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線城市努力生活,如果還可以保留從喫當中獲取幸福感的能力,那麼恭喜你,這是值得慶幸的事情。所謂愛喫,並不是要求日日饕餮,山珍海味喫到腦滿腸肥,而是在這個預製菜當道的年頭,還能保留味覺的足夠敏感,對好的食材具有一定的品鑑能力,著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人這個動物很奇怪,同樣的東西,某次品嚐過好的,就很難降維去騙過自己的味蕾。
今年4月,偶然發現居住的小區附近開了一家不起眼的私房麪包店。如今,一家店鋪如果不是知名的連鎖品牌,我反而會對其增加不少好感度。因爲早已經厭倦了統一面目的品牌店鋪和千篇一律的陳設,再加上總要面對由工廠統一配送的預製菜,已經很難找回逛店和探索的樂趣。
店主把烘焙所需的原材料靠著一面牆擺了整整一排,鐵塔淡奶油、法國諾曼底黃油、櫻皇高筋麪粉……麪包的製作過程從發麪開始均是麪包師在店裏當日手工現做。第一次進店捧著一大袋子出來,買回來嘗過之後自然變成了這裏的常客。之後,我的早餐常常變成了隔壁麪包店的一份豆腐雲朵吐司加一杯咖啡,時常會想,這樣的私房小店若是能在城市裏多開一些,真的會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後來逐漸跟店主羊羊熟絡起來,一聊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有曾經大廠的經歷。她先後在網易、百度做運營設計師,到2023年她從最後一家公司滴滴離開,正式將自己的烘焙副業轉正。
11月北京的暖冬,隔壁麪包店開了八個月之後,我和羊羊在店裏聊了聊。
「你知道嗎,活了三十多年,我現在纔是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在活著。」 話題還沒展開多久,我們剛聊起開實體店面臨的一地雞毛的現實問題,她話鋒一轉,似乎眼前的這些挑戰都不重要。
要說十年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誰的夢想是頂著廚師帽成爲一名烘焙師傅,羊羊也不例外,她的夢想自然是成爲一名出色的設計師,那時作爲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她意氣風發,想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精進。逐漸地,她發現自己對設計不再有愛,眼裏沒有了光,畢業十年後的一天,她換上白色的工服,成爲了一家麪包店的店主。
對於很多在大廠工作的人來說,一年當中總會有幾次陷入「工作毫無意義的」的懷疑與迷茫之中。在企業,羊羊的工作圍繞著一次次用戶運營的活動而展開,按照時間表推進的上線、下線,再上線……週而復始,循環往復,客觀講這是一份工作當中的日常,只是有人樂在其中,有人無動於衷,還有人最終無法忍受這日復一日的循環。
自從2019年羊羊初次在自家廚房烤出第一爐吐司之後,她的心裏逐漸有一個聲音在被不斷放大:「房貸還得差不多我就要辭職去烤麪包。」 去年8月,房貸還沒還完,但她已經等不及辭了職。當時她原本只想先嚐試開設一門烘焙課,五個月之後,她的合夥人出現,住在她對門平日裏很少說話的鄰居某天在微信上跳出來問她是否考慮一起做個麪包店。這一切的發生讓羊羊越來越相信「天命」這件事。
然而遇見「天命」也並不意味著會從此一帆風順下去,現實總是會給帶著一腔熱情和孤勇的人先潑一盆冷水。開店八個月之後,作爲曾經的一名網路從業者,她逐漸明白開一家實體店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具象的困境和挑戰,以網路的節奏來看,店裏的很多預期都比她計劃的要來的慢,比如店裏運營的規範管理走上正軌,比如新品推陳出新的速度。
實體是慢生意,羊羊說,開店之前,她和自己的合夥人都算過賬,3-5年內無法快速實現盈利。但她還是和我提到了她心裏的那個理想目標,我們都知道這聽起來並不是什麼天方夜譚,只是我們的聊天並沒有就這個話題展開。我想這裏面達成的默契是,實不實現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當下她已經走在了一條自我滿足並且可預期的路上了。
以下爲羊羊的自述,經作者整理後發佈:
我曾經理想中的麪包房就是在家附近的一個街角,然後你覺得肚子餓或者是到下午茶,睡前你想喫個零食,一個好喫的麪包就是一個比較幸福的選擇,這也是我理想中的麪包房可以帶給人身心兩方面的撫慰。
開店8個月,當初想做高品質麪包的理想總會被現實檢驗,很多顧客走進店裏都會問,你們爲什麼賣這麼貴?爲什麼比XX家(一些知名連鎖)還貴?很多時候大家的消費認知裏並不會考慮食材品質的好壞,製作過程是全手工,不是預製配送等等,只考慮價格單一因素。這個是現實的消費習慣的挑戰。
餐飲店熱衷於採用預製菜不是沒有來由的,最主要的是成本低,產出標準統一,免去中間人工不可控因素。和一些知名的麪包烘焙連鎖品牌對比下來,由於原料完全不同導致我們的麪包成本大幅提升,比如一些烘焙連鎖喜歡用不到10塊錢一斤的起酥油,而我選擇用40元一斤的發酵黃油。最終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喫麪包的人,一定能感受出這裏面的天壤之別。我也並不是沒考慮過選擇降低成本,用最普通的材料,但如果食物出來連自己都不滿意,那這樣的店也不是我想做下去的。
上班和開店只是一種選擇,已知和未知的兩種狀態,不必去美化任何一種生活。
在工作的前幾年裏,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工作和自己從事的專業有著執著的熱愛,爲了把工作做好,加班熬夜也很稀鬆平常,每次換工作都是爲了追求去更大的平臺去歷練,做的事情可以影響更多的用戶。那些年乘著網路發展的浪潮也拿到了很多成績,自己的作品也獲了很多獎,在全公司內被當做案例分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上班變成了一項消磨我的精神意志的事情。到徹底從企業離開的最後三年,職業倦怠和精神內耗已經讓我整個人狀態非常差了。
2019年上半年,我和老公剛買了房子,裝修完畢準備搬進新家,原本可以回到一個北漂夢想之中的安定狀態,但是人往往在拼盡全力完成一個目標之後很容易陷入虛無的存在主義,那會兒我常常陷入迷茫,想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除了工作賺錢之外,我還是誰?
於是我開始用業餘時間讓自己嘗試各種興趣愛好,希望給自己找到一個支點,先是去上各種舞蹈課,肚皮舞、街舞、拉丁舞,然後樂器類吉他,尤克里裏、小提琴還有架子鼓,瑜伽、拳擊,在全都試過一遍了之後,我失望地發現好像沒有一個能留住我。
直到某天坐在沙發上,望著家裏的廚房,我才豁然開朗,這就是我天生的舞臺。以前我的很多業餘時間全都是琢磨著我想喫什麼,從大學開始我就在宿舍自己煮東西喫,然後畢業之後就在家裏買了七八口鍋了,喜歡在家研究做什麼好喫的。
那個時候我已經隱隱地感到我不喜歡設計了,這份工作帶給我的只有賺錢了,而且在大廠,大家對於職業的安全感都很低,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一直下去很難有最終上岸的那一天。
因爲嘗試減肥的緣故,我想做全麥麪包,後來我跟著線上的烘焙課學習,出爐了我的第一個吐司,它有一種打開我新世界大門的感覺,我自己從來沒喫過那麼好喫的吐司,從此我就掉進烘焙坑了。後來烤的麪包太多了,自己家裏也喫不完,然後我就想分享給鄰居。 鄰居說不好意思免費要,我就建了個羣賣麪包,只收麪包材料的成本價。可能這就是我的麪包店的最初的緣起,到現在已經四五年的時間了。
我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做麪包賣了60塊錢,收到這60塊錢和我每個月領上萬的工資完全不是一個感受。就這樣,週一到週五按部就班上班,週末我就在家鼓搗烘焙,研發新的麪包,然後半賣半送分享給鄰居們,每次都能收到他們無數的正反饋,就覺得做這件事的動力越來越足。同時我心裏越來越清晰,很遺憾,我已經不愛設計這份工作了,我熱愛做美食。
22年的時候,我決定提前還房貸然後沒有經濟壓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於是我就開始縮減各種開支,能省的全省下來還貸款,我的衣服都不超過一兩百塊錢。 省喫儉用了兩年,覺得差不多了,就該給自己一個自由了。
在堅持上班的最後這兩年時間裏,我每天睜開眼睛都要跟家人唸叨無數遍,「我不想上班。」 那時我每天來到公司坐到工位,總是感到身體喘不上氣。跟周圍同事也鮮少有交流,因爲從心裏我已經堅定地知道我不會屬於這裏了。
對於辭去大廠的工作,我老公一開始也是不支援的,只是他後來看到我爲了做烘焙可以在廚房待到三更半夜,他也看到我上班的精神狀態確實不好,逐漸也接受了。
當然,任何轉變背後的成熟決策都要看到其中需要付出的代價。剛剛辭職的前幾個月我對一下失去了收入也是恐慌的,直到某日去家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一共花了15塊錢,我發現靠著這15塊錢在家可以過上一天有菜有肉的生活,我就很滿足了,可以說,這件事很觸動我,給了我對於未來處在一片未知當中的底氣。
未知可以讓人恐懼焦慮,也會帶來意外之喜。去年辭職之後的第五個月,住在我對門的鄰居某日發微信給我,問我願不願意見面聊聊……就這樣,我把自己做美食開店的願望提前實現了。
所以開店半年多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非常幸運的。你要說這中間有沒有挑戰,運營一家實體店有太多的親力親爲,一個人兼具了數個角色,從麪包的品控,到開發新品,再到採買店裏所有的原材料,和店內員工的日常管理……每一天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每一天都有新的問題要解決,比如對我來說最棘手的還是人的管理,我第一次決定換人請烘焙師傅離開糾結了三個月。
對我而言,打工就是無論怎樣你都要去接受這份工資帶給你的安排,但是現在的人生就是屬於雖然短期還不能很快賺錢,自己一開始也更辛苦,但是我能夠自主決定我今天的工作內容是什麼,並且這件事情我樂在其中,這是我覺得非常寶貴的東西。我不知道自由對別人來說是怎樣的,人生的自由是對我來說是無價的。
我從河北一個高考大省走出來,考學、讀書、工作,按照既定軌跡走了那麼多年,好像現在我纔是真正的在做我自己。眼前所得,我已經足夠幸運了,所以當下就是我最好的年紀。
(本文受訪者羊羊爲化名)
(《35歲之後的人生》專題還在繼續,本文爲該系列第16位人物。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作者交流微信gentlely824,編輯郵箱:zhen.zh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