一輪下崗潮帶來挑戰
截至今年底中國各地將有180萬煤礦和鋼廠工人下崗,是1990年代末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潮,給決策者提出艱巨挑戰。
2017年11月17日
FT社評:中國需要的債務平衡術
中國政府必須嚴格恪守對貸款增長、工業產能及由可疑的基金公司、信託及理財產品構成的影子銀行系統的限制。
2017年11月17日
全球投資:趨勢的回報
程實:在我們看來,2017年見證的是「趨勢的回報」。展望2018年,發現趨勢並順勢而為,依舊是投資的成功之鑰。
2017年11月17日
Lex專欄:叫停包頭地鐵說明什麼
中國政府正在推行去槓桿化,意識到地方債務是國家最嚴峻挑戰之一。這可以解釋中央為何責令內蒙古包頭市停建地鐵項目。
2017年11月17日
叫停包頭地鐵項目突顯中國政府遏制金融風險決心
周小川上月表示,「銀行和金融機構低估了地方政府的金融風險。」處在財務困境中的包頭市原本打算利用銀行貸款來支付地鐵項目60%的成本。
2017年11月16日
中國電動車產量新規引發過剩擔憂
新規定意味著,到2020年電動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份額需要達到8%,遠超目前需求。業內專家擔心這將打擊利潤。
2017年11月16日
金融危機十周年:反思危機教訓,引領經濟學革命
梁國勇:十年過去了,經濟學理論大廈舊貌依然;基於對危機教訓的總結探尋有形之手、無形之手之外的「第三隻手」,將引領一場新經濟學革命。
2017年11月16日
解振華:中國碳市場準備就緒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稱,全國碳市場已進入審批程序,但他並未給出具體的交易啟動日期,並警示過度投資風險。
2017年11月15日
為何蘋果公司對美國出口的貢獻是零?
邢予青: 蘋果在海外銷售的產品,只增加中國出口卻對美國出口毫無幫助;目前貿易統計方法已經過時,不適合以全球價值鏈為基礎的貿易形態。
2017年11月15日
中國經濟反彈推高全球碳排放量
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連續三年持平後,最新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排放量將增長2%,其中中國排放量將增長3.5%。
2017年11月14日
報告:中國面臨煤炭基礎設施處置難題
最新報告稱,若不停止煤炭投資項目,到2030年中國或將背負904億美元的「煤炭擱淺資產」,即永遠無法收回投資的發電廠。
2017年11月14日
中國風險之辯:周小川變調金融槓桿的背後
沈建光:決策層對經濟形勢判斷與防範金融風險的定位已經改變,強監管、去槓桿將取代穩增長成為明年經濟主基調。
2017年11月14日
10月份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超預期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放緩幅度也超出預期。
2017年11月14日
習特會:中美的定調之旅
徐瑾:中美會談結束,2535億經貿大單出台之時,恰好是中國電商競爭劇烈的「雙十一」,到底是買方精明還是賣方精明呢?
2017年11月13日
FT社評:中國放寬外資參與金融業限制值得歡迎
中國放寬對金融機構外資所有權限制可以促進專業精神,加強與外部世界的聯繫,並為境外機構提供一些真正的機會。
2017年11月13日
「2030年中國投資行業將管理17兆美元資產」
根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資產管理市場,在全球投資管理公司吸引的資金凈流入量中佔一半。
2017年11月13日
中國風險之辯:「金融集體主義」的風險
陳稻田:中國經濟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險,但是, 維護經濟金融平穩所採納的短期政策, 卻可能導致長期和深層次的風險。
2017年11月10日
10月份中國CPI上漲加快
隨著豬肉價格下降放緩和燃料價格加速上漲,中國CPI出人意料地加快上漲,而近期連續加速上漲的PPI似乎漲勢有所減緩。
2017年11月9日
熱門文章
1.
美國考慮啟動「經濟緊急狀態法」對中國投資實施新限制
2.
美國人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
3.
中興事件背後的芯片迷思
4.
如何評價鄧小平和華國鋒對深圳特區建設的貢獻?
5.
中興稱美國禁令「極不公平」
6.
文在寅:朝鮮不再把美軍撤韓作為棄核條件
7.
對敘利亞災難成因與責任的六點觀察
8.
後卡斯特羅時代的古巴何去何從?
9.
美國放寬軍售限制 對抗中俄競爭
10.
「身份認同政治」不可取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