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社會

親歷中國民辦高校中的「中國式選舉」

林原:本來我以爲聯誼會會議要採取類似圓桌會議的形式,但會議實際上沒有任何「聯誼」、交流活動,我也沒有與其他知識分子交談的機會。

在南方一所民辦高校任教期間,我經歷過一回中國式選舉,這應該也算是「全過程民主」的「標本」。

這所民辦高校,規模不算大,招生人數不算多,但黨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等一應俱全。與公辦高校不同,由於政府撥款非常有限,民辦高校經費主要來源於學費,因此這類高校學生們繳納的學費遠高於公辦高校。不過,學生們未必會想到,他們繳納的高額學費也要用於養活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等的幹部們。

該校統戰部部長組建了一個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交流羣(微信羣),我也有幸被「拉入」。提前十天左右,她在該微信羣中宣佈將要召開聯誼會會議。然而,到開會前一日她才通知大家會議具體時間、地點,但又不告知議程。還要指出的是,除黨外知識分子外,各院系黨總支書記也要出席——他們或許扮演「監軍」的角色。

我們事先並不知道校領導也會出席會議。開會時才發現,學校書記、幾位副校長還有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部長都到了,並坐在主席臺上。而與會的黨外知識分子們並不是來聯誼、交流的,而是來聽訓、舉手的。會前「黨內」統戰部部長要求黨外知識分子們「全程保持安靜,不要交頭接耳」。她還要求大家「著裝整齊」,「有校徽的請佩戴校徽」。

這次會議「奇葩」現象之一是:開會前四小時左右,統戰部部長忽然在微信羣貼出座點陣圖,要求黨外知識分子們按圖就座。會場第一排坐的是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的理事候選人——他們顯然是以當選而非候選之姿就座——而我們在會前竟然連要成立這樣的理事會都不清楚。在第二排就座的是各院系黨總支書記。其後數排坐的是黨外知識分子,裏面或許還混雜「資訊員」之類。依據這種座位安排,誰未出席會議一目瞭然,誰沒「舉手同意」也能被迅速掌握。

會議要審議透過的《聯誼會章程》以及《聯誼會選舉辦法》,並未事先公佈在微信羣中,我們到達會場拿到會議材料後纔看到。統戰部部長甚至沒有提前告知要在會議期間審議它們。會議材料內的議程部分,在《聯誼會章程》及《聯誼會選舉辦法》前使用了「審議」一詞。但現場對它們既未宣讀,又無審議,直接要求舉手。主持會議的統戰部部長先是喊「同意的請舉手」,其次是「不同意的請舉手」,再次是「棄權的請舉手」,最後就是「鼓掌透過」。

當我第一次聽到臺上喊「同意的請舉手」時,我未舉手,因爲《聯誼會章程》還未讀完——但我環顧四周發現其他人都舉手了。其後臺上喊「不同意的請舉手」、「棄權的請舉手」時,我也沒舉手,但在喊「鼓掌透過」時則勉強輕輕鼓了兩下。下一輪統戰部部長再喊「同意的請舉手」時,我舉手了。現場才意識到,在密集舉起的手中,不舉手是較爲顯眼的。實際上,我僅有舉手同意權。即便「公然」舉手表示不同意,也沒有用處,只是顯得自己「格格不入」。這種聯誼會會議以後我應該不會浪費時間參加了,但這次參會也沒必要(因不舉手同意)得罪統戰部部長——這樣做沒準還會讓其他一致舉手的黨外知識分子們覺得有些「奇怪」。

統戰部部長事先也未告知大家會上要選舉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會長等,我們到了現場看會議材料後才知道。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選舉制度,選舉是等額的,且不清楚候選人是如何產生的。統戰部部長在會上聲稱「經過多方溝通協商」之類。而《聯誼會選舉辦法》中則明確提到「經校黨委同意」。校黨委在會前同意是「舉足輕重」的,黨外知識分子們在會上同意則是「無足重輕」的。

理事會理事候選人有七人,我基本上都不認識。這些人也未在會議中作自我介紹或表達見解,與會者就直接「舉手同意」了(會議材料中對候選人的介紹僅包括性別、職稱、學位、職務)。依據議程還要選舉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祕書長,但統戰部部長想「跳過去」,直接進入下一議程。當時主席臺上有位校領導提出了異議——聲音較低未聽清楚。於是,統戰部部長又要求臺下出席者「舉手同意」三輪,分別選出會長、副會長、祕書長。

有些「奇葩」的是,各院系黨總支書記們也舉手透過了《聯誼會章程》、《聯誼會選舉辦法》,並舉手選舉了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會長等——這樣黨內幹部也參加了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會的選舉。這應該屬於有意安排,給第一排就座者的當選上「雙保險」。

本來我以爲聯誼會會議要採取類似圓桌會議的形式,大家可以輕鬆交談、交流看法,我也可以藉此機會認識一些其他院系的黨外知識分子。但是,這次會議實際上沒有任何「聯誼」、交流活動,我也沒有與其他院系黨外知識分子交談的機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透過參加此次聯誼會會議,透過親身體驗這種形式的「全過程民主」,我深刻理解了這種形式的「全過程民主」——其實就是「全過程官主」、「全過程黨主」。統戰部部長「全過程」大搞「操控式民主」,而黨外知識分子們只能「被全過程」、「被民主」。

(注:林原,當代中國問題研究者,時評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bo.liu@ftchines.com)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讀者評論

用戶名: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用戶名
密碼

關稅聽起來很簡單——這正是它們的複雜之處

唐納•川普威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關稅,這一威脅很難規避。

死亡威脅加深了馬可仕和杜特爾特王朝之間的裂痕

菲律賓總統和副總統因中國和濫用資金問題結怨。

必和必拓幫了英美資源集團一個忙

鄧肯•萬布拉德的工作可能會使英美資源集團對潛在的收購者更具吸引力——無論如何,投資者都會受益。

伊隆銀行?這個想法越來越不牽強了

關於誰能擁有美國銀行的法律灰色地帶可能會得到解決,而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會成爲主要受益者。

司力達能在美國企業入侵倫敦的情況下生存下來嗎?

這家以藍籌客戶聞名的英國精英律師事務所將未來押注於文化。

俄烏戰爭地圖導覽:最新進展

俄烏戰爭戰爭地圖導覽。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