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专栏_《重读近代史》 http://www.ftchinese.com/column/007000003 UTF-8 ftchinese.editor@ft.com customer.service@ftchinese.com ftchinese.com 600 <![CDATA[慈禧破满清惯例]]>
朱维铮

在前诸文已述,清同治元年(1862)正式登场的“两宫垂帘”,在政变事实之前曾受到咸丰帝临终时委派的顾命八大臣的抵制。肃顺们抵制的理由很正当,说她们违反“祖制”,没有满清列祖列宗“圣圣相传”的体制合法性。但他们终于成了输家,除了恭亲王已在北京拥有政军实权,使他们猝不及防,在后者突然袭击时失去抵抗能力,还因为他们忘记了同样曾...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6734 Mon, 01 Jun 2009 17:10:43 GMT <![CDATA[胜保何以非死不可?]]>
朱维铮

还在清世祖亲政初期,他到内三院即后称内阁阅史,与满汉大学士有这样的对话:“问汉高、文、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优?陈名夏曰:‘唐太宗似过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周详,可垂永久,历代之君皆不能及也。’”由蒋良骐《东华录》顺治十年(1653)二月保存的这段实录,可谓满洲君主入主北京后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体制奉作...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6631 Mon, 25 May 2009 20:10:20 GMT <![CDATA[胜保与慈禧]]>
朱维铮

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垂帘听政”,与之前的满洲将军胜保的跳踉叫嚣,很有关系。

这个胜保,满洲镶白旗人,瓜尔佳氏。据《清史稿》本传,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便循满洲八旗子弟做官优先的老例,仅十年就做到国子监满祭酒,即国立大学满人校长,又升副部级的内阁学士。咸丰二年(1852),他因太平天国造反,上书说皇帝没能“先天下之忧而忧&rd...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6491 Mon, 18 May 2009 22:45:20 GMT <![CDATA[慈禧垂帘的合法性]]>
朱维铮

相传由孔子删定的《今文尚书》,内有《牧誓》一篇,说周武王誓师讨伐殷纣王,历数商王罪状,头一条就是“惟妇言是用”,之前还引古语:“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谓母鸡是不能报晓的;如果母鸡报晓,家就败尽了。自从汉武帝宣布“儒术独尊”以后,列朝所谓儒者们设计制国良法,便为防范妇人干政,绞尽脑汁,可惜多不成功。因为相传也是...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6340 Mon, 11 May 2009 23:59:48 GMT <![CDATA[辛酉政变和肃顺]]>
朱维铮

满清入住北京之后,多次发生宫廷政变。例如清顺治八年(1651),庙号世祖的爱新觉罗• 福临,亲政仅两月,便取消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成宗义皇帝”尊号,对多尔衮一系满汉王大臣实行清洗。康熙八年(1669),圣祖玄晔仅十六岁,就训练一帮少年侍卫,捉拿僭权的顾命大臣鳌拜,将其党羽杀关黜免。康熙帝多内宠,满蒙汉妻妾生子达三十五人,成年诸子内外结党互斗,目光都锁定皇太子...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6202 Mon, 04 May 2009 16:55:00 GMT <![CDATA[女主慈禧]]>
朱维铮

古典中国早行多妻制,形成分别嫡庶的体制,君位世袭也通行嫡长子继承制。相传孔子晚年接受天启,为汉朝帝王预制的“礼”经,即《仪礼》,便规定天子的嫡妻为“女君”,也就是汉人所称的皇后。而法定储君必为皇后之子。所谓孔子“为汉制法”,纯属鬼话,但好自我作古的汉高祖至汉武帝四世,都没能打破《春秋公羊传》所谓“子以母贵,母...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6110 Tue, 28 Apr 2009 00:13:50 GMT <![CDATA[从包世臣到冯桂芬(二)]]>
朱维铮

前篇已述,清嘉庆六年(1801)皖南青年包世臣著成《说储》。据《剑桥中国晚清史》主编之一刘广京的意见,《说储》实为晚清政治改革思潮的滥觞。

杭州才子龚自珍(1792-1841),于嘉庆十七年(1812)二十一岁时,曾侍父居于安徽知府的官署,那时他是否结识包世臣,乃至读过《说储》?不清楚。据吴昌绶《定庵先生年谱》,龚自珍晚年与包世臣交好,《已亥杂诗》第二二九首“泾县包...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5941 Mon, 20 Apr 2009 17:32:21 GMT <![CDATA[从包世臣到冯桂芬(一)]]>
朱维铮

十九世纪前六十年,满清的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内忧外患交迫,也促使改革吁求不断发生。

以往的近代史论著,多半将晚清的改革论起点,界定为龚自珍、魏源改宗所谓常州学派的经今文学。此说由梁启超在清末民初力倡,似已成为通识。魏源的政见与经说颇杂,姑且勿论。龚自珍呢?他首度吁求满清统治者“自改革”,见于嘉庆二十年乙亥、二十一年丙子(1815-1816)所写的组文《...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5798 Mon, 13 Apr 2009 20:42:55 GMT <![CDATA[王茂荫质疑晚清外交观]]>
朱维铮

自从清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1861年1月20日),北京出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九(1901年7月24日)更名外务部,凡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存在时间长达四十年六个月,却在满清体制内始终属于临时特设的编外机构。

它初设的曲折,在前已述。古怪的是,这个编外机构,对满清由中枢到地方的法定部门,似乎享有越来越广泛的决定性权威。它的职能,有关近代史论著说法不一。大...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5531 Mon, 30 Mar 2009 17:27:42 GMT <![CDATA[文祥和总理衙门]]>
朱维铮

文祥是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创始人之一。从这个衙门于清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一(1861年3月11日)正式启用关防伊始,他便以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成为恭亲王的主要副手,直到清光绪二年五月初四(1876年5月26日)病逝,担任此职长达十五又两个半月。

在这期间,满清三易其帝,出现慈禧与慈安两位太后二度“垂帘听政”,而恭亲王与慈禧的叔嫂斗法已导致他三度被黜,因...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5280 Mon, 16 Mar 2009 22:16:35 GMT <![CDAT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难产记]]>

公元1861年1月20日,当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咸丰帝明发上谕:“京师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著即派恭亲王奕訢 、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管理,并著礼部颁给‘钦命总理各国通商事务'关防。”(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七二,下引同。)

这是咸丰帝得到恭亲王三人于同月13日“ 奏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呈览请议遵行折”及附件章程六条,命热河行营王大臣审议后,正式准行的硃谕。它对原拟章...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999 Mon, 02 Mar 2009 23:58:40 GMT <![CDATA[胜保的浮沉]]>

慈禧太后通过“辛酉政变”,开始了她在晚清长达四十七年的僭主生涯。

相传孔子就说过,“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然而在中世纪列朝,没有皇帝、国君之类名号,却“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实际充当专制君主的历史实例,屡见不鲜。这类实例,常见于史籍的,不外权臣专权和太后临朝两种形态。满清有过权臣“以下儗上”的僭主政治,却从未有过母后临朝的先例。

一则广泛流传于晚清的...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843 Mon, 23 Feb 2009 23:59:40 GMT <![CDATA[圆明园之焚]]>

发生于清咸丰十年九月初五(1860年10月18日)的“火烧圆明园”事件,距今将近一个半世纪了。述说或评论这一事件的文史作品,不知凡几,可惜不合历史实相的怪论也不少。

圆明园之焚,下令纵火的是英国对华交涉专使额尔金勋爵(Lord Elgin),执行纵火任务而将圆明园和畅春、清漪、静明、静宜四园统统烧成废墟的,是侵华英军第一师。

<...
总共有 12 条读者评论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731 Wed, 18 Feb 2009 00:01:05 GMT
<![CDATA[由咸丰到慈禧]]>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七,当西元1861年8月22日,大清帝国七世皇帝,病死于热河行宫,享年三十一岁。

于是,满洲皇室爱新觉罗氏失去了大家长,满蒙汉八旗失去了部落联盟共主,外人所称中华帝国失去了最后一名独裁皇帝。

那以后,这个帝国不是还延续两世三帝五十年吗?怎么说咸丰帝是最后一名独裁皇帝呢?

确实的,这...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439 Tue, 03 Feb 2009 00:10:18 GMT <![CDATA[再论“华拿二圣”]]>

发生在咸丰帝即位初期的福州士绅反传教士进城的神光寺教案,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指出的,是林则徐在鸦片战后“唯一插手的与西方有关的事件” 。它其实也体现了林则徐和徐继畬在世界认知方面“道不同”。

前篇已述,从晚明徐光启等开始,陆王学者接受西学乃至改宗西教,是以承认四海都有心同理同的“圣人”为共识的。据《清史稿》介绍,“继畬父润第治陆王之学,继畬承其教,务博览,通时事,在闽粤久,熟...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283 Mon, 19 Jan 2009 23:17:14 GMT <![CDATA[“华拿二圣”]]>

通观清代圣名史,便可发现时至晚清,有两名西洋人,居然挤进了“圣人”行列。一位是与乾隆帝同年去世(1799)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另一位呢?竟是当清道光元年(1821)在流放中死去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一。

对他们的崇拜,到清末达到如此高度,以致自命“上天以国粹付余”的反清革命家太炎即章炳麟,于一九0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发表直接骂皇帝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尊称他们为“华、拿...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157 Mon, 12 Jan 2009 23:32:44 GMT <![CDATA[武圣怎会压倒文圣?]]>

倘说满清“以汉制汉”,很重视尊孔,是不错的。倘说满洲君主权贵,都由衷地尊孔,那就错了。他们最崇拜的汉人,是关羽,尊作关圣帝君,俗称关帝。

多年前,拙作《在中世纪晚期的<三国演义>》,便已重提贯穿全部清史的武圣压倒文圣的现象。那个武圣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关云长,而文圣则是孔丘孔仲尼和他的徒子徒孙颜曾思孟。

所以说重提,是因为早在清...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4031 Tue, 06 Jan 2009 00:24:48 GMT <![CDATA[在清史上的“今圣”]]>

说到满清的圣名史,有一点难以忽视,就是满洲列帝都好自命为活着的圣人。

“于事无所不通渭之圣”,出自《尚书•洪範》伪孔传的这个界定,起初只是汉魏经学家的自我期许,也涵泳着乱世哲人对君主或执政的人品才能的一种期待。中世纪诸王朝的真假儒者,愈爱念叨“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愈是反证他们没有盼到这样的“今圣”,即活着的圣王。表征就是在位的昏君、僭主,以及觊觎帝位的野心家,甚至明末魏忠贤那...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3926 Mon, 29 Dec 2008 23:37:12 GMT <![CDATA[满清的“儒术”]]>

早在十七世纪,满洲由叛明到灭明,政治文化越来越突现一个方针,即变明朝的“以夷制夷”,为“以汉制汉”。这是往古中国北疆各族入主中原或一统全国以后,都曾实行的老例。倘说满清有变例,那就是满洲的君主权贵,唯恐丧失征服族群的特权,因而总在警惕八旗汉化。

关于清前期的文化政策,海内外或专论或兼及的著述,虽大致认可它有促使文化“多元一体”的效...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3822 Mon, 22 Dec 2008 23:25:23 GMT <![CDATA[海内天国史的掠影]]>

太平天国于1846年败亡。从此满清朝野说到它,总是一片骂声。

并非对太平天国的否定,都是谩骂。这个天国的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

然而检索太平天国败亡前后的满清官私文献,谩骂是存在的。比如痛诋拜上帝会是“邪教”,骂得对吗?当... ]]>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23388 Mon, 01 Dec 2008 23:27:23 GMT