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中國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經濟
關注
華南美國商會:中國工廠面臨零件短缺
華南美國商會的報告顯示,有80%受訪企業預計零件和原材料的短缺會持續三個月,另有11%認為時間會更長。
2020年3月18日
新冠疫情重創中國經濟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2月經濟數據遠遜於預期,其中一些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官方數據,這說明今年中國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2020年3月16日
新冠疫情打擊中國低收入群體
中國新冠疫情正得到控制。然而,數月來出行、工作及日常生活受到的限制,正給處於中國社會邊緣的家庭帶來巨大壓力。
2020年3月16日
疫情全球蔓延,中國如何應對經濟挑戰?
徐瑾:疫情全球蔓延,資本市場備受煎熬,全球系統性風險上升。金融危機會重來麼?美股為何暴跌?中國經濟如何應對疫情衝擊?
2020年3月16日
中國企業試行「創新式復工」
隨著新冠疫情緩解,中國企業正嘗試讓員工重返辦公室,並制定出在不引發新一波感染的情況下復工的創新性策略。
2020年3月12日
下一個十年,中國銀行業迎來寒冬期(上篇)
浦永灝:在今後十年里,銀行業將進入寒冬期,面臨生死難關;銀行業相當於經濟的衍生行業,如不良貸款局面無法扭轉,中國銀行業面臨危局。
2020年3月12日
重振旅遊業:可否新增「八一」黃金周?
葉勝舟:建議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提請國務院決定,今年增加8月第一周為全國公眾假日,以推動旅遊和消費反彈。
2020年3月12日
湖北開始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湖北省政府周三宣布,該省已開始推進有序復工復產。全省劃分低、中、高風險區,區域內不同類型企業分時有條件復工復產。
2020年3月11日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將在4月中旬恢復正常
澳新銀行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逐漸放鬆,預計中國製造業將在4月第二周恢復正常,零售、餐飲等服務業會再晚一些。
2020年3月11日
辨析疫情對經濟衝擊的十大論調
劉英:面對新冠疫情,國內外湧現出不少悲觀論調,但通過深入分析數據,可以得出不一樣的結論,疫情的影響必將過去。
2020年3月11日
2月份中國豬肉價格同比暴漲135.2%
2月份中國豬肉和其他食品的價格大幅上漲,原因是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而實施的交通運輸限制措施推高了價格。
2020年3月10日
中國1-2月出口同比下降17%
跌幅大於經濟學家們的預期。進口下降4%,令人懷疑中國還能不能完成其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目標?
2020年3月9日
達飛海運:來自中國的發貨量正在恢復正常
這家法國航運集團債務的價值在過去幾周大幅縮水,其5年期債券的交易價格僅為票麵價值的65%,債券持有人面臨巨大損失。
2020年3月9日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在反對形式主義中實現有效復工
曹辛:當前復工的實際效果不顯著,不在根本上解決對當前疫情現實的認識和判斷問題,復工實際上難以有效執行。
2020年3月9日
中國股市周四升至兩年高點
儘管國內供應鏈受到大範圍擾亂,但滬深300指數今年迄今累計上漲近3%,原因是投資者期待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措施。
2020年3月6日
疫情之後,中國面臨經濟刺激選擇題
姚喆、武毅秀:為了對沖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中國或許會再次祭出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經濟,但其弊端也令人擔憂。
2020年3月6日
新冠疫情令中國碳排放量劇減
一項新的分析顯示,因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放緩已令中國減少了相當於整個英國六個月的碳排放量。
2020年3月5日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將更加註重「靈活適度」
中國央行發表聲明稱,將採取靈活的貨幣政策、扶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的地區,並承諾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2020年3月4日
疫情之下,「消費券」如何為內地所用?
沈建光:消費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疫情中受到衝擊極大;不乏主張動用「消費券」聲音。香港做法是否值得借鑒?「消費券」如何運用?
2020年3月4日
中國各地疫情輕重取決什麼?
盧鋒、吳思芮:什麼因素決定本次疫情空間分布特點?春節前武漢幾百萬外出遷徙者旅行目的地的空間分布結構。這是一系列特殊條件的結果。
2020年3月4日
瑞銀:今年頭兩個月中國經濟可能已經收縮
該行預計,在新冠疫情衝擊下,中國從零售、外貿到生產等各項指標可能都出現收縮,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將大幅下調。
2020年3月3日
透過疫情看經濟:全球投資者在擔心什麼?
章俊:疫情雖在擴散,但全球市場波動貌似有點過度反應。全球投資者更深擔憂,是對全球經濟復甦可持續性以及全球央行不斷收窄的政策空間。
2020年3月3日
2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跌至新低
2月份財新製造業PMI降至40.3,為2004年4月此項調查問世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前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也降至新低。
2020年3月2日
受新冠疫情衝擊 中國製造業PMI跌至新低
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從1月份的50降至35.7,這個數字甚至比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最低點38.8還要低。
2020年3月2日
疫情衝擊下如何幫助「最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董小君: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衝擊不可避免,其中小微企業更是首當其衝。這場疫情對小微企業到底造成什麼樣的打擊?他們又有什麼樣的訴求?
2020年3月2日
化「疫」為翼:中國新興產業的危與機
程實、錢智俊:中國經濟戰「疫」的勝負關鍵,不僅在於能否守住經濟增速底線,更在於能否穩住經濟增質趨勢,因此新興產業興衰將成為核心關切之一。
2020年2月28日
升級治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思考與機遇
邵宇、陳達飛:相比於SARS,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可能更為深刻。以SARS為參照系來評估新冠疫情對中國的影響,猶如刻舟求劍。
2020年2月27日
中國政府協助工人返廠復工
中國的大型工廠開出獎金吸引工人返廠,地方政府也動用飛機、火車及大巴送人們復工。
2020年2月26日
如何看待美國的「發展中國家」清單?
邢予青:WTO的「發展中國家」爭議再次浮出水面。美國根據自己的標準,制定「發展中國家」清單,是脫離WTO奪回貿易政策主權的行動。
2020年2月25日
中國人民銀行將助力中國經濟企穩回升
陳雨露:中國經濟具有韌性,新冠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央行將繼續實行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政策,為經濟恢復創造必要條件。
2020年2月24日
平安:新冠疫情已影響壽險業務
按資產規模計算的全球最大保險公司之一中國平安所發出的警告,對中國人壽保險業今年的表現來說是不祥預兆。
2020年2月21日
熱門文章
1.
疫情與大選:特朗普到底做錯了什麼?
2.
朝鮮長期擁核戰略浮出水面 如何牽動國際安全?
3.
特朗普發布離任講話
4.
如何認識「利益集團」、「深層政府」與「華盛頓沼澤」?
5.
德國車企求助默克爾政府解決半導體供應短缺
6.
美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7.
一種廉價的抗寄生蟲藥或能大幅降低新冠死亡率
8.
特朗普赦免前白宮戰略顧問班農
9.
在不確定的年代被高看的確定性
10.
美國共和的瀕死經歷
|‹
上一頁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