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產能過剩背後的思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寧:中國產能過剩之嚴重,發展速度之迅速,吸引了全球注意力。面對產能過剩,市場手段可以緩解和化解,但如果不能釐清各方策略反應,那將難以充分去產能。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分別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2016年4月14日

通膨上升推升資本市場分化

胡月曉:貨幣增速因基礎貨幣成長放緩將趨回落;短期通漲上升或超預期,政策收緊預期或再現,加上年報集中公佈後上市公司整體業績降低,股市短期調整壓力上升。
2016年4月11日

債轉股之後,超發的貨幣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在中國,十多年前債轉股被稱爲最後的晚餐,如今盛宴再來,看似銀行企業雙贏,但如何避免多數人爲少部分利益集團買單?
2016年4月11日

評估中國經濟形勢需做實地考察

全球政策制定者在做決策時越來越有必要將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動態考慮進來,而中國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演變得太快,僅僅分析數據是無法跟上形勢的。
2016年4月8日

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系統性風險?

蘇格蘭皇家銀行胡志鵬:系統性風險是理解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關鍵。隨著經濟和金融體系傳導不斷深化,隱患相互共振,而監管部門缺乏協調的被動應對更是火上澆油。
2016年4月12日

中國當下應推動亞洲區域金融合作

張明:擴展後的清邁倡議迄今爲止沒被動用,亞洲區域金融合作爲何停滯不前?過去路徑推動的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瓶頸期,東盟對中國意義重大。
2016年4月6日

3月份中國經濟顯示趨穩跡象

財新制造業和服務業PMI均顯著上升,顯示近期的刺激努力已成功遏止了經濟的放緩勢頭
2016年4月6日

中國經濟調整的兩難困境

沃爾夫指出,中國經濟結構的不平衡性留下兩難困境:高速成長難以爲繼,也無法實現平穩減速;餘永定表示,中國已不再刻意以美國爲追趕目標,一心一意專注自身發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2016年12月30日

中國高債務風險之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是否有債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哪裏?客觀分析中國債務危機利弊條件,並對可能引發危機的導火索加以高度防範,或許更務實。
2016年4月5日

「富裕國家的中國溢位效應將越來越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中國等新興市場對發達經濟體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隨著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場,中國產生的溢位效應很可能不斷加大。
2016年4月5日

3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爲50.2

說明中國製造業活動恢復了擴張,先前8個月該指數一直低於50
2016年4月1日

3月份財新制造業PMI強於預期

讀數爲49.7,雖然仍低於50.0臨界值,但已是13個月來最高紀錄
2016年4月1日

房地產:如何用供給側改革思維去庫存?

中央財經大學李傑: 房地產去庫存的諸多具體政策,仍然是在需求側的思維。從供給側看去庫存,著力點在於供給方,要把經營無能的低效地產商淘汰。
2016年3月31日

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全球挑戰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中國正在嘗試進行的經濟轉型對新興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挑戰在於管控好中國經濟大幅放緩帶來的溢位效應;長遠來看,挑戰是如何讓中國融入全球金融體系。
2016年3月31日

中國新一代家族理財室崛起

目前中國仍存在大量的可用資金,其中來自新一代家族理財室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些資金在科技和電商領域創造並支撐了新增就業,助推了中國經濟。
2016年12月15日

供給側改革:不應低估的多邊博弈困局

劉曉忠:現有語境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誰去槓桿、誰是接盤俠的問題,面臨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企、私企等多個部門間的博弈,踩破哪個都是棘手的難題。
2016年4月1日

中國「新經濟」動能更佳

中國轉型階段的經濟與混合動力汽車有相似之處。從上市公司財報分析,「新經濟」企業的平均每股收益要優於「傳統經濟」板塊。但從整體經濟來看,前一類企業所佔的比重還太小。
2016年3月30日

亞開行:今年中國經濟將成長6.5%

這一增速位於中國自身預測區間的底端,該行還表示中國放緩會拖累亞洲整體發展前景
2016年3月30日

薰衣草小熊遭遇中國假貨

飄絲薰衣草莊園小熊的經歷顯示,當企業沒有爲進入一個擁有十多億消費者、法律體系不同且造假猖獗的市場做好準備時,智慧財產和傳統商業模式會面臨風險。
2016年3月29日

Lex專欄:中國重工業反彈的隱憂

中國重工業反彈爲經濟轉型和消費部門擴張爭取了時間,但是,工業部門利潤反彈是刺激政策意料之中的結果,表明中國經濟仍然依賴於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3月29日

中國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呈現分化

FT新興市場主編金奇:去年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率一度下滑至2003年以來最低水準,但整體低迷的數字背後卻無法掩蓋不同類型企業之間巨大的差異。
2016年3月28日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出現18個月來最快增速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成長4.8%,是自2014年7月以來的最快成長,表明各種刺激措施正在令中國製造業的減速態勢有所緩解。
2016年3月28日

中國人消費習慣發生深遠變化

FT新興市場主編金奇: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在海外收斂了奢侈品購買,在國內變得更加挑剔。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尋找難以忘懷的體驗,而非產品,例如,一位出境遊業務高階主管說:「我們的客戶去義大利觀看歌劇,去北歐領略北極光,在巴黎的米其林星級餐廳用餐。」
2016年3月25日

上海最嚴樓市調控背後的「資產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上海樓市最嚴調控政策仍走入行政限制老路。爲什麼大家還在繼續選擇一線房地產?本質還是「資產荒」,各類風險坍塌之下,投資人的預期回報最終將面對經濟減速的衝擊。
2016年3月25日
|‹上一頁‹‹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