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中國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7月份CPI和PPI雙雙同比下降
中國政府短期內進行政策調整的可能性減弱
2009年8月11日
Lex專欄:上山容易下山難?
面對資產泡沫和低效貸款,中國正叫停信貸增長。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控制房地產貸款等,但更為傳統的貨幣收緊眼下則太過激進。
2009年8月11日
必須為中國經濟減速做好準備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未來幾年,美國負債水平將下降,消費增速會遠低於經濟增速。如果中國因美國消費增長而受益,中國也可能因美國儲蓄率上升而受損。
2009年8月10日
中國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現差異
中國各省市自治區公布的GDP之和高出官方全國數據10%
2009年8月5日
西方看不懂中國式增長
FT投資編輯奧瑟茲:許多西方觀察者不願相信中國一些經濟數據,這或許是他們無法理解中國的行事方式。貸款飆升,令懷疑論者斷言,中國正在重蹈美國讓廉價資金導致信貸泡沫的覆轍。
2009年8月4日
回望中國經濟六十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中國經濟建設六十年,算得上最近的半個世紀中,人類史上最值得驕傲的進步運動之一。但它的道路卻如此曲折,至今變革任務仍未達成。
2009年8月3日
中國7月PMI指數微升至53.3%
顯示中國經濟復甦日益穩固
2009年8月3日
我開始擔心中國經濟
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羅奇:與多數經濟學家不一樣,我一向堅定地看好中國經濟,現在我卻擔憂了。從表面上看,中國似乎在引領世界從衰退走向復甦。但從深層看呢?
2009年7月30日
中國東莞就業人數減少10%
受出口下滑影響,東莞GDP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0.6%,遠低於7.1%的全國增幅
2009年7月30日
稱亞洲經濟V型復甦為時尚早
如果某樣東西被重重扔到地板上,它總會彈起來。除非亞洲經濟體能夠產生更多自己的需求,否則其復甦仍將是脆弱的。
2009年7月28日
中國須當心經濟泡沫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中國上半年7.1%的GDP增速固然可喜,也不值得驕傲。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快速上漲,將實體經濟遠遠地甩在後面,這是泡沫形成的標誌。
2009年7月22日
中國政府拒絕給經濟踩剎車
一個簡單有效的機制推動了中國經濟反彈:國有銀行放貸量激增。沒有跡象表明,中國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會出現大的變動。
2009年7月17日
中國有望實現8%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經濟增長加快,推高鐵礦石和銅等大宗商品價格,提振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原材料出口國經濟產出
2009年7月17日
中國經濟數據提振亞太股市
在昨日交易中,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推動亞洲股市走高,大宗商品類股漲幅居前。
2009年7月17日
Lex專欄:中國經濟提速背後的隱憂
為彌補出口下滑造成的缺口,北京動用了一切手段,推動中國經濟第二季同比增長7.9%。但風險依然存在,比如資金唾手可得,助長了股市和樓市泡沫。
2009年7月17日
Lex專欄:中國貨幣政策悄然收緊?
在未來至少半年內,中國央行可能會聽命推遲加息,或暫緩抑制貸款增長。在經濟明顯復甦之前,中國央行只會悄悄收緊銀根。
2009年7月17日
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7.9%
固定資產投資及零售數據均保持強勁,通脹繼續得到控制
2009年7月16日
東方和西方的中國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將重新崛起為一個世界強國,這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關於本國命運,中國的官員很少如西方觀察家那般有信心。依我看,西方的敬畏往往與中國的焦慮相對應。
2009年7月14日
中國6月出口數據好轉
較5月增長7.5%,但同比仍為負增長;亞洲國家出口出現復甦跡象
2009年7月13日
中國經濟保持擴張勢頭
北京4兆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正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
2009年7月2日
中國的經濟發展像「圍城」
讀者陳飛翔:中國自身經濟體系的開放、全球貿易體系與低權利的社會結構成就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但中國未來是個什麼樣子,只有天知道。
2009年7月1日
中國經濟能否轉型?
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有關亞洲發展消費型經濟的話題都只是清談,事實上,亞洲對出口的依賴有增無減。相對而言,中國比較有可能實現轉型。
2009年6月29日
中國要抓住經濟轉型良機
對中國來說,全球金融危機既是威脅,也可能是中國實現結構性轉變、改變增長模式的絕佳機會。對此,中國不能失之交臂。
2009年6月23日
中國需求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巴克萊資本的研究顯示,中國在全球原材料需求中所佔份額大增,一旦中國購買勢頭減弱,大宗商品價格將容易受到影響。
2009年6月19日
分析:中國經濟復甦能否持續?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世行報告對目前中國經濟形勢的研判有很多共同之處。
2009年6月19日
世行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7.2%
稱中國的4兆元財政刺激計劃明顯見效,但持續復甦尚言之過早
2009年6月18日
分析: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回升
5月工業產出和零售額雙雙增長,中國央行報告顯示通脹風險上升
2009年6月15日
中國進出口下降但投資飆升
五月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下降26.4%。已連續第7個月滑坡
2009年6月15日
中國5月工業增加值及零售大幅增長
經濟學家警告稱,私人部門的增長仍顯疲弱
2009年6月12日
中國5月份進出口跌幅擴大
外貿下降趨勢觸底的希望破滅,全球需求仍然疲弱
2009年6月11日
經濟復甦:數量質量難兼顧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上證指數重上2800點,CPI平穩,汽車銷量創出新高,房地產市場回暖……不過,中國復甦的樂觀跡象背後,隱憂仍存。
2009年6月11日
熱門文章
1.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能遇上哪些阻力?
2.
葛兆光:十八世紀中國的盛世危機
3.
分析:中美貿易談判中的關鍵分歧
4.
大山:坦白我的一段「黑歷史」
5.
如何讓不愛讀書的孩子轉變?
6.
朝鮮前外交官:朝鮮永遠不會放棄核武
7.
西方高估了中共對企業的影響力
8.
巴基斯坦警告將回擊印度軍事打擊
9.
新興市場投資者不應錯失良機
10.
英國國防智庫:允許華為參與英國5G是「不負責任」
|‹
上一頁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