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藝謀導演痛心疾首地告誡大家不要去觀看介紹電影的短影片的時候,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文化速食時代。在這個速食時代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麥當勞追隨者即將入主白宮,人們因此紛紛傳言以後的美國國宴可能都將是一視同仁的漢堡包。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覺得漢堡包和可口可樂應該是這個星球最平等的食品和飲料吧,因爲監獄囚徒喝的可樂與總統喝的可樂,應該並沒有什麼特供版與平民版之間的差別。
類似這樣的對比也可以去聯想一下遙遙領先的智慧型手機。自從蘋果手機出現以後,電子產品就沒有什麼奢侈品的屬性可言了。除非有人願意花更多的錢買一個純金製作的手機殼,否則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電子產品就跟汽水飲料一樣,都已經做到了真正的平等。都是沙子做的晶片,不會爲了某些權貴特製一種晶片,除非有人想放棄手機而使用傳呼機。當然,那條令人匪夷所思的傳呼機爆炸新聞也讓人感到了科技面前的人人平等,有的時候科技的普及除了帶給人們便利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消費習慣的改變。
一個很有意思的收視現象,便是那些被各種短影片介紹過的電影,都是很熱門的電影。各種充滿特效鏡頭的是首選,那些不一定需要去電影院去看的電影,其實短影片也懶得介紹。畢竟這個年代除了電影宣發需要花錢以外,流量更需要花錢。以前各大國營電視臺也做過類似的事情,1989年由著名演員劉曉慶主持的電視欄目《世界電影之林》,應該是中國大陸最早拿全球優秀電影的簡介當內容的電視節目。那個時候沒有加入國際版權組織的各種媒體,當時大家非常喜歡的外國文學雜誌《譯林》,可以在雜誌上完整刊登一部國外的暢銷小說,非常符合當年那種對知識的渴求猶如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一樣的閱讀衝動。
加入WTO之後,大家都開始變得規範了,電視臺也就開始打擦邊球,播放在兩三分鐘之內可以不需要購買版權。江河日下,當電視臺變成購物頻道之後,手機短影片開始大張旗鼓地做內容了。喫慣路邊攤之後再去喫席,回到家總會抱怨還沒喫飽。所以那麼多導演那麼多演員那麼多攝影那麼多燈光,還有那麼多的錢,最後都在十分鐘之內的碎片時間之內消化了,你說影視行業冤不冤呢?
還有很多沉迷在AI影片裏面的文藝愛好者,覺得自己可以用機器做首歌做個影片,然後就可以取代好萊塢了,那真是非常的幼稚!畢竟由用戶提供內容的UGC也就是一個自娛自樂的水準,真是需要用戶花錢購買的話,只能說距離還是非常的遙遠。
但是這樣的形式鼓勵了很多半吊子的愛好者去前仆後繼,如果這樣的二把刀都可以佔據主要市場,那麼那些科班出身的導演或者編劇,都應該非常後悔自己還花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時間去苦讀寒窗。其實科技和文化的關係,過往20年的網路發展歷史都清楚地告訴人們,在網路技術逐步普及的今天,人們學習外語、學習樂器以及學習各種體育運動的時候,依舊非常依賴每個人的肌肉記憶,這個記錄實在是太讓技術鼓吹者汗顏。
當然現在也看到很多國產電影用了很多很多的網路流行金句,並且購買了很多的全球著名歌曲做電影音樂,但是如果沒有更多的表演藝術在裏面,沒有更多的情節力量在裏面,我們爲什麼要花錢買票去看一個類似抖音拉片一樣的室內劇到電影院去看呢?
談起那些讓人終身難忘的音樂,我想華語電影中做得最好的還應該是王家衛導演,在他的電影《2046》大量運用梅林茂的音樂,讓時代的列車轟轟烈烈的開過去,留下陷入深深思考的我們。還有他在電視劇《繁花》裏面採用了大量80年代90年代的香港勁歌金曲,音樂響起的時候,電視機前觀衆一片淚水模糊,這就是好音樂的魅力。我的朋友告訴我,他覺得張藝謀導演在電影《有話好好說》裏面使用英國寵物店男孩的GO WEST,要比賈樟柯導演在《山河故人》裏面女主角使用這支舞曲在雪中跳舞的場景更加的自然。當然有人會說煤城鄉愁的小鎮青年與西方搖滾青年的一路向西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想到那些年的錄像廳文藝生活的過往,就如同我們對於餐桌禮儀的嚮往一樣極爲正常。
當各種成功人士都學著好萊塢大片的樣子在襯衫領口處塞進一塊餐巾布的時候,我們也開始學習喫西餐了。這種難忘的經歷就好像一個時尚派對的請柬上非常清楚地註明了Dress Code一樣,但是依舊有卓爾不凡的時尚人士拎著一個菜籃子進來。總之這樣的社交博弈讓各種娛樂記者忙個不停,但是人們似乎都會想起一種基本的遊戲規則的約定俗成。就好像一個在瑞士爲期五天的歐洲餐飲藝術課程,需要盛惠6000美元,然後課程包括菜單規劃、英式餐桌布置和法式餐桌禮儀等課程模塊。學員們需要仔細記錄各種在高科技公司以及金融公司等領域的聚會上的細節,並且儘快熟悉那些關於葡萄酒搭配以及餐具的擺放工作。
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員來是爲了掌握外國文化而參加這個不算便宜的禮儀課程,這個課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學員們瞭解了文化、習俗、傳統和禮儀的多樣性。而其他的學員則希望他們優雅的舉止可以贏得同事的尊重,並且在未來的職場生涯得到提升。其實這些課程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並沒有因爲網路時代的文化迭代而發生本質的改變。學員們被告知在用餐結束之後,他們可以把亞麻餐巾放在右邊(這是法式餐桌禮儀)或左邊(這是英式的餐桌禮儀)。但是在其他方面,學校必須做出調整。課程爲了更加適應專業人士,變成全年提供課程,客戶可以在他們的年假期間參加。這是一個順應市場的要求,但是對於那些希望得到晉升的新人來講,這是一個抓手,一個顯得更加極爲緊迫的升職過程。
但是有意思的事情就在這種培訓班大行其道的時候,在日本發生了關於石破茂首相「喫相太太難看」的媒體非議,而引來的各種批評。但是必須要澄清一點的就是,日本媒體所說的「喫相太難看」,並不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政治人物發生的各種臺底交易,或者說因爲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索取回報而顯得過去貪婪的弦外之音,日本媒體關於日本首相的「喫相太難看」,僅僅還是停留在字面的意思。當日本的社群媒體上開始流傳一組幾年前首相在飯局上喫飯的照片,在圖片中石破首相將食指摳在碗上的方式拿碗,還有他把筷子當作刀叉一樣拿起來喫魚,還有就是他在用餐的時候用肘部撐在桌子上,也就是說他把手臂放在了桌子上面。
而這些照片迅速在社群媒體上引發了衆多的批評,在各種失望之中,很多人認爲「撐肘用餐這樣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做的,這實在是太令人遺憾了。」「在我小時候這樣的拿碗,是曾經被父母打過手心的!」「居然連這種非常基本的用餐禮儀都沒有學會的話,他怎麼會有資格擔任日本的首相呢?」總之民間的各種失望延綿不斷。
這位日本首相的父親曾經擔任過國會議員以及鳥取縣知事,而他的母親則是一名語文老師,他還有兩個姐姐。人們都覺得這樣一個家境不錯的男性,應該會有人教授過他的餐桌禮儀吧?所以很多民衆的猜測就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他會不會在小時候就被母親和兩個姐姐寵壞了呢?總之一個在國會被提名的新首相,在未來還需要跟在野黨展開合作,但是面對一個連用餐禮儀都沒有學會的首相來說,在野黨會跟他展開合作嗎?
而更有意思的是他在政治上的恩師,也是中國人民所熟悉的田中角榮先生,也只是小學學歷,並且喫飯的時候也是很不講究餐桌禮儀,而當時的日本媒體則是用另外一種眼光友善地說田中首相非常地接地氣。但有趣的事情就是,在石破首相很低支援率的時候,與當年非常具有人氣的田中首相就不能相提並論了。總之這次從日本媒體上看到民衆由於餐桌禮儀而對時任首相產生非議,也說明了日本的餐桌禮儀在今天的日本民衆眼裏還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不能自己倒酒、輩份低的晚輩負責分發餐具、分食料理的時候一定要剩下最後一塊等等不言而喻的潛規則,讓很多在職場打拼的年輕人需要在有上級以及前輩在場的時候注意自己的用餐禮儀。有的時候這些年輕人由於過分注意禮儀,甚至都想不起來自己喫過了什麼。總之這種約定俗成的禮儀一直是日本的一種金科玉律,這也是一個社會重視傳統禮儀的細微末節體系。
不過比起我們日常朋友圈各種喫哭了以及喫到扶牆而出的極度誇張,其實已經跟喫相沒有什麼關係了。因爲每一次的喫撐了都是讓身體內部運作亂作一團的操作,除了加重新陳代謝的紊亂之外,胰島素敏感性的下降以及血脂的上升都是各種喫撐之後的代價。
也許這個時候會感同身受爲什麼美國人民那麼喜歡麥當勞餐廳了,忘記那個最有名的麥當勞餐廳的追隨者,其實更多時候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可以在麥當勞用餐的時候不需要遵守任何的準則,沒有那種西方禮儀教程中的餐桌禮儀額束縛,也沒有肘部支撐的禁忌,甚至沒有規定是該用刀切漢堡還是用手撕漢堡,總之當客人伸手拿東西狼吞虎嚥的時候,所有的餐桌禮儀都消失了。金拱門代表著未來,代表著更多的便利,也代表了美國的文化,以及那些每天喫漢堡喝可樂的億萬富翁巴菲特們一輩子的固定餐飲形式,
在追求更多便利的消費主義的道路上,今天這樣一個網路社群媒體時代,舊的禮儀規範正在適應21世紀的新需求,年輕人會將現代化的慣例與歷史悠久的傳統融爲一體。便利性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賣點,即便人們去一間有米其林指南加持的餐廳,或許半個小時就可以拿到一份獲得米其林推薦的簡單套餐,然後掃碼就可以在五分鐘左右完成便利店的購買。年輕人或許在交友網站上幾秒鐘就會確定晚上跟誰一起約會,或者一起完成人生的一次挑戰。總之那些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代表著先進與全球化美好的美式連鎖餐廳,已經成功地繞過了各種跟文化有關的細節,直接變成了嘈雜廚房的電腦點單程式中的一份交易。那些不需要與人交往,或者說也不想與人交往,獨自坐在角落裏面用肘部撐著檯面大口吃完一個漢堡的陌生人,那些冷漠的餐廳也就是讓人們填飽肚子的地方,在這個過去曾是美國文化的商業代表的餐飲機構,隨著各種儀式感的消失殆盡而變得支離破碎。或許在三十年前,在這些全美式的炫目燈箱照耀下可以品嚐到一種一直期待的美食,但是如今,它已經成爲了一種衰落的象徵。
而更多的前往餐廳就餐的客人是非常討厭看到小孩子在餐廳裏亂跑、尖叫以及弄得一團糟,開心的孩子們破壞了餐廳的氛圍。而一個體面的餐廳本來是爲忙碌了一天的成年人提供一絲慰藉的避難所,尤其是考慮到對他們現在的收費。當然如果客人留下一片狼藉而需要人工作人員清理,那麼就慷慨地塞給前廳經理小費吧,否則就隨它去吧!當然還有人對於餐廳裏面出現的寵物而大驚小怪,那些出來遛狗的主人總覺得他們的狗要比整個餐廳的客人都要重要,當然他們也會事先詢問是否帶寵物進來,人們對於狗狗感到大驚小怪,看著它們在狂叫或者散發著特有的臭味,然後在這樣一個本應該寧靜優雅的餐廳裏面讓人性化變得獸性大發。總之更多的年輕人都不太會介意寵物的進入,因爲他們在餐廳裏面看到太多的談論家長裏短的聒噪以及各種笑給大家聽的社交達人們,還有各種坐在一條長桌兩側好像要參加一個拉拉隊考試一樣的員工聚會,他們恨不得把整個餐廳都變成他們的誓師大會,可惜他們的預算也僅僅安排了一些他們認爲比較重要的員工參加,否則一屋子打了雞血而歡呼的銷售人員,要比那些亂吠的寵物更加令人心煩意亂。
從餐廳的客人寬容再聯想到電影院裏面的種種不合時宜的觀影行爲,應該已經很好的解釋了爲什麼那麼多人寧願觀看社群媒體短影片裏面的電影拉片,都不願意去一個經常會張牙舞爪的公共場合一起呆上一個半小時或者兩個小時。或許的確不值得去電影院觀看一部可以透過平板電視機就解決的室內劇,或許有人根本不想跟一個密閉空間內的陌生人去感同身受。此時我的眼前浮現出《天堂電影院》裏面那些美好的觀影場景,俱往矣。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編輯郵箱:zhen.zh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