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中國政治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凱歌香檳·HER POWER
中美貿易戰
創新經濟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圖輯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政治
中國政治
關注
香港政府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
這是自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香港政府首次援引《社團條例》來禁止一個政黨運作。香港保安局稱此舉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
2018年9月25日
當台灣變成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高興嗎?
張可:解析數十位旅台陸生的經驗,發現陸生不但沒有成為促進和解的中堅力量,反而對台灣的感情變得更加疏離。
2018年9月21日
貿易戰當頭 中國不打算退讓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只會讓中國挺起脊樑並進行報復,而不會投降,後一種似乎仍是特朗普想要、且認為必然會出現的結果。
2018年9月19日
如何識別中國官方的政策信號?
鄧聿文:輿論把吳小平文章看作高層調整和改變對私營經濟政策的一個信號,這完全是不了解政府傳遞政策信號的方式。
2018年9月14日
資本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角色
劉遠舉:資本的中國故事,與中國的其他方面一樣,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與其說是資本的,不如說是政治的。
2018年9月5日
從共識到契約
張千帆:對國家的基本制度和國家建構的基礎,左右兩派要達成某種共識,並要把共識轉化成自己願意遵守的契約。
2018年9月4日
中國社會新階級分析
鄧聿文:儘管中國不提倡階級分析了,但在當下大轉折時期,要看清社會未來走向,有必要重新撿起這一認識工具。
2018年8月15日
別讓「一帶一路」誤入歧途
于潔:中國現在應該解決「一帶一路」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應該努力理解合作國家想要什麼或擔心什麼。
2018年8月14日
中國否認在新疆設立維族人拘留中心
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稱,中國在新疆設立的拘留中心關押了數百萬維族穆斯林公民。中方否認了這一指控。
2018年8月14日
歲月靜好,民怨積聚:尋找方向感的轉型中國
王江雨:中國面臨的問題已經不能簡單地通過「發展」來解決,更不可能通過消滅不同聲音的手段來使其銷聲匿跡。
2018年8月13日
世界越來越平,內外很難有別
笑蜀: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互聯網的普及,中國分割國內外兩個輿論市場的高牆正在坍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018年8月3日
疫苗危機與治理潰敗
笑蜀:正常的社會絕不會容忍悲劇的重複。悲劇發生一次,便應集全社會之力反思問責,刨根究底,建章立制。
2018年7月27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之一:鄭永年
薛力:我們在全球選擇一些國家,對其研究或比較熟悉「一帶一路」的重要人士進行訪談,首篇是鄭永年教授訪談。
2018年7月20日
《我不是藥神》被忽略的隱喻——疫苗、糧食與網約車
劉遠舉:糧食、抗癌藥、疫苗、網約車,比不上星辰大海,卻是普通人生活的全部。取捨之間,折射的是國與民的基本關係。
2018年7月18日
劉曉波遺孀劉霞離開中國飛往柏林
在距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一周年忌日僅剩數天之際,劉的遺孀劉霞在周一中午搭乘班機離開中國,前往歐洲。
2018年7月10日
原住民及在地公民組織不可缺位——反思都江堰保衛戰
笑蜀:既無體制內製約,又無原住民自治、沒有在地公民組織自發地起作用,要遏制社會的大面積潰敗是不可能的事。
2018年7月3日
錯案再審對企業家信心的提振作用有限
鄧聿文:權大於法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企業家們也不可能因為一兩起案件的再審而緩解對私人財產的擔憂。
2018年6月8日
史海鉤沉:蔣南翔質疑延安「搶救運動」
葉勝舟:1943年,延安「審干」運動轉為肅反運動,殘酷鬥爭。清華大學前校長蔣南翔上書質疑,實事求是,追求真理。
2018年6月7日
29年後,中國依然看不到變化
北京大學公告欄受到的嚴密監控,提醒人們自1989年天安門廣場事件以來,中國政治體制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2018年6月5日
中國最高院改判物美創始人張文中無罪
十年前因欺詐和腐敗而被判入獄的超市大亨被宣布無罪,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為了緩和民營企業家對財產安全的擔心。
2018年6月1日
以政改姿態化解民族主義帶給中國的難題
鄧聿文:過度張揚的民族主義雖然刺激和滿足了大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虛榮心,但也使得他們高估了國家的實力。
2018年5月25日
在華跨國公司在政治敏感問題上讓步
跨國企業正被捲入相互矛盾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議程,由此面臨一種新的「地緣商業」風險,若應對不當將導致嚴重後果。
2018年5月21日
汶川地震十周年,我們為何而紀念?
李繼威:「多難」並不能「興邦」,我們只有以悼念南京大屠殺遇害者同樣分量的哀痛去悼念汶川地震的遇難者,才有可能回歸對人本身的尊重。
2018年5月12日
自由的馬克思與專制的馬克思——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日
張倫:在自由秩序已經確定的國家,馬克思作為一種思想資源,可以是爭取社會公正的人們的選擇、借用的資源之一。
2018年5月10日
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被判處無期徒刑
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查明,孫政才收受了逾1.7億元人民幣賄賂。這名54歲的前中共高官以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2018年5月8日
中國推出「馬克思主義2.0」
在馬克思的祖國德國,各界謹慎對待其誕辰200周年,而中國則舉行了高調的紀念活動,這與中國在意識形態方向上的重要轉變吻合。
2018年5月8日
中國哪些部門可以設立常務副職?
聶輝華:哪些部門可以設立常務副職?常務副職與普通副職有什麼區別?「分管日常工作」和「主持工作」有什麼區別?
2018年4月26日
他們對準中國並非一時衝動
丁學良:外部世界對中國的反擊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儘管在眾人眼裡,特朗普的具體操作常常顯得是心血來潮。
2018年4月24日
習近平稱自己反對終身統治
據知情人士表示,習近平稱他「個人反對」終身統治,還說外國觀察人士「誤讀了」中國最近那次修憲。
2018年4月16日
理解中國機構改革的三條主線
陳建奇:當前經濟重點的轉變內在要求上層建築同步變革,黨政軍群機構需要具備哪些職能、設置哪些機構、這些機構如何發力。
2018年4月10日
外部世界反擊中國:此伏彼起(一)
丁學良:外部世界反擊中國在海外的「擴張和勢力影響」,這並不只是中國威脅論的翻版,我們應理解其深層脈絡。
2018年3月30日
熱門文章
1.
特朗普對華為問題表達相對鴿派言論
2.
李克強警示信貸擴張的潛在風險
3.
貿易戰促使企業調整進出口策略
4.
中國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煤炭
5.
美中談判者尋求解決美光科技與福建晉華的商業糾紛
6.
書評:水壩與世界大河之殤
7.
重視工程的社會影響:亞馬遜總部告別紐約事件的啟示
8.
「貿易戰已使美國豆農損失79億美元」
9.
常博逸:人工智慧將「強化」人類
10.
分析師對澳大利亞輸華煤炭受限事件看法不一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