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中國經濟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經濟
關注
第六輪康波下,從「技術-經濟範式」看中美長期競爭
邵宇、陳達飛:中國的追趕過程,也是後發優勢不斷削弱的過程。中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的角色是什麼?科技趕超並非一日之功,未來維度是什麼?
2020年4月8日
華為、中興主宰中國移動5G建設合同
中國最大國有移動營運商幾乎完全轉向本土供應商來建設5G移動網路。按基站數量計算,華為獲得合同的57.2%,中興通訊獲得28.7%。
2020年4月3日
疫情下半場,中國功夫應在抗疫之外
陳歆磊:在中國,疫情的大規模傳播已經得到明顯抑制,在外防輸入之餘,如何有效恢復社會和經濟秩序已成為當務之急,中國又該如何做呢?
2020年4月3日
經濟重啟應力避全能主義陷阱
翁一:面對新冠疫情這樣的社會危機,民眾期待和呼喚大政府,但大政府決不等於全能主義政府,不能落入全能主義陷阱。
2020年4月3日
徐瑾經濟人書單:複雜世界裡的模型與行動
徐瑾:疫情衝擊全球,不確定性瀰漫。我們如何認識這個比昨天更加陌生的世界?本期為你推薦如下書籍。
2020年4月3日
新冠疫情將打擊中國四大銀行利潤
中國大銀行警告,今年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將受到打擊。目前它們被要求向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低成本貸款。
2020年4月2日
貝萊德申請在華設立獨資基金公司
中國正式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上限的第一天,貝萊德和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路博邁就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申請。
2020年4月2日
全球大流行病下的人民幣匯率
鍾正生、張璐:美元流動性緊缺,是本輪美元指數疾速破百的主因;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全球衰退下如何發揮好人民幣匯率的調節作用?
2020年4月2日
中國最新PMI數據意味著什麼?
中國3月份製造業PMI為52,遠高於2月份的讀數。但這僅僅表明製造業活動比慘淡的2月有所好轉,可並不意味著形勢一片大好。
2020年4月1日
「美元荒」挑戰美元霸權
周浩:伴隨著新冠危機的蔓延,美元荒再度出現,這推高了美元的匯率;疫情引發的危機,是否會進一步蔓延至更多的金融市場?
2020年4月1日
疫情之下,透視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成就與不足
新冠疫情引發對全國醫療資源「擠兌」。中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供需失衡主要是結構性的,需要深化醫療體制改革。
2020年4月1日
3月份中國製造業PMI回升至52
3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上月的35.7回升至52.0,遠高於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所預測的45。
2020年3月31日
美團:疫情將導致首季營收萎縮
中國送餐服務領軍企業警告,新冠疫情已導致依賴其「萬能應用」提供遞送和預訂服務的餐館、酒店和當地企業的營運陷入停滯。
2020年3月31日
被加戲的「新基建」:初衷和歸宿
吳金鐸:疫情衝擊之下,誰來擔當穩增長大任?「新基建」能否再次成為中國特别時期屢試不爽的穩增長主力?
2020年3月31日
FT社評:中國應承擔起重振世界經濟之責
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開始讓人們感到重回2008年。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再次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中國能重振世界經濟嗎?
2020年3月30日
疫情中的政治局會議:如何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徐瑾:在感染危險與縮水錢袋之間,個人有兩難。在穩定經濟與刺激政策間,政策也面臨抉擇。疫情是一次性衝擊,穩定經濟核心在於穩定企業。
2020年3月30日
G20如何拿出5兆美元應對疫情衝擊?
劉英:各國拿出5兆美元刺激經濟本身不易,更需要精準施策,把錢用在刀刃上,拉動民間投資,激發經濟活力。
2020年3月30日
疫情之下:反思改革歷程,當重讀馬克思
疫情之下,閱讀成為一種集體選擇。復旦大學的韋森教授,從私人角度,談談他當下閱讀和寫作與思考。
2020年3月27日
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魯莽還是勇敢,影響幾何
徐瑾:疫情之下,金融危機陰霾重現。美聯儲全力救市,意味著什麼?在危機中,央行應該發揮作用,從最後的貸款人進化到最後的交易商。
2020年3月26日
下一個十年,中國銀行業迎來寒冬期(下)
浦永灝:大型科技公司,會不斷蠶食傳統銀行的地盤;銀行業將進入生死存亡的寒冬時期,面對「四小兩大」的生死挑戰。
2020年3月25日
那些棲身於小城的名企
張原峰:低線城市發展較為成功的企業,從某種程度上更映襯了中國三十年來的快速崛起,特别是製造業的崛起。
2020年3月25日
封鎖後的中國緩慢復工
雖然中國的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但經濟復甦的步伐卻比較緩慢,多數領域的經濟活動仍然遠遠低於正常水平。
2020年3月24日
美國反補貼新規,中國製造業如何應對?
曾磊:反補貼新規沒將中國列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呢?只能靠更謹慎的投資決策和更精細的營運管理。
2020年3月24日
中國多家銀行展開消費貸款「促銷」
中國寄希望於通過刺激消費貸款來提振經濟,有多家銀行下調了消費貸款利率,並提升了客戶的消費貸款額度。
2020年3月23日
中國將成為投資者在新冠危機中的避風港
桑曉霓:無論是從政策、宏觀經濟因素還是某些行業的實力來看,中國內地市場的前景幾乎是目前全球最具吸引力的。
2020年3月23日
疫情次生影響嚴重衝擊中國房地產業
中國為遏制新冠疫情而封城的次生影響來襲,處於震中的是房地產行業,2月份前100家房企銷售業績下降44%。
2020年3月20日
新冠疫情也是一場突發經濟事件
沃爾夫:作為最後的借款人和消費者,政府必須發揮作用,支撐家庭收入、保障企業免受需求崩潰的影響,防止經濟陷入蕭條。
2020年3月19日
分析師:世界經濟復甦不能再依賴中國的刺激政策
對於那些期待中國再次出台大規模刺激方案的想法,有分析師指出,中國的資本投資步伐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經放緩。
2020年3月19日
疫情之下,經濟歷史性下滑,如何應對
徐瑾:疫情之中,數據慘淡。中國經濟有哪些下滑趨勢?如何應對?面對儲蓄不斷下降、超前消費的中國家庭,「穩就業」的需求大過「穩增長」。
2020年3月19日
中國限制出行措施恐影響農業生產、造成糧荒
中國為控制新冠病毒傳播而在全國實施的限制出行措施,造成了勞動力、種子和化肥短缺,令中國農民面臨一個嚴峻的種植季。
2020年3月18日
華南美國商會:中國工廠面臨零件短缺
華南美國商會的報告顯示,有80%受訪企業預計零件和原材料的短缺會持續三個月,另有11%認為時間會更長。
2020年3月18日
熱門文章
1.
疫情與大選:特朗普到底做錯了什麼?
2.
朝鮮長期擁核戰略浮出水面 如何牽動國際安全?
3.
特朗普發布離任講話
4.
如何認識「利益集團」、「深層政府」與「華盛頓沼澤」?
5.
德國車企求助默克爾政府解決半導體供應短缺
6.
美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7.
一種廉價的抗寄生蟲藥或能大幅降低新冠死亡率
8.
特朗普赦免前白宮戰略顧問班農
9.
在不確定的年代被高看的確定性
10.
美國共和的瀕死經歷
|‹
上一頁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